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198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铁道货运41卷/第09期/2023年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王言,周凌云,丁小东(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随着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迅速发展,快速增长的高品质消费品需求对冷链物流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铁路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依据“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布局,对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进行研究。在分析我国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两级网络布局指标体系,提出基于轴辐理论、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引力方法的算法体系,确定轴心城市与其

2、他城市之间的引力值,以及轴心城市辐射范围。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合肥间引力值最大为0.357,济南与石家庄间引力值次之,为0.255,以广州等5个城市为轴心的全国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案,可为铁路冷链物流业务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关键词: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理论;网络布局;主成分分析;引力模型0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对高效、便捷的冷链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加快形成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办发202146号)1提出“到2025年,依托农产品优势

3、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等四横冷链物流大通道,以及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等四纵冷链物流大通道”,共同形成内外联通的“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2022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2,发布2022年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加上2020年7月发布的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支撑国家层面的骨干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构建。铁路作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目前经营的冷链物流业务主要面向企业级牛奶、矿泉水等保温货物及冻肉等冷冻货物运输需

4、求,运用成组式冷藏车及冷藏箱等运输装备,以铁路普货货场或货运基地为转运节点,提供批量化货物运输服务,这与向多样化、零散化方向发展的冷链市场需求较不匹配。缺少专业化冷链物流基地,难以实现多品类的冷链货物高效集散,这对铁路运用单节式机械冷藏车及单元化冷藏集装箱等运输装备,开行特需文章编号:1004-2024(2023)09-0055-09 中图分类号:U295.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69/ki.issn.1004-2024.2023.09.0955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 王言 等加挂式冷链运输班列产品,发展小批量与零散化冷链物流服务,拓宽铁路冷链物流业务服务范围

5、形成一定制约。因此,为了实现铁路冷链物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冷链物流运量,实现批量化与零散化运输模式协同发展,迫切需要开展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专家对于铁路物流网络布局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轴辐理论、熵权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最大覆盖理论等研究方法。汤玲玲、张照、王达、吴旗韬等3-6均利用轴辐理论方法分别对铁路快捷货运网络、集装箱海运网络、CRSG公司运输网络、中欧集装箱航运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邵宁荃7利用熵权法对中铁快运增设网点进行评价;施路等8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铁路基础设施进行筛选,并梳理出关键物流节点;周凌云等9利用最大覆盖理论研究高铁快运网络布局。关于铁路冷链物

6、流网络布局方法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网络布局优化研究及网络布局定性分析。张诚等1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改进引力模型,构建以广东、山东等为一级枢纽省份,浙江、河北等为二级枢纽省份的多枢纽混合轴辐式铁路冷链物流网络;纪若婷11综合考虑冷链货物流量、网络节点覆盖能力、全国流通节点布局规划协调性等因素,得到铁路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各级节点布局及干线网络。在此,依据“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布局,提出基于轴辐理论的网络布局新思路,构建铁路冷链物流两级网络布局指标体系,提出基于轴辐理论的改进轴心城市引力模型,测算轴心城市引力值,最后通过案例进行验证,得到轴心城市与干支通道共同组成的铁路

7、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对提高冷链运输效率、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1我国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发展现状1.1冷链物流骨干网络布局现状及规划近年来,我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缺少统筹规划、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匀等问题。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等“四横”冷链物流大通道,以及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等“四纵”冷链物流大通道,共同形成内外联通的“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为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指明了发展方向。1.2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发展现状当前,我国铁路冷链物

8、流业务已发挥铁路中长距离、大运量、安全稳定、环保等优势,依托全国铁路路网、规划建设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20余个铁路冷链主要发到站等,形成了较为完整、通达的冷链运输网络,为客户提供“站到站”冷链运输服务,并通过两端公路运输实现全程冷链运输服务。我国铁路冷链运输作业站点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武汉上海广州昆明沈阳乌鲁木齐成都兰州北京哈尔滨郑州西安大连天津青岛宁波深圳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冷链主要发到站图1我国铁路冷链运输作业站点布局示意图Fig.1Station layout of railway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 in China56基

9、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 王言 等虽然近年来我国铁路加快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冷链运量逐步增长,但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及建设经济成本等因素影响,铁路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落地实施较为困难,冷链物流基地建成数量有限,冷链货物高效集结与转运受到一定制约。2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模型构建2.1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研究思路基于既有铁路物流网络布局及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研究成果,综合考虑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发展制约因素及国家冷链相关发展规划,构建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指标体系,运用轴辐理论确定网络轴心城市及辐射范围,最终得到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基于轴辐理

