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0193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2期一、引言近年来,混合式学习备受教育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人类已普遍进入“双线教学”即“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1。大量研究表明,混合式学习可以改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可行性和灵活性,并提高学习效果2。因此,混合式学习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国内外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当前国内外学界对混合式学习已有公认的定义:混合式学习即在线学习与面授学习的混合3。但混合式学习并非简单的线上与线下教学活动的叠加,而应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与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要要要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刘江岳李思姌摘要院混合式学习已成为高等教育

2、的一种教学新常态袁其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值得关注遥该研究立足于教学活动的双重主体要要要教师与学生袁基于3P学习分析框架袁构建了学生学习预备尧教师教学能力尧感知易用性尧感知有用性尧交互行为尧学习氛围与在线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模型袁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其作用关系和影响效应遥相关研究表明袁学生的学习背景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主体袁其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具有重要作用曰感知易用性尧感知有用性尧交互行为尧学习氛围对于混合式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收获尧主观情感体验均能产生正向影响遥最后袁提出优化学生混合式学习效果的方向和路径袁以期为高校混合式学习提供参考遥关键词院混合式

3、学习曰学习效果曰影响因素曰结构方程模型曰 3P模型中图分类号院 G434文献标志码院 A文章编号:1673-8454渊2024冤02-0108-11DOI院10.3969/j.issn.1673-8454.2024.02.011作者简介院刘江岳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袁博士渊江苏苏州215123冤曰李思姌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渊江苏苏州215123冤基金项目院 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项目野人工智能辅助的中学AI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冶渊编号院 2021SJA1351冤2024年 第2期(第 30 卷 总第 533 期)Vol.30,No.2Feb.2024中国教育信

4、息化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108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发展为目标,以线下教学为主线,探索利用线上的时空便利性、资源丰富性赋能高校课堂教学的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环境、软硬件教学资源、教学交互手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融会贯通并共同作用,最终实现“线下+线上”教学的最优效果。国内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学实践展开,鲜有对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及系统论述。现有研究中,王琛等将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为学习资料设计、管理平台设计、教师参与程度、协作学习、学习支持五个子维度4;罗晓岗从教

5、学设计、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了教师指导、交流活动、知识类型会影响在线学习效果5。上述对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可加入关于学习者自身特征的探讨。国外学者常常将混合式学习效果与学习者个体特征及教学系统两方面因素关联,研究单一因素对混合式学习效果的影响。如彭仁忠(Peng R)等6探索了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有学者论述了学习支持对混合式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7。此外,国外学者还将混合式学习与具体学科相关联,探索混合式学习如何促进学科学习,以及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开展策略。综上可知,国内外学界均注重关于混合式学习的设计性研究,但忽略了探索性和解释性研究8,大多是探索单因素对混

6、合式学习效果的影响,少有对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总结,也鲜有对线上和线下如何深度、有效混合才能实现更大层面的教学效益和效能的研究。当前高校普遍开展混合式学习,因此了解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混合式学习优化策略,对于高校建设、人才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学习预备(Presage)学习过程(Process)学习结果(Product)”的 3P 学习分析框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混合式学习开展情况为研究内容,探究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以期为后疫情时代混合式学习的优化提供参考建议。二、研究模型与假设渊一冤关系模型约翰 比格斯(John Bigg

7、s)的 3P 学习分析框架,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主线,将学习预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视为影响学习者学习质量的三个维度9,构建了促进学习者学习质量提高的螺旋上升的学习闭环。其中,学习预备指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及基于教学情境的因素,不仅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还可能直接决定其学习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序列的核心10,其认为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差异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过程不仅会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同时也是衡量学习者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11。学习结果则主要指学习者取得的学习成绩、体验的学习成就感与满意度等。本文立足于教学活动的双重主体教师与学生,对 3P 学习分析框架中学习过程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在继承 3P 学习分

