收藏 分销(赏)

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0061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22024 年 第 2 期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卢勇1,付汇鑫2,刘海军3(1,2.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3.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湖北武汉430071)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迅速,党外知识分子在数量规模上不断壮大;随着知识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动者、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谐社会建设的践行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出若干新的特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做好这一工作需直面新时代社

2、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新难点、新挑战,关注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状况,聚焦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用“同”的特质团结、吸引和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把他们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整合起来,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同时,要重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党外知识分子内部群体分化出来的“异”,妥善解决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中的配置问题,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关键词:社会结构变化;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19(2024)02-0092-12收稿日期:2013-10-07作者简介:卢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知识

3、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湖北基地研究员;付汇鑫,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海军,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研究室(法规处)主任(处长)。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并呈现出稳定性与发展性并存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与经济政治形态的急剧变革同步,社会结构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对社会阶级阶层关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统一战线与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确定该时期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的直接依据。社会结构的变化,决定着统一战线力量、范围和对象的演变,影响着统一战线社会整合功能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不同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结构的科学

4、分析和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制定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不断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壮大党的社会基础。当前,我国正在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2024 年 第 2 期93经历深刻的社会结构变化,这种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了深刻影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结构嬗变的现状,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多维度审视其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影响,对于科学制定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策略和方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知识分子研究更应关注与其相关联的社会

5、结构问题“知识分子”一词最早诞生于 20 世纪初。英国学者齐格蒙 鲍曼认为,这时的知识分子只知道关起门来研究自己的专业问题,或只关注某一局部问题,不能像启蒙运动时期一样肩负起“与知识的产生和传播相关的总体性关怀”。?因此为了重申和复兴知识分子在启蒙时代的社会地位,“知识分子”的概念便被创造了出来,专门用于描述这个由不同的职业人士所构建的集合体,其中包括小说家、诗人、艺术家、新闻记者、科学家和其他一些公众人物。这些公众人物将传播思想、启发民智看成自己的道德责任和共同权利。鲍曼也指出,“知识分子”一词只是在表面上形成一个描述性范畴,其实质上并没有客观边界和预设界限,它始终意味着“广泛而开放的邀请”

6、。?换言之,20 世纪初的“知识分子”概念是一个从“精神特质”出发释义,以进行“身份认同”的工具。当“知识分子”没有明确的概念边界时,任何人都可以是“知识分子”,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对真理的判断和时代之趣味等这样一些抽象问题的探讨中来。从“精神特质”的角度出发讨论知识分子的概念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想象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和精神气质,激励与鞭策知识分子追求公平正义、服务社会。但是,完全脱离社会存在而去讨论知识分子精神取向、社会功能的观念论不可避免地陷入悖论性境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地阐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进而揭示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

7、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 1859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明确表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思想的根源在于人所处的生活条件和历史环境。对于“知识”一词,马克思认为它是意识的对象化,是意识存在的方式。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指出:“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行动。因此,只要意识知道某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对意识来说就生成了。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虽然马克思并没有对知识分子进行专门研究,但其相关论述对后来的知识分子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受唯物史观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面对近现代以来社会变迁剧烈的时代

8、背景时,不再将知?英齐格蒙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1 页。?英齐格蒙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第 2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135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2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 212 页。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942024 年 第 2 期识分子的研究局限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转而开始追溯决定知识分子社会意识的社会结构,即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

9、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德国社会学家卡尔 曼海姆强调思想背后蕴含的各种社会因素,将特定思想与特定群体的社会存在状况联系起来考察。他认为个人从属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集团,其思想基础来源于特定集团的集体目的。?波兰社会学家兹纳涅茨基用“社会圈子”来指代参与社会角色执行的群体,以为知识分子发表的思想必须要得到听众或公众的认可,这样他们才能获得物质或精神收益,实现他们的角色价值,这部分人构成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圈子”。?可以看出,兹纳涅茨基所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如何定义知识分子,而是开始转向知识分子赖以生存而要依托的社会结构。从研究论域转换的视角来看,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在学术史上经历了一个由“精

