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期(总第232期)2024 年 2 月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N o.1 (S e r i a l N o.2 3 2)F e d.2 0 2 465某污水处理厂减污节能降碳的长效运行效能评估研究蒋 富 海1,唐 艳 冬2,陈 亚 松3,张 显 忠41.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92;2.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北京 100035;3.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4.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摘要:基于污水处理厂的年度运行周期,建立相对规范量化的单位处理负荷的能耗、
2、碳排放强度指标的核算与评估体系。通过 3 a 长效期类比,某污水处理厂实际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为 0.600.93 kgCO2/m3,单位 COD 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为 1.982.49 kgCO2/kgCOD,其值与单位综合耗氧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值相近,而单位 TN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达到 12.915.8 kgCO2/kgTN。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未必与单位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呈现同向关联性变化。该厂排放源主要来自于间接碳排放,其中药剂、电力的间接碳排放强度在总量合计占比超过 60%,药剂优耗降碳宜重点抓好脱氮碳源、化学除磷 2 类。因碳排放因子选值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不同污
3、水处理厂之间碳排放强度效能评估缺乏量化可比性。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经济能耗;碳排放;碳排放强度;降碳减污;节能降耗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655(2024)01-0065-07收稿日期:2023-08-21第一作者简介:蒋富海(1983),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污废水运营技术精细化研发与管理工作。DOI:10.3969/j.issn.1004-4655.2024.01.015国家三部委于 2022 年联合提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4、,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2023 年中央再次提出推动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求。截至 2021 年末,我国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 2.1 亿 m3/d,污水处理率超过 97%1,污水处理过程必然带来能耗物耗的发生,且对于温室气体的碳排放贡献也不容忽视。作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既要做足污染物的管网收集(收污)、系统治理(治污)、达标排放(减污),也要同步紧跟国家双碳政策形势,做好碳排放的量化核算(核碳)、溯源分析(评碳)、低碳引导(降碳),以期实现水污染治理的减污、降碳、节能、降耗的协同增效。1 污水处理厂设计概况1.1 设计水质水量以某污水处理厂(下文简称:W 厂)为例,其
5、项目基本情况见表 1,设计处理规模 4 万 m3/d,尾水排放标准为 GB189182002 一级 A 标准,出厂污泥含水率 60%。表 1 设计进、出水水质表指标进水水质出水水质COD/(mgL-1)500 50BOD5/(mgL-1)300 10NH3-N/(mgL-1)45 5(8)*TN/(mgL-1)60 15TP/(mgL-1)5.0 0.5SS/(mgL-1)300 10pH/无量纲6.59.569*注:括号内为温度 12时指标。1.2 主要处理流程W 厂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1,主要收集生活污水、含部分工业废水。工艺设计特点:系统仅设置一级提升,预处理强化段为应对来水高固体负
6、荷冲击,特设置了初沉池。生化系统采用多点进水的分级 AO 工艺,A 段主要依托水力推流,并辅以穿孔管(间歇搅拌,与生化曝气共用气源),且AO 池型与二沉池、污泥回流泵房共建共联。污泥经两级脱水处理后,达到处置含水率 60%限值要求。662024 年第 1 期蒋富海,唐艳冬,陈亚松,张显忠:某污水处理厂减污节能降碳的长效运行效能评估研究注:Y1为碳源;Y2为聚铁;Y3为次钠;Y4为PAM;Y5为聚铝;Y6为石灰;G为曝气图 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 单位处理能耗与碳排放类比分析2.1 单位处理能耗的核算方法污水处理厂的单位处理能耗能效统计,分别采用“吨水电耗”(用电量与处理水量的比值)、“单位耗
7、氧污染物电耗(用电量与耗氧污染物消减量的比值,其中耗氧污染物消减量,以 COD 消减量、NH3-N 消减量、BOD5消减量与 3.5 倍 NH3-N 消减量的求和值得到的综合耗氧污染物消减量2,分别来表征)作为指示性指标,单位处理能耗的统计核算方法见图 2。图 2 单位处理能耗的统计核算方法2.2 单位处理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GHGs)碳排放的核算工作包括确定碳排放边界、识别碳排放源、选择核算方法、收集活动数据、确定排放因子、核算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结果类比分析等。本次研究选择相对规范的分析方法3作为 W 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碳排放核算的主要逻辑和参数取值的主要依