8、析框架“以学生为中心,为学而教”的理论核心,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聚焦教师的教学要素。因此,本文将学生学习预备及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学习预备阶段的要素,将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作为学习过程要素,借鉴崔向平等对“学习效果”的定义,将学习者认知上的客观收获与学习者的主观感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109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2期学习预备学习过程Ha1:学生学习背景与其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易用性成正相关Ha2:学生学习背景与其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有用性成正相关Hb1: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易用性成正相关Hb2: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过程中

9、的感知有用性成正相关Hb3:教师教学能力与交互行为成正相关Hb4:教师教学能力与学习氛围成正相关学习预备学习结果Ha3:学生学习背景与学生学习认知收获成正相关Ha4:学生学习背景与学生学习主观体验成正相关Hb5: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认知收获成正相关Hb6: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主观体验成正相关学习过程学习结果Hc1: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易用性与学习认知收获成正相关Hc2: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易用性与学习主观体验成正相关Hd1: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有用性与学习认知收获成正相关Hd2: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有用性与学习主观体验成正相关He1: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互行为与学习认知收获成正相关He2:学

10、习过程中的师生交互行为与学习主观体验成正相关Hf1: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氛围与学习认知收获成正相关Hf2: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氛围与学习主观体验成正相关学习结果Hg1:学生的主观体验与学生的认知收获成正相关受12作为学习结果阶段的要素,基于 3P 学习分析框架中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研究综述,构建了学生学习预备、教师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在线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模型(见图1),以便分析几者之间的作用和效应关系。渊二冤研究假设本文对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学生个体因素、教师个体因素和学习过程与环境三个方面展开,围绕 3P 学习分析框架中学习预备及学习过程两个维度进

11、行因素模型构建。在嵌入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效果由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情绪体验及客观的认知收获决定,其中主观情绪体验又能够对客观认知收获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探究以上诸多因素对混合式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助推学生的个体发展及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提出以下假设(见表 1),并基于假设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三、研究设计渊一冤研究目的此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学习预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3P 学习分析框架之上,进一步将教师这一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纳入关系模型,并以此为理论依据,以参与混合式学习的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构建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12、旨在探索以下问题:学生学习预备、教师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六个因素是否能够表1研究假设图1基于3P学习分析框架的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关系模型110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对在线学习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学生学习预备、教师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各要素之间的效应影响程度如何。渊二冤研究对象以参与过混合式学习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数据,共收集问卷 166 份,剔除答题时长过短、所有题项回答选项一致的无效问卷之后,共得到有效问卷 158 份,有效率为 95%。在有效被调查者中,男性共 56 人,

13、占总样本的 35.4%;女性共 102 人,占总样本的64.6%。在年级分布上,本科生共 128 人,占比 81%;研究生共 30 人,占比 19%。在专业分布上,理工类 26 人(16.5%);文史哲类 41人(25.9%);法学与经济学类 65 人(41.1%);农医类 12 人(7.6%);军事与管理类 14 人(8.9%)。渊三冤研究方法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综合运用 SPSS16.0 和 SmartPLS 3.0 工具对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并对有效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同时,基于拟合优度(Goodness of Fit,GOF)指标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检验。渊四冤研究工具此次

14、研究参考了学生学习预备、教师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认知收获、主观体验等的已有测量标准和工具,围绕学生学习预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三方面要素,编制了“大学生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学生基本信息(3 个题项)、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调查(26 个题项)两大部分,共 29个题项。其中,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调查分为感知易用性13(3个题项)、感知有用性1415(4 个题项)、学习氛围16(3 个题项)、交互行为17(3 个题项)、教学能力18(3 个题项)、学习背景19(3 个题项)、认知收获14(3 个题项)、主观体验2021(4 个题项)八个子维度。每个题