10、神特质”到“社会结构”的视域变化过程,在历经多个阶段发展后,如今的知识分子研究更应关注与其相关联的社会结构问题。二、社会结构变化背景下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当代知识分子群体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产物。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知识分子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的数量迅速增长,他们广泛分布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工作,始终坚持在深入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基础上制定知识分子

11、政策,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势同步,社会结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发生了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主政治体制更加健全,社会结构持续发生渐进性变革,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第一,国家、社会、个人关系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1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重新划分政府与市场的权责,将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领域交由市场和社会进行配置,推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间建立起多方互动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发展模式。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个人解放和社会力量的崛起,人们不断突破体?德卡尔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 273 页。?波兰弗 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第 910 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第 556 页。?丁俊萍、穆睿:百年

13、中共知识分子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启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 年第 3 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84 页。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2024 年 第 2 期95制限制,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各类社会团体、机构也不断涌现,推动“国家个人”结构逐渐向“国家社会公民”的缓冲结构过渡。第二,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逐步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对社会阶层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从业人员占比发生变化。近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高质量发展,集中表现

14、于第三产业的提速升级,由此直接导致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大量减少。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就业群体的比例结构从 2010 年的 36.7 28.7 34.6 演变为 2019 年的25.1 27.5 47.4。?二是新的社会阶层持续涌现,日益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 2021 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总体数量约为 9100 万人,较 2016 年增幅达 26.3%。?第三,利益格局变动。利益格局指的是各社会主体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利益占比,其中以经济利益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经济体制转轨使社会利益同质化降低,多样性趋势明显。一是个体趋利性增强,利益主体日趋多元。随着市场经济体

15、制将竞争性原则引入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特点驱动群体或个人将自身得失置于首位。加之社会分工渐趋细化,个体或群体的利益目标越来越独立,不同行业、部门、群体乃至个人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或者不同的利益需求分化成不同的利益主体。二是获利方式多样,利益关系复杂交织。新时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拓宽人们获利渠道的同时,也极易使不同群体间产生利益交叉和摩擦,加剧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第四,群体素质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知识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国民学历稳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 2020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数量由 2013 年的 2468 万人上升到 2

16、020 年的 3285 万人,我国在校研究生的数量由 2013 年的 61 万人上升至 2020 年的 110 万人。?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民众的政治参与具有积极影响,民众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来表达自身利益诉求。高教产业化、学生平民化带来了一系列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的结构之变。布迪厄用“文化资本的制度形态”来表示在特定体制内获得的学衔、文凭、学术资格等各种资格,它由官方授予并发挥着符号功能的作用。?政治参与意识并非与生俱来,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民众得以获取文化资本,并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以文化资本的“符号权力”发表观点、获取利益。在社会结构变动的时代背景下,虽然中国社会

17、阶级、阶层结构总体上始终保持稳定,但知识分子内部结构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知识分子的数量规模日益扩大。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18 亿人。?党外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群?李培林、尉建文: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构成的变化和应对,学术月刊2021 年第 9 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光明日报2022 年 7 月 26 日,第 2 版。?刘增禄:调整利益格局维护社会和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 年第 5 期。?国家统计局:2021 中国统计摘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年,第 1841

18、86 页。?朱伟珏:布迪厄“文化资本论”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年,第 67 页。?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1 年 5 月 13 日,https:/ 年 第 2 期体的主体力量。按照 75%的比例测算,当前我国党外知识分子总数为 1.64 亿人左右。二是知识分子群体分化趋势明显。由于所有制形式、社会治理方式、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知识分子从体制内流向体制外,在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自主择业的知识分子大幅度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19、民幸福多作贡献。”?新时代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各类组织中的骨干力量,在推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知识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凸显,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动者、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谐社会建设的践行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面对新时代方方面面的新要求,不断实现新作为,是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新的历史使命。(二)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呈现新特征在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呈现出若干新特征,亟待统战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