8、据,建立其简化核算逻辑见图 3。a)核算逻辑 b)碳排放强度的表征图 3 碳排放核算方法其中,单位处理碳排放强度分别以“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量与处理量的比值)、“单位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量与污染物消减量的比值,此处污染物分为直接致源污染物、综合耗氧污染物 2 类,其中直接致源污染物消减量,以 COD 消减量或 TN 消减量表征;综合耗氧污染物消减量,以 BOD5消减量与 3.5 倍 NH3-N消减量的求和值得到4)作为指示性指标。2.3 近 3 a 实际处理减污效果现以 2019 年、2021 年、2022 不连续 3 a 的长效运行评估周期,针对 W 厂的生产运行进
9、行统计分析,其月均处理减污情况见表 2、图 4 图 7。W厂进水主控污染物指标均有不同程度超标情况,且2022 年相较于 2021 年、2021 年相较于 2019 年,基本呈现了处理水量类比减少(控制在设计水量以内)、进水水质浓度年均减低、进水超标程度显著受控缓解的明显特征。进水污染物浓度在 79 月份相较于其他月份明显降低(同期内处理水量呈现反向变化,由于管网收集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即三季度处于汛期时,轻污染外水入网,致超水量、低水质特征),基于进水超负荷工况下,仍呈现了良好的深度减污的优 V 类水质净化效果。672024 年第 1 期表 2 W 厂实际月均进、出水水质表年份 项目Q/(万
10、m3d-1)COD/(mgL-1)NH3-N/(mgL-1)TN/(mgL-1)TP/(mgL-1)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2019年月均范围3.404.72203615173624.463.40.331.4642.286.611.213.83.216.300.220.37年均值4.113452239.90.7061.612.64.650.332021年月均范围3.014.33133468132223.247.00.320.8436.261.910.613.41.736.130.260.38年均值3.642381733.30.4847.312.33.900.332022年
11、月均范围3.154.19156223121724.435.50.250.6232.845.411.313.52.964.850.280.37年均值3.591881528.90.4339.012.23.910.34a)处理量b)进水指标超标率图 4 W 厂实际月均处理量及进水超标统计a)进水b)出水图 5 W 厂实际月均 COD 进出水浓度变化a)进水b)出水图 6 W 厂实际月均 TN 进出水浓度变化a)进水b)出水图 7 W 厂实际月均 TP 进出水浓度变化2.4 单位处理能耗与碳排放的核算结果2.4.1 单位处理能耗指标变化W 厂 20192022 年的年均吨水电耗及单位耗氧污染物电耗结果
12、见图 8。其中日均处理量在 3.64.1 万 m3/d,吨水电耗在 0.210.27 kWh/m3;单位 COD 消减量的电耗在 0.861.21 kWh/kgCOD,单位综合耗氧污染物消减量的电耗为 0.861.10 kWh/kg,与单位 COD消减量的电耗数值基本接近,而单位 NH3-N 消减量的电耗达到 7.07.3 kWh/kgNH3-N(鉴于含碳有机物消减量远大于含氮无机物消减量)。相较于蒋富海,唐艳冬,陈亚松,张显忠:某污水处理厂减污节能降碳的长效运行效能评估研究682024 年第 1 期2019 年,2021 年、2022 年在年均处理水量整体减少情况下,仍实现了吨水电耗同比节约
13、(年节能率在 10%以上),但单位耗氧污染物电耗年度类比均略有所增幅,与吨水电耗未呈现同向关联变化。蒋富海,唐艳冬,陈亚松,张显忠:某污水处理厂减污节能降碳的长效运行效能评估研究 a)吨水电耗 b)单位耗氧污染物电耗图 8 W 厂实际单位处理能耗变化2.4.2 单位处理碳排放指标变化1)实际碳排放量及单位处理碳排放强度。W厂 2019 2022 年的实际碳排放量、单位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结果见图 9。实 际 碳 排 放 量 在 0.550.92 万 tCO2/a,并呈现年度降低趋势,碳排放量的年减排率超过22%。单 位 COD 消 减 量 的 碳 排 放 强 度 为 1.98 2.49 k
14、gCO2/kgCOD,其变化曲线与单位综合耗氧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基本重叠、数值接近,而 单 位 TN 消 减 量 的 碳 排 放 强 度 达 到 12.9 15.8 kgCO2/kgTN,基于单位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年度类比均略有所增幅,与实际碳排放量的减排未呈现同向关联变化。a)碳排放量 b)单位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图 9 W 厂碳排放核算结果W 厂 20192022 年的实际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结果见图 10,单位处理量的实际碳排放强度为 0.600.93 kgCO2/m3,其年减排率达到 18%22%。碳排放源主要来自于间接碳排放,其碳排放强度小计 0.420.61 kg
15、CO2/m3,占总量权重 66%70%,其温室气体贡献已超过直接碳排放(占比 30%34%)。a)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及减排率 b)单位处理量碳排放强度的贡献源图 10 W 厂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间接碳排放中的药剂、电力的碳排放强度分别达到 0.260.40(占总量权重 43%46%)、0.17 0.21 kgCO2/m3(占比 23%28%),而直接碳排放源的 N2O 碳排放强度分别达到 0.180.32 kgCO2/m3692024 年第 1 期(占总量权重 30%34%),CH4的碳排放强度不足 0.01 kgCO2/m3。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的减排与前述单位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
16、度,并未呈现同向关联变化。2)实际药剂排放强度及药耗类比。W 厂药剂的不同类源碳排放强度及脱氮除磷药耗投配参数见图 11,其中聚铁除磷、外加碳源 2 类药剂碳排放贡献较大,其碳排放强度分别为 0.110.16、0.080.15 kgCO2/m3,并呈现逐年节耗降碳的运行趋势。内碳源 C/N 变量比(“进出水 COD 浓度差值”,与“进出水 TN 浓度差值”求商)年均范围 6.36.6,外碳源 C/N 变量比(“外碳源的有效 COD 投加浓度”,与“进出水 TN 浓度差值”求商)年均范围1.11.5,前述内外碳源 C/N 比合计范围为 7.67.8。除磷剂铁盐 Fe/P 比(除磷剂的有效金属铁离