15、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进行设计。为保证所构建模型的信效度,使用 SPSS16.0 对问卷题项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相关性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琢系数对题项进行同质性检验。依据检验结果,删除感知有用性子维度中的 1 个题项,最后保留 28 个题项,最终正式施测的量表如表 2 所示。四、研究结果分析渊一冤信效度检验对于小样本而言,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 Square,PLS)具有更佳的因果关系分析能力,故使用 SmartPLS 3.0 软件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关系模型及研究假设进行检验。问卷的信度及收敛效度检验结果如表 3 所示;问卷的区别效度检验结果如表 4

16、 所示。1.信度检验通过计算 Cronbach s Alpha 值、组合信度(CR)、平均萃取变异量(AVE)及因子载荷对问 卷 的 整 体 信 度 进 行 检 验。一 般 来 说,Cronbach s Alpha 值大于 0.9 表示非常可信,在0.7 与 0.9 之间表示很可信,CR 值的判定标准与 Cronbach s Alpha 相同。在模型信度检验中,由表 3 可知,学生学习预备、教师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主 观 体 验、认 知 收 获 等 八 个 维 度 的Cronbach s Alpha 值在 0.7310.889 之间,均大于 0.70,其组合信

17、度在 0.8480.923 之间,均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111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2期表2正式量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学科背景)略感知易用性1.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学习平台操作简单2.混合式学习能够用更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3.混合式学习相较于传统学习能够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感知有用性1.混合式学习能够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学习需求2.混合式学习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混合式学习方式相较于传统学习、在线学习而言更有利于自我提升学习氛围1.混合式学习的线下课堂气氛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混合式学习的线上互动讨论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积

18、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交互行为1.混合式学习的交互行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分享协作2.混合式学习的交互行为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3.混合式学习的交互行为有利于学生与平台的互动教学能力1.教师具备良好的线上线下课堂组织能力,能够提高混合式学习效果2.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丰富、广博,能够提高混合式学习效果3.教师能够随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能够提高混合式学习效果学习背景1.我的信息技术水平高2.我进行混合式学习的时间很长3.我使用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平台很频繁认知收获1.我对混合式学习中取得的最终学科成绩感到满意2.通过混合式学习,我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得到提升3.通过

19、混合式学习,我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主观体验1.我喜欢进行混合式学习2.对混合式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我感觉很好3.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我感觉对我有益4.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我感觉对我的吸引力很强大于 0.8,属于高信度区间,说明潜在变量的内在质量良好。综合以上评价指标,该测量模型的信度较好。2.效度检验在模型效度检验中,采用平均萃取变异量及因子载荷等指标项进行模型效度判别。各潜在变量的平均萃取变异量均大于 0.5,且各个观察变量问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 0.7,表明其具有很好的收敛效度;另外,如表 4 所示,各个构念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 AVE 的平方根,表明本文中构念的区别效度良好

20、。综合上述评价指标,该测量模型的效度良好。渊二冤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及分析1.拟合优度检验拟合优度是 SmartPLS 中用来衡量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预测效果的重要指标,值在 0 到 1 之间,数值越大模型拟合度越好。其公式为:GOF=CommunityR2姨。其中,Community是共性方差,一般要求共性方差大于 0.50,R2是判定系数。马丁 韦策尔斯112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表3信度及收敛效度检验值感知易用性PEOU10.7910.7310.8480.65PEOU20.795PEOU30.833感知有用性PU10.8160.7690.8670.684PU20.799PU30.865交互行

21、为IM10.8240.7870.8760.702IM20.805IM30.882学习氛围LA10.7560.7320.8490.652LA20.794LA30.868学习背景LB10.8130.7920.8790.707LB20.854LB30.855教学能力TA10.8730.8120.8890.727TA20.831TA30.853主观体验SE10.8630.8890.9230.75SE20.862SE30.884SE40.855认知收获CG10.830.7670.8660.683CG20.792CG30.856(Martin Wetzels)等认为,GOF值的三个临界值为 0.10、0.

