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3课时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2摘石榴。教材2831页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等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等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数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促进迁移师谈话: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还学过了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谁掌握的最好!课件出示练
2、习题:1.填一填。(1)我们学过的数位有( )位、( )位和( )位(2)由5个一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89里面有( )十和( )个一。(3)66中左面的6表示( )个( ),右面的6表示( )个( )。2.比较大小在()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2+9()156 11+5()15+1 198()11+715+3()127 3+6()174 10+10()15+4(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集体反馈。(2)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对有问题的习题进行讲解。二、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师:我们枣庄的万亩石榴园今年大丰收了,大家看,课件出示教材28页情境图,小玉、小玲和小强到石榴园去摘
3、石榴,他们摘了好多石榴。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先自己观察,然后小组交流。2. 学生独立观察,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小组交流。3.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学生汇报预设:(1) 小玉摘了42个石榴,小玲摘了27个石榴,小强摘了48个石榴。(2) 小强摘得最多,小玲摘得最少。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预设:师有选择性板书。(1)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2) 小玉和小强谁摘的多?师:我们知道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要进行大小比较,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我们先把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两两比较,谁来说
4、出这两组比较式?教师指名回答,师板书: 4227 4248(一)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42271、42和27谁大? (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比较42和27的大小。(组间交流)(2)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说出比较的方法。指名中差生说出比较的方法。引导其余的生注意倾听,适时补充。(3)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适时板书。学生汇报预设:数数的时候,我先数的27,后数的42,42在27的后面,所以42大于27.我是看数尺上的数,42在27的后面,所以42大于27.师课件出示:我是用数位进行比较的,42的十位是4,表示40,27的十位是2,表示20,40比20大,所以42大于27.2.试一试。课件出示:3456
5、8978 5226先让学生做一做,再想一想十位上不相同的数,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3.师小结:十位上的数不相同,先比十位,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二)小玉和小强谁摘得多? 42481.仔细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不同? 2.学生独立做一做,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师课件展示。 4.想一想,十位上的数相同,怎样比较大小?5.小结:十位上的数字相同,要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6.试一试,课件出示: 4744 9298 5150学生独立玩出,集体反馈。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教材29页自主练习第1题,填一填,比一比。(1) 学生根据计数器上的珠子写出数,再比较大小。(2) 订正
6、时让学生重点说说比较的理由。 2.教材29页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圈一圈,再说明圈的理由。4. 课件出示教材30页第6题。(1) 先让学生独立看图选数。(2) 交流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五、抽象概括 总结升华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找学生说一说,师总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十位上的数不相同,先比十位,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字相同,要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2.谈谈各自的收获吧!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先比十位,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十位相同,在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我的亮点: 在教学中我首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数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的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承接丰收的话题,引入对新知的学习。我的困惑:多数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等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个别学生不会用语言描述大小比较的方法,尤其是在讲解第6题时,个别学生不理解,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常庄镇东点联校 胡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