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制造工艺培训
第二章 绞线工艺
第一节 绞线目标意义
第二节 绞线结构和性能
第三节 绞线用材料和半成品
第四节 绞线设备
第五节 绞合工艺和结构计算
第六节 绞线质量控制
第七节 绞线缺点和预防
第一节 绞线目标意义
大家知道,导线通电后,因有电阻消耗电能而发烧。温度升高会影响导体及包在导体外面绝缘层和保护层材料性能和寿命。所以,当输送大容量电能时,应增大导体截面。不过大截面单根导线不便于弯曲,柔软性差,这给生产、运输、安装敷设和使用全部带来了困难。同时,因为截面大,涡流损耗大,影响输电效果。由此可见,从电气性能上要求输电导体应有一定截面积;从机械性能上有要求它含有一定柔软性。假如大截面电线电缆导体采取多根单线扭在一起绞线,就能够处理采取单根导线所存在矛盾。
绞线是单线发展和扩大。所谓绞合就是将若干相同直径或不一样直径单线按一定方向合一定规则绞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绞合线芯。绞合导线直接作为电线使用称为裸绞线,它和裸单线同属于裸电线,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连接线。绞合导线用作绝缘电线电缆导体时称为绞合线芯,它和单根线芯同属于导电线芯,是绝缘电线电缆关键组成部分。
绞线由多根单线组成。通常来说,组成绞线单线多而细,不仅增加了电线电缆柔软性,还提升线路连通可靠性。有些电线电缆导体并不要求大截面,但也采取了绞合形式,正是为了含有愈加好柔软性或高度可靠性,所以,绞线在电线电缆中占关键位置。裸绞线中架空线是电力输配网络中一个关键电工器材,它使发电站(厂)经过各级变电装置和用户连接。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广泛用于工矿企业、城市、农村,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乏产品,而这些电线电缆导体,很多是绞合。
制造绞线最基础方法是“绞合”。绞合工艺是裸电线和绝缘电线电缆生产中关键步骤,而且这种绞合原理和方法还应用于电线电缆绝缘线芯绞制和钢丝铠装。电线电缆生产中绕包、编织等工艺和此也有亲密关系。所以,绞合工艺是电线电缆生产技术中广泛应用一项基础工艺。
第二节 绞线结构和性能
不一样绞线品种有不一样结构和性能要求。裸绞线呈圆形,在结构上大多是同心层绞;性能方面除要求有良好导电性能外,还要求有一定抗拉强度,这对架空绞线尤为关键。绝缘电线电缆用绞合线芯结构形式很多,有同心层绞、束绞等,外形又有圆形、扇形和空心形等种类;它导电性能比裸电线要求高,而且要求柔软性好,尤其是用于橡皮和塑料绝缘电线电缆时更应如此。
一、绞线产品基础结构
不一样绞线品种在用途、材料、结构、软硬和外形上互有同异(参见表2-1)。裸电线可分为架空绞线、软绞线和专用绞线三种。绞合线芯可归纳为圆形线芯和异形线芯两种。
表2-1
品种类别
用途
导电材料
结构
软硬
外形
架空绞线
电力输配
铝、铝合金、铜
同心层绞、特殊
硬
圆、紧压圆形
软绞线
电气设备连接
铜
同心层绞及复绞
软
圆形
专用绞线
专用
铜
同心层绞及复绞
硬、软
圆形
圆形线芯
电线电缆
铝、铝合金、铜
同心层绞、束绞、同心复绞
软、半硬
圆、紧压圆形
异形线心
塑料及油纸力缆
铝、铝合金、铜
特殊
软、半硬
扇形、紧压扇形、空心
表2-1中多个结构形式区分以下:
1)同心层绞 这是绞线最基础结构形式。组成绞线单线是一层一层有秩序地绞合在绞线中心周围,相邻绞层绞向相反。绞线中心可由单根或几根单线组成,最常见是单根圆线。同心层绞又称为正规绞合,其优点是结构稳定,几何尺寸轻易表示,缺点是材料利用系数低。
2)束绞 组成绞线各根单线即使也是绞合在绞线中心周围,但各单线绞向全部相同,极难分出层次,单线排列也不是很有秩序。这种结构常见于根数很多细单线绞合。用束绞方法制成称为束线。束绞也称为束制或非正规绞合。其优点是柔软性好,材料利用系数高,缺点是结构不规正,几何尺寸不轻易表示。
3)同心复绞 绞合形式和同心层绞相同,所不一样是以股线替换同心层绞中单线。股线为同心层绞绞线或束线。
4)特种结构 不属于上述三种其它结构。
二、绞线产品基础特征
