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头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_余泽天.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59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头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_余泽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头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_余泽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头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_余泽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头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余泽天,余义亮(景德镇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景德镇 3 3 3 4 0 0)摘 要:产生于明代中期的马头墙,是我国徽州民居中独特的房屋构件,虽起源于明朝火灾后的官府政令,却是徽州特殊地貌、古代防火理论发展和硬山顶建筑普及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本文从人文历史角度剖析马头墙的美、并对它加以提炼和创新,分析中国现代建筑融入马头墙元素的具体案例,并指出了既能继承马头墙的传统形式,又能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取向,从而营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雅致的意境美。以期为中国传统历史人文符号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提供参考价值。关键词:马头墙;文化符号;建筑元素中图分类号:TU2

2、 0 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 0 9 5 9 6 9 9(2 0 2 2)0 6 0 1 2 5 0 40 引言徽派建筑中的主要建筑构造马头墙极具辨识性,是徽州地区最具知名度的建筑标志之一,多次作为安徽省的标志出现于各种大型活动背景建筑中。马头墙见证着徽州古城的文化印记,特有的历史韵味,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骄傲。马头墙作为古老的建筑要素,将其与现代建筑融合,必须对马头墙加以继承和创新。1 徽州马头墙概况目前普遍使用的“马头墙”这个称谓是很晚时候才出现的,它作为徽派建筑一种极其特殊的墙体构造,或许只是因为形状与马头相似而得名。又因青砖、小瓦的徽派建筑与“马头墙”此称谓结合,能展示出独特

3、得徽州文化韵味,所以“马头墙”在之后流传得很广泛,至今为大家所熟知。而徽州人现在还用着“风火山墙”“封火墙”“防火墙”这些名字,代表着其为防火而生的本性。马头墙的两叠、三叠、五叠是按照它层叠错落的多少而分,五叠的最高,被叫作“五岳朝天”。马头墙的形式则体现屋子的主人不同身份以及理想,如为官者,会用“朝笏式”或是“金印式”。传统徽派建筑是相对封闭的,色彩以黑白为主,马头墙的运用,富变多样的造型反映出古代徽州建筑设计师的高超技术与非凡的创意,高低错落有致、突兀多姿的马头墙,充分体现了传统徽派元素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技术,功用和艺术化的完美融合1。在我国,马是一个非常祥瑞的动物,人们喜爱马,也有人供奉马

4、,大概就是由于这种原因,中国古代徽州工匠们就将一般的封火墙称为马头墙,以表达期望家族、村庄的繁荣发展,这也是中国古代人们惯用的寄情于事物的设计手段。由此可见,马头墙不仅仅有防火作用,它还具有美化屋面色彩的艺术作用,并寓有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需求。2 马头墙之美“小桥清流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2对徽民居描写得恰到好处。马头墙作为徽派建筑的精髓所在,代表着江南传统建筑的独特之美。黑白灰的色彩关系使其宛如中国的经典传统山水墨画,在江南住民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1 马头墙的功能美中国传统建筑大多为木构,而明代的徽州由于特殊地理因素与群落模式所导致的易遭火患的地域第3 7卷 第6期2 0 2 2

5、年1 2月 景德镇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D e Z h e n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3 7N o.6D c e.2 0 2 2收稿日期:2 0 2 2 0 8 2 8基金项目:江西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 J J 2 1 2 8 2 5)作者简介:余泽天(1 9 9 0),男,江西进贤人。助教,硕士,从事建筑设计研究。特点。脱胎于硬山顶房屋却高过房顶的马头墙,在建筑结构上能有效地起到防风、防火作用,因此在徽州马头墙又俗称封火墙3;由于封火墙的防火阻燃能力强大,实现了“火墙一德足以御患千百载者”,因此不再适应与五户人家为

6、伍的徽州百姓,也开始在自己宅子的基础墙上修建自己的封火墙,把防火作用发挥到了最大,从而构成如今独有的徽州民居特色。但另一方面由于徽州的特殊地形气象条件,大风较强,很容易刮翻屋瓦,故马头墙也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房屋屋顶产起到了防护作用,不仅可以防火,还具备防风功能。徽州风雨较多,屋顶瓦片易被风吹落,容易渗水,设置马头墙可以有效促进屋顶排水。而在空间形式上,马头墙将房屋建筑的居室相对分开,分割空间,保证了相邻居户的私密与安全空间。2.2 马头墙的形式美早期马是人类主要代步工具,在传统文化中也是正能量的代表,如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等词语中可以看到古时人们对马的钟爱,马头墙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于形”

