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调研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44077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12月,市委督查组牵头开展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督查调研活动,并形成相关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督查调研汇报(见附件)。1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同志指示:“相关提议转各部门参考。”附件:相关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督查调研汇报相关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督查调研汇报合肥市委督查组1112月,市委督查组依据市委对督查组工作要求,组织市委督查组全体组员和市委办公厅等相关部门,就全市落实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法,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专题,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督查调研,并赴长沙、郑州考察学习。督查调研采取座谈研讨、查看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在督

2、查调研中,我们感到,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主动计划和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过督查调研,深入宣传了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党十八大相关精神,提升了大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法、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必需性认识,增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加紧经济转型发展责任感和紧迫感。目前,合肥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经济转型发展亟待统筹计划、分类指导、关键突破、提升水平。 一、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成效十二个月多来,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深入落实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专题和全方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根本,结合实际,主动探索,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取得很好成效,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

3、健康、连续发展。(一)经济转型发展思绪逐步清楚。各县市区、开发区从本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确定经济转型发展战略关键,探索经济转型发展思绪和方法。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中心城区,围绕建设“首善之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关键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物联网、特色街区,推进城区工业向城市型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向城市产业园转型。瑶海区针对一批老工业企业立即搬迁后出现发展空间,主动计划发展城市科技工业园、物联网产业园。庐阳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特色街区、生态农业。蜀山区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吸引美国传奇、香港派蒙等34家电商企业集中入驻,总投资50多亿元,发

4、展目标是建成拥有10万个座席全国关键电子商务区。包河区在着力构建“产城一体、业态繁荣、高端引领、功效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坚持生态立区,主动推进“三圩”(大张圩、东大圩、牛角大圩)生态旅游建设。各个开发区根据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定位和产城一体要求,不停完善功效,提升层次,加紧发展。高新区围绕建设现代化科技新城,推进创新发展和城市西部组团建设双跨越,着力打造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公共安全等优异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和中科大优异技术研究院建设。经开区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动提升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

5、料、生物医药、住宅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新站区围绕产业新城建设,实施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双轮驱动,推进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现代产业组团。滨湖新区努力营造交通、生态、医疗、教育、购物、休闲等“六个良好环境”,主动构建区域性金融商务、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研发创意、商业居住等“六大中心”。合肥巢湖经开区招商引资有了新突破,一批新企业在该区落户和开建。各县市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突破,推进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优化提升。肥西县加紧推进关键园区由规模扩张向集约开发转变,产业发展由相对分散向集聚集群转变,招商引资由重视数量向量质同升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由规模

6、不大向规模扩张转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肥东县实施“工业立县、产城一体、开放合作、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努力加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进程。(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加紧。估计整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57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28.3%;实现增加值425亿元以上,同比增加21%。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领先。“双千工程”、“两化融合”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六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家用电器、装备制造产业双双突破千亿产值大关,家电产能跃居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首。服务经济

7、快速发展,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48.93亿元,同比增加11%,占GDP比重为37.4%;现代服务业引资960.6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量二分之一,新引进大项目41个;1-11月份,服务业投资2193.69亿元,同比增加21.4%。服务外包快速发展,集聚企业253家,累计接包协议实施金额超出3亿美元。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入驻机构已达14家。环巢湖旅游开发强力推进,全市5亿元以上在建旅游项目63个;前三季度,旅游业总收入304.5亿元,同比增加58.1%。(三)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推进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产学研合作形式越

8、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宽,层次越来越高。示范关键区“一中心、三基地”基础建成,十大战略性产业研究院建设不停完善,中科大优异技术研究院建设加紧推进,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正在计划,高科技园区创新功效和产业承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安凯、三联获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关键试验室133个。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已达233个,其中国家级26个。自主创新能力不停增强。前三季度,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3028件、892件,同比增加32.7%、60.1%;技术交易协议额30.97亿元,同比增加72%。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快速发展,

9、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累计达938家,同比增加20%;整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出900亿元,居省会城市前十位。不停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32家企业参与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科技文化融合关键实施项目10个,支持语音、动漫、出版等基地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新组建安徽硒谷生物等3家企业院士工作站,集聚院士团体118人,在肥服务院士总数达62人;新引进国家4个千人计划及其投资创业团体,全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累计达33人。(四)城镇统筹发展步伐加紧。以现代化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标准,统一推进城镇计划建设,促进了城镇经济同时发展,城镇面貌显著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继续强力推进,新建