绞线性能基础取决于组成绞线单线性能和绞线结构。通常,绞线性能可按单线性能数据加以计算,通常不作测试;只有对特定线路用架空绞线才进行部分电气、物理、机械或其它性能方面测试。
单线关键性能,在电气方面有电阻系数(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等;物理机械方面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等。用于特定线路上架空绞线,依据情况,在电气方面常进行电晕试验及载流量测定等;在物理机械方面则有总拉断力、弹性系数、热膨胀系数测定和蠕变及耐振动试验等。但其基础特征归纳以下:
1、柔软性
广义上说,金属线越细,柔软性越好。绞线由很多细金属线组成,所以比较柔软。不过,绞线柔软性和绞合时所选工艺参数有大关系。比如两根绞线结构和直径全部相同,而绞合参数不一样,则两根绞线柔软性是有差异。
B
A
图2-1 平行线束和绞线弯曲情况
图2-1是平行线束和绞线弯曲时情况。平行线束在弯曲时,线束轴线外侧单线受到张力,内侧单线受到压力,二者全部对弯曲产生阻力;和此同时,承受张力单线会压入线束之中,而承受压力单线则造成曲折。当线束恢复至平直时,外侧单线应被延伸而隆起,内侧单线又被拉直。所以,平行线束由弯曲到复原过程中,各单线全部受到一此弯曲变形。而绞线在弯曲时,因为每一单线不是处于和绞线轴线平行位置,并成螺旋状绕在绞线轴线周围。所以,每根单线在弯曲时,同时承受到张力和压力,这两种力借助单线移动而消除,单线不会有隆起、曲折现象。绞线弯曲时阻力,关键是单线之间移动时摩擦,它比平行线束弯曲时阻力要小得多。
从图2-1还能够看出,绞线同一绞层节距越小,单线移动距离越短,有利于绞线弯曲;内绞层离绞线轴线距离比外绞层近,受拉和受压程度及单线移动就小,弯曲也就轻易些。
归纳这些情况,能够得出绞线柔软性和下列原因相关:
1) 一样截面绞线,所用单线根数越多即单线越细,柔软性越好;
2) 结构相同绞线,通常情况下,对应绞层节距越小越柔软。但节距过小,节距比过于靠近该绞层最小节距比值,虽使但线绞合得很密实,可是弯曲时单线移动阻力会增加,反而不利于柔软性提升。
3) 要使单线愈加柔软,能够采取复绞。复绞线柔软性除和上述原因相关外,还和股线节距和复绞节距之比相关,比值越大越柔软。
总而言之,对绞线柔软性,应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要考虑到材料、工艺、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等多种原因,使生产出绞线技术性能可靠,又经济合理。
2、绞线可靠性
单线在制造过程中因为受到材料性能、工艺方法及生产条件限制,将会出现部分缺点,这些缺点极大地影响单线可靠性。而绞线是由多根单线组成,单线上缺点几乎不可能全部集中在绞线同一处,故对绞线性能影响较单根导体要微弱地多。
3、绞线强度
同一截面单根导线和多根导线绞合绞线相比较,绞线中单线直径比绞线同截面单根导体直径小得多。在使用一样杆材情况下,小线径经受变形程度高于大线径变形,所以其强度也高。经绞合后引发强度损失较小,约5%。另外线材经接头后强度将会下降,但绞线中单线接头按工艺要求全部要错开一定距离,而单线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这也是绞线强度高于单线又一原因。
4、绞线稳定性
绞线稳定性不如单线,其原因是:绞线中每根单线全部和绞线轴向成一定角度,使绞线在生产、敷设及使用过程中受到张力后,产生旋转,造成各根单线松散。绞线中各层单线,如全部按一个方向绞合,上述现象就更为严重,而且未被拉紧绞线很轻易卷曲,增加架设等工作困难;同时,外一层单线也轻易嵌入其内一层单线缝隙中,破坏原有结构。所以,束线不单独用作裸电线。又如有钢芯绞线,若各层采取同一绞向,还会增加单线中电能损耗,绞线电气性能恶化;若各层采取不一样绞向,不仅可提升稳定性,而且电能损耗也会降低。对于相邻层绞向相反绞线,层数增加,剩下扭转力矩减小,所以绞线层数越多,稳定性越好。在复绞线中,股线绞向和复绞方向相反,对提升绞线稳定性也相当有利。
第三节 绞线用材料和半成品