22、25、0.36。GOF的值在 0.100.25 之间时,表示拟合度较弱;GOF的值在0.250.36之间时,表示拟合度适中;GOF的值大于 0.36,表明拟合度较好22。通过上述GOF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模型中的Community=0.694,R2=0.550,GOF=0.458(大于 0.36),因此该模型的拟合度良好。2.路径系数分析在 SmartPLS 3.0 中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 2 所示。首先利用 PLS 算法求得每条路径的路径系数值,然后利用自助法(Bootstrapping)检验路径系数的显著性,将其子样本设置为 1000。路径系数的显著性可通过P值进行判断,当P值小于 0.0

23、5 时,路径系数显著,假设成立。假设检验结果如表 5 所示。基于假设检验结果对初始关系模型进行重绘,最终结果如图 3 所示。学生的学习背景对其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均有正向显著影响,说明充分的混合式学习背景、相关平台使用经历能够显著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体验。此外,学习背景对最终的认知收获和主观情感体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学习背景是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收获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教学能力对学习过程维度中的四个变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感知体验;另一方表4区别效度检验值主观体验交互行为0.737学习氛围0.65

24、80.771学习背景0.6780.6240.616认知收获0.8110.720.6370.692感知易用性0.7040.7070.6530.5380.665感知有用性0.7140.7230.7050.6250.650.717教学能力0.6460.7460.6760.5520.5760.630.594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113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2期图2结构方程模型图面,经由教学组织影响学生的互动体验和对学习氛围的感知。从学习过程到学习结果这一区间内,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主观情感体验,即能影响学生对

25、混合式学习方式的积极态度。由此可见,学习过程对学习结果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有重要的正向作用。同时,交互行为也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客观认知收获。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会对其客观认知收获产生显著影响。3.影响效应分析本文主要从变量间的总效应及间接效应两种角度,分析学生混合式学习中学习预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三个阶段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表5假设检验结果Ha1学习背景感知易用性0.274*正向4.2390成立Ha2学习背景感知有用性0.427*正向6.4980成立Hb1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0.479*正向6.9280成立Hb2教学能力感知有用性0.358*正向4.3740成立Hb3教学能力交互行为0.746*正向

26、14.30成立Hb4教学能力学习氛围0.676*正向11.9610成立Ha3学习背景认知收获0.223*正向3.7820成立Ha4学习背景主观体验0.26*正向3.8330成立Hb5教学能力认知收获-0.091-1.2040.229不成立Hb6教学能力主观体验0.095-0.9760.329不成立Hc1感知易用性认知收获0.118-1.660.097不成立Hc2感知易用性主观体验0.225*正向2.3960.017成立Hd1感知有用性认知收获-0.045-0.5490.583不成立Hd2感知有用性主观体验0.181*正向2.0560.04成立He1交互行为认知收获0.216*正向2.3780.

27、018成立He2交互行为主观体验0.225-1.9380.053不成立Hf1学习氛围认知收获0.025-0.2960.768不成立Hf2学习氛围主观体验0.176*正向1.9750.046成立Hg1主观体验认知收获0.492*正向6.0510成立注:*、*、*分别表示P0.05、P0.01、P0.001(下同)114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图3经检验的关系模型图表6总效应检验教学能力0.337*0.426*0.479*0.358*0.746*0.676*感知有用性0.0440.181*感知易用性0.229*0.225*学习背景0.432*0.398*0.274*0.427*学习氛围0.0190

28、.171*交互行为0.327*0.225主观体验0.492*表7间接效应检验感知有用性学习背景感知有用性主观体验0.077*0.05感知易用性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主观体验0.107*0.02学习背景感知易用性主观体验0.062*0.047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主观体验认知收获0.053*0.037主观体验感知易用性主观体验认知收获0.111*0.032感知有用性主观体验认知收获0.089*0.046学习背景主观体验认知收获0.128*0.002交互行为教学能力交互行为认知收获0.161*0.019(1)总效应和直接效应分析由表 6 可知,以教学能力为自变量,教师教学能力对各因变量的总效应程度由高到低