10、、续建大建设项目840项,完成投资217亿元;滨湖新区完工和在建项目33项,工程总投资121.5亿元。长丰县高起点建设北城组团,打造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新亮点,投资170亿元世纪金源和投资70亿元恒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加紧推进,商业广场、五星级酒店、运动中心、影视城将全方面建成营业。开发区、县区互动发展,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和县区合作共建柏堰科技园、新港工业园、南岗科技园等,取得了发展双赢。现代农业和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71家,其中国家级7家。估计整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加24.9%。环巢湖生态农业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总投资56.6亿元234个生

11、态农业项目,已完工159个、完成投资28.52亿元,建成了包河大圩等一批国家、省级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区)。县域经济加紧发展。估计,县域生产总值达13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1.7%,比去年同期提升2.6百分点;肥东、长丰成为中部百强县;肥西县第3次跻身全国百强县,位次比上升1位。(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现。围绕巢湖综合治理,高起点计划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一期总投资502.5亿元113个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已全方面展开。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计划和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试点同意实施,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总体方案已编制完成。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倒逼经济转型,在连续4年取得省节能超额完成奖基

12、础上,前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67%,超出省政府下达整年能耗降幅目标。推进落后产能淘汰,111月份,六大高能耗行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巢湖、肥东等地以铁手腕推进矿山整改和生态修复。巢湖市截止现在已关闭67家矿山、57家轮窑厂、169座石灰窑,完成39万平方米生态修复工作。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开展城区绿化大会战和农村大规模植树造林,城区绿化投入14.45亿元,完成绿化面积1212.9万平方米,其中滨湖新区绿地率达44.8%、绿化覆盖率达5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8.2个百分点;农村造林投入30亿元,完成植树造林24.4万亩。深入推进农村

13、环境综合整改,开启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六)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形成。各地各部门以效能提升推进转型发展思绪和举措落实,把干部队伍主动性、发明性引导到加紧转型、又好又快发展上。长丰县关键工作由县四大班子领导组员分别担任组长,乡镇、开发区和县直部门责任捆绑、上下联动、同奖同罚,实施战役式推进、派单式分解、专题片式前后对比汇报、曝光式督查,加大了工作落实力度,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群众工作方法,全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巢湖市严格考评、严格奖惩、严格问责,整年通报批评单位30个次、通报批评个人31人次、行政免职8人、实施离岗拆迁7人、在媒体上表态讲话6人,在各级干部中产生了很大震

14、动,形成了“以快速度赢得快转型、以快节奏推进快见效”风气,促进了经济转型和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庐江县实施“工业立市推进年”和“城市建设提升年”,建立项目推进双向约束和“五个一”制度(一名县干负责、一套班子服务、一张推进时间表、一块任务倒计时牌和一份责任书),加紧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市发改、经信、科技、农业、商务等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主动研究支持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政策方法,认真推行各自职能,主动服务基层,在推进全市转型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二、目前合肥经济转型发展存在关键矛盾依据调研中基层反应情况,综合分析合肥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内外部条件,我们认为,目前合肥推进转型

15、发展,关键面临着五对矛盾:一是加紧发展和加紧转型矛盾。对于合肥来说,目前仍处于跨越赶超阶段,即使“十一五”以来发展改变巨大,但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发展相对不足,仍然是合肥现阶段最基础市情和最大矛盾。要实现“新跨越、进十强”,不仅要稳增加,而且要快增加。转型不是不要增加,而是为了愈加好更长远增加。但从中国外发展经验看,转型发展中调整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肯定要牺牲一定速度,有时要付出经济增加放缓代价。上海近几年在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经济增速就显著放缓(今年回升)。合肥近几年即使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增大,但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发展质量提升,和发展速度、经济总量提升之间仍然存在落差

16、,发展协调性、可连续性和关键竞争力不强。尤其是老城区和有开发区,受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影响,传统发展模式几乎要走到尽头,转型发展愈加迫切。要提升合肥连续竞争力,必需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即使一时增速受到影响,也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为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基础,增创合肥科学发展新优势。目前,尤其需要引导各级干部正确定识和处理加紧发展和加紧转型矛盾,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多种疑虑。二是低端产业被调整和新兴产业过程化矛盾。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能忽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本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化工、冶金、建材、轻纺4个传统产业工业产值和增加值,

