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评价改革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9750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评价改革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评价改革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评价改革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第1期我主要围绕评价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二是教育科技评价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建设教育强国与一流学科评价。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穷国办大教育,从建国到21世纪初,主要任务是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以点带面发展教育;第二个阶段是大国办大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蓬勃发展;当前我们处于第三个阶段,是大国办强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各阶段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围绕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来支持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师资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以及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

2、观念的现代化面临着两大教育观念的转变。第一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阶段的转变,第二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转型,教育观念要适应这样的转变。教育制度现代化的关键是按照中央的精神,通过评价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教育管理和评价的具体措施必须紧紧围绕落实中央精神的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也必须实现现代化,而信息社会所有的教育要素或者说知识是公开的,没有人能够垄断,教育内容也难以穷尽。教育师资的现代化包括教师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教师知识结构的现代化、教师能力素质的现代化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方面,教育条件、设备等是反映教育教

3、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化的教育条件、设备应当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指教育管理体制既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相适应,又要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照以上内容,当前变化最大的元素是科技手段及其带来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的现代化,近期集中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例如,最新推出的GPT-4 Turbo能够接受最多 300 页文本的输入,并对内容进行丰富、润色。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的观念是否能够成功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教育的思想观念,是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挑战。在观念上,要基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分类发展

4、的特性,从学术型和职业型的不同培养方向上正确认识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并不排斥精英教育,此阶段的精英教育不仅是指着力培养国家所需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也是指要精心打造既有一流管理又有一流学科的精英型高校,给国内更多高校作出示范,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措施上,要创新实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规律、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例如,高校可以用好经济手段,在适当提高学费的同时加大对有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以评价改革促进教育以评价改革促进教育、科技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人才融合发展李志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授)8和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又如,高校可以将

5、学位体系与学习评价挂钩,根据学习成绩发放优良中差不同等级的学位证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实现更深层次的教育公平。二、教育科技评价的改革与发展从理论上讲,评价最终是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是关于世界可知还是不可知的讨论。只有先确定评价是用来做什么的问题导向,才能判断评价得准还是不准。虽然我国科研评价体制和政策的制定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政府主导的束缚,但科技评价演变的过程基本上是每10年一个台阶,在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谁的科研水平高、科研经费给谁,是行政部门官员说了算。20 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同行评审,是专家朋友相互评;20世

6、纪90年代,在论文数量都不多的情况下,科技评价变成比论文数量的多少;2000年前后,当大家都有论文且论文很多的情况下,开始比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我们还发明了影响因子加总的评价方法;2010年前后,又开始比论文单篇他引次数、高被引学者、高被引论文等,用他引次数评价科研水平。近10年来,科技界甚至社会上对科技评价的批评意见越来越大,政府部门下定决心进行改革。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为题发表讲话,提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随后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尝试破“五唯”,完善科技评价机制。这

7、整个发展过程确实是在一步步向好,但改革仍然面临很多困境。首先是科技宏观管理机构重叠,各部门的政策不一定相容协调,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五唯”的根源难除。其次,把科研等同于发论文的错误认识没有根本转变,科研是要解决问题,不能总是围绕着论文来评价;进一步讲,分类评价、五元价值评价体系没有细则和指导操作的文件,组织人事部门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最后,长期的“五唯”评价已经形成明显的利益群体,他们本能地反对改革,以影响公平为借口阻碍改革。有很多讨论说破“五唯”之后要“唯”什么,其实中央精神写得很清楚,就是实行分类评价,注重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评价。分类评价就是五元价值的评价,即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经

8、济价值、文化价值。分类评价始终应该坚持评价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最终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要坚持正确的科技评价导向,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要坚持公平公正,要尊重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评价权利;要建立良好的评价环境,要重视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要对师德进行评价,还要改革科研资助的模式。其中,改革科研资助的模式已经启动,从竞争式申请科研经费转变到选人稳定提供支持,有利于保障科研长期稳健开展。三、教育强国建设与一流学科评价一流学科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有一流科研、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两点都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而建设一流的学者队

9、伍又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充足而灵活的经费,二是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经费就不必多说,各方一致很重视。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要求:一是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二是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92024年第1期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三是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一流学者的评判有四条标准,即国际会议上有声音、国际期刊上有文章、国际学术组织中有地位、国际奖项有名次。一流的学科不仅需要兼顾教学与科研的一岗双

10、责的教师,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敏锐的灵感和想象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无畏而诚实的表达能力的学者队伍,也需要一流的科研平台,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重点科研平台等。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包括学术年会、学术网站、数据库等,产生引领性的学术成果。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教育、科技和人才,大学具有崇高的荣誉、地位和使命,其改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教育评价改革大学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思考与实践探索董纪昌(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教授)大学教育评价是高校办学的指挥棒,是推动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手

11、段。国家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需要高校建立科学完备的教育评价体系作为引导和支撑。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以科教融合模式办学的研究型大学,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教育评价改革之路。一、大学的初心使命与独特办学模式中国科学院大学继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精神品质与资源禀赋,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早在1951年,为解决新中国高层次科研人员严重不足的困境,中国科学院开始招收研究实习员,开启了科教融合育人的历程。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科技人才作为

12、支撑,中国科学院成立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规模化、建制化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步入新时代,尤其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为高校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推动改革创新发展、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指明了方向。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大学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以教育支撑中国科学院占领科技制高点、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定位,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学校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二、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目标与认识

13、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目标导向、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探索与资源配置联动的机10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编者按: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三年多来,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各地各单位教育评价改革活动普遍开展,创新人才评价的观念和做法成为学界共识。特别是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兴起,为教育评价改革插上了有力翅膀。在此背景下,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和西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于12月810号在重庆市召开,700余位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研

14、究人员就高等教育评价、基础教育评价、教师评价、科研评价、学生评价等多个专题展开交流研讨。本刊特整理摘编了大会特邀主旨报告11位专家的发言要点,并汇总成一期专家笔谈,以飨读者。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教育强国;人才评价;科研评价;大学评价;学生评价;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人工智能;职普融通【中图分类号】G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427(2024)01-0001-24DOI:10.19360/ki.11-3303/g4.2024.01.001高等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的逻辑与功能的逻辑与功能林建华(北京大学未来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特 稿评价既有评学生的,也有评教师的,还

15、有评机构的。与工业产品不同,教育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评价采用的是一系列确定性的原则。这就导致有些评价比较受欢迎它们促进学校发展,对学校有好处;而有些评价就不是那么受欢迎它们会使学校急功近利,搞一些形式主义的事情,产生不好的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大学评价:一方面,从公共监督的角度,由于办学成效往往并非一目了然,政府和社会又有很多投入,家长希望了解大学发展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从提高学校竞争力的角度,人们希望了解学校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加以改进,以此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评价具有两种不同的目的:站在学校的角度,人们希望从内涵上提高竞争力;站在社会的角度,人们希望能够进更多地了解大学。但是,大学、教育和学术均高度依赖个体的创造性,以使大学根据自己的环境和条件办出特色。如果评价对学校产生过多的限制,就会诱导功利性,使大学失去创造力。这样一来,大学的建设发展就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单纯迎合流行的指标,如追求排名,以获得更好的资源,就是眼前利益驱动的结果;另一种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如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制定战略目标,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再次评价改进情况,形成一个良性闭环。无论是大学评价,还是大学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才能找回教育的朴实和纯Journal of China Examinations2024年第1期No.1,202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