10、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轴辐理论的核心是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将交通运输线路看作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2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在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结构中,铁路冷链核心货运站点为“轴”,铁路冷链非核心货运站点为“辐”,通过“轴”与“辐”的吸引带动作用,吸引货运站点附近冷链货源集中,产生规模集散效益。构建轴辐式网络,首先需要综合考虑铁路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轴辐网络布局指标体系,其次根据指标体系,选择出轴心城市,最后测算轴心城市辐射范围,得到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研究思路,主要分为以下 4 个步骤

11、。步骤1:指标体系建立。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以及指标数据的可得性,确定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影响因素,构建区域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指标体系。步骤2:轴心城市确定。结合步骤1中构建的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指标体系,获取国内各省(区市)的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中轴心城市。步骤3:辐射范围确定。考虑国家上位规划政策对铁路冷链物流网络的影响,采用改进引力模型测算铁路冷链物流网络中各城市间吸引力,从而得到轴心城市辐射范围。步骤4:网络节点布局。根据步骤2与步骤3中得到的轴心城市及轴心城市辐射范围,最终得到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节点布局。2.2铁路冷链物流

12、轴辐网络布局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冷链货物运输过程,冷链货物完成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个可以承担货物集散功能的中间站,中间站通过集散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大量货物集结、集结通道畅通等才能实现中间站集散效应。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和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以及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得到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冷链设施水平、冷链物流需求及铁路历史运量等因素影响,因此将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指标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反映了某省(区市)的经济发达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市)对于生鲜类食品的需求量较多,将加快形

13、成冷影响因素分析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指标体系铁路冷链物流网络轴心城市确定铁路冷链物流网络轴心城市辐射范围确定评价指标数据政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改进引力模型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节点布局图2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研究思路Fig.2Research route of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layout based on hub-and-spoke theory57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 王言 等链物流网络布局;冷链物流服务水平较高的省份代表冷链货物流通程度较高,需要更为通达、便利的物流网络来支撑;冷

14、链物流需求反映某省(区市)冷链物流需求情况,如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增加的省(区市)对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有积极影响;铁路历史运量反映某省(区市)铁路货运服务能力。2.3铁路冷链物流网络轴心城市确定主成分分析法12-13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通过降维的方法将一组变量转换为一组新的互不相关的少量指标,这些新指标成为主成分,每个主成分互不相关,是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使得主成分分析能以少量的变量解释所研究内容的原始数据。利用国内31个省(区市)(港澳台除外)统计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首先确定出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中轴心省(区市),而轴心省(区市)的省会城市从经济发展水平、冷链设施水

15、平、冷链物流需求及铁路运量等维度均领先于本省其他城市,为该省的核心,因此将轴心城市代替轴心省,作为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的轴心,轴心城市的确定也将支撑下一步轴心省辐射范围的确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轴心城市的计算步骤如下。步骤1: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将第i个省(区市)的第j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记为xij,对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xij=(xij-xj)/sij。其中,xij为标准化后的第i个省(区市)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xj为第j个指标的均值,xj=1ni=1nxij,sij为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sij=1n-1i=1n(xij-xj)2 12,i=1,2,n,n=31,j=1,2,m。

16、步骤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系数矩阵R=(rij)pp,rij=cov()xixjVar()x1Var()x2=()k=1n|xki-xi|xkj-xjk=1n()xki-xi2k=1n()xkj-xj2,i=1,2,p。步骤 3:计算 R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令|R-E|=0,为特征值,E为单位矩阵,求解得出相关系数矩阵 R 的 m 个特征根1,2,m,特征向量F1,F2,Fm。步骤4:计算主成分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第i个主成分指标权重可以表示为i=ii=1pi,累计贡献率为=1+2+k,一般取累计贡献率85%以上的主成分指标权重值即可。步骤5:确定综合主成分表达式。综合主成分表达式为P综

