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31914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 姓名: 11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 速度 B. 速率 C. 加速度 D. 合外力 2.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硏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借助激光器及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的实验中,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C. 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的,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微元法 3. 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 “嫦娥四号”探测器环月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 “嫦娥四号”探测器环月飞行一圈,它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 D. 地面控制中心在对“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将飞船看作质点 4. 如图所示,将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受的重力 C. 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5. 自由落体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6. 如图所示,水平向左运动的物体受到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物体的质量为3kg,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在物体向左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 A.1m/s2 B.3m/s2 C.4m/s2 D.5m/s2 7. 如图所示,在M点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将两小球水平抛出,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Q点. 已知O点是M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OP∶PQ=1∶3,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3 B. 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4 C. 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3 D. 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 8. 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百度无人驾驶汽完成了一段3.16公里的开放城市道路的测试。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无人驾驶汽车以v≤15 m/s的速度前进,若雷达发现前方有静止障碍物,就会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安全系统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已知此安全系统在不同路况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8m/s2之间的某一值,则此系统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约为 A. 45s B. 15s C. 3s D. 1.87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 9. 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C. 加速度不变,速度一定不变 D. 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10. 甲、乙两车从t=0开始由同一位置出发,在同一平直道路上行驶,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车从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B. 时,甲车的速度为10m/s C. 时,在甲车追上乙车前,两车相距最远 D. 乙车以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1. 如图所示,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图乙为支架的简化示意图,若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支架横梁AO和斜梁BO的连接点O的正上方,重力大小为210N,横梁AO水平。斜梁BO与横梁AO的夹角为37°,sin37°=0.6。假定横梁对O点的拉力总沿OA方向,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沿BO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横梁对O点的拉力为280N B. 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为420N C. 若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逐渐增大斜梁长度,则横梁对O点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D. 若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逐渐增大斜梁长度,则斜梁对O点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12.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A. 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B. 物体从A到O加速运动,从O到B减速运动 C. 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0 D. 物体到A到O的过程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 1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 A.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 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 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使用220V交流电源 (2)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设0点是计数的起始点,0、1、2、3、4、5、6、7是连续标出的计数点,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第5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 ②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 为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老师做了如下两个演示实验: (1)为了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所用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B. 只做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即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C. 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 本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2所示,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其中N轨道的末端与光滑的水平地面相切.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P、Q,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v0同时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得现象应是_________. 只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这说明: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 (6分)如图所示,用AO、BO两根绳子吊着一个质量为10kg的重物,若AO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BO垂直AO,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求AO、BO绳上的拉力。(g=10m/s2) 16. (10分)如图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 一汽车驶入ETC车道,到达O点的速度,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点时速度减至,并以的速度匀速通过区. 已知的长度,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求: (1)O、M间的距离x. (2)汽车从O点到N点所用的时间t. 17. (12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如图所示为简化后的雪道示意图,运动员一定的初速度从半径R=10m的圆弧轨道AB末端水平飞出,落在倾角为的斜坡上,已知运动员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其重力的5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到B点时的速度; (2)运动员在斜坡上的落点距B点的距离. 18. (14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底端上,斜面的倾角θ=37°,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物体运动的F-t图像如图乙(规定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g=10 m/s2,sin37°=0.6),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8,试求: (1)0~1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离出发点最远的距离为多大? 华容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3分,9-12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C D B D D C BD BC AD AD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 13. (1). ACD (2). 1.40 (3). 1.98 14. (1)C (2)观察到P落地时与Q相遇   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计算题 15. (6分) 【解析】如图所示,TAO和TBO的合力为:FAB=mg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TBO=FABsin30°=50N (3分) TAO=FABcos30°=N (3分) 16.(10分) 【答案】(1)150m (2)17s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考查匀减速、匀速运动规律.选好研究过程代入公式即可得. 根据(2分) m(3分) (2) 从O点到达M点所用的时间,(2分) 匀速通过MN区所用的时间,(2分) 汽车从点O到N点所用的时间.(1分) 17.(12分) 【答案】(1)20m/s;(2)75m 【解析】 (1)运动员在B点 (3分) 解得20m/s(3分) (2)根据平抛知识(2分) 解得3s(2分) 运动员落到斜坡处距B点的距离(2分) 18.(14分) 【答案】(1)9 m (2)63 m 【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0~1 s内F-mgsin37°-μmgcos37°=ma1,(2分) 解得a1=18 m/s2(2分) 0~1 s内的位移x1=a1t=9 m(2分) (2)1 s时物体的速度v=a1t1=18 m/s(1分) 1 s后物体继续沿斜面减速上滑的过程中 mgsin37°+μmgcos37°-F′=ma2,(2分) 解得a2=3 m/s2(1分) 设物体继续向上滑的距离为x2,由2a2x2=v2得x2=54 m(2分) 故x=63m(2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