17、子投加浓度”,与“进出水 TP 浓度差值”求商)年均范围为 2.12.5。脱氮除磷药耗,基本处于经验合理单耗范围。a)不同药耗的碳排放强度分布b)脱氮除磷药耗投配参数图 11 W 厂药耗的碳排放强度分布及脱氮除磷药耗投配参数3 讨论与分析3.1 减污净化效能3.1.1 季节性污染消减量峰谷变化W 厂 20192022 年分季节性的污染物消减量变化见图 12 图 13,从图可知,三季度多为丰水期,可能存在雨水等外水通过径(溢)流排放混入污水管网,呈现出本季度处理水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增加,但污染物消减量并未正向关联性变化。如2019 年、2021 年、2022 年,均以各年的三季度与一季度的数值求商
18、比率表征:处理量的比率均超过1.0,依次为 1.36、1.25、1.17;COD 消减量的比率依次为 0.61、0.67、1.03;TN 消减量的比率依次为 0.76、0.75、0.92;TP 消减量的比率则依次为1.01、0.77、0.90。后续将结合下游水环境汛期污染强度分析管控要求,强化 W 厂汛期/非汛期工况下的污染减排与调控精细化。a)处理量b)COD 消减量图 12 W 厂处理量及 COD 消减量的季节性变化a)TN 消减量b)TP 消减量图 13 W 厂 TN 及 TP 消减量的季节性变化针对进水水质部分指标频发超标、影响厂内平稳达标运行情况,W 厂于 2021 年底下旬配合环保
19、蒋富海,唐艳冬,陈亚松,张显忠:某污水处理厂减污节能降碳的长效运行效能评估研究702024 年第 1 期政策及监管要求5,开展了服务范围内的重点涉水工业废水纳管冲击溯源排查,赶外水、防冲击、堵异常、优调控,加大外围监测和超标举证,进水异常现象得以管控改善,2022 年入厂污染物的进水浓度波动及消减量相较于往年明显趋缓,为后续稳效运行提供了良好保障。3.1.2 提升生化入流内碳源潜力W 厂 2022 年厂进水组分中 SS/BOD5的比值年均为 1.7,针对进水 COD 进行过滤前后对比,发现悬浮性 COD 占比在 36%55%,因此这部分 COD可能会在初沉池发生沉积现象,造成生化进水内碳源损失
20、。因此后续将采用初沉池部分超越或全超越运行调整方式6。W 厂纳管入网的上游涉水企业中含有可生化性较好的啤酒厂废水,其预处理混合原水 COD 在5 0007 000 mg/L,TN 浓度在 3050 mg/L,TP 浓度在 20 mg/L 以下,pH 在 6.57.5,其排污量占 W厂处理水量比例的 3%以上,下一步 W 厂拟通过签订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协商约定放宽啤酒厂纳管入网的排污许可水质标准7,为 W 厂引进优质易生化利用碳源,以期进一步提升其进水内碳源 COD 浓度 40 mg/L 以上,由此预期减少因外源碳投加而带来的排放强度超过 0.06 kgCO2/m3。3.2 经济运行能耗水
21、平文献 8 统计的全国污水厂吨水电耗均值约为 0.48 kWh/m3,单位去除 COD 电耗年均值为3.59 kWh/kg COD,文献 9 提出本行业先进限值为 0.470 kWh/m3,准入限值为 0.588 kWh/m3。W厂通过在生化池优减缺氧区的动力搅拌设备,生化曝气气水比控制 5.5 m3气/m3水以下,缺氧池采用水力流化作为常动力、辅以间歇式风机冗余气源搅拌、省去中间提升能耗等节能策略,大大降低单位处理能耗,其电耗相对处于行业同类先进水平。3.3 碳减排评估与优化3.3.1 碳排放强度的水平评估文献 3 提出将经修正的碳排放强度不高于0.451 kgCO2/m3,作为低碳运行分级
22、评价的下限,W 厂尚未达到此水平。钱晓雍等10研究核算出上海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单位污水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 0.75 kgCO2/m3,郭盛杰等11研究提出 2016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布在0.300.80 kgCO2/m3,平均为 0.612 kgCO2/m3,这与蒋富海,唐艳冬,陈亚松,张显忠:某污水处理厂减污节能降碳的长效运行效能评估研究W 厂研究结论基本接近。张海亚等12提出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碳排放强度不同,且去除单位 COD的 CO2排放量一般在 4.0 kgCO2/kgCOD 以上,W 厂的单位 COD 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不足其一半。总体而言,W 厂 2019 年
23、、2021 年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相对偏高,而 2022 年对应的碳排放强度则回归到中低水平,表明 W 厂 2022 年降碳减排调控得以有效强化。3.3.2 碳排放因子的参数取值不确定性针对 N2O 排放因子,W 厂本次核算取值 0.016,与 IPCC2019 一致,也有根据生化工艺不同而选值(国 内 选 值 0.010 613),或 有 取 值 0.00514。以 2022 年为例,若 N2O 排放因子从 0.016 调整为 0.010 6 或 0.005 时,对 应 N2O 碳 排 放 强 度则从 0.177 降至 0.117、0.055 kgCO2/m3,变幅达0.060.12 kg
24、CO2/m3,为碳排放的显著性影响源。针对 CH4排放修正因子 MCF,W 厂本次核算取值0.003(选值范围:0.0030.030),若其值从 0.003调整为 0.030 时,对应 CH4碳排放强度变幅不超过0.02 kgCO2/m3,其对碳排贡献较小。作为碳排放显著影响的不同药剂的排放因子,不同文献间也存在普遍差异性。综上因碳排放因子取值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在横向评估和类比不同污水处理厂之间的碳排放强度效能时,缺乏量化可比性。3.3.3 生化脱氮除磷行为优化假设如前述分析,脱氮除磷作为药剂间接碳排放的主要源,若基于进水有机内碳源开源节流挖潜(提升保障需求 C/N 比、C/P 比)、脱氮
25、完全依赖内碳源(外源碳零添加)、除磷完全依赖生物除磷(化学除磷剂零添加)假设时,20192022 年实际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优化假设结果见图 14,碳排放强度的最大降幅可达 0.190.30 kgCO2/m3。因此,图 14 W 厂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优化假设结果712024 年第 1 期蒋富海,唐艳冬,陈亚松,张显忠:某污水处理厂减污节能降碳的长效运行效能评估研究W 厂后续需进一步深化脱氮运行控制优先以内碳源为主、外碳源为辅,除磷运行控制优先以生物除磷为主、化学除磷为辅的精细管控思维。3.3.4 污水节能降碳的可行性路径污水处理厂的温室气体碳减排包括减碳、替碳行为,宜贯穿其规划设计、建设