17、=i=1kiPi,其中Pi为第i个主成分表达式。将每个省(区市)的主成分得分带入主成分表达式,可以得到每个省(区市)的综合得分,选取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部分省为轴心省,即确定了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轴心城市。2.4铁路冷链物流网络轴心城市辐射范围确定引力模型14-15以牛顿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是一种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与任意2个质点之间的引力与空间距离的大小成反比,与质量大小成正比,可以计算出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基于引力模型可求解各省(区市)之间的铁路冷链物流引力值,进一步确定轴辐式铁路冷链物流网络中轴心省的辐射范围。将各省(区市)铁路冷链物流综合得分作为引力模型中的质量值,各省(区市)之间

18、铁路线路平均距离作为空间距离。由于近年来冷链方面政策密集发布,尤表1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指标体系Tab.1Hub-and-spoke network layout index system of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一级指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冷链物流需求铁路历史运量二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X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2/(元/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3/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元冷库容量X5/m3冷藏车数量X6/辆公路里程X7/万km铁路营业里程X8/万km农产品(肉类、蔬菜、水果)产量X9/万t年末城镇总人口X10/万人铁路货运量X1

19、1/万t58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 王言 等其是网络节点类规划,对冷链物流行业影响较大,考虑在现有引力模型基础上增加政策影响系数,利用综合得分、平均运距及政策影响共同得到各省(区市)之间引力值,即各省会之间的引力值,由此可得出轴心城市的辐射范围。铁路冷链物流网络轴心城市改进引力模型如下。Dij=(1+k=1mkkikj)QiQjTij(1)Qi=iPi(2)Tij=(l普+l高)/a(3)式中:Dij为i省与j省之间的引力值,i,j=1,2,31;k为第k项政策的权重,1+2+k=1,k=1,2,m;ki,kj分别为第k项政策对第i个、第j个省份的影响程度;Qi,Qj分别为

20、i省和j省的综合竞争力值,为第i个省的主成分指标权重值与主成分表达值的乘积;Tij为i省与j省之间的铁路平均运距;l普为普速线路长度;l高为高速线路长度;a为线路条数。2.5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节点布局根据确定的轴心城市,以及国内各省会城市之间的引力值,对轴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引力值进行排序,可以得到轴心城市的辐射范围,由此可以得到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节点布局。3算例分析3.1基础数据基于表 1 中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个省(区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冷链物流行业公开数据,得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11个指标数据,以京津冀区域3省市为例进

21、行说明。京津冀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指标数据汇总表如表2所示。3.2铁路冷链物流轴心城市确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主成分列表,根据特征值大于1和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3个主要成分,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7.663%,可以较好地解释原始指标,主成分列表如表3所示。对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列表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第1个主成分对X1,X2,X3,X4,X5,X6,X9,X10的表2京津冀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指标数据汇总表Tab.2Hub-and-spoke network layout index data summary of

22、Beijing-Tianjin-Hebei railway省市北京天津河北X1/亿元40 269.615 695.040 391.3X2/(元/人)183 980113 73254 172X3/亿元14 867.73 769.813 509.9X4/元75 00247 44929 383X5/m35 221 5204 671 1984 147 591X6/辆3 374793591X7/万km2.231.6420.47X8/万km0.140.120.79X9/万t218.86318.917 193.63X10/万人1 9151 1654 554X11/万t35011 75029 205表3主成分

23、列表Tab.3List of principal components成分1234567891011初始特征值总计5.1943.1641.2860.4500.3310.2280.2000.0820.0480.0120.006贡献率/%47.21428.76311.6874.0893.0052.0771.8210.7470.4380.1080.051累计贡献率/%47.21475.97687.66391.75294.75796.83598.65699.40399.84199.949100提取平方和载入总计5.1943.1641.286贡献率/%47.21428.76311.687累计贡献率/%4

24、7.21475.97687.66359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 王言 等解释力度较大,第2个主成分对X7,X8的解释力度较大,第3个主成分对X11的解释力度较大。根据因子载荷列表数据可得各省(区市)主成分表达式,并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比重作为权重,计算各省(区市)的综合得分,并对各省(区市)冷链物流综合能力进行排名,各省(区市)得分及排名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各省(区市)铁路冷链物流综合得分中,广东省得分最高,为7.529分,其次为山东、江苏、河南及四川省,选取前5个省份的省会作为轴心城市,其他省份的省会为辐点城市,即轴心城市为广州、济南、南京、郑州及成都市。3.3铁路冷

