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TS 156-2015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au****99 文档编号:21446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7.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TS 156-2015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JTS 156-2015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JTS 156-2015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JTS 156-2015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JTS 156-2015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S 156-2015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Code for Dust Control Design of Coal and Ore Terminal 2015-12-24发布2016-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Q队,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 156-2015 主编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施行日期:2016年5月1日鼠支边去版恰成彷有限念司2016.北京16158.9 句J r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书名: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著作者: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

2、计院有限公司责任编辑:蓝方出版发行: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II)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号网址:hup:/ 销售电话:(010)64981400,59757915 总经销:北京交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印刷:北京鑫正大印刷有限公司开本:880 x 1230 1/16 印张:2.75 字鼓:49千版次:2016年3月印次:2016年3月统一书号:15114.2355 定价:40.元第1版第1次印刷(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的图书由本公司负责调换)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 156-2015)的公告2015年第60号现发布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以

3、下简称规范)。本规范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S156-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交通运输部组织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5年12月24日制订说明制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关于下达2011年度水运工程标准项目编制计划的通知(交水发(2011 J466号)要求,适应我国煤炭、矿石码头工程建设和发展需要,按照国家大气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在总结多年来我国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并借鉴相关行业标准编制而成。主要内容包

4、括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装卸设备粉尘控制、堆存粉尘控制、汽车转运粉尘控制、粉尘控制配套设施、设备维护与监测等。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本规范共分9章,3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编写组人员分工如下:1 总则:季则舟武守元2 术语:武守元3基本规定:季则舟武守元4粉尘控制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季则舟邹北川张华毕经宝李伟黄亦平5装卸设备粉尘控制:郭仲先龚小红张宪新武守元黄亦平6煤炭、矿石

5、堆存粉尘控制:武守元季则舟汪悦平张宪新彭士涛毕经宝李绍武李伟陈廷国7汽车转运粉尘控制:汪悦平张宪新习春华张华黄亦平8粉尘控制配套设施:张宪新张辉孙鲁汪悦平习春华9设备维护与监测:郭仲先龚小红李伟毕经宝汪文发附录A:武守元汪悦平附录B:武守元彭士涛附录C:季则舟本规范于2015年2月3日通过部审,于2015年12月24日发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技术管理处,邮政编码:100736,电子邮箱:)和本规范管理组(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

6、路1472号,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300222),以便修订时参考。目次目次1 总则 .(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粉尘控制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4)5 装卸设备粉尘控制(幻5.1 一般规定.(们5.2 装卸船设备 (幻5.3 堆场堆取料设备.(6)5.4 带式输送机及转运站.(的5.5 装卸车设备(7)5.6 筛分系统设备(7)6 煤炭、矿石堆存粉尘控制.(8)6.1 一般规定(8)6.2 堆场(8)7 汽车转运粉尘控制.(10)7.1 装卸车.(10)7.2 车辆.(10)7.3 道路(10)8 粉尘控制配套设施.(11)8.1 供水和排水(11)8

7、.2供电.(12)8.3 自动控制(13)9 设备维护与监测.(14)附录A堆场抑尘洒水量计算方法.(15)附录B防凤抑尘网挡风板尺度参数表.(17)附录C本规范用词说明(18)引用标准名录.(19)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20)条文说明.(23)1总则凸J、JHH习旧只头粉尘控制设施必须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2术语2.0.1 粉尘Dust 由自然力或机械力产生并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微小颗粒。2.0.2 除尘Dust Separation 捕集、分离含尘气体中粉尘粒子的技术。2.0.3 抑尘Inhi

8、bit Dust 促进粉尘凝聚、沉降,减少扬尘的技术。2.0.4 除尘器Dust Separator 用于捕集、分离悬浮于气体中粉尘粒子的设备。2.0.5 袋式除尘器Fabric Collector 用纤维性滤袋捕集粉尘的除尘器。2.0.6 静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由电晕极和集尘极及其他构件组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使含尘气流中的粒子荷电并被吸引、捕集到集尘极上的除尘器。2.0.7 微动力除尘器Small-fan-power Dust Collector 微动力除尘装置中为消除密闭空间正压、增强除尘效果而设置的除尘器,多采用不带储灰斗的袋式除尘器。2.0.

