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四章病因病机.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9781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病因病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四章病因病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四章病因病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四章病因病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四章病因病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学基础第四章第四章 病因病因病机病机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 朱玛朱玛第一节第一节 病因病因 第二节第二节 病机病机目录目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熟悉病因的概念。熟悉病因的概念。2.掌握病因的致病特点。掌握病因的致病特点。3.熟悉发病。熟悉发病。4.掌握基本病机。掌握基本病机。5.了解体质与发病和病程演变的一般规律。了解体质与发病和病程演变的一般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病因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致病因素”或或“病邪病邪”。定义定义分类分类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其他病因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其他病因。一、外感病因一、外感病因(

2、一)六淫(一)六淫(二)疫疠(二)疫疠六淫: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气: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正常正常的气的气候变化候变化。六淫和六气有何不同六淫和六气有何不同?六气在什么情况下会六气在什么情况下会转化为六淫?转化为六淫?(一)六淫(一)六淫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长1.风风2.寒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邪的

3、性质及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寒性收引3.暑暑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3)暑多)暑多夹夹湿湿4.湿湿 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湿性重浊(3)湿性)湿性黏黏滞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燥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燥易伤

4、肺6.火火 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伤津耗气)火易伤津耗气(3)火易生风动血)火易生风动血(4)火邪)火邪夹毒夹毒,易致肿疡,易致肿疡(5)火易扰心神)火易扰心神内生五邪内生五邪临床上有些疾病,并不是外感,而是因脏腑功能失调临床上有些疾病,并不是外感,而是因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病理反映,出现类似风、寒、湿、燥、火特征产生的病理反映,出现类似风、寒、湿、燥、火特征的证候,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合称的证候,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合称为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内生五。暑病只

5、有外感,没有内生。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常相互影响,致病表现有相似之处邪与外感六淫常相互影响,致病表现有相似之处。疫疠虽属外感病因,但与六淫邪气不同,疫疠虽属外感病因,但与六淫邪气不同,其其具有强烈具有强烈的的传染性。传染性。定义定义(二)疫(二)疫疠疠是一类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是一类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又称又称“瘟疫瘟疫”、“疫疫气气”、“时气时气”、“疠气疠气”等,统称为等,统称为“疫疠疫疠”。1.疫疠的致病特点疫疠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发病急骤,病情危重(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一气一病,症状相似2.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疫疠发生与流

6、行的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 (2)环境与饮食因素)环境与饮食因素(3)预防因素)预防因素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二、内伤病因二、内伤病因(一)七情(一)七情(二)饮食(二)饮食(三)劳逸(三)劳逸七情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志变化。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正常的正常的情感反应,不会情感反应,不会致病致病。突然、强烈或持久的不良情志刺激,超过人体生理功突然、强烈或持久的不良情志刺激,超过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范围,能的调节范围,将将导致疾病发生导致疾病发生,称为七情内伤,称为七情内伤。(一)七情(一)七

7、情 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喜伤心、怒伤肝怒伤肝、思伤脾思伤脾、忧伤肺忧伤肺、恐伤肾。恐伤肾。(2)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恐则气下、惊则气惊则气乱乱、思则气结思则气结。(3)影响病情变化)影响病情变化1.饮食不节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饮食偏嗜(二)饮食(二)饮食1.过劳过劳(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3)房劳过度)房劳过度2.过逸过逸(三)劳逸(三)劳逸三、其他病因三、其他病因主要主要包括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包括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一)

8、病理产物性病因(一)病理产物性病因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虫兽伤虫兽伤、外伤外伤、烧烫伤烧烫伤、冻伤冻伤、溺水溺水等。等。(二)虫兽外伤(二)虫兽外伤主要主要包括医过和药邪两个方面。包括医过和药邪两个方面。(三)医源因素与先天因素(三)医源因素与先天因素1.痰饮痰饮(1)概念)概念指在指在致病因素作用致病因素作用下下,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理产物。(2)形成)形成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致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致水津停滞,湿聚而成。水津停滞,湿聚而成。“百病皆由痰作祟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怪病多痰”三、其他病因三、其

9、他病因(一)病理产物性病因(一)病理产物性病因(3)致病特点)致病特点 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阻滞气机,阻碍气血;2)易蒙蔽神明)易蒙蔽神明;3)致病广泛,症状复杂)致病广泛,症状复杂;4)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病程较长。2.瘀血瘀血(1)概念:指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概念:指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2)形成:)形成:与与气虚气虚、气滞气滞、血寒血寒、血热血热或或出血出血有关。有关。(3)致病特点)致病特点 1)疼痛:)疼痛:呈呈刺痛,痛刺痛,痛有定处;有定处;2)肿块)肿块3)出血)出血4)舌)舌脉脉象: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象: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10、瘀斑,脉涩;5)望诊:久瘀面色黎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望诊:久瘀面色黎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第二节第二节 病机病机定义定义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一、发病一、发病二、基本病机二、基本病机三、体质与发病三、体质与发病四、病程演变四、病程演变 一、发病一、发病机体机体阴阳失调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发病发病正气正气:是是指指机体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复能力。邪气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是邪正双方斗争的反映是邪正双