20、湖北省是科教大省、人才高地,党外知识分子荟萃。2023 年 5 月以来,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部署并组建课题组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专题调研,采取数据案例收集、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实地调研中,课题组重点选取了武汉、襄阳、宜昌、咸宁等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深入走访了解情况,并与各层级、各领域党委统战部负责同志以及党外知识分子代表进行座谈。在问卷调查中,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课题组根据省内实际状况,分职业分地区发放网络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 27008 份。调研结果显示,湖北省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呈现出若干新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状况。第一,从规

21、模结构来看,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数量庞大,年轻化和高学历特点突出。目前湖北省有高等院校 130 所,大型国企和科研院所近 100 家,党外知识分子约 670 万人。从学历和年龄结构来看,党外知识分子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更为突出,年轻群体高学历趋势明显。在本次调研中,45 岁及以下年龄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为 69.8%,远高于 45 岁以上年龄的受访者的 57.7%。此外,随着“海归潮”的形成和兴起,归国留学人员也成为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来源之一,湖北省各类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达 20 万人。第二,从分布特点来看,党外知识分子群体行业分布广泛,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从领域分布看,党

22、外知识分子大多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有党外知识分子 6029 人,武汉理工大学有 1701 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数量都在 1000 人以上;三峡集团有党外知识分子 15302 人,葛洲坝集团有 12511 人,湖北交投集团有 6917 人,湖北联通有 3301 人,长江水利委员会有 1800 多人。从职业类别看,党外知识分子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广泛,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发生分化。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习近平: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人民日报2017 年 3 月5 日,第 1 版

23、。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2024 年 第 2 期97中既有教师、医生、企事业单位中高级技术人员等传统行业类别的知识分子,也有从事随新媒体、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而催生出的新的职业类别者,如新媒体从业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人员等。从地区分布来看,党外知识分子分布不均衡,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成为吸引党外知识分子的主要因素。该群体日益受市场化影响,倾向于经济收入更高、发展空间更广阔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小城市和乡村分布零散。湖北省党外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区域中心城市,比如武汉有党外知识

24、分子 350万人,襄阳有 28 万人。在本次调研中,8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武汉、襄阳、宜昌作为定居点。第三,从思想状况的维度来看,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主流价值观念健康向上,功利性与责任感并存。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分布广泛,文化教育背景、职业背景以及过往经历的不同使得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复杂多元。虽然如“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并不断侵蚀着我国主流价值体系,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活跃开放,更易接触这些思想并受其影响,但总体而言,当前他们的整体价值观念呈现出责任感与功利性并存的特点。一方面,传统士大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依然在党外知识分子心中留下深刻烙印。他们普遍政治立场坚定、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5、,政治思想健康向上、价值追求主流积极。在本次调研中,91%的受访者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92.3%的受访者表示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代表人民根本利益,67.1%的受访者在面对“更倾向于加入哪个党派”选择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知识分子有思想、有主见、有责任、愿意对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党外知识分子对公共领域的事务表现出强烈关怀,希望广泛参与到政治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发挥自身专业能力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调研数据,63.2%的受访者有参政议政或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意愿,44.1%和 20.5%的受访者将推动“社会贡献”和“国家发展”视为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党

26、外知识分子自主意识增强,关注自身幸福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计较自身利益得失。在调研中,“家庭幸福”“自我实现”“事业成功”是受访者定义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准,分别占比为 72.3%、55.4%、48.4%。这种个体化的特征在年轻群体中更为明显。在 45 岁以下年龄群体中,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个人价值实现的受访者占比为 58.9%,远高于 45 岁及以上年龄群体的 46.5%。第四,从利益诉求来看,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利益诉求表达意愿增强。社会地位由个人或群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生成的社会价值决定,是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建言献策的最有效通行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要素在各类市场要素