7、的美学理念,正如昂首挺胸的马头。形式上主要有多檐化墙脊和座首(马头),分成很多种类型。小青砖垒起的马头墙,外观呈阶梯形,墙脊呈水平带翅角面或弧面,圆弧面面积较小。马头墙色彩以黑白主导基调,白给人一个空灵、洁净的感受,黑则给人一个神秘深沉之感,远远望去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水墨风景画,体现着古人“道法自然”的审美理念。马头墙呈阶梯状,高低错落有致,线条直曲相合,极具动态之美。3 马头墙元素的提炼3.1 形式的提炼陈其澎先生认为:“建筑意义基本上是指人们对建筑所感受到的反应,当然这种反应不是指社会心理学所谓的刺激 反应,而是指人类对于情感与智识的反应4。”将具象的马头墙形象描绘提炼成线图1 马

8、头墙形式演变条的方式,如图1所示,不仅保留了马头墙的特色,还能将马头墙的信息承载在简洁的线条上,以视觉语言方有效地传递。分解符号的表现形式使马头墙的不同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含义,将马头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解,按照一定的原则以新的创作形式进行组合,以便更好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3.2 色彩的提炼马头墙作为徽派建筑重要的组成构件,也继承着徽派独有的粉墙黛瓦的组合形式。粉墙黛瓦前小桥流水洗涤了远山如黛,组成了一幅黑白灰的传统山水墨画,给人以中式独有的含蓄内秀,营造简约、雅致的建筑空间,身临其中平复心情。4“马头墙”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4.1 马头墙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案例分析将传统建筑元素“马头墙”

9、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方法是简化马头墙的构造形式,将繁杂的瓦脊结构简化为灰边线框形式,突出叠置墙体的蜿蜒曲折姿态。如谢裕大茶馆外墙提炼并倒置马头墙阶梯状的轮廓线条,结合以现代装饰材料,打破了墙壁的单调重复感,增加了整体建筑的美感。将高低错落、突兀多姿的马头墙元素与现代建筑的技术性、功能性及艺术性相结合,是对马头墙元素的多样化运用的体现,如图2所示。而在安徽建筑大学新校门的设计中提取马头墙的外形特征并进行抽象概括,经过叠加组合之后构成的整体空间,形成了学校大门的主要空间。同时,去掉了徽州传统建筑中繁复的装饰性石雕,代之以嵌砖雕,简化了复杂的线条,将马头墙的曲折起翘的瓦脊变形转化为线性元素

10、,依旧保留大致形态,是综合运用了传统马头墙的各元素,如图3所示。图2 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外立面图3 安徽建筑大学新校门621 景德镇学院学报 2 0 2 2年第6期此外用黑、白、灰为主要色调装饰现代建筑外墙面,以体现现代建筑中简约、典雅的特点,采用植物配置与水景相结合的形式来增强空间层次感与自然的亲近感,并利用重构、叠加以及变形马头墙的阶梯式线性元素,来诠释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新的美学含义。阶梯式的马头墙元素在青砖黛瓦之间的交错、叠置,围合出具备安全性与私密性的空间。在绩溪博物馆的建筑外立面使用了大量叠置的马头墙元素,通过分解与简化,建筑显得更加精巧,同时运用了现代建筑材料进行装饰,把传统徽州传

11、统建筑的特点赋予了现代建筑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形式5。最初用作屋顶上的黛瓦,则被装饰在外墙上,构成极具趣味性的建筑空间形式。主楼山墙前面小庭院中的马头墙被简化成叠置的矩形体块,结合以传统徽派建筑的“人”字形曲折屋顶,呈现出一种安静、雅致的空间景观,宛如中国水墨山水画中的“远山”景致,如图4所示。图4 绩溪博物馆4.2 马头墙元素对现代建筑的意义出现在明代中期的马头墙,是我国徽州民居中独特的房屋构件。伴随马头墙在徽州及周边地域的不断发展,在防火、防风功能之外又有了装饰、艺术等多方面功能,还赋予了徽商崇尚君子之道即中庸之道的地域文化内涵。徽派建筑多讲究对称性,马头墙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侧对齐,呈现出一种

12、平衡和谐的状态。马头墙的座头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它表达了人们的宗教信仰及内心的美好期盼。形形色色的马头墙,已然成为徽州建筑构造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分散和叠置的形式有效地增加了传统建筑的空间层次。黛色的瓦片结合上粉白的墙壁这样简单的组合却提供了一个极其雅致的概念。古时的徽商们或许没有主观上传播徽州建筑文化的意图,但客观上,他们通过马头墙的视觉文化符号,将自己的审美情趣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影响了当地建筑的审美观念,并流传到了全国各地6。文化符号印刻于记忆之中,影响是无形的,马头墙已经变成了江南建筑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元素,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传承与创造是相辅相成的。故深入

13、探究如何更好地提炼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有机地融合起来,并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审美观念及地域文化的变迁,将马头墙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出具有现代徽派特色的建筑形式,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场所特性,马头墙的运用方式和材料选择都会截然不同。如在文化建筑运用马头墙,为了更充分地保留马头墙的历史韵味,它的设计会更注重传统元素所产生的历史感。而在更具现代风格的建筑中,常使用简化后的马头墙形式,去除其繁复的装饰,转化成线条元素,更或是取其一部分叠加来组合成新型的空间景致。马头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仅仅是屋顶装饰,更是雕刻和造型艺术