29、依次 为:交 互 行 为(茁=0.746)、学 习 氛 围(茁=0.676)、感知易用性(茁=0.479)、主 观 体 验(茁=0.426)、感知有用性(茁=0.358)、认 知 收 获(=0.337),说明教师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的作用略大于学习结果。以学习背景为自变量,其对各因变量的总效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收获(茁=0.432)、感知有用性(茁=0.427)、主观体验(茁=0.398)、感知易用性(茁=0.274),说明学习背景与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间接效应分析间接效应也称中介效应,即在结构模型中,变量 A 能够通过变量 B 对变量 C 产生影响。经

30、由间接效应检验发现,在本文中,存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体验及交互行为四个中介变量,如表 7 所示。经检验,学习背景能够经由感知有用性对主 观 体 验 产 生 间 接 作用;教学能力、学习背景均能经由感知易用性对主观体验产生间接作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学习背景能够通过影响主观体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115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2期验对认知收获产生正向影响;教师教学能力能够经由交互行为对学生认知收获产生正向影响。五、研究结论与启示渊一冤研究结论本文经由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依托 3P 学习分析框架对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构建与效应

31、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背景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保证充分的混合式学习经历及教学媒介使用经验,是促进混合式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前提。教师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四个要素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主体,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对混合式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收获、主观情感体验能够产生正向影响,学习过程也是保证学习结果的重要条件。此外,本文关系模型中教学过程阶段存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三个中介变量,学习预备阶段的要素能够通过中介变量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学习背景能通过影响混合式学习中学生的感知易用性,进而影响学生的主观

32、情感体验;学习背景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对主观体验产生显著作用;教师教学能力能够通过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交互行为体验,进而影响学生的客观认知收获。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背景。此外,要通过关注学生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中交互活动的设计,通过合理、充分的教学交互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渊二冤研究启示1.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背景学生的学习背景包括其学习经验与信息素养。混合式学习中“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开展方式对学生自身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混合式学习中学生在线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也需要对冗杂的信息进行及时、

33、有效的筛选。教学开展前,教师可对学生的混合式学习经验与信息素养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以便课程开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同时,通过前期调研结果向学生的及时反馈,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信息素养的具体哪些方面(如识别、审查、计划、收集、评价、管理、呈现等)存在不足,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加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一定的课前培训,让学生了解混合式学习的开展形式,告知学生混合式学习的考核规则、学习任务、评分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使学生收获对课程更多的胜任感。2.重视学习过程中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活动设计(1)优化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在 3P 学习分析框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

34、最终的学习结果至关重要。混合式学习并非简单的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也不是将传统线下教学的形式照搬至线上,而是要充分发挥线上资源获取便捷、交流沟通便利、学生自主权扩大的优势,结合线下面授问题点对点精准解决的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2)组织充分的课堂交互相比传统课堂,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线上与线下融合互补的优势。一方116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面,要充分发挥在线讨论区或留言板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对问题有充分的思考时间等优势,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高质量帖文、积极解答他人疑问,确保学生之间信息交流顺畅,讨论话题能够深入展开,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发帖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回应。

35、另一方面,要发挥线下课堂面对面的时效性,加强师生交互,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提供学习指导,消除学习障碍。六、结语混合式学习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教学与线下面授式教学的结合,能够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开展个性化教学。但其并非简单地将线下课堂照搬到线上,而是要在理解其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形成一种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且能应对多种社会突发状况的、与线下课堂有机融合的教育新形态23。混合式学习是教学支持与学生个体的积极联动,如何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混合式学习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本文基于 3P 学习分析框架,探究了学生学习预备、教师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

36、学习氛围、在线学习效果之间的影响关系路径,并基于实证分析提出高效混合式学习的优化方向。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模型中各阶段要素的选取还可进一步丰富,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从学生学习风格、学习物理环境等方面,加以拓展在线学习预备阶段的要素分析范围。二是现阶段样本数较少,未来可进一步扩展样本数量和来源类别,优化现有结论。参考文献院1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袁是野双线混融教学冶的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20(5):5.2BAEPLER P,WALKER J D,DRIESSEN M.It爷s notabout seat time:blending,flipping,and efficiency