17、现在仍占全市工业四分之一。转型发展需要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同时部分缺乏市场竞争力低端传统产业将会逐步被淘汰。伴随转型发展推进,传统产业比重必将深入缩小,新兴产业比重将会深入扩大。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很多产业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定规模,市场竞争力还不强,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尚待培育。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找准加紧发展和转型升级平衡点,防范产业转型出现真空和断档,出现经济增加速度下滑风险。三是转型发展依靠创新驱动和创新能力提升不足矛盾。合肥是全国科教资源比较密集城市之一,是科技部确定全国唯一科

18、技创新试点市,是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去年又成为国家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市。“十一五”以来,合肥把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战略高度,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举措,初步走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路子。但现在合肥创新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产学研合作总体上规模还不大,层次也不高,促进高新技术结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还不通畅;高新技术企业数虽居省会城市第8位,但和排名前三杭州、广州、成全部相比,相差一倍以上,而且像京东方这么有规模、带动性强大企业、大项目还不多;合肥发明专利授权量760件,虽增加较快,但和周围省会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仅为杭州16.9%、南京21%、武汉市29.4%、长沙43%

19、。科技要作为未来合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驱动力和战略支撑,还需要作出很大努力。四是经济加紧转型和制度环境尚不完善矛盾。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有一个有利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制度环境。 “十一五”以来,合肥大力开展效能建设,深入推进一系列改革,不少举措在中部乃至全国“领风气之先”,投资发展环境不停优化。但从转型发展要求来说,制度环境还存在很多不足。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多头监管和条块分割没有根本改变,基层对行政审批慢等方面反应仍然不少。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市场化改革还不够,市场体系培育机制尚不健全。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培育发展创新机制尚不完善,对牵动性强、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

20、大重大项目有时还需要一事一议;产业关联度还不高,产业链未能有效形成。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关联,大多处于自发和培育阶段,成熟且紧密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不多。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还不完善,尤其是现行税收制度造成服务业税赋偏重,制约了服务经济发展。在考评机制方面,和促进转型发展相适应考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五是生产要素供给制约和转型发展要素需求矛盾。伴随合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矛盾越来越突出。经开区反应,因缺乏发展用地,不少项目转移到了其它地方落地;巢湖市反应,很缺乏城市计划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融资等方面专业人才;很多企业反应部分急需各类专业人才极

21、难招到。合肥要加紧转型发展,不仅要推进优异制造业优化升级,而且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过现代服务业和优异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这种产业转型和升级肯定带来就业结构转变,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更高要求,而现在合肥劳动就业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贮备情况还远不能适应,技术人才缺乏,高端人才偏少,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合肥大量农村人口,大多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基础技能。人力资本约束将是合肥转型发展一大制约。三、推进合肥转型发展几点提议合肥现在正处于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进入转型发展关键阶段,展现以下部分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增优点在要素驱

22、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关键阶段。初级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是合肥“十一五”以来快速发展关键动力,但面对传统要素供求关系改变,面对土地、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重局面,这种传统外延式发展极难长久连续下去。所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动力,将成为未来合肥城市竞争优势关键起源。二是产业结构处于二产带动向优异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关键阶段。合肥“十一五”以来工业快速发展,拉动了服务业及其它新兴业态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能否推进产业服务化和融合化,强化产业发展高端步骤,将是优化合肥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综合功效关键原因。三是城市发展处于区域中心城市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转变关键阶段。合肥含有独特区位优势,

23、“十一五”以来跨越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区划调整后,合肥已经含有建设继沪宁杭以后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前进环境和条件。所以,未来几年将是合肥实现城市转型,全方面实施城市空间拓展和功效提升关键阶段。依据对全市转型发展督查调研和深入思索,提出以下几点提议:(一)加强转型发展战略研究和计划,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力度。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探索性、开创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久和艰巨任务,需要从战略高度,正确把握中国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立即制订和调整产业计划,创新体制机制,总结推广经验,科学指导和引导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多年来,本市在区域发

24、展、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部分研究和计划,但总体上看,全市还没有形成统一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和推进方案,各地转型发展基础上处于自发探索状态。一要抓紧进行全市转型发展战略研究和计划。要对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总结,对中国外转型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深入理清本市转型发展思绪,增强转型发展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根据“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立即编制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总体计划,对各个区域功效进行划分,明确各个区域产业定位、发展方向,明确工业、服务业、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各地确定各具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错位发展、集聚发展。二要加强对各县市区、开发区转型发展分类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发展阶段不一

25、样,转型发展具体要求和目标也不一样。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各县市区、开发区提出不一样目标、要求和阶段性任务,进行分类指导。三要改善经济发展和干部考评评价体系。要把转型发展任务要求纳入对城区、开发区、县市考评评价体系,表现转变经济发展方法新要求,发挥其在促进转型发展中导向作用。(二)加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提升促进经济转型。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关键。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已含有领先优势和一定规模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从研发到制造完整产业链和配套产业群,