9、8 粉尘浓度Dust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中粉尘的质量。2.0.9 排放浓度Emission Concentration 排放气体的含尘浓度。2.0.10 有组织排放Organized Discharge 大气污染物经过除尘设施处理后通过排气筒的有规则排放。2.0.11 元组织排放U norganized Discharge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2.0.12 防风抑尘网开孔率Windproof Board Opening Percentage 防风抑尘网板上开孔总面积与防风抑尘网板面积的比值。2.0.13.卫生防护距离Hygienic Buffer

10、Zone 粉尘无组织排放源至环境敏感区边界的最小距离。2 3基本规定3基本规定3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4 粉尘控制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4.0.1 码头选址应符合港口总体规划,与旅游、居住、商贸、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环境敏感区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码头露天堆场边界与上述区域的距离不宜小于2km,南方多雨地区不宜小于lkm,并应满足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对于不满足上述距离要求的改、扩建项目,应加强环保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卫生防护距离。4.0.2 煤炭、矿石码头应布置在环境敏感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根据港区地形、周边环境等条件,码头与堆场可采用相邻式或分离式布

11、置。对于分离式布置,码头与堆场之间的物料输送应采用封闭式方式,输送路径应尽量缩短。4.0.3 总平面布置应保证港口装卸工艺系统流畅,减少水平输送距离和转运环节,降低粉尘污染。4.0.4 煤炭或矿石堆场宜集中布置,并与其他货种隔离。露天堆场应根据需要设置围墙、防风抑尘网或防护林等防尘屏障。根据工程情况,也可采用建构筑物、防风抑尘网、防护林相结合的布置形式。4.0.5 结合堆场及码头工艺要求,生产建筑物与主要辅助生产建筑物宜布置在前方作业区,其他辅助生产建筑物和辅助生活建筑物宜集中布置在码头后方辅建区。后方辅建区与露天堆场之间应设置防尘屏障,并宜远离堆场。4.0.6 堆场防护林应采用乔木和灌木相结

12、合的组成方式。乔木和灌木应选择满足防护功能和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树种。以防护林为主要抑尘防护措施的堆场,防护林宽度不宜小于20m。4.0.7 存在公路集疏运方式的码头应根据交通量、大门位置、堆场道路、装卸车作业方式等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0.7.1 生产车流与非生产车流宜分离,生产车流宜按环路单向设计,且避免折返。4.0.7.2 码头区内设计行车速度不宜大于20krn/h,设有路面洒水设施的道路设计行车速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30krn/h。4.0.7.3 在生产区出口处应设洗车设施。4.0.8 铁路装卸线宜靠近堆场作业区布置,必要时应根据工程情况设置防尘设施。4 5 装

13、卸设备粉尘控制5 装卸设备粉尘控制5.1一般规定5.1.1 码头应采用除尘抑尘系统配备完善的装卸和输送设备,控制和减少粉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5.1.2 除尘抑尘应根据工艺流程及装卸物料的特性采用技术先进、除尘抑尘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的方式。5.1.3 装卸设备所采用的粉尘控制设备应选择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的产品。5.1.4 装卸船机、堆场堆取料设备、翻车机、装车机等的除尘抑尘宜采用湿法除尘抑尘方式,并配备必要的配套支持系统。5.1.5 采用湿法除尘抑尘时装卸设备的物料转运处应设置喷嘴组。喷嘴组应采用雾化性能和节水性能好的水雾喷嘴或干雾喷l嘴,干雾喷嘴的雾滴粒径宜小于10m。喷嘴数量应能使产生