11、方斗争的反映,正胜邪退则不发正胜邪退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病,邪胜正负则发病。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2.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3.正邪斗争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邪斗争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胜邪退正胜邪退不发病不发病邪胜正负邪胜正负发病发病何谓何谓“正气存内,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可干”?“邪之所凑,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必虚”?(一)正邪与发病(一)正邪与发病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2.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二)影响发病的因素(二)影响发病的因素二、基本病机二、基本病机主要包括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

12、常等。定义定义是指是指在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疾病过程中,正邪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是疾病过程中,正邪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这种盛衰变化,化。这种盛衰变化,与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转归和和虚虚实变化实变化有关有关。(一)邪正盛衰(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1)实性病机实性病机:实是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实是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2)虚性病机虚性病机:虚是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抗病能虚是指正气不

13、足,以正气虚损、抗病能力减弱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力减弱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素问通评虚实论通评虚实论 2.邪正盛衰和疾病的转归邪正盛衰和疾病的转归(1)正胜邪退)正胜邪退好转或痊愈好转或痊愈;(2)邪胜正衰)邪胜正衰恶化甚至死亡恶化甚至死亡;(3)正虚邪恋)正虚邪恋转为慢性或遗留某些后遗症。转为慢性或遗留某些后遗症。(4)邪去正虚)邪去正虚重病恢复期。重病恢复期。机体机体阴阳失调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互损阴阳平衡阴阳平衡致病因素致病因素正邪斗争正邪斗争(二)阴阳失调(二)阴阳失调阴阴阳阳失失调调

14、(实实证证)阴阴阳阳偏偏胜胜阳偏盛阳偏盛(阳盛则热)(阳盛则热)如壮热、面红、目赤等。如壮热、面红、目赤等。阴偏阴偏盛盛(阴盛则寒)(阴盛则寒)如恶寒、喜暖、肢冷、踡卧如恶寒、喜暖、肢冷、踡卧、舌淡等舌淡等。(虚虚证证)阴阴阳阳偏偏衰衰阳偏衰阳偏衰(阳虚则寒)(阳虚则寒)如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如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晄晄白、舌淡脉迟等症。白、舌淡脉迟等症。阴偏衰阴偏衰(阴虚则热)(阴虚则热)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口咽干燥、舌红脉细数。红、口咽干燥、舌红脉细数。阴阳阴阳互损互损阴损及阳阴损及阳在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在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阳损及阴阳损及

15、阴在在阳虚的基阳虚的基础础上,上,导导致阴虚致阴虚。(三)气血失常(三)气血失常气血失常气血失常气的失常气的失常血的失常血的失常气虚气虚气机失调气机失调血虚血虚血瘀血瘀血热血热出血出血气滞气滞气逆气逆气陷气陷气闭气闭气脱气脱三、体质与发病三、体质与发病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基础上表现出来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包括心理气质)和形态结构上相对稳定的固的功能(包括心理气质)和形态结构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有特性。由于体质的特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形成了个体对由于体质的特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形成了个体对疾病及其治疗的反应有明显差异。不同体质的人对病疾病及其治

16、疗的反应有明显差异。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耐受性和易感性不同,具有对某些疾病的易患倾邪的耐受性和易感性不同,具有对某些疾病的易患倾向;发病后,疾病从体质而变化的向;发病后,疾病从体质而变化的“从化从化”现象。因现象。因此,中医学强调此,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因人制宜”,并把体质同病因学、,并把体质同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和养生学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指导病机学、诊断学和养生学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临床医疗实践。四、病程演变四、病程演变 1.表里传变表里传变 2.脏腑之间传变脏腑之间传变(一)病位传变(一)病位传变 1.痊愈痊愈 2.死亡死亡 3.缠绵缠绵 4.后遗后遗 (二)疾病转归

17、(二)疾病转归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分为外感病因、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其他病因三大类。风、寒、暑、湿、燥、内伤病因、其他病因三大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是外感病证的主要致病因素。由于脏腑功火六淫邪气是外感病证的主要致病因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五种病能失调而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五种病理状态称为理状态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疫疠是一类传染性很强的。疫疠是一类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致病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变化是内伤疾病的病因之一。变化是内伤疾病

18、的病因之一。其他其他病因有饮食、劳逸、病因有饮食、劳逸、外伤、医源因素与先天因素以及某些病理产物,如痰外伤、医源因素与先天因素以及某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等。饮、瘀血等。小结小结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疾病的发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疾病的发生,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双方相互斗争的反映,正气生,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双方相互斗争的反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影响发病的因条件,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影响发病的因素很多,除主要的致病因素外,还有环境因素、精神素很多

19、,除主要的致病因素外,还有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基本病机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因素等。基本病机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失常。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耐受性和易感性不同,具有对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耐受性和易感性不同,具有对某些疾病的易患倾向;发病后,疾病有从体质而变化某些疾病的易患倾向;发病后,疾病有从体质而变化的的“从化从化”现象,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现象,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因因此,中医学强调此,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因人制宜”。疾病演变过程中有一。疾病演变过程中有一些基本规律些基本规律,如病位传变,病性传变。疾病的结局有如病位传变,病性传变。疾病的结局有痊愈、死亡。在疾病过程中有缠绵、后遗等。探明这痊愈、死亡。在疾病过程中有缠绵、后遗等。探明这些演变规律及其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地揭示疾病的本些演变规律及其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更好地进行辨证论治。质,更好地进行辨证论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