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观想的表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1456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想的表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观想的表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观想的表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期关注2 0 2 3 467观想的表达文/尚可美术的历史不仅是绘画语言与形式不断探索的流变史,而且是历代画家不断思变的观念史,承载着画家对艺术诉求的思索或拷问。可以说绘画不只是作为一门技艺承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画家可以借绘画表达一定的思想,包括客观感受、生命体验与个人情怀等,由此使画家乐在其中。绘画探求方向的不断修正,乃出于画家对如何恰切地表达内心思想的深层期望。其思想的场域或研究范围不外乎两方面:其一为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与表达;其二是对主观世界的发现与揭示。关于前者,历代以来的中国画家讲求“外师造化”“饱意识往往基于对所观的客观世界的认游沃看”,游观客观世界被认为是创识或感悟,从而引发与

2、构想不同的主作的感受储备,记录生活乃画家的基观世界。从“观”的层面而言,人们本技能。而对于后者,则成为画家面临的另一研究内容,是画家对内在心灵的探寻和视觉呈现,即所谓“中得心源”的理论所指。尽管“观”的世界与“想”的世界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两者彼此交互或关联,任何的主观每日穿梭于客观世界或现实生活中,如此迷局高2 0 3 cm52cm52023年尚可68Journal of Chinese Painting寻找可能220cm160cm2023年尚可本期关注2023469安C常态2 1 8 cm169cm2023年尚可可谓不乏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而“想”的层面形成需要画家做更深刻的探究与掘取。由对

3、所观的客观世界的呈现到对所想的主观世界的表现,是中外美术发展的变动规律,也体现了画家视内心诉求为创作的目标指向。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等量择取,而成为一种共识的变动朝向。中国画理论的核心是“写意”精神,所谓“写意”,概括而言,即以书写的语言表达画家的主观思想与情感,因此“观”处于次要位置,“想”则属于支配的地位。反映内在心灵的真切,而非描绘外在世界的真实,被认为是画家创作的要旨。历史上“写神”和“写逸气”的倡导,使传统中国画的写意一路向纵深推进。西方绘画的演变模式从具象、意象、抽象,甚至到观念艺术的发展,也反映了西方画家的艺术思维的更替与实践方向的拓展,即绘画客观因素的渐减,主观因70Journa

4、l of Chinese Painting素的强化。“观”的世界被“想”的世界之呈现所遮蔽,成为一种历史变动的必然趋势。从画家的角度而论,绘画要表现的不能止于“观”的表象,更何况对于被“观”的世界,尽管每个画家观察视角不一,但所获得的客观感受并无太多差异。绘画创作的更高要求并非人云亦云的对所“观”的描摹,艺术化的呈现与创造性的表现,乃不囿于“观”,而应凸显“想”,如此方能实现创作的个性化,并具有撼动人心的魅力。从绘画受众的角度考量,画家之所观同样是受众之所见,受众更需要的是独到的慧眼与视觉呈现,而并非对生活状貌作寻常的再现,对未知世界与突破表象的描绘,甚至反常态的绘画可能予人更丰富的视觉感受或

5、生命认识。对新奇的渴求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因此,绘画对受众的吸引更多的是在想象层面的开拓。母庸置疑,绘画的发展是对已有认知和视觉传达经验的变,这也是画家之所“想”的出发点,对于如何“观”与怎样表现所“观”,历史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样地,对于“想”的层面的理论与实践也存在诸多的范例,可以说,画家寻求“想”的独到与较好地表现所想,不仅能使其作品具有鲜明地特征,而且会引发绘画诸多变化的可能。追索西方绘画的发展,其现代性是以主观意识的张扬为重要标识,这种绘画潮流的产生,不只是由于影像技术的逐渐发达而产生的对具象写实的反思,而更重要的则是基于为实现绘画本体的超越而做出的选择。以印象派为发端,其后的表现主义

6、、抽象主义都游离于所“观”,强调艺术思想的制胜,从而使西方绘画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繁荣。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可以看出艺术观念的反叛与绘画思想的变异是绘画出新的根本所在。自由的想象甚至“大象无形”的绘画创作,为人们带来了别样的视觉观感。对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揭示之类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主题内容的深刻,而且那种更为夸张的表现,体现了画家主观诉求的强烈意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科技的进步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相较于科技,绘画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对微小的,尽管绘画负载着记录、教化的功能,但最为本质的主要是审美的作用。绘画欲尽其所能地发挥作用,并非只是通俗意义上的唯美表现,主张美的多样性才能使绘画呈现不同的风格取向

7、,它取决于画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绘画本体的探求以及对主观意识的确定。那种触及灵魂的情感倾泻与非唯美表现的个性形态,可能促使观者对人生深刻思悟,以及对现实问题深人考量。中国古代画家一直秉持写意精神进行创作,对美有着不同的解读与表现。唐代绘画经典中夸张的肥硕仕女,贯休那怪诞的佛道人物造像,陈老莲笔下不合比例的人物形态,反映了历史上的画家之审美诉求。不以唯美的表现为能事,不以所“观”的实像表现为目标,而着意于“想”的表达,或者说是对主观之意象的视觉呈现,为人们提供了不同审美取向的艺术思维与表现经验。一直以来,绘画创作表达什么与如何表达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对内心所想的体现以及尝试与之相应的语言与形式

8、,成为令我欲罢不能的创作实践。近年“画梦”系列作品,其初衷是想表现人在现实中的困顿或不安,反映其通过梦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在编织理想中建立自信与对美好的向往。可以说于梦中放飞心情是对生活压力的短暂排解,而且对生活的希冀与愿景是人们不懈追求的动力。由于表现的情景是虚幻的,因此,在绘画创作上也就可以不拘真实地营造,自由地发挥想象,进行时空的错置,其体现的不仅是人的梦想状态,而且借这一题材实现创作上犹如梦中人般的心灵的自由和表现的自由。在表现手法上,因梦的虚幻而以浅灰的色墨去体现似真亦幻的超现实情境。与梦系列作品形成视觉反差的是表现日常生活的作品,其以重墨或重彩的语言,表现都市的躁动与喧嚣,以及快节奏

9、的生活状态。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由机械化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的更迭,人们被纷繁复杂的信息所左右,不得不主动应对。疲惫引发的麻木、甚至焦虑情绪是人生的常态。一方面,这反映的是一定的世界观或人生的现实观察,现代性的焦虑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在时空建构、形象塑造与形式探求中体现内心所想是我创作的主要驱动。不拘于已有笔墨样式,超脱真实时空的局限,叠加人物、场景与图形符号,以期构成一种反映“观”“想”的人生百态图谱。在社会不断进步、物质诉求也不断强化的时代,让心静下来无疑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奢求,但愿人们多些梦想,保持放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的变化,不懈地追逐心中的欲念与美好,也希望自己把所“观”与所“想”

10、更恰切地以绘画的形式呈现给观者。本期关注2023:471尺干安明天来看特价中天金商行ER8:VERAAVERP节奏2 1 8 cm169cm2023年尚可72Journal of Chinese Painting千纸鹤2 3 7 cm191cm2021年尚可本期关注2023 473日常生活2 0 0 cm163cm2022年尚可74Journal of Chinese Painting用大道不孤140cm70cm2022年尚可本期关注主2 0 2 3 475新的世界2220cm140cm2019年尚可76Journal of Chinese Painting大道不孤系列之一2 3 0 cm200cm2018年尚可本期关注 2 0 2 3 4大道不孤系列之二2 2 0 cm150cm2022年尚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