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慈母情深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89916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母情深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慈母情深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慈母情深》教学案例 宋长宇 案例背景:  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片段。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走进文本、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研读、体验、感悟,使语文素养在每位学生的身上得到自主、和谐、能动的发展,并最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阅读,体会作品的感情。 案例过程: 生:齐读课题《慈母情深》。 师: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梁晓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走近文中的母亲!(板书:走近) 生:充分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空里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写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我看到了一位身体瘦弱的母亲!感情朗读描写母亲瘦弱的段落: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师:通过他的朗读,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我也看到了一位极其瘦弱的母亲。 生: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位辛苦的母亲。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把这样的一位母亲形象读出来吧! 生:自由朗读、展示读。 师:除此,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我看到了一位疲惫的母亲!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自由的读 14——16段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大家先来读读第16段,再把14-16段连起来读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联系语境、联系上下文,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师:这一幕幕把我们带进了电视剧中的慢镜头,在这一幕幕中,谁能再现这疲惫的母亲的形象?指名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来继续把你看到的母亲形象向我们交流一下? 生:我看到了一位劳累的母亲! 师:根据学生发言出示:(26段、19段、29段—忙碌)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 师:同学们谈到了母亲的劳累,请大家把以上内容连起来再读读,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一会儿我们分角色朗读,感受劳累的母亲! 生:分角色朗读或选择片断朗读。 师:指导好朗读。 生:评价朗读。 师: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位极其瘦弱、浑身疲惫、万分劳累的母亲,你还有没有独特的发现,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我还看到了一位爱孩子的母亲。 师:能读一读吗? 生:朗读文章的第28自然段。 生:我还看到了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 生:朗读文章的第33、34自然段。 师:自己是那么瘦弱、那么疲惫,那么劳累,却是那么理解孩子,爱孩子。亲爱的同学们,你看到过这样的母亲吗?赞美母亲的音乐响起。 (引伸到生活,打开学生思维,触动学生情感。引发学生联想自己的母亲去生发,与文本产生共鸣。) 生:我不仅看到过,还在天天感受着母亲对我的深深的爱。比如:有一次,我的腿受当了,妈妈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尽管泥泞的路让妈妈寸步难行,但她依然背着我艰难的行走在家与学校的路上……(此生已泣不成声) 生:妈妈为了我,受尽了累,吃尽了苦。白天,妈妈依靠自己的力气干壮工挣钱,晚上,妈妈带着一身的疲惫为我检查作业、辅导我功课。(室内一片沉寂) 生:…… 师:原来,这样的母亲比比皆是,她们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母亲的缩影,她们就是这样,用她们的瘦弱的身躯、劳累的工作、涓涓的爱意来供我们吃,供我们穿,供我们上学,供我们看闲书!(板书:普通) 师:同学们再来读读27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母亲太不容易了,我们的成长中有着母亲太多的付出! ……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不仅走近了母亲,感受到了母亲的普通,而且和母亲的心贴得越来越近,已经悄然走进了母亲!让我们继续学习——走进母亲,感受母亲的伟大。 案例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在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感受: 1、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感悟慈母情深。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能力,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本课的教学片段设计从读文入手,让学生阅读的过程时刻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如每次朗读,都有着对文中母亲形象的新的理解和体验,深层次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学生一次一次的有感情地朗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知道了母亲为儿女的操劳,并意识到在享受母爱的同时还要关心母亲。由此,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还不是最好,还要在启发学生情感上下功夫,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尊重学生自己的朗读体验,好与文本产生共鸣。 3、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就是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案例中,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这时他的独特阅读感受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个性的印痕。如: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不同的学生感受到的也就不同,有的感受到母亲的瘦弱;有的感受到母亲的疲惫;有的感受到母亲的劳累;还有的感受到母亲的爱孩子……这种独特的体验和解读,丰富了文本和自我。在这种对话交流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阅读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呈现出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深入解读。   - 4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