25、链物流网络轴心城市辐射范围确定第2.4节引力模型中考虑了政策对于引力的影响,由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明了“十四五”期间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布局,将直接影响未来城市群发展。同时由于表5中各省(区市)冷链物流综合得分存在负数,因此将综合得分线性平移5个单位后的数据作为引力测算数据。在分析该政策对于各省(区市)影响因子的前提下,结合各省会间线性平移后的综合得分及铁路平均运距,测算得到各省(区市)之间的引力强度,即为各省会城市间引力值。各轴心城市排名前5城市引力值如表6所示。3.4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根据各省(区市)之间引力值,得到铁路冷链物流表5各省(区市)得分及排名Tab.5Sco

26、res and rankings of provinces(districts and cities)排名12345678910111213141516省(区市)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浙江安徽内蒙古福建上海辽宁陕西云南P113.99511.1859.8766.4103.1312.1250.7401.6223.9720.491-2.7371.8725.836-0.453-1.639-1.606P20.0563.673-1.0473.5533.7781.8433.4441.811-2.7251.4373.599-2.409-9.4090.4501.3561.974P3-0.1990.31

27、3-0.294-0.710-1.320-0.8460.439-0.781-0.220-0.6624.690-0.0161.1670.7940.817-1.128P综7.5297.2714.9374.5232.7501.6361.5871.3641.2160.6480.3320.2150.2120.010-0.329-0.367排名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省(区市)广西江西山西重庆新疆北京黑龙江贵州甘肃吉林天津青海宁夏海南西藏P1-1.715-1.265-3.364-1.359-3.6802.560-3.055-2.965-5.051-5.138-2.986-

28、6.739-6.242-6.037-7.065P21.6690.7032.282-0.9822.125-8.4291.1131.3731.223-0.213-4.811-1.251-2.140-2.443-1.601P3-0.710-0.5973.583-0.9610.4731.0110.175-1.004-0.651-0.2920.349-0.628-0.503-0.995-1.297P综-0.471-0.530-0.585-1.182-1.222-1.252-1.257-1.280-2.406-2.876-3.140-4.123-4.131-4.185-4.504表4因子载荷列表Tab.4

29、List of factor loading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X11主成分10.9560.5100.9550.4960.9160.7840.3470.0920.6560.919-0.05820.056-0.7560.063-0.792-0.077-0.3400.8090.7470.6100.2990.4023-0.0490.258-0.1230.2450.0920.132-0.1800.542-0.208-0.0850.86060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 王言 等轴辐网络布局示意图如图 3 所示。从图 3 中可以看出,广州、济南、南京、郑州与成都市

30、之间的连接通道为干线通道,华北及东北区域城市主要被济南市吸引,华东及华南区域城市被南京市吸引,华南及西南区域城市被广州市吸引,西部地区城市主要被成都市吸引,西北部地区城市主要被郑州市吸引,轴心城市与干支通道共同组成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4结束语研究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得到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是制定铁路冷链运输组织及开行方案,提升铁路冷链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铁路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前提。研究提出了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研究思路,建立了两级网络布局指标体系,综合应用地区发展水平、冷链物流需求、冷链物流设施发展水平等统计数据,顺应国家顶层网络布局规划,将主成分分析法与改

31、进引力方法相结合,确定了轴心城市和辐射范围,得到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铁路冷链物流网络枢纽节点布局、提高铁路冷链运输效率、提升铁路冷链物流干线运输规模等提供参考。后续将围绕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和运输经济性评价等维度,对我国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开展深化研究。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A.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A.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3汤玲玲.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网络节点规划方法研

32、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4张 照.基于吸引力模型的轴-辐式集装箱海运网络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7.5王 达.CRSG铁路轴辐式物流网络布局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表6各轴心城市排名前5城市引力值Tab.6Gravity values of the top five cities in each axis city轴心城市广州济南南京郑州成都前5城市引力值长沙(0.100)、南宁(0.099)、郑州(0.073)、武汉(0.072)、济南(0.070)石家庄(0.255)、南京(0.183)、郑州(0.165)、合肥(0.117)、北京(0.114)合肥

33、(0.357)、济南(0.183)、上海(0.173)、郑州(0.137)、武汉(0.128)济南(0.165)、石家庄(0.153)、南京(0.137)、武汉(0.118)、合肥(0.088)重庆(0.098)、广州(0.065)、郑州(0.063)、西安(0.048)、济南(0.045)武汉上海广州昆明沈阳乌鲁木齐成都兰州北京哈尔滨郑州西安天津济南南京重庆轴心省会干线通道拉萨福州杭州南昌长沙南宁贵阳合肥银川呼和浩特太原长春石家庄西宁海口支线通道其他省会图3铁路冷链物流轴辐网络布局示意图Fig.3Hub-and-spoke network layout of railway cold cha