27、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推动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不断凸显,并得到国家层面的尊重和认可。在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后,党外知识分子势必需要通过参政议政来反映自身诉求,提升群体话语权,更好地维护并争取自身权益。在本次调查中,有明显参政议政或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意愿的受访者占比超过 60%,他们将“贫富差距”“教育公平”“医疗卫生”“住房问题”“就业创业”视为最需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另外,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格局变动、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分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党外知识分子的利益诉求更加多元。调研发现,受访者的职?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

28、日报2016 年 4 月 30 日,第 2 版。?石晓岩、金林南:从观念到结构知识分子理论研究的视域转换,社会科学论坛2010 年第 5 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982024 年 第 2 期业与其利益诉求存在一定关联度。在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获得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其人数占比均高达 70%;在高等院校和民营企业工作的受访者中,近五成人士表示更希望得到政府资金方面支持;而在科研院所工作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在技术革新方面与社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必须指出的是,党外知识分子虽然参政意愿强烈,但实际政治参与度程度不高。在调研中,58%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在进一步调

29、研“党外知识分子讨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或社会问题频率”时,只有三成的受访者能达到至少每月一次参与的频率,而有 35%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参与。第五,从行为特征来看,党外知识分子组织化趋向明显,自组织与被组织化并行。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产权结构改革、政府权力职能转变与社会领域独立性增强的现状,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日益崛起,社会组织化水平日益提升。一方面,党外知识分子自由选择、自发组织的协会、团体增多,自组织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组织化的利益表达比个人渠道向政府提出诉求更加有效。党外知识分子基于自身发展和利益要求,根据不同专业、行业、兴趣等自发形成了各种民间组织和协会,如商会、行业协会、专业

30、学术团体、公益性社会组织等。另一方面,党和国家积极推动统战性或党政性组织建设,党外知识分子被组织化进程加快。基于大统战工作格局的确立以及党和国家对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视,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稳步推进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留学人士联谊会等组织建设,将党外知识分子的代表人士吸纳进党的组织化系统,增强了党外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六,从发展趋势来看,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数将稳步增长,文化层次日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持续优化,呈现出更大、更专、更强的发展趋势;党外知识分子社会流动性继续增强,分布范围更加广泛,成员身份构成日趋复杂;党外知识分子思想越发活跃,参政议政愿望不断增强,利益诉

31、求日趋多样;党外知识分子深度嵌入统战对象各个领域,多种政治身份叠加重合特征更加显著。党外知识分子多是各个领域的代表人士或影响力较大的权威人士,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多重统战对象身份,不同身份之间具有交叉性。调研数据显示,受访党外知识分子中既是归国留学人员又是民主党派成员的占 1.08%,既是少数民族人士代表又是民主党派成员的占 0.45%。(三)社会结构变化使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统一战线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突出。”?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

32、影响尤其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范围具有广泛性。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党外知识分子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基本涵盖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所有范围和全部对象。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的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中,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大多是?习近平: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 年 7 月 31 日,第 1 版。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2024 年 第 2 期99党外知识分子的一部

33、分,民主党派成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也有不少是党外知识分子。充分认识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范围的广泛性,将更多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在党周围,是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的前提。第二,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对象具有代表性。党外知识分子是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广泛分布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是各领域代表人士的源头。他们知名度高、辐射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就是抓住了我国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人才库和智囊团。因此,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长远之计。?第三,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性质要把握政治性。政治性是统战工作的第一属性

34、,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是一项持久的人心工程和严肃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当前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利益多样,个体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还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侵蚀。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牢牢把握统战工作的政治性,广泛凝聚共识、夯实思想基础,事关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三、社会结构变化背景下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对策社会结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将继续变化着,不仅对党外知识分子产生重大影响,还使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基

35、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这给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应当直面社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新难点、新挑战,用“同”的特质团结、吸引和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把党外知识分子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整合起来,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同时,重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党外知识分子内部群体分化出来的“异”,妥善解决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中的配置问题,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基于此,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找准切入点,适应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新变化,聚焦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新要求