26、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二是提升服务业层次。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制订产业计划和配套方法,着力发展会展、软件外包、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和体育、旅游、保健、养老等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优异制造业融合发展,集中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服务业著名品牌。三是推进优势主导产业高端化。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家电、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向智能化发展,深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提升食品工业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和二产、三产融合发展。(三)增强科技创新

27、能力,以自主创新支撑经济转型。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着力点,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停增强合肥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加紧推进中科大优异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战略性产业研究院建设,充足发挥“一中心三基地”作用,紧贴主导产业推进研发机构、孵化中心、关键试验室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结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科技园区建设和体制创新,不停增强科技园区产业承载力和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二是加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前沿,主动引进中国外著名高科技企业,同时大力培育含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创新型企业。推进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结果应用主体,

28、激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置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关键产业建设产业技术联盟。三是大力加强人才工作,切实做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工作,主动构筑创新人才高地。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围绕本市关键产业,全力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源。拓展引才育才渠道,创新完善人才引进、评价、激励等政策,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全方位培养和引进一批优异创新人才群体,引进一批本市关键产业、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紧缺高技能人才。继续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主动性。可在环境优越地段(如蜀山区山、水之间)兴建一个高级人才综合服务区,配套建设高级周转住宅、学术交流中心、学校(能开展国际教育)和幼稚园、医

29、疗保健、文化体育、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商业服务等设施,为在本市从事战略性新型产业中国外高级教授、高管人员提供优惠租用服务。可开展评选表彰本市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十大功臣”活动,每十二个月评选表彰一次,并让“十大功臣”享受市政府补助和相关保健待遇。 (四)推进城镇一体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经济转型。一要用现代化城市标准来计划建设城市。要方便生产(工作)生活、生态宜居、交通顺畅、表现特色。要大力推进产城一体。要加紧发展地铁、地下车库和地上立体车库,增加公交线路和电动公交车。要增设街头公园和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包含建设住宅小区时要有这方面明确要求)。要高标准建设副中心城市,计划建设一批中心镇和镇级

30、市,增强城镇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功效。二要主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紧城镇化进程。研究制订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方法,主动实施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入镇门槛,让城镇常住人口所享受基础公共服务覆盖到进城入镇静居农民。在充足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基础上,激励支持发展多个形式农业规模经营,规范进行土地流转,使更多农民能够安心进城入镇。三要根据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效完善和有利于经济发展标准来计划建设美好乡村。要统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紧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城镇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引导城市劳动密集型、资源

31、加工型企业向县域转移,促进农村资源开发和农民就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社会事业范围,推进城镇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五)不停深化改革开放,以动力塑造保障经济转型。任何发展方法全部是一个动力机制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安排。推进转型发展,形成新经济发展方法,必需深化改革,创建和转型发展相适应体制机制;必需扩大开放,吸引更多优异生产要素,促进存量改造和增量提升。一是改革攻坚,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动力源。现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偏多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市场主体活力。必需加紧关键领域和关键步骤改革步伐,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降低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

32、预,大力推进投融资、财税、金融、土地、招投标等改革,从制度上愈加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二要开放提升,不停拓宽开放领域和空间。主动探索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等各领域开放新路子,不停扩大合作交流空间,吸引更多优异生产要素服务于本市经济发展。坚持以有效投入为关键,以项目落实为关键,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引进规模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带动能力强重大项目,引导各类投资投向产业转型关键方向,加紧推进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三要民营突破,深入释放全民发明力。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全民创业作为关键性战略,全方面清理现有各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制订愈加务实管用政策方法;加紧

33、城市产业园和县市工业园计划建设,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平台,支持民营经济扩大数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大产业链,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以生态建设深化经济转型。一个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环境容量和生态可连续性。要确立以转型保障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深化转型理念,走出一条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行共兴路子。要高起点计划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加大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实施截污减负、增容复苏、修复共生“三大路径”,努力争取经过3-5年能力,使巢湖水质有显著改善,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城和最漂亮省会城市之一。要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绿化大会战和农村植树造林。在城市组团之间建设生态廊道,在环巢湖边岸集中造林,在农村开展村庄、道路、河渠、塘坝、农田林网绿化。要深入做好治污工作。对污染严重企业要进行治污改造或关停并转。要严防新污染企业进入合肥。要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强化企业节能降耗,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