34、in logistics61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 王言 等6吴旗韬,张虹鸥,陈凤桂,等.轴辐网络模型及其在交通地 理 学 中 的 应 用 J.地 理 科 学 进 展,2010,29(6):701-708.7邵宁荃.基于轴辐网络构建的区域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8施 路,崔 异.铁路物流全程化网络布局优化方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40(1):39-45.SHI Lu,CUI Yi.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grated Network Layout of Railway Logi

35、sticsJ.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8,40(1):39-45.9周凌云,丁小东,王涵晴,等.基于最大覆盖理论的高铁快运网络布局方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43(12):54-59.ZHOU Lingyun,DING Xiaodong,WANG Hanqing,et al.Research on Layout Method of High Speed Railway Express Networks Based on Maximum Coverage TheoryJ.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21,43

36、(12):54-59.10张 诚,刘守臣.多枢纽混合轴辐式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21,43(7):1-9.ZHANG Cheng,LIU Shouchen.Research on Layout Optimization of Multi-hub Hybrid Hub and Spoke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J.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2021,43(7):1-9.11纪若婷.我国铁路冷链物流发展战略与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12汤 飞,赵 方,宁

37、 雪,等.铁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评价研究:基于PCA-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3):124-136.TANG Fei,ZHAO Fang,NING Xue,et al.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s in Railway Field:Based on PCA-Grey Clustering Evaluation ModelJ.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22,21

38、(3):124-136.13梁 晨,刘小娟,龚艳侠,等.京津冀多枢纽混合轴辐式物流网络的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6):118-126.LIANG Chen,LIU Xiaojuan,GONG Yanxia,et al.Construction of Multi-hub Hybrid Spoke Logistics Network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J.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2019,33(6):118-126.14秦 磊,李仕林.中泰铁路通道物流枢纽遴选与布局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42(5):4

39、9-54.QIN Lei,LI Shilin.A Study on the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Logistics Hub of China-Thailand Railway CorridorJ.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20,42(5):49-54.15罗 艺,李 莉.基于轴辐理论的贵州省冷链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5):13-16.LUO Yi,LI Li.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of Guizhou

40、 Province Based on Hub-and-Spoke TheoryJ.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9,41(5):13-16.收稿日期:2022-10-08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P2022X02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1YJ008)责任编辑:金颖62基于轴辐理论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法研究 王言 等Layout Methods of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Based on Hub-and-spoke TheoryWA

41、NG Yan,ZHOU Lingyun,DING Xiaodong(Transportation&Eco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oration Limited,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cold chain logistics market,the fast growth of high-quality consumer goods demand puts forward new h

42、igher requirement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According to the layout of the national cold chain logistics backbone channel network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this paper studied the layout of the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

43、opment of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After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aints of China s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layout,it constructed a two-level network layout index system.Meanwhile,combin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improved gravity method,an algorithm system ba

44、sed on the hub-and-spoke theory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gravity value between the axis cities and the other cities,as well as the radiation range of axis cities.The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maximum gravity value between Nanjing and Hefei is 0.357,followed by the gravity value of 0.255 between

45、 Jinan and Shijiazhuang.The layout scheme of the national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with five cities such as Guangzhou as the axi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decision of 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 businesses.Keywords:Railway Cold Chain Logistics;Hub-and-Spoke Theory;Network

46、 Layout;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Gravity Model(上接第54页)Study on Plan of Introducing Second Line of Tianjin-Jizhou Line into Jizhou AreaLI Chenglong(Rail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Ltd.,Tianjin 300308,China)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ort

47、hern passage of Tianjin Port,Tianjin-Jizhou Line can relieve the passage pressure of Beijing Hub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railway network if expanded and reconstructed.Based on the regional railway master plan,the adaptability of each line,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n

48、d the station division of labor,three plans for introducing the second line of Tianjin-Jizhou Line into Jizhou area were studied.After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in many aspects,it is recommended that Jialing Station on Beijing-Harbin Railway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ianjin-Jizhou Line with moderate investment,smooth car flow organization,and suitable passage capacity,which is suitable for similar designs.Keywords:Tianjin-Jizhou Railway;Station Division of Labor;Scheme Research;Hub;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