26、实施、运行维护(源头-过程-末端)等全生命周期。减碳行为包括源头减量减排、优选节能节耗短机理流程的工艺技术、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及变频技术、曝气及加药的智能精准控制以避免能药耗冗余、重点提高生物有机内源脱氮除磷的沿程效能、提升氮磷外源补给药剂的利用效率、精细化运行调控模式(如减少源头跌水复氧、防止混合液回流或污泥回流液的高 DO 等对生化池碳源利用的不利影响)、不做极限尾水过处理、不盲目提高污水或污泥排放标准等多种举措;替碳行为包括清洁再生能源或再生资源等循环利用(如水源热泵、分布光伏发电、开发硫/铁/氢自养无机碳源供体的脱氮技术、污泥生物质产能源及资源)、植树绿化碳汇、污水厂污泥土地利用等15。
27、4 结语1)污水处理厂需结合汛期/非汛期的季节性污染物负荷消减特点,相应做好溯源减排与厂内调控,以系统防范溢流污染和来水超标冲击。2)污水处理厂基于年度运行周期,建立相对规范量化的单位处理负荷能耗、碳排放强度指标的核算与评估体系。减碳、替碳宜贯穿污水处理厂的全生命周期。3)经近 3 a 的类比分析,某污水处理厂单位处理量的碳排放强度(年减排率超过 18%)与单位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未必呈现同向关联性变化。单位处理量的实际碳排放强度为 0.60 0.93 kgCO2/m3,单位 COD 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为1.982.49 kgCO2/kgCOD,与单位综合耗氧污染物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数值相
28、近,而单位 TN 消减量的碳排放强度达到 12.915.8 kgCO2/kgTN。4)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源可能主要来自于间接碳排放(占比 65%以上),其中药剂、电力的碳排放强度在总量占比分别超过 40%、20%,药剂节耗降碳宜抓大放小,重点抓好脱氮碳源、化学除磷2 类。5)因碳排放因子选值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在横向评估和类比不同污水处理厂之间碳排放强度效能时,缺乏量化可比性。参考文献:1 2021 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 EB/OL.(2022-09-28)2023-08-12.https:/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质量评价标准:CJJ/T 2282014S.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3
29、 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T/CAEPI 492022S.北京: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2.4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EB/OL.(2023-05-18)2023-08-12.https:/ 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 EB/OL.(2020-12-14)2023-08-12.https:/ 郑兴灿,夏琼琼,尚巍,等.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 T/CUWA 70052-2023编制思路与要点解读 J/OL.环境工程:1-72023-08-19.http:/ 01.0858.002.html.7 啤 酒 工 业
3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GB 19821-2005)修 改 单 EB/OL.(2020-12-08)2023-08-12.https:/ 胡洪营.中国城镇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发展报告:1978-202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9 城镇污水处理能源消耗限额:DB11/T 11182022 S.北京: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10 钱晓雍,胡静,李丹,等.上海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其特征 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39-44.11 郭盛杰,黄海伟,董欣,等.中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J.给水排水,2019,55(4):
31、56-62.12 张海亚,李思琦,黎明月,等.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现状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探讨 J/OL.环境工程技术学报:1-142023-08-12.http:/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务系统碳核算与减排路径技术指南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14 广东省市县(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EB/OL.(2020-06-16)2023-08-12.http:/ 关于印发 2022 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的 通 知 EB/OL.(2022-12-29)2023-08-12.https:/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
32、e drainage structure,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drainage management,and reasonably sett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goals for the subsequent work in the region.Key words:sewage treatment plant;imp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background investiga