14、的水雾有效抑制粉尘扩散。5.1.6 带式输送机转运站应结合当地的供水、供电条件,采用干法或湿法除尘抑尘方式,设置相应的除尘抑尘设施。5.1.7 翻车机房、卸车坑道、码头面、转运站等处应设置水力冲洗设施或真空清扫设施。采用真空清扫方式时,真空清扫接头箱间距宜取10m-30mo 5.1.8 装卸设备配置的水箱容积应根据抑尘方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5.1.8.1 采用水雾抑尘时,宜按不小于30min用水量计算。5.1.8.2 采用干雾抑尘时,宜按不小于1个工作班的用水量计算。5.1.9 轨道式装卸船设备、堆场堆取料设备抑尘用水宜采用供水栓或供水槽供水方式。5.1.10 装卸船设备、堆场堆取料设备

15、抑尘用水采用供水槽供水方式时,供水槽应满足机上供水泵的吸水条件要求,自吸水泵的布置高度应低于水泵的允许吸上高度。5.1.11 除尘设施排气筒高度宜不低于15m,当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时,应根据排放速率限值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5.1.12 粉尘控制设备应和装卸设备连锁运行自动控制。5.2 装卸船设备5.2.1 装卸船机应在皮带机头部设置密闭罩,在物料转运处设置导料槽、密闭罩和防/!、z5:二:x:.I。5.2.2 装船机应在尾车皮带机两侧和晴架皮带机两侧设置防风板,在臂架皮带机下方设置撒料接料板,并在尾车头部、导料槽和出料溜筒等部位设置喷嘴组。5 煤炭矿

16、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5.2.3 抓斗式卸船机应采用防泄漏抓斗,并在接料斗上口和向码头皮带机供料的导料槽处设置喷嘴组。5.2.4 当装卸船机抑尘采用供水槽供水方式时,供水槽宜结合皮带机支撑结构、挡浪墙等设施架空布置。5.3.1 5.3.2 5.3.4 5.3.5 5.4.1 5.4.4 设施。式中5.3 堆场堆取料设备(1)对于矿尘,水平管道风速18m/s,垂直管道风速16m/s;(2)对于煤尘,水平管道风速13m/s,垂直管道风速llm/s。方式。对于爆炸部件均应采用非(5.4.7)5.4.9 微动力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风速应根据清灰方式确定。采用脉冲清灰时,过

17、滤风速宜为1.2m/min-1.5m/min。5.4.10 当采用静电除尘器时,粉尘比电阻应为1040cmlollQcm;电场风速宜采6 5 装卸设备粉尘控制用o.6m/s-1.2m/s。当煤炭的干燥无灰基挥发份大于或等于46%时,不应采用高压静电除尘器。5.4.11 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应进行处理,避免工艺流程的二次扬尘。5.5 装卸车设备5.5.1 轨道移动式火车装车机应设置导料槽、密闭罩、防尘帘等密闭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7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6 煤炭、矿石堆存粉尘控制6.1一般规定6.1.1 煤炭、矿石堆场堆存方式应根据货种批量、堆存期、环境条件等因素

18、,经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一般情况宜露天堆存。在受环境容量限制时,且在满足防爆、防火、卫生等要求条件下,对于品种单一、堆存期短的煤炭可采用半封闭或封闭堆存方式,或与露天堆存相结合的堆存方式。6.1.2 煤炭、矿石露天堆场应设置消防通道。采用封闭及半封闭堆存方式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6.1.3 煤炭堆存时其堆垛表面含水率不宜低于6%,内部温度不宜高于55C。6.1.4 矿石堆场堆垛表面含水率应根据矿石性质确定,不宜低于5%。6.1.5 码头应配置流动清扫车、洒水车或喷扫两用车并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配置数量应根据堆场规模和作业条件确定。6.2堆场6.2.