14、的展示,如马头墙以线条元素出现,为建筑轮廓勾勒出线条,从而摒弃了以往传统中式设计在建筑外形上的繁复,让现代建筑的外形与建筑空间都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以满足现代人对素雅的美学要求;而当马头墙以面的形式出现,则采用其独有的一阶式、三阶式、五阶式的形式组合,并根据整体建筑空间的色调进改变材质及颜色,色彩上可沿用粉墙黛瓦,继承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特点,使建筑形式弥漫着东方简洁、雅致的气息。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理论把建筑比作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而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不仅要做到静态的保存,还要重视它的动态发展与更新7。要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出传统建筑元素马头墙的意境之美,需要把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有

15、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建筑作品既满足当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传统文化意蕴。当然这并非简单地传承,而是要求建筑设计者通过进一步研究马头墙文化所具有的历史韵味,结合当代建筑审美需求,继承马头墙历史文化元素并加入当代建筑空间,使之组合成新的富有东方韵味的建筑空间形式。以此探索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新风格,加强新中式元素的人文性功能,挖掘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厚文化底蕴的建筑特色,唤起人们对传统的向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结语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在与现代建筑结合的过程7212 0 2 2年第6期 余泽天,余义亮:马头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16、的应用 中,要平衡彼此之间的关系,赋予各自新的特色。本文以马头墙为代表,探讨我国传统建筑要素的运用,望借此来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之道,传统设计要素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开发。当今的建筑设计极大地关注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增加了情感和知识层面上的共鸣,而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不会只是停留于建筑物质方面的需要,提供一个满足居住的空间,同样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甚至是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更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而现代建筑在对传统建筑风貌的研究、分析与传承在方法上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为传统建筑文化赋予永久的生命力。参考文

17、献:1 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0.2 张皓.论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的实用与美学J.艺术评鉴,2 0 1 6(9):1 5 8 1 6 0.3 李彩芹.中国消防史M.北京:群众出版社,2 0 0 2.4 李威.建筑秩序的回归D.天津大学,2 0 0 4.5 陈鹭.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皖西学院学报,2 0 2 1,3 7(0 4):1 4 2 1 4 6.6 宋尧,周学鹰.徽州马头墙文化及其价值J.江淮论坛,2 0 2 1(0 1):1 0 6 1 1 1.7 徐晨起.文化传承地域建筑时代精神J.建筑,2 0 2 0(0 6):6 8 7

18、 0.A p p l i c a t i o no fH o r s eH e a dW a l l i nM o d e r n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D e s i g nY UZ e t i a n,Y UY i l i a n g(S c h o o l o fB i o l o g i c a l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J i n g d e z h e nU n i v e r s i t y,J i n g d e z h e n3 3 3 4 0 0,J i a n g

19、x iP r o v i n c e,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h o r s eh e a dw a l l,w h i c ho r i g i n a t e di nt h em i d d l eo f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i sau n i q u eb u i l d i n gc o m p o n e n t i nH u i z h o ud w e l l i n g s i nC h i n a.A l t h o u g hi to r i g i n a t e df r o mt h eo f f

20、i c i a ld e c r e ea f t e rt h ef i r e i n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i t i sa n i n e v i t a b l ep r o d u c to f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o fH u i z h o u s s p e c i a l l a n d f o r m,t h ed e v e l o p-m e n to f a n c i e n t f i r ep r e v e n t i o n t h e o r ya n d t h ep o p u l a r

21、 i z a t i o no f h a r dm o u n t a i n t o pb u i l d i n g s.T h i sp a p e r a n-a l y z e s t h eb e a u t yo fh o r s eh e a dw a l l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h u m a nh i s t o r y,r e f i n e s a n d i n n o v a t e s i t,a n a l y-z e s t h e s p e c i f i c c a s e so fC h i n e

22、 s em o d e r n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 c o r p o r a t i n gh o r s eh e a dw a l l e l e m e n t s,a n dp o i n t so u tt h a t i t c a nn o t o n l y i n h e r i t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o r mo f h o r s eh e a dw a l l,b u t a l s om e e t t h e a e s t h e t i c o r i e n t a t i o no

23、 fm o d e r n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s oa st oc r e a t et h e i m p l i c i ta n de l e g a n t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b e a u t yi n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I t i s e x p e c t e d t o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v a l u e f o r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h i s t o r i-c a l a n dh u m a n i s t i cs y m b o l s i nC h i n e s em o d e r na r c h i t e c t u r e.K e yw o r d s:h o r s eh e a dw a l l;c u l t u r a l i c o n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l e m e n t s821 景德镇学院学报 2 0 2 2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