绞线用材料有镀锌钢丝、镀铝钢丝、电工圆铝线、电工圆铜线和铝合金线等。电线电缆导体多采取电工圆铝线,因在相同导电功效情况下,尤其是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铝更为经济。现在国际上已开始大量采取铝合金。铜导体在架空线路中用得极少,只在特殊条件下采取,但在电线电缆导电线芯中还是采取钢导体和铝导体两种材料。
镀锌钢丝及镀铝钢丝在绞线中是用来增加绞线机械性能,为了改善钢抗腐蚀性能,通常在钢丝表面镀锌或镀铝。铜绞线采取电工圆铜线,有品种为了改善铜线抗腐蚀性能和物理性能,在电工圆铜线上镀锡、镀银。为了改善电缆导电线芯柔软性和导电性,通常以减小单线直径,增加导线根数,再进行束制、复绞、正规绞合等工艺。
因为单线在拉制过程中,加工硬化使机械强度增大,伸长率下降。冷加工后铜单线不能完全满足电线电缆导电线芯性能要求,所以必需采取韧炼方法,即中间退火方法来满足工艺及电缆性能要求。
一、 镀锌钢丝
镀锌钢丝应符合GB3428《镀锌铝绞线用钢丝》标准。镀锌钢丝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1,其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2。
表3-1 镀锌钢丝尺寸及偏差
钢丝直径 mm
尺寸许可偏差 mm
≤2.00
>2.00
±0.04
±2%d
表3-2 镀锌钢丝机械性能
钢丝直径
mm
抗拉强度
≥ MPa
1%伸长时应力
≥ MPa
伸长率L=200
≥ %
扭转次数
次/3600
1.25~2.25
2.26~3.00
133.6
133.6
119.5
116
4
4
18
18
镀锌钢丝应无裂纹,无氧化皮,镀层厚度均匀、光滑,没有和良好工业品不相当其它缺点。
二、 电工圆铝线
铝绞线、钢锌铝绞线和电缆线芯用圆铝线应符合GB3955《电工圆铝线》标准中H9状态LY9型硬铝线要求。
1、尺寸偏差
圆铝线垂直于轴线同一截面上测得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应不超出标称直径偏差绝对值,并符合表3-3要求。
表3-3 圆铝线线径公差
标称直径d mm
偏差 ± mm
0.300~0.900
0.910~2.490
2.50以上
0.013
0.025
1%d
2、机械性能
圆铝线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4
直径 mm
抗拉强度 ≥ MPa
1.26~1.50
1.51~1.75
1.76~2.00
2.01~2.25
2.26~2.50
2.51~2.75
2.76~3.00
193
188
184
180
176
173
169
3、电气性能
圆铝线电阻率应小于0.028264Ω.mm2/m,电阻温度系数0.00403℃/1。
4、外观
圆铜线表面应光洁,不得有和良好工业品不相当任何缺点。
三、电工圆铜线
电工圆铜线应符合GB3953《电工圆铜线》标准。
1、圆铜线型号
TR——软圆铜线; TY——硬圆铜线; TYT——特硬圆铜线
2、圆铜线直径偏差应符合表3-5
表3-5 直径偏差
标称直径d mm
偏差 ± mm
0.026~0.125
0.126~0.400
0.401~6.00
0.003
0.004
1%d
圆铜线垂直于轴线同一截面上测得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应不超出标称直径偏差绝对值。
3、机械性能
电工圆铜线机械性能应符号表3-6要求。
表3-6 机械性能
标称直径mm
TR型
TY型
TYT型
伸长率% ≥
抗拉强度MPa≥
伸长率%≥
抗拉强度Mpa ≥
伸长率%≥
0.10
0.25
0.30
0.45
0.68
1.12
1.76
2.00
2.24
2.50
10
15
15
20
25
25
25
25
25
25
421
419
419
417
415
410
403
400
398
395
--
--
--
--
--
0.5
0.7
0.7
0.8
0.8
--
--
--
--
--
--
443
440
438
435
--
--
--
--
--
--
0.7
0.7
0.8
0.8
4、电性能
圆铜线电阻率应符合表3-7要求,计算时,20℃时铜线密度为8.89g/cm3,线膨胀系数为0.000017 1/℃。
型号
电阻率ρ20 Ω.mm2/m
电阻温度系数 1/℃
2.00mm以下
2.00mm以上