19、1 码头露天堆场应配置固定式喷枪洒水抑尘系统。经论证,小型堆场也可采用移动式洒水设施或高杆喷雾抑尘设施。6.2.2 堆场喷枪宜按矩形或菱形布置。喷枪布置方式和数量应根据堆场面积、堆垛高度、喷枪性能、喷洒强度、布水均匀性及风力、风向等气象条件综合确定。6.2.3 喷枪宜布置在堆取料机轨道基础上。堆场外侧无堆取料机轨道基础时,喷枪宜设在墩台上,墩台高度宜与堆取料机轨道基础高度相同,墩台四周应设置防撞设施。对外侧较窄的堆垛也可根据堆垛宽度单侧布置喷枪。6.2.4 喷枪应选用雾化好、性能稳定的产品。喷枪喷出的水雾流射程轨迹应能覆盖整个堆垛表面。6.2.5 喷枪喷洒频率应根据货物性质和气候条件确定。资料

20、不足时,夏秋季每天宜洒水2-3次,冬春季每天宜洒水3-4次,多雨季节可适当减少;有条件时堆垛表面可布置湿度监测仪,根据监测数据及时洒水。6.2.6 堆场抑尘洒水量及每次洒水时间可按附录A中公式计算,并按选定的喷洒设备规格进行复核。6.2.7 有防冻要求的港口,喷枪在冬季应采取放空措施,冻士层以上部分的供水支管应有可靠的防冻措施。6.2.8 喷洒水系统应采用集中自动控制,同时具有就地操作控制的功能。6 煤炭、矿石堆存粉尘控制6.2.9 露天堆场除设置喷枪洒水抑尘系统外,根据当地气候及堆场条件,可设置高杆喷雾抑尘设施,并遵守下列原则。6.2.9.1 高杆喷雾抑尘设施宜与喷枪洒水抑尘系统结合布置。经

21、论证,小型堆场可由高杆喷雾抑尘设施代替喷枪洒水抑尘系统。6.2.9.2 高杆喷雾抑尘设施布置方式和数量应结合堆场周边条件、堆场面积、堆垛高度、高杆喷雾性能及风况等条件综合确定。6.2.9.3 高杆喷雾抑尘设施可与堆场四周防风抑尘网、高杆照明灯等设施结合布置。6.2.10 对于露天堆场中周转频率低的堆垛可采用苦盖、化学药剂喷洒覆盖等辅助抑尘措施。6.2.11 防风抑尘网、围墙、防护林等防风屏障的设置不应影响港区内设备运行和堆场的正常作业,并应考虑整体视觉效果。6.2.12 防风抑尘网平面布置应考虑堆场规模、设网条件、气象条件、地形条件、工艺流程、防护距离、环境保护目标等影响因素,有条件时宜闭合布

22、置。6.2.13 防风抑尘网应根据堆场货物性质、堆垛高度以及附近已有工程使用效果等条件,确定合理的高度、开孔率、板型、开孔方式等参数,必要时应通过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试验确定。一般情况,防风抑尘网高度宜取1.1-1.5倍的堆垛高度,且高出堆垛部分不应小于1m;开孔率宜取30%-40%。6.2.14 防风抑尘网可根据工程情况、气象条件及后期维护条件等选用刚性网或柔性网。资料不足时,防风抑尘网挡风板尺度可参考附录B选取。6.2.15 沿防风抑尘网根部宜设置排水沟,冲洗防风抑尘网产生的污水应经排水沟收集后纳入港区污水处理系统。9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7.1.1 抑尘。

23、7 汽车转运粉尘控制7.1.2 射雾器配置数应保证对所有同时作IUt-f 于150m。7.2.3.2 7.2.3.3 7.3.1 结构。7.3.2 7.3.3 7.3.4 0.75m。10 作业范围确定,并滴颗粒直径宜小8-158。8 粉尘控制配套设施8 粉尘控制配套设施水、抑尘用水水源宜采用城粪大肠菌群数(个IL)100 喷枪+管道系统喷枪+管道系统装卸及输送作业落料点喷洒喷头+管道系统码头、皮带机转运站等作业区人工冲洗道路喷洒绿化(3.0-5.0)Llm2.次(0.15-0.25)Llm2.次(1.5-2.0)Llm2 d 一车统一一水系一一洒道一一或管-E一统+一口一系站-U一道洗一扫一