36、,采取有效措施聚同化异,不断增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一)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各级部门的联动性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坚持党的领导是最大限度求同存异、协调矛盾的关键,是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根本准则。?陈喜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 年第 2 期。?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开创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局面,人民日报2021 年 7 月 29 日,第 12 版。?习近平: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 年 7 月 31 日,第 1

37、版。?张献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统一战线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 年第 1 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002024 年 第 2 期第一,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各级党组织统领全局、把握方向、协调各方的统战职责,确保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跑偏、能聚焦。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多元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复杂性和差异性将不断影响和削弱统一战线内部的稳定性,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在统战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才能更好地维护党外知识分子的根本利益,有效克服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之间因利益、意见不同带来的弊端。各级党委首先要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牵头协

38、调的职责,积极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增进共识、加强团结。其次,要进一步予以统战部门更大的施展空间,提高统战部门意见建议的权重,让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落到实处。最后,要逐步优化统战部门内部责任分工,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目前存在的难题灵活调整职能分工,特殊事项可以项目组的形式调动整体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第二,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立体工作格局。随着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党外知识分子地区、行业分布广泛,与其他群体存在交叉,涉及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有关方面主体单位日趋繁杂,仅靠统战部门“单打独斗”是不实际的,需要各级党委调动

39、更广泛的资源,打破统战部门与其他部门单位的信息壁垒、部门壁垒、人员壁垒,打通双方交流和合作渠道,构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互联共通的精细化、精准化布局。对党组织而言,各级党委首先要充当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肩负起锚定方向、把握大局的主要职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工作的各项部署并督促各级统战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实施;其次,要牵头理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的各项关系,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相关文件政策、实施办法等,为统战部门与有关各方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下的进一步合作打通壁垒、扫清障碍。对统战部门而言,各级统战部门要积极与党外知

40、识分子关联部门和单位开展合作,协调各方关系,畅通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渠道,协同部署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的发展路径,做好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人事安排工作。对相关各个部门和单位而言,要肩负齐抓共管的统战责任,落实党组织关于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各项政策部署,协助统战部门完成党外知识分子各项统战工作,及时与统战部门和党委动态同步信息、互通相关情况,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专人专班负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协调工作以及相关统战协调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二)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专业性社会结构的变动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知识分子群体变化明

41、显,需要深入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进一步厘清外党外知识分子的概念,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界定统战工作。第一,结合当前实际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党外知识分子的概念。“广义的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狭义的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党外?中共中央统战部六局: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百问,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年,第 2 页。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2024 年 第 2 期101知识分子人数较为庞大、分布范围广泛、身份复

42、杂交叉,不统一的工作标准会导致其归口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发生统计重复和错漏的情况,致使该群体的真实情况难以掌握,给实际统战造成困扰。同时,党外知识分子素质结构持续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标准也应相应更新。党外知识分子的学历标准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就定义在大专以上,但这与目前社会上拥有高学历、海外留学经历人才越来越多的现状不相匹配,会稀释党外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一方面,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需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结构变迁下党外知识分子变化,动员整合统战部门、党校、社会主义学院、高校等机构的统战理论研究力量,形成研究合力。另一方面,要推动

43、出台有关政策文件,针对党外知识分子认定标准的问题进行细化。学理化的党外知识分子学历标准与实际统战工作中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学历标准存在一定出入,学理化的学历标准主要是普适性和宏观性的定义,实际统战工作的标准是为了指导实际实践,因各地情况不同,标准也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要针对学术研究、统战工作实务等不同方面予以精确细化定义,既不可搞“一刀切”僵化认定标准,又不可放任对相关标准的无序探讨致使党外知识分子认定工作千差万别。第二,增进党外知识分子统战理论研究水平,进一步建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的理论范式。党外知识分子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日益凸显,党外知识分子研究工作开始出现专业学科介入的状况。根据学者