2.00mm以下
2.00mm以上
TR
TY、TYT
0.017241
0.01796
0.017241
0.01777
0.00393
0.00377
0.00393
0.00381
5、外观
圆铜线表面光洁,无氧化、发红发黑发粘现象,无机械损伤等,上盘产品排线应平整,无满、乱、偏、紧、松等现象。
第四节 绞合设备
裸绞线和绞合线芯可概括为绞线和束线两种形式。绞线机和束线机是生产裸电线和绞合线芯两种关键绞合设备。绞线机关键制造绞线,也可制造束线或束线形式产品,束线机专供制造束线。在单线根数极少时,比如7根单线束制,也可达成绞线要求。
一、绞合设备原理和组成
绞合设备基础原理图4-1所表示。要使单线以一定螺旋升角(或节距)进行绞合,绞合设备必需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使全部单线围绕设备中心轴作旋转运动;另一是使绞合制品作直线前进运动。经过改变这两种运动速度配合,即可调整螺旋升角大小,使生产出绞线或束线符合结构要求。由图可见,单线1从放线盘引出,经过分线板2集中到并线模3,然后经牵引装置绕到收线盘上。整个过程中,在设备上完成旋转和直线前进运动部位,绞线机和束线机是各不相同。通常地说,绞线机上单线围绕设备中心轴旋转运动,是在进入并线模3之前(即经放线至并线模这一段)完成,绞线经过并线模以后仅作直线运动,收线盘只起到把绞线绕在盘上作用。而束线机则不一样,单线围绕设备中心轴旋转运动和束线直线运动,全部是在各单线进入并线模以后同时进行,即收线盘使束线制品同时作两种运动,所以单线放线盘能够安置在固定位置上。
图4-1 绞合设备原理
1——单线 ;2——分线板;3——并级模;4——绞线
根据上述原理,绞线机和束线机组成基础相同,全部是由放线、牵引、排线和收线、拖动和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分组成。另外,还附有分线板、并线模(又称压模)、计米器等装置。依据产品结构需要。有些绞线机还有压型、预扭、包带、涂料等设施。
因为单线在绞线机和束线机上围绕中心轴旋转部位不一样,所以对绞线机来说,放线部分常起关键作用,而且绞线机类型,常以放线部分形式来命名;对于束线机,则收线部分常起关键作用,束线机类型,也常按它收线部分形式而命名。所以,在研究绞合设备时,关键应放在绞线机放线部分和束线机收线部分。但也应对绞合设备其它部分,有较完整了解,绞合设备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结合体,它们对整机效率和绞合制品质量,全部会有所影响。
图4-2为一台两段笼式绞线机结构简图,图4-3为一台双节距束线机结构简图。
1— 中心单线放线架;2—笼内放线架;3—绞笼;4—并线模;5—计米器;
6—牵引轮;7—排线装置;8—收线盘
图4-2 笼式绞线机结构简图
虽则它们结构组成相同,但就特征而言,可作以下粗略比较:
1)绞线机生产绞线规格比较大,绞制时除中心1根单线外,其它单线放线盘全部放在放线部分(如绞笼),经过它旋转使单线围绕中心单线形成绞层。依据绞线绞层数和每层单线根数,通常绞线机设有多个(几段)分别旋转放线部分,使之制成各层绞向不一样绞线,故对生产同心层绞绞线尤为适宜。束线机生产束线规格较小,它靠收线部分篮架或回转体转动形成束线。因为束线机运转动作全部在收线部分,变速机构安装在转动篮架里,地位受到限制,这就决定了束线机只能制成一个绞向、规格较小产品,但束制单线根数,可依据需要灵活配置。
2)绞线机通常较长,较重,体积大,占地也大,速度则较慢;设备每转一周只能绞出一个节距,因单线需作较大幅度旋转,所以不能连续放线,生产效率较低。而束线机通常较短、较轻、体积和占地则积也较小,速度则较快;设备每转一周可绞出一个或多个节距;因为单线放线位置固定,不围绕设备中心轴旋转,所以可连续放线,故生产效率较高。
3)绞线机有退扭和不退扭两种结构,这对硬单线绞合(如钢线绞合)较为适宜,而且因为各绞层绞向不一样,绞线稳定性很好。束线机无退扭结构,全部单线全部是一个绞向,束线稳定性较差,适合于制造绝缘电线电缆导电线芯。
4)绞线机制出产品,结构有规律,单线之间比较紧密、外形圆整、尺寸正确。束线机制出产品,结构规律较差,单线之间比较松弛,外形也轻易变形,尺寸不很正确。
上面对绞线机和束线机分析并非一成不变。绞线机和束线机形式全部在不停改善,而且还在这两种基础形式基础上发展出新型绞合设备。