24、管由1一一+、tEE工一一栓人一水洒8.1.8 供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可根据用水点的用水情况,采用环状或支状管网布置形式。供水系统干管流速宜采用1.50m/s-2.50m/s。8.1.9 码头应设置完备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应按雨、污分流设计。8.1.10 码头排水宜采用明沟或有盖明沟排水。当采用暗管排水时收水口应设置沉泥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室,室高宜取O.30m-0.50m。8.1.11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按照港区平面和工艺设备布置、汇水面积及地面坡度情况等综合考虑,宜采用重力自然流方式。当落差和埋深较大,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压力输送方式。8.1.12 水平敷设

25、的排水管道,室内管道应不小于DN200,室外管道应不小于DN300j排水立管应不小于DN150。排水管渠设计应按照排水流量和排水要求保持一定坡度。8.1.13 寒冷地区的水平明敷和埋深小于冻土深度的排水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8.1.14 码头应设置含煤、含矿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其出水水质应根据重复使用和允许排放的水质要求确定。当外排时,排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的有关规定。8.1.15 含煤、含矿污水量应按照生产产生的污水量与设计雨水量比较后确定,取两者中的大值。码头作业区和输送区的初期雨水应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后期雨水宜通过调节构筑物后溢流排放。堆场区设计重现

26、期的雨水应全部收集处理。8.1.16 含煤、含矿污水处理后的煤泥、矿泥宜回收处理利用。8.2 1:共电8.2.1 粉尘控制供电系统设计应按照粉尘控制的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确定合理设计方案。其中泵站的负荷等级及供电方式应符合现行罔家标准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的有关规定,采用双回线路供电时,应按每一回路承担泵站的全部容量进行设计。8.2.2 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粉尘密闭场所的电气设备应满足防爆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8.2.2.1 翻车机房地下部分、地下卸车坑、储煤仓、封闭的转运站、封闭的装车楼等封闭场所的电气设备应根据相应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选择。8.2.2.2 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

27、围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有关规定。8.2.2.3 电气设备的外壳应可靠接地。8.2.3 供电设备应满足防尘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8.2.3.1 对于煤炭、矿石粉尘环境,宜采用IP5X及以上等级的防尘型电器。8.2.3.2 室内除尘设备配套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8.2.3.3 室外除尘设备配套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8.2.4 粉尘控制相关生产建筑物应进行防雷设计,并应满足下列要求。8.2.4.1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

28、3)的有关规定。8.2.4.2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按防雷要求进行分类,应划为第二类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雷电活动频繁或强雷区,应适当加强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12 8 粉尘控制配套设施8.2.4.3 建筑物应装设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钢筋棍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导体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常年都能符合要求时,可不添设人工接地体;不符合要求时,应增设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之间应焊接。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的连接不应少于2点,其连接处应设接地测量井。8.2.4.4 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及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

29、的情况下,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应采用等电位联结。8.2.4.5 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宜超过4!l。采用联合接地的系统,其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宜超过1!l。8.2.5 对干式除尘抑尘系统,应采取静电保护技术措施,并应满足下列要求。8.2.5.1 静电保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7919)的有关规定。8.2.5.2 系统所有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8.2.5.3 防静电接地线不得利用电源零线。8.2.5.4 接地导体应采用6mm2以上的裸绞线或编织线。8.3自动控制8.3.1 除尘抑尘