33、tion;low concentration influent;sedimentation of pollutantsResearch on the Long-Term Operation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Pollution Reduction,Energy Conservation,&Carbon Reduction in a Certain Sewage Treatment PlantJIANG Fu-hai1,TANG Yan-dong2,CHEN Ya-song3,ZHANG Xian-zhong4(1.Zhongzhi Water Co.,Ltd
34、.,Beijing 100192,China;2 Foreig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cology&Environment,Beijing 100035,China;3.Yangtze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Three Gorges Group Co.,Ltd.,Beijing 100038,China;4.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Research Inst
35、itute Group Co.,Ltd.,Shanghai 200125,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annual operating cycle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s,a relatively standardized and quantified account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dicators per unit of treatment load is established.Throu
36、gh a 3-year long-term analogy,the actu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per unit of treatment capacity of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s 0.600.93 kgCO2/m3,and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per unit of COD reduction is 1.982.49 kgCO2/kgCOD,which is similar to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per unit of compreh
37、ensive oxygen consumption pollutant reduction.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per unit of TN reduction reaches 12.915.8 kgCO2/kgTN.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per unit of processing capacity may not necessarily show a consistent correlation with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per unit of pollutant re
38、duction.The main source of emissions from the factory comes from indirect carbon emissions,with the indirect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chemicals and electricity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60%of the total.It is recommended to focus on nitrogen removal carbon sources and chemical phosphorus removal f
39、or optimal consump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of chemicals.Due to the uncertainty in the selection of carbon emission factors,it may lead to a lack of quantitative comparability in the eval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efficiency among different sewage treatment plants.Key words:sewage treat
40、ment plant;economic energy consumption;carbon emissions;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carbon reduction&pollution reduction;energy saving Research on Rapid Phys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Initial RainwaterJIANG Li1,ZHU Hao-chuan1,BAI Hai-long2,XU Wei-jie2,WEI Yuan-yuan1,TONG Meng2(1.Shanghai Urban Cons
41、truction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Ltd.,Shanghai 200125,China;2.Shanghai Shiputai Membrane Technology Co.,Ltd.,Shanghai 201599,China)Abstract:Two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rapid treatment processes,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ultrafiltration and coagulation ultrafiltration,were used to conduct pilot experiments on initial rainwat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process had good removal effects on pollutants such as COD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