二、绞线机常见类型
如前所述,绞线机主体是放线部分,故绞线机类型常以其放线部分不一样形式而加以区分。绞线机基础类型有两大类:一类是放线盘带着单线围绕设备中心旋转绞线机;另一类是放线盘放在设备中心, 而将单线引出井围绕设备中心旋转绞线机。按这两类绞线机放线部分结构不一样,又可分为以下多个型式:
放线盘围绕设备中心旋转绞线机
笼式绞线机
盘式绞线机
叉式绞线机
摇篮式放线架
悬臂式放线架
放线架交错排列式
放线架一字排列式
箱形绞线机
筒形绞线机
放线盘在设备中心绞线机
管式绞线机
无管式绞线机
通常型管式绞线机
气垫式绞线机
管外穿线式绞线机
通常型无管式绞线机
跳绳式绞线机
其中,第一类以笼式绞线机(简称笼绞机)为代表,第二类以管式绞线机(简称管绞机)为代表。管式绞线机是从笼式绞线机发展而来,所以,笼式绞线机是绞线机最基础结构型式,是一个常见绞合设备。现有笼式绞线机,已经有部分现代化改善,但基础结构改变不大。
在上述关键绞线机类型中,笼式绞线机通常全部能退扭,也能够不退扭,盘式和叉式绞线机是无退扭,管式和无管式绞线机全部能退扭。假如绞线机按能安置放线盘数分,有6、12、18、24…··等盘绞线机,按放线部分个数,亦即所能绞制层数分,有一段、二段、三段等组合型式,按放线盘大小分,又有200、315、400、500、630型设备。
另外,有些绞线机还按有没有退扭、传动方法和转速快慢等来区分类型。像管式和无管式绞线机放线盘是装在设备中心上,因为放线盘不围绕设备中心轴旋转,设备旋转力矩要比笼式、盘式和叉式绞线机小得多,转速能够大为加紧,故习惯上常称前者为高速绞线机,后者为低速绞线机。通常,绞线机外形全部相当长,大多卧式部署,只有绞制规格尤其小绞线或股线用小型绞线机,才采取立式。
绞线机因有不一样结构、不一样段、不一样放线盘数和盘径之分,所以绞线机名称,常把这多个原因反应出来。比如,6+ 12+ 18盘 400型三段笼式绞线机,就表示这种笼式绞线机有三段(三个级笼),每段上放线盘数分别有6、12、18个,各放线盘外径为400毫米。管式绞线机通常全部是一段,如它能放置7个400毫米放线盘,它就称为7盘400型管式绞线机。多种绞线机全部给一定设备型号,便于区分它们具体结构。
绞合设备关键组成部分有:
放线部分:这部分是绞合设备主体,放线盘比较多,占设备整体大部分。
牵引装置:是绞合设备拖动部分,有单牵引和双牵引两种型式,现在大多采取双牵引。
收线装置:有单独拖动力矩电机收线,也有机械传动收线和滑车式收线。
拖动系统:系指用电动机来带动机械运动系统。
另外还有定长计米器、电气、液压、气压控制装置和分线板、压模、压型、预扭、绕包、自动停车等装置。
三、 绞线机放线
1、笼绞机放线部分——绞笼
笼绞机放线部分是一个笼形结构件,通称绞笼。它由中央空心轴(主轴)、依据需要可有6、12、18、24等等绞笼,对应绞制6、12、18、24根单线绞层。图4-3是能放6个放线盘绞笼,称为六盘绞笼,它可绞制7根单线组成绞线,中心单线从另一个固定放置放线盘上引出,并穿过中央空心轴。用不一样盘数绞笼串列组合笼统机,因为每个绞笼可作任意方向转动,所以能绞成相邻层不一样绞向绞线,也可使各绞笼以同向、同速转动,绞制单线根数更多绞层,如把6、12、、18盘三个绞笼同时向一个方向转动,便可绞制36根单线绞层。
图 4-3 六盘绞笼
绞笼运转时,要求不妨碍单线从绞笼中放出,所以绞笼支承无法采取通常轴承。通常,绞笼支承是采取支撑轮托起笼辕措施,图4-4所表示。但在空心轴端部、分线板等不妨碍放线地方,仍应采取通常轴承,这么可使绞笼稳定旋转。
笼绞机放线架,最常见是摇篮式放线架(图4-5),放线盘只能从摇篮上面进行装卸,所以上下线盘比较吃力。用吊钩放入满载线盘时,因为绞笼转动位置不易掌握,尤其在上好一部分线盘、绞笼处干不平衡情况下,线盘对准放线架中心比较困难。所以,摇篮式放线架缺点是上下线盘不很方便。但它比较简单,既能容纳线盘,又对绞笼结构起到加强作用。
图4-4 绞笼支承 图4-5 摇篮式放线架
为便于放线盘放入,通常应使线盘枕颈和放线架托碗恰好相符,以利穿入线盘中心轴。由图4-5可见,放线架和线盘轴设有锁紧装置,用弹簧3迫使销钉卡住线盘轴上凹槽,以防绞笼旋转时因离心力作用将线盘甩出放线架,造成事故。
笼绞机侧面,通常有一套退扭机构,常见退扭措施有连杆退扭和齿轮退扭等。假如把放线架固定在绞笼笼辕上,制出绞线就是无退扭。