30、系统宜自配电气控制系统,其与皮带输送机控制系统之间宜采用工业控制网络连接,并按工艺流程要求实现连锁控制。8.3.2 堆场洒水喷淋系统应采用工业现场总线方式控制,应与泵房控制系统合建。每个现场总线控制站应按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喷枪站设计。总线控制站电控箱内的电源进线端应设置浪涌保护器,电控箱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8.3.3 对于寒冷地区洒水喷枪站应设置箱内温度检测仪表和配套的电伴热装置。8.3.4 堆场宜设置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监测仪,堆场洒水喷淋控制系统按采集的气象数据实现洒水喷淋优化控制。8.3.5 供水泵房自动控制系统应根据泵房工艺系统要求进行设计。控制系统宜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工业计

31、算机控制,监视主要设备运行状况及工艺参数,实现供水泵房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并通过现场总线实现堆场洒水喷淋系统设备的自动控制。8.3.6 自动控制设备在爆炸危险环境的防爆要求应按第8.2.2条的规定执行。13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9.0.1 9.0.4 9.0.5 14 9 设备维护与监测附录A堆场抑尘洒水量计算方法附录A堆场抑尘洒水量计算方法A.0.1 梯形台形式的散货堆场主基品毒z图4是A.0.1,单座堆垛表面积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式中A一一堆场Ai一-单座Ni一一堆场某堆A.0.3 堆场一次喷洒水量(1)堆场一次喷洒水量按下式中飞一一堆场一次喷洒水量(m3);

32、A一一堆场堆垛总表面积(m2);v.=生二旦1000 q一一喷洒强度(m2次),按表8.1.7确定;(2)堆场一日喷洒水量按下式计算:Q=Vi n(A.O.l)(A.0.2)人道路面积;(A.0.3-1)(A.0.3-2)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式中Q一一一堆场一日喷洒水量(m3);飞一一堆场一次喷洒水量(m3);n一一-堆场一日喷洒次数。A.O.4 堆场每组喷枪一次喷洒所用时间可按下式计算:v t=jo p 式中t一一每组喷枪一次喷洒所用时间(h);Vi一一堆场一次喷洒水量(m3);f一一一支喷枪流量(m3/h);P一一整个堆场布置的喷枪数。16(A.O.4)附

33、录B防风抑尘网挡风板尺度参数表附录B防风抑尘网挡风板尺度参数表表B.O.l防凤抑尘网挡风板常用规格参考表防风抑尘网类型材质挡风板、网形式尺度参数蝶形单峰成型宽度300mm-480mm,峰高50mm-1oomm,长度|低碳铜板、镀铸板、6m之内,厚度O.5mm-1.5mm 刚性网镀铝镑板、彩涂钢板、蝶形双峰成型宽度540mm-620mm,峰高50mm-1oomm,长度l铝筷合金极、不锈钢6m之内,厚度O.5mm-1.5mm 板、玻璃钢板成型宽度有810mm-则mm,峰高50mm-80mm,长度|蝶形三峰6m之内,厚度。.5mm-1.5mm 单层织网宽度loocm,织网长度100m柔性网高强度聚醋

34、纤维双层织网宽度lOOcm,织网长度100m17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附录C本规范用词说明不得;18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19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主编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主要起草人:季则舟(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武守元(中交第一航务工

35、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20 习春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毕经宝(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孙鲁(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汪悦平(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汪文发(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邹北)11(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李伟(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李绍武(天津大学)张宪新(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张辉(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张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陈廷国(大连理工大学)郭仲先(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附加说明龚小红(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黄亦平(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36、有限公司)彭士涛(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主要审查人:赵冲久(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建华、王 荣明、刘汉东、张能、李悟洲、郑见粹、俞武华、徐光、蒋千、表黎刚总校人员:李德春、吴敦龙、季则舟、武守元、郭仲先、张宪新、汪悦平、习春华、龚小红、张辉、孙鲁、董方、宋庆华、韩瑞洁管理组人员:季则舟(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武守元(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宋庆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 156-2015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27)3 基本规定.(28)4 粉尘控制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7、29)5 装卸设备粉尘控制.(30)5.1-般规定.(30)5.4 带式输送机及转运站.(30)6 煤炭、矿石堆存粉尘控制.(31)6.1 一般规定(31)6.2 堆场.(31)7 汽车转运粉尘控制.(33)7.1 装卸车(33)7.3 道路(33)8 粉尘控制配套设施.(34)8.1 供水和排水(34)8.2供电.(34)8.3 自动控制.仆的25 条文说明1总则1.0.2 专业化煤炭、矿石码头的货物通过能力、堆存量较大,在装卸、输运、堆存时易产生大量粉尘,是水运工程粉尘控制的重点,因此本规范针对专业化煤炭、矿石码头的粉尘控制设计进行了规定。本规范矿石码头通常指铁矿石码头。27 煤炭矿石码头

