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峡》优质课教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89907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优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峡》优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优质课教案 《三峡》优质课教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峡》优质课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峡》优质课教案的全部内容。 《三峡》优质课教案 执教者:王永涛 单 位: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乡初级中学 《三峡》优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三峡》一文选编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6课,是本单元描写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之一,体现了本单元的单元特色。该文节选自《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简单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并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澈明丽,秋季的凄凉肃杀。文章富有诗情画意,朴素自然,意味隽永,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了作者对三峡的赞美之情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把握文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感知三峡之美,体会作者欣赏大美山水,与自然山水为知己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三峡景物特点。 2.引导学生感知三峡之美,体会作者欣赏大美山水,与自然山水为知己的情怀。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悟,在读中赏. 2.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成长。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文言文水平参差不齐,对一些特殊用法的文言词汇难以做出正确的理解,导致在理解文意上还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自己疏通文意,同时对课文中某些词句的翻译理解,还需要老师的指导。至于朗读的指导、品析语言等重点环节,更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手段、不同角度的引导点拨,以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农村学生,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宽阔,对三峡的了解不多,因而在课前老师应提醒学生收集三峡的相关资料,以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主动参与学习交流。 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想体现一种新的文言文教学思路。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准备好教学资源(PPT课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在课前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给学生讲清楚课前预习目标。教学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学习,老师辅助学生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学生活动以诵读与讨论为主,读中释义,读中品味,论中释疑,论中赏析,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与讨论,使其对文本的理解由浅显逐步走向深入,感受三峡美丽多姿的山水风光,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能力以及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文本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诗歌,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图片1),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吗?(三峡) 自古以来,三峡就被喻为长江的珠冠。文人墨客,无不浓墨重彩,状而绘之。没有哪一方山水胜景,能像三峡这样把历朝历代的文化宗师巨匠深深吸引,使这里在千百年中,一直有星光闪耀的人物不顾山高水险,在这里流连高歌,休憩沉思。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独特的魅力。 二、诵华章,释文意 1、找学生试读课文,师生共同检查学生课前是否将文字障碍扫除。 2、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自己有没有读错的字音,注意句子停顿、语气、语调等。 3、学生自由朗读。 4、译读课文 师:要想把文章读得声情并茂,首先得理解文章的意思,课前老师已经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疏通文意,现在请各小组代表结合本组讨论记录汇报交流情况(若有本组未理解的地方,先主动请某个小组帮助解决 ),其他小组加以评价。 1、小组朗读代表先朗读本组在字词句翻译方面的收获,在小组发言代表做交流汇报,其他小组点评。 2、小组解决不了的,可请其他小组帮忙。 3、老师提问重点字词、句子,帮助学生加强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师预设(书下没注释的重点词句):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曦:日光)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古义,即使 今义,连词 虽然;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疾: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的确) (4) 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凉和寂静。运用互文修辞手法) (5)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属:连接;引:延长;空谷: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转:通“啭"婉转发声;绝:消失) 三、赏美景,悟情感 1、学生分段诵读,边读边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概况三峡山水的特点,领略三峡四季之美,体会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师生共同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三峡的夏水:暴涨迅疾,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天:凄凉萧瑟,凄美。 2.学生分小组质疑,教师搜集整理,并展示有代表性的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现象? 2)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 3)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什么? 4)你怎样理解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作者感情?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四、赏奇文,品雅言, 学生畅所欲言,你认为作者对三峡四季之景中,哪个季节的描绘最精彩,为什么?(教师引导:可以从描写,修辞,色彩,观察视角,准确精炼的语言等方面入手) 五、拓展文本,小结延伸 小结课文内容: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六、课外拓展延伸、多角度了解三峡 1、如果你是导游,请你结合本课作者描写的三峡景物特点为三峡写一段导游词。 2、三峡之美丽风光,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写作题材,请同学们收集关于三峡的诗词,并诵读。 我们常常说到历史典故,关于三峡的典故也不少,请同学们收集关于三峡的典故(白帝城托孤、神女峰) 布置作业: 背诵并书面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山 高峻美 三峡 夏-—-—奔放美 水 春冬——清幽美 秋-———凄婉美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