1)连杆退扭机构
使放线架常常保持水平方位连杆退扭机构,是依据四连杆机构原理设计。 依据这一原理,连杆退扭机构图4-6所表示。
图4-6 连杆传动退扭
放线架1轴端,穿过笼辕2轴承后,和曲柄3一端固定连接;曲柄另一端和退扭环4经过销轴非固定连接。退扭环位置用导轮 5固定,其中心和笼辕中心间长度 l和曲柄两端轴孔距离相等,且全部常常处于垂直方向。只要放线架和曲柄垂直相等,放线架就能常常保持水平方位。
2)齿轮退扭机构 这种机构较复杂,但可达成完全退扭和不完全退扭两种目标,本企业没有这类设备,这里不进行详述。
2、管式绞线机放线部分
管式绞线机放线部分外面是个管筒,称为管体或筒体。管式绞线机通常全部只有一个管体。按放线盘数目有6、7、12、18盘等种类。其中6和7盘全部用作绞制7根单线绞线;采取7盘管体时,中心单线放线盘也放在管内。管绞机管体通常全部不像笼绞机那样将6盘、12盘、18盘三段串联在一起,关键原因是单线根数多绞层节距比根数少绞层大,串连起来后,势必需将盘数多管体转速减慢,以适应节距需要,这么就不能发挥管绞机生产效率。
管绞机和笼绞机相比各有特点关键表现为:
1)从绞制范围看,笼绞机放线部分因可多段排列,放线盘较多,一次可绞成单线根数较多绞线;管绞机管体通常只有一个,一次只能绞制绞线一个绞层。
2)从绞制速度看,笼绞机放线盘因为放在空心主轴四面,离心力较大,速度不能太高,通常每分钟只有几十转;管绞机放线盘则在中心轴线上,单线是有管体带着转动,离心力小且转动平衡,所以转速能够相当高,有甚至达每分钟数千转。
3)从占地面积看,笼绞机放线盘全部是成组地放在绞笼中,管绞机放线盘却只能水平地排成一列,所以,一样数目、一样大小放线盘所组成放线部分,管绞机占地要长得多,但占地宽度和设备高度要比笼绞机小得多。
4) 从绞线质量看,笼绞机单线直接引向并线模,中间所受应力绞较小;管绞机单线沿管体引向并线模,受有一定扭力,这在绞制复绞线时,股线原有节距要受影响,质量不如笼绞机好。
3、盘式及叉绞式绞线机放线部分,这里不作介绍。
四、绞线机牵引装置
牵引装置关键是使绞线机产生绞线条件之一直线运动,绞线机绞笼转速通常是固定,即使可变换也只有极少多个速度。所以,绞线节距长短取决于牵引装置速度变换。对于一台绞线机牵引装置来说,它所能变换牵引速度,应能满足该绞线机能生产不一样规格线芯节距要求,而且要求牵引稳定、均匀。牵引装置有轮式牵引和履带式牵引装置两种,后者用得较少。
轮式牵引装置有以下两种形式:
1、单牵引轮 它包含牵引本身、分线设施及传动部份。通常牵引轮是平面轮,线芯绕在轮面上3~4圈后引到收线部分,被传动牵引轮依靠收线拉力和所绕其它几圈线芯产生摩擦阻力,并使线芯和牵引轮相同线速度前进。
牵引轮分线板或分线环是一个拔线设施,能使以后绕到轮面上线芯不和先前绕在轮面上重合。图4-7。
图4-7 单牵引轮
1、牵引轮 2、缆芯 3、引出缆芯 4、分线板5、分线环6、导向轮
2、双牵引轮 两个牵引轮轮面通常呈槽型,每个轮有4~8个槽。牵引时,线芯经过分线轮第一个槽后,绕到另一个牵引轮第一个槽里,然后返回绕在分线轮第二个槽里,直至绕到两轮面上槽里,线芯才引入收线部分。和单牵引轮轮相比,有分线可靠,线芯和轮面不伤害线芯表面,对线芯圆整度影响小。单双牵引轮占地面积较大。采取单牵引轮或双牵引轮时,如轮径在1500mm,mm以上,全部须挖有地坑,牵引轮愈大,地坑俞深,以保持设备中心线操作高度。
五、收排线装置
收线部分包含收线架、排线机构、线盘拖动系统及张力控制、上下线盘等设施。视绞线机和制品规格大小,收线部分有多个形式。成缆机收线盘比放线盘大得多,收线盘本身较重,绕满缆芯后更重,装卸比较困难,所以收线架全部设计有上下线盘设施。排线机构在成缆机中也是一个关键部件。不一样规格缆芯外径也不相同,要使缆芯平整,次序地绕在收线盘上,既不重合又不留空隙,充足利用线盘容量,排线是个关键问题。
排线机构包含传动系统和排线节距调整系统。常见有螺杆排线装置和光杆装置。图4-8。
图4-8 螺杆排线机构
1、皮带盘 2、伞齿轮 3、换向滑块 4、单螺杆排线杆 5、换向杆6、排线宽度限位块 7、连有导杆螺母
单向螺纹螺杆排线机构关键工作原理:连有导杆螺母在螺杆和换向杆上,螺杆转动促进螺母移动,从而产生排线直线运动,排线宽度用调整两限位块之间距离来控制。当螺母向右移动,顶推右边限位块时,换向杆就向右移动,经过杠杆将换向滑块拨离右边伞齿轮,而和左边伞齿轮相接,从而改变螺杆转向。