38、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3基本规定28 条文说明4 粉尘控制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游等环境敏感区距离不等,尤其一些抑尘网、绿化等措施,但粉尘区距离差距也较大,近的了较严格的环境评估,建的煤炭矿石码头注水平及已有码头粉。对于南方多雨宜小于lkm。考出了处理方法。居民区村庄居民区居民区垛上方风速,减少散货堆放和装卸中的起尘。根据相关文献,当防护林百T=6排的树构成时,其风速随着树的排数的增加而明显的减小,但当再增加树的排数时,效果就不甚明显了。另有研究表明,有3-6排树的防护林,在减小背风面风速上是最有效的。根据一般树排间距,故规定防护林带的最小宽度不宜少于20m。考虑到各个港口不同

39、情况,条文对防护林最大宽度未做规定。29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丁S156-2015)5 装卸设备粉尘控制5.1一般规定5.1.8 目前国内各港口装卸设备大多数采用水雾抑尘,近年来采用干雾抑尘的在增多。装卸设备采用水雾抑尘的其水箱容积多按30rrn用水量设计,采用干雾抑尘的其水箱容积多按1个工作班的用水量设计,以减小水箱容积和荷载,确保除尘系统连续使用。本规范干雾均指双流体干雾。5.1.9 目前国内各港口装卸设备采用水雾抑尘的大多采用供水槽供水方式,采用干雾抑尘的大多采用供水栓供水方式。5.1.12 为确保粉尘控制设备的投入运行,避免不与装卸设备不同时运行情况的出现,真正发挥其控制粉

40、尘的作用,特制定本条款。5.4 带式输送机及转运站5.4.5 干雾抑尘方式除尘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用水量不到水雾抑尘方式的1110。根据太原理工大学的研究,采用水雾抑尘方式水雾颗粒的大小和水雾流量都与供水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水雾颗粒越小,水雾密度和流量也越大,降尘效果就越好;最大除尘效率1.0MPa7j(压下是30%.3.0MPa水压为60%,6.OMPa是80%,而要达到90%的降尘效率需要的供水压力是9.0MPa。港口转运站供水压力多在0.5MPa以下,在合理选择喷嘴的情况下除尘效率低于30%。采用湿式除尘器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和费用。因此不建议采用水雾抑尘方式和其他会产生大

41、量污水的除尘方式。5.4.7 此公式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公式,目前国内港口煤炭和矿石转运站干式除尘系统风量计算大多采用此公式。使用经验表明,利用此公式计算风量进行除尘系统设计可以取得较好的除尘效果,又不会使设备选型过大。5.4.8 干式除尘系统除尘管道设计,要求既要使管道阻力尽量小,又要避免粉尘在管道沉积。根据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和设计使用经验,提出了除尘管道最低风速。30 条文说明6 煤炭、矿石堆存粉尘控制6.1一般规定6.1.1 专业化煤炭、矿石码头堆场配备大型机械较多、堆存量大,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利用率高、较经济的露天堆存方式。露天堆存也增加了对大气