37、in activelearning classroomsJ.Computers&Education,2014,78:227-236.3PORTER W W,GRAHAM C R,SPRING K A,et al.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institutional adoptionand implementationJ.Computers&Education,2014,75:185-195.4王琛,国兆亮.混合式学习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初探要要要基于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114-120.5罗晓岗

38、.影响高校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24-30.6PENG R,FU R.The effect of Chinese EFL students爷learning motivation on learning outcomes within a blendedlearning environment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Technology,2021,37(6):61-74.7COCQUYT C,ZHU C,DIEP A N,et al.Examining therole of learning sup

39、port in blended learning for adults爷 socialinclusion and social capitalJ.Computers&Education,2019,142:103610.8马志强,孔丽丽,曾宁.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要要要基于2005耀2015年SSCI和CSSCI期刊论文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4):49-57,102.9BIGGS J,TANG C,KENNEDY G.Ebook:teaching for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 5eM.United Kingdom:McGraw-h

40、ill Education,2022:111-252.10纪春.为学而教院3P教学模型对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9(12):109-115.11胡小勇,徐欢云,陈泽璇.学习者信息素养尧在线学习投入及学习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77-84.12崔向平,赵龙,苏伟,等.直播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和效应研究要要要交互距离理论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117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2期Study on the Factors and Mechanisms Influencing the Effect

41、iveness of Blended Learning: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iangyue LIU,Siran LI渊School of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Jiangsu冤Abstract:Blended learning has become a new norm in higher education,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students.This

42、study,grounded in the dual entiti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要teachers and students,developed a relational modelbased on the 3P learning analysis framework,encompassing learners爷 preparedness,teaching capabilities of instructors,perceivedease of use,perceived usefulness,interaction behavior,learning at

43、mosphere,and online learning outcomes.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and effects.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learners爷 educationalbackground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influences both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its outcomes.Moreover,the teachingcom

44、petence of instructors,being central to educational activities,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tudents爷 learning experiences.Perceivedease of use,perceived usefulness,interaction behavior,and learning atmosphere all exhibit positive effects on students爷 cognitivegains and subj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 i

45、n blended learning settings.Finally,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for optimizing theeffectiveness of blended learning among learners,aiming to offer insights into enhancing blended learning practices in highereducation.Keywords:Blended learning;Learning effectiveness;Influencing factors;Structural equat

46、ion modeling;3P model编辑院李晓萍校对院王天鹏2022,43(1):63-70.13WU J,LIU W.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critical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爷 satisfaction in EFL blendedlearningJ.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2013,4(1):176.14MCGILL T J,KLOBAS J E.A task-technology fitview of learning management s

47、ystem impactJ.Computers&Education,2009,52(2):496-508.15MCGILL T J,KLOBAS J E,RENZI S.Criticalsuccess factors for the continuation of e-learning initiatives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4,22:24-36.16SHER A.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of student-instructor and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to st

48、udent learningand satisfaction in web-based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Interactive Online Learning,2009,8(2):102-120.17ALI A,AHMAD I.Key factors for determiningstudent satisfaction in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s:a study ofallama iqbal Open University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Technology,20

49、11(2):118-134.18李宝.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18-21.19李宝,张文兰,张思琦,等.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模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1):69-75.20ROCA J C,GAGN魪 M.Understanding e-learningcontinuance intention in the workplace:a self-determinationtheory perspectiv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4):1585-16

50、04.21CHANG H L,WANG K,CHIU I.Business-IT fit ine-procurement systems:evidence from high-technology firmsin China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08,18(4):381-404.22WETZELS M,ODEKERKEN-SCHR魻DER G,VANOPPEN C.Using PLS path modeling for assessing hierarchicalconstruct models:guidelines and empirical ill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