六、其它辅助装置
1、绕包头
用来在线芯外面绕包布带、纸带、塑料带等各类隔离元件。包带头型式有一般式、平面式、切线式、同心式。见图 4-9。
图 4-9绕包头型式
a)一般式 b)切线式 c)平面式 d)同心式
1、带盘 2、饶包带 3、线芯 4、导杆 5、 空心轴
(1)一般式绕包头
绕包带是和线芯成一定角度,旋转带盘将包带直接绕在线芯上,因为在绕包过程中放带张力不停改变,所以绕包质量不佳。转动体上可装置二个或四个带盘,并可自由调整带盘偏斜角度。缺点是和转动体连接刚性差,转速不能过高,放带张力靠停车时手动调整。
(2)平面式绕包头
带盘和线芯轴线相互平行,绕包带经一组导杆后包到线芯上,转动体上可部署3个带盘,因旋转阻力比一般式大大降低,转速可对应提升。
(3)切线式绕包头
带盘轴和线芯轴线相互垂直,绕包带自带盘放出后经一组导杆,最终和线芯表面相切。因为绕包带经导杆作用,放带盘张力改变已消除,带两侧张力均匀。所以包覆张力均匀、紧密、质量好,但转速不能太高。
(4)同心式绕包头
绕包带盘和线芯同一轴线,此种包带头转速可达600---1000r/min。缺点是不能随时更换带盘,所以应有储带盘装置,按绞线生产长度需要一次储足。
2、焊接机
钢杆、铝杆、裸绞线、束线、复绞线,依据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单线或股线必需采取焊接方法。常见焊机有:电阻对焊机、银焊机、冷压焊机或冷压钳等。
1) 电阻对焊机
这是一个大电流加热两个端头,并相对施加压力,使之焊接在一起方法。其工作原理图4-10所表示。
图 4-10 电阻对焊原理
两根单线分别夹入左右两个夹头里,注意:端头需平整对齐。接通电源后,变压器4初级线圈也接入电源,次级线圈即产生大电流通向兼作夹头单线,因为两个单线端头接触电阻较大,在大电流通入后,端头处产生大量热量,并使线芯熔化,将两夹头相向平移加压,两单线就焊接在一起。等合适冷却后,将线头取出用锉刀把焊接突出部分修光锉平。
电阻对焊机按变压器容量有1KVA、3KVA、10KVA等,不一样容量电阻对焊机适用范围如表4-1
表4-1 电阻对焊机焊接范围
焊接材料
适用单线直径mm
1KVA
3KVA
10KVA
铝线
铜线
束线、复绞线
0.5~1.5
0.5~1.2
0.5~2.0
1.0~3.0
1.0~2.5
2.0~5.0
2.5~6.0
2.5~6.0
银焊关键用于束绞线股线和束线单线焊接。对于2.5mm及以下铜单线焊接效果也比较理想,但用于2.5mm以上铜单线焊接,极难过压形模和冷拔模。
通常IKVA对焊机常做成台式,在焊接铜线时,应使用焊剂以清除被焊线头上污物和氧化层,同时,预防焊接过程中焊缝氧化。常见焊剂有银焊片,硼砂。也能够依据被焊接材料自行配制熔制。其关键成份为银、铜、锌合金。对于抗拉强度和电阻有严格要求者,银含量比一般焊剂含量高得多。束线单线也采取银焊措施,先把熔剂制成粉状,利用烛火加温,线头上粘少许熔剂物和硼砂,焊接效果也比较理想。
2)冷焊机及冷压钳
冷焊机不需要热源,它在常温下,利用压力使欲接续两个全属端面,产生塑性变形,造成两端面原子相互进行扩散,当扩散到电子引力范围内时,便取得牢靠焊接要求。冷焊有两个关键原因:一是对加工件施加相当大压力,这是冷压焊关键,二是在该压力下,金属必需产生塑性变形,才能焊接在一起。
因为冷压焊不要加热,所以不发生金属内部组织再结晶和因退火而降低金属机械性能,冷压焊也不需用焊剂,避免了金属被腐蚀,劳动条件很好。冷压焊设备除需有加压装置外,没有传动部分,所以设备结构比较简单,易于维护保养,但金属表面氧化物及其它杂质,只有在加压下把它们挤出来,金属原子才能相互靠近和扩散,所以冷压焊通常需对焊件夹紧压挤2-3次,才能确保焊好。
用冷压焊对接单线,夹紧单线模具要求较严,一个线径模具只适适用于一个单线冷压,改变线径必需另选和之对应模具。另外冷压单线直径小于3mm能够选择冷压钳。冷压钳是一个手动加压工具,有手持式和固定式两种,其中手持式冷压钳携带方便,适合于现场使用,但刚性较差,故只适适用于焊接较细铜、铝导电线芯。冷压钳和冷焊机型号和规格见表4-2、4-3。
表4-2 冷压钳型号和焊接范围
型号
焊接单线直径mm
铝线
铜线
LTY-OA
LTY-OB
LTY0OC
1.3~4.0
1.3~3.6
1.0~2.0
1.3~3.1
1.3~2.7
1.0~1.7
