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2022高中地理-专题强化训练(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1914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高中地理-专题强化训练(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高中地理-专题强化训练(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高中地理 专题强化训练(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高中地理 专题强化训练(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年级: 姓名: - 9 - 专题强化训练(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20·福州高二检测)甘肃玉门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基地,但近年来石油资源趋于枯竭。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陆上三峡”,玉门是其主战场。如图为河西走廊简图。读图完成1~3题。 1.河西走廊能够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电能源丰富 B.油—电能源丰富 C.水—电能源丰富 D.煤—电能源丰富 2.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主战场的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矿产资源 D.太阳辐射 3.发电基地的建设利于当地 (  ) A.完善基础设施,减少寒潮危害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C.加速资源枯竭,抑制经济发展 D.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 【解析】1选A,2选A,3选B。第1题,河西走廊能够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第2题,河西走廊南北两侧是高大山脉,中间形成一个东南——西北走向的狭窄通道,玉门处于“通道”西北端,受“狭管效应”影响,风速大。第3题,该基地利用风力发电,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但不能减少寒潮危害;风能为可再生能源,风电基地的建设不会造成资源的枯竭,但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风力发电对农作物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稀土在最近20年来变得日益重要,被广泛应用于尖端高精技术领域。目前美国唯一正在运营的稀土矿位于加州芒延帕斯,年产五万吨稀土运往中国加工处理。目前美国德克萨斯州某公司正在赫兹佩思和洪多新建加工厂,预计2022年建成。据此完成4、5题。 4.美国的稀土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稀土开采较少,原因是 (  ) A.开采技术水平低 B.市场需求量小 C.环境污染严重 D.开采成本高 5.促使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公司发展稀土加工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  ) A.技术 B.市场 C.能源 D.运费 【解析】4选D,5选B。第4题,美国劳动力成本高,开采成本高;美国技术发达,开采技术水平高;稀土广泛应用于尖端高精技术领域,市场需求量大;稀土开采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第5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稀土在最近20年来变得日益重要,市场需求增大,促使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公司发展稀土加工工业。   下图是某区域能源利用结构图,图中单位GDP能耗是指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一般以“标准煤”作单位)。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序号代表新能源开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举措,可能降低单位GDP能耗,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是 (  ) A.扩大能源开发规模  B.延长制造业产业链 C.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D.限制能源跨区调配 【解析】6选D,7选B。第6题,图中序号①②能够降低单位GDP能耗,应是代表生产技术或产业结构;③可减少废弃物排放,应代表清洁生产或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④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应代表新能源的开发,增加了能源供应。第7题,延长制造业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单位能源的产值,也降低了单位GDP能耗;扩大能源开发规模,能源总量增加,不能降低单位GDP能耗;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煤炭造成的污染减少,不能表示单位GDP能耗降低;限制能源跨区调配不能降低能耗。 【补偿训练】   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枣庄神话”“枣庄奇迹”。据此完成(1)、(2)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 ①环境污染     ②资源枯竭 ③水源短缺     ④就业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 B.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 C.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 D.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 【解析】(1)选C,(2)选B。第(1)题,资源枯竭型城市指的是资源消耗殆尽、经济发展滞后、环境问题严重的城市,所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就业困难,水源是否短缺不能确定。第(2)题,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不切实际。   (2020·常德高二检测)水库消落带,是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达400多平方千米(如下图),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主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导致 B.气候变暖,库区蒸发加剧导致 C.蓄洪泄洪导致 D.库区过度开垦,大量引水灌溉导致 9.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月份可能是 (  ) 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2月 【解析】8选C,9选B。第8题,虽然三峡库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但是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也无法导致水位30米这么大的变化;“水库消落带,是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气候变暖,库区蒸发加剧,水位就会长期处于较低位置,不会导致干湿交替;“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蓄洪时出现最高水位,泄洪时出现最低水位,使得“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形成水库消落带;库区过度开垦,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水位降低,但是因为库区范围很大,水位不会下降30米这么大。第9题,长江三峡水库“以防洪为首要目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区域,长江流域的汛期一般开始于每年的6月,结束于9月,汛期之前要排水来降低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减小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故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月份可能是5-6月。   (2020·遂宁高二检测) 读2018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发电量及其构成表,完成10~12题。 省级行政区 山东 江苏 内蒙古 A 四川 总发电量 /×108kW·h 5 608.2 4 933.5 4 828.3 4 369.6 3 498.6 全国排名 1 2 3 4 5 构成 火电 5 367.7 4 477.3 4 138.4 3 260.1 447.8 水电 4.3 32.6 34.7 146.5 2 982.2 其他 236.2 423.6 655.2 963 68.6 10.A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 A.山西 B.广东 C.河北 D.贵州 11.江苏省总发电量大,但水力发电量却远小于四川省,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径流量 B.地形 C.市场 D.政策 12.有关内蒙古电力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力发电量将会大幅增加 B.火力发电站很多建在煤矿附近 C.电力大量供应京津唐地区 D.其发电量的主体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解析】10选B,11选B,12选A。第10题,由表可知,A省级行政区水力发电量较大,选项中山西、河北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水力发电量小;贵州水力发电量远大于A省级行政区,但火力发电量相对较小,广东西部与北部山区水能丰富,水力发电量较大。第11题,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河流水量虽大,但地形平坦,落差小,因此水能资源贫乏;四川省地势起伏大,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第12题,内蒙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水能资源贫乏;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为缓解煤炭运输的压力,火力发电站多建在煤矿附近;内蒙古发电量大于当地需求量,且距离京津唐地区近,因此电力大量供应京津唐地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呼伦贝尔市地处呼伦贝尔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昼夜温差大,日照丰富,多大风天气。这里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多属于适宜发电的褐煤,煤田大部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的特点,且地质结构稳定,开采条件优越,适合于综合技术应用和集约化生产。下图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交通及城镇分布图。 (1)指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呼伦贝尔依托能源优势可发展建设的主要能源基地。 (3)说明呼伦贝尔在煤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第(1)题,从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的特点;并且地质结构稳定,开采条件优越,适合于综合技术应用和集约化生产等方面。此外,该地交通便利,距离东北、华北地区近,市场广阔。第(2)题,依托能源优势可发展建设的主要能源基地主要考虑该地能源资源条件,结合该地具体情况,可建设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基地。第(3)题,主要考虑煤炭开采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地面塌陷、环境污染等方面。 答案:(1)埋藏浅、煤层厚、储量丰富、地质结构稳定,开采条件优越;距离东北及华北地区较近,市场广阔;靠近铁路、公路线,交通运输便利。 (2)煤炭资源丰富,可建设煤炭供应基地;煤炭以适宜发电的褐煤为主,可建设火电基地;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可建设风电基地;地势较高,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 (3)毁坏地表林草植被,造成林草面积减少;剥离表土层,导致土地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产生煤矿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堆放煤炭,占用大量耕地,造成环境污染等。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河口镇和桃花峪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 材料二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含沙量陡增。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的修建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推测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核心,并说出理由。 (2)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3)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对下游的重要意义。 (4)图中阴影所示的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该地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黄河上游地势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资源。第(2)题,黄河中游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应结合材料“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来分析;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来分析;黄土高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处于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表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黄土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侵蚀。第(3)题,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黄河含沙量陡增,使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不利于防汛。三门峡水利枢纽有防洪作用,拦水拦沙,减少下游泥沙淤积,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减轻凌汛危害为下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蓄水发电,提供电能。第(4)题,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可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还应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答案:(1)水能资源的开发(或梯级开发); 理由:上游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 (2)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份),多暴雨;黄土质地疏松,易被流水侵蚀;植被稀疏,保持水土能力弱;地表起伏较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搬运泥沙能力强,水土流失严重。 (3)重要作用:防洪;减少泥沙淤积,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减轻凌汛危害;为下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蓄水发电,提供电能。 (4)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