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24209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场所、条件等方面讲述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也为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做好知识铺垫。 本节课学生主要经历了科学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实施操作→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逐步感受到实验是探究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海尔蒙特实验的挖掘,结合其他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从直观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章第三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对实验探究有初步认识,但在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思路上有很大困难。通过学习经典实验的设计思想(以萨克斯实验为例),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逐个发现实验设计的原则,并能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实验过程中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光合作用的科学发现史。 (2)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阐明光合作用反应的原料、产物、条件及场所。 2、技能目标 尝试分析实验、设计实验。 3、情感目标 (1)关注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的科 学精神。 (2)体验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家们的智慧力量,确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欲 望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难点:领悟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思想,并能运用到简单实验设计中。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幻灯片1 看这对恋爱中的企鹅,你猜,他们在畅想什么呢? 如果我们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那么一路飙升的粮价也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光合作用能给人类带来好处,那么是谁发现了这个过程呢?今天就让我们踏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一下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好,让我们从此刻起回到两千年前……(幻灯片2) 观察图片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创设新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学生在交流后积极投入学习状态,在注意力,兴趣、思维上进行了良好的准备。 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找到即将成为科学家的感觉,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海尔蒙特实验 引发问题-探求新知-得出结论-提出质疑 (幻灯片3)当你看到一颗种子长成一棵大树时,你会提出什么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土壤是构成植物的原材料。 展示海尔蒙特实验(幻灯片4) 试想:海尔蒙特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互动:(结合学案)总结海尔蒙特的实验探究历程: 该实验设计中有何巧妙之处? 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学生提出问题:它是怎么长大的? 构成植物的原料是水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实施操作、分析并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交流 盖盖儿、实验前后对柳树和土壤称重,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学生思考,交流 没有考虑到空气对柳树的影响 通过评价和导向机制,使学生充分肯定自己,提高自信心。 先补充海尔蒙特的实验,并挖掘其中的研究成分,使学生在后面的自主学习中有了导向标。 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的态度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5min)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能够梳理清楚有关知识,体会科学家的艰辛和成就。 普利斯特利实验 引发问题-探求新知-得出结论-提出质疑 教师旁听 对实验过程进行形象化展示(播放幻灯片5)同时(结合学案)引导学生发现实验探究的过程。 该实验设计中有何巧妙之处? 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又是谁发现了光的作用呢?光去哪了呢? 学生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又一次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学生思考、交流 设置对照实验 显性化实验现象(植物能否更新空气肉眼是看不到的,用蜡烛是否燃烧,老鼠的死活来去衡量植物的作用。) 学生思考、交流 没有考虑到光对实验的影响 该组成员继续解答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提高学生的质疑态度 使同学之间产生崇拜感,激发学生相互学习的动力 萨克斯实验 引发问题-探求新知-得出结论-提出质疑 教师旁听 对实验过程进行形象化展示(播放幻灯片6)同时(结合学案)引导学生发现实验探究的过程。 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有何疑问? (对学生未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该实验设计中有何巧妙之处? 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学生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什么是暗处理? 为什么用酒精? 萨克斯组学生积极思考、解答,他组成员慷慨解囊。 学生思考,交流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 学生思考,交流 光合作用是在哪进行的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应试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恩格尔曼实验 引发问题-探求新知-得出结论-提出质疑 教师旁听 对实验过程进行形象化展示(播放幻灯片7)同时(结合学案)引导学生发现实验探究的过程。 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有何疑问? (对学生未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幻灯片8) 该实验设计中有何巧妙之处? 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学生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什么是水绵? 为什么要黑暗且无空气? 极细光束有何用? 好氧型细菌有何用处? 恩格尔曼组学生积极解答。 学生积极讨论,交流 选材恰当、排除无关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显性化实验现象。 氧气是怎样产生的?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在科学探究中会遇到很多疑问,体验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实验的选材、科学原则的。 学生通过前面的合作学习,能够进行准确评价 学生在前面的质疑中逐步体会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引发问题-探求新知-得出结论-提出质疑 教师旁听 对实验过程进行形象化展示(播放幻灯片9)同时(结合学案)引导学生发现实验探究的过程。 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有何疑问? (对学生未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该实验设计中有何巧妙之处? 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学生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什么是同位素标记法? 该组同学进行解答 设计对照实验 方法得当 没有解决CO2在光合作用中的去向。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掌握新科学技术手段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评价 又一次发现新问题 卡尔文的实验 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这一途径后来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学生聆听科学史 使学生对科学家产生敬仰之情。 课时小结 1、光合作用的概念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实施操作、分析并得出结论。 3、实验设计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科学性原则等。 师生共同探讨,进一步掌握知识要点。 使学生的认知从直观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 板书设计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绿叶在光合作用中制造了淀粉 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 2、光合作用的概念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实施操作、分析并得出结论。 4、实验设计的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科学性原则等。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关注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学生的投入程度,思维水平的发展,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等。 2、在对实验探究的质疑阶段,如果学生有独特的想法和思维的火花,教师应采取恰当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这种勇于思考的意思。 3、在例题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语言表述不恰当,找不准实验组和对照组,等。教师应结合细节上出现的相关问题给予及时指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体会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发现设计实验中要遵循的原则。在教学中并未将课本所有实验一一道破,而是选取经典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以上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去商讨,所以有些探究环节还显得比较薄弱.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