44、梁君思的归纳总结,目前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五大范式:一是侧重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务理论政策研究的政策范式;二是立足史料挖掘以期总结现实经验指导工作的历史学范式;三是聚焦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特征、身份叠加和工作创新的社会学范式;四是探讨党外知识分子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变迁的心理学范式;五是把党外知识分子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政治价值体系中分析的政治学范式。?由此可见,当前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研究呈现丰富、多元,且正形成稳定研究范式的特点,但仍需注意到目前理论研究的范式尚不成熟,党外知识分子研究与专业学科交叉介入程度不深,部分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仍浮于表面。一是要深化学科介入,从政治学、历史学

45、、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丰富党外知识分子相关研究,扩展党外知识分子相关议题学术探讨平台,积极促进有益的学术交流,增强学科的交叉和交融。二是要建立党外知识分子话语体系,形成立足中国、特色鲜明的党外知识分子研究学科与研究体系,将党外知识分子研究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相结合,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相结合,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相结合,提升理论研究意义与价值。(三)创新统战工作方法,增进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实效性“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力气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统一战线在根本利益基础上包含不同群体利益,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4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孕育出党外知识分子广泛化的思想观念、多样化的价值追求、多元化的利益诉求,统战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统战工作迫切需要?梁君思:党外知识分子研究述评:学科范式与问题意识,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 年第 1 期。?习近平: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 年 7 月 31 日,第 1 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022024 年 第 2 期创新方式方法,把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利益取向和不同价值观念的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团结起来。第一,要进一步改进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建立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分析研判机制和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强思

47、想政治引领工作是夯实统一战线共同政治基础的前提,是在市场化、信息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关键所在。目前面向党外知识分子开展的联谊交友、教育培训、会议座谈等活动,普遍存在常规性的说教多、活动安排单一化、引领力缺乏等问题,直击思想“痛点”、紧跟关注“焦点”的针对性安排少,开展现场观摩、实地考察等实践教育的频次较低,缺乏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吸引力。为此,统战部门在围绕一致性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展特色化的教育培训活动,根据日常掌握的各领域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工作实际,结合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职业特点,从个性化的教育引导和关心关怀入手,分别设计不同级别和内容的培训班,开

48、展各类型的社会考察活动,提高政治引领的针对性、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尊重信任的亲和性,牢牢扎稳共同的“圆心”,画好新时代最大的“同心圆”。第二,要创新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储备工作,探索建立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发现培养使用机制。青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后备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人才资源。?青年党外知识分子高学历、多元化、开放性特征明显,他们普遍思想活跃、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可塑性强,是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源头活水。各级统战部门应重点聚焦其中无党派人士的日常发现、持续培养、稳妥使用等关键环节,动态储备一批后备人才、锻炼一批优秀人才、使用一批有为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可堪大用

49、的优秀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第三,进一步打通党外知识分子信息数据库,形成党委负责、统战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联动信息机制,构建党外知识分子动态数据库。要打破专业隔阂、地域界限,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个人电子档案,加强数据的分析研判和动态管理,确保党外知识分子结构合理、分布均衡、衔接有序,让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真正有用武之地。(四)搭建统战工作平台,拓宽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途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为代表的统战平台的建设是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抓手,能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组织化建设,推进统战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出人员构成杂、分布面广、分散性强、流动性大、思想比较活跃又对组织具有

50、一定渴望感和归属感等特点,如果缺少必要的平台和载体来将他们组织起来,就会造成“看似千军万马,点名无人应答”的局面,制约着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加强统战平台建设,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重要桥梁。第一,进一步加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设,将更多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党外知识分子吸纳其中,形成党外知识分子社会阵地,更大范围内激发社会团体活力。第二,用心用情,了解党外知识分子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分层分类照顾利益。统一战线是?谭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青年在场,中国青年研究2023 年第 1 期。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