表4-3 冷焊机型号和焊接范围
型号
顶锻力t
焊接单线截面积mm2
铝线
铝合金线
铜线
LHJ-10
LHJ-15
LHJ-80
2~10
2~20
~80
7~110
3~300
--
7~50
3~100
~300
7~36
3~80
--
六、束线机
束线机和绞线机不一样之处于于:绞线机上单线围绕设备中心轴旋转运动,是在进人并线模之前(即放线至并线模这一段)完成。绞线经过并线模后后仅作直线运动,收线盘只起到把绞线绕在盘子上作用。而束线机上单线围绕设备中心轴旋转运动和束线直线运动,全部是在各单线进人并线模以后同时进行,即收线盘使束线同时作旋转和前进两种运动,所以单线放线盘能够安放在固定位置上。束丝机主体部分是收线部分,所以束线机类型常以收线部分不一样形式而命名。
束丝机关键类型有单节距束线机和双节距束线机两种,现在常见双节距束丝机。单节距束丝机大多采取摇篮(即收线盘架)旋转形式,双节距束线机则采取浮动摇篮,利用回转体转动造成束线节距。按收线盘外径大小,可分为200、400、500、630型等。单节距和双节距线路走向图4-11。
图4-11 单节距和双节距束线
1、 收线部分
双节距束线机收线部分全部采取回转体转动而摇篮浮动结构,但收线盘在摇篮内也有纵向放置和横向放置两种(见图4-10)。线盘纵放时,束线直接经过牵引轮和排线杆收到线盘,束线行程及转折较少,但上下线盘不便,不能直接滚下。线盘横放,即指收线盘中心轴和设备主轴重合或相互平行。横放好处是上下线盘较为方便,可直接从设备中滚出,缺点是束线需在排线杆上转折后再绕到收线盘上。至于纵放线盘装卸,假如利用部分起重设施,还是轻易处理。 图71是一台简单双节距束线机示意图。收线盘7是纵向放置,它和牵引轮5及其传动装置、排线杆6全部装在摇篮8内,组成整个浮动部份,并借其本身重心低于设备旋转中心轴线而保持水平位置。各单线从放线盘1引出,经过分线板、并线模后进入摇臂4,并沿导轮K;转向摇杆,再经导轮K。转回中心轴向,经过牵引轮、排线杆绕到收线盘上。V1及V2是变换节距齿轮。
双节距束线机收线部分关键部件有回转体、牵引及排线,收线等装置。
1) 回转体
回转体有多种不一样形式,回转体形式和所用材料对它转速高低有直接影响,这是因为在高速情况下,回转体转动惯量和材料强度全部是值得注意问题。以摇篮作为回转体单节距束线机,因摇篮较重,转速不能很高。在双节距束线机中,摇篮是浮动在机架中,束线节距是利用杆形或类似回转体产生,因杆形回转体重量轻,惯量小,便可使其转速较高。
常见双节距束线机回转体,图4-12,关键有摇杆式、回转弓式、导线管式。
图4-12 束线机回转体
2) 牵引及收排线装置
双节距束线机牵引、收线、排线机构常放在浮动摇篮内,要求越紧凑越好,方便缩小整个收线部分尺寸,为提升回转体转速发明条件。收线盘支撑大多采取顶针式,利于线盘机械化和自动化。排线方法有螺杆和光杆等种,采取单向或正反向螺纹作排线杆时,一样需要变换排线节距设施,光杆排线则是放措施,改变节距不要复杂机构。
束线节距长度,取决于束线牵引线速和回转体转速配合关系。回转体转速是固定,在用机械牵引时,摇篮就必需有改变牵引轮转速变换齿轮。牵引装置也可利用测速电机和滑差离合器作为节距长度调整系统。
3)放线部分及其它
放线部分即使不是束线机主体,但对束线机生产效率也很有影响。通常,束制单线多达数十根,且单线较细,这就要求放线阻力小,不致拉断单线,又要在停车时,立即或立即停止放线,以免各单线搞乱。在低速情况下,单线常采取从放线盘直接拉出措施,放线盘支承在轴承上,放线盘愈轻,轴承愈灵活,放线就比较轻易。但在高速状态下,因为放线盘转动惯量较大,轴承较灵活,一旦停车,势必继续放线,造成乱线。所以,高速束线机放线,常采取从放线盘顶部抽出来措施,即用越端式放线法。
越端式放线时,线盘静止不动,从放线盘顶部抽出单线速度愈高,抽出阻力愈小,单线成螺旋状甩出。考虑到单线放出时会和线盘边缘摩擦,有损线表面质量,并增加放线阻力,还需采取滑环或挥杆。滑环作用是使单线在它上面滑动而不和线盘边缘接触,其表面应极其光滑、耐磨,故常采取镀铬金属环。挥杆装在线盘端部,能灵活地作圆周运动,单线经过挥杆端头旋转圆周轨迹,大于线盘直径,故单线也不会和线盘边缘发生摩擦。
因为束线单线根数很多,当某一放线盘上单线用完或断线时,就难于用肉眼辨明,故束线机应有断线自动停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