42、环境污染的风险,为此码头均设置了经济高效的堆场洒水设施,对堆场粉尘起到了有效抑制作用。但国内港口尤其北方港口大多水资源匮乏,且大气干燥,粉尘较难控制,对周边环境敏感区影响较大。因此,条文提出了有环境容量限制的可采用半封闭料棚、条形仓或筒仓、球形仓等堆存方式。对于采用此类堆存方式的,要求要满足防爆、防火、职业卫生等要求。目前实际工程中已有采用条形仓、筒仓等堆存方式的,积累了一定经验。6.1.3 规定内部温度不高于55C,是为了防止煤炭发生自燃。6.2堆场6.2.1 大型露天堆场配置固定式喷枪洒水抑尘系统已很普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堆场周边设置移动式洒水设施或高杆喷雾抑尘设施能够有效覆盖的小型

43、堆场,也可以此种方式代替固定式喷枪洒水抑尘系统,此种抑尘方式在国外及我国南方多有应用;移动式洒水设施主要指喷洒水车和车载式射雾器。6.2.5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1-2007)对喷洒强度及频率的规定为资料不足时,夏季每天宜洒水2-3次,冬季每天宜洒水1次。在规范调研过程中,发现南北方因气候不同,对堆场洒水差异较大,北方冬春季起尘量远远大于夏秋季,对于南方冬季起尘量也大于夏季,因此增加了冬春季洒水次数。6.2.9 煤炭、矿石堆场扬尘因素较多,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各种作业几乎同时都在进行,除堆场或道路在风直接作用下静态悬扬外,还有堆场的各种作业以及道路车辆走行发生悬扬,从而

44、导致污染,且占相当大的比重。虽然在各个扬尘点均设置了针对点污染源的除尘抑尘设施,但还是有外溢粉尘,总体表现为面污染源。堆场固定喷雾抑尘即堆场高杆喷雾技术作为堆场抑尘的辅助设施,主要起到控制堆场面污染源的作用。在堆场边缘或适中位置设置高杆喷雾设施,利用有利的风向,控制其下游堆场作业面粉尘污染,效果较好。结合堆场四周防风抑尘网、高杆照明灯等设施,可节省高杆占地与投资。利用防风抑尘网设置喷雾设施还可利用防风抑尘网上部风速增强特性,使得控制粉尘范围增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2.12 防风抑尘网平面设置主要有主导风向上风向设置型和四周设置型,也有三面设置的形式。四周闭合布置抑尘效果较好。在堆场防风抑

45、尘网建设时要考虑堆场的现场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2015)军高的防风抑尘网,防风抑尘32 条文说明7 汽车转运粉尘控制33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6二2015)8 粉尘控制配套设施8.1 f共7.1幸口排水8.1.3 本条主要基于港口堆场洒水、冲洗用水的特点以及感官要求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中二级标准制定,考虑卫生安全对于粪大肠菌群数按一级标准确定。8.1.7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1-2007)中煤炭、矿石堆场的喷洒强度均为2.0m2次-3.0Llm2.次。根据天津大学所做气象条件对煤炭、矿石堆场起尘影响专

46、题研究报告结果以及国内各大港口运行情况调研,煤炭堆场和矿石堆场的洒水要求是不同的,矿石堆场抑尘的含水率及洒水量均远小于煤炭堆场。根据试验结果推算,铁矿石堆场喷洒强度可取1.0m2次-2.0m2.次。由于本次试验对象是铁矿石,对非金属矿石不具有指导意义。8.1.15 初期雨水指需要收集处理含煤或含矿污水;后期雨水指初期雨水之后的雨水,本规范要求做组织排放。8.2供电8.2.4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分析港口项目中与粉尘控制相关的生产建筑物,如泵房,污水处理厂,干雾间等都达不到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要求,因此与粉尘控制相关的生产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

47、筑物。同时,考虑到在雷电活动频繁或强雷区等特殊地区以及某些项目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强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这样既节省不必要的投资又能在增加少量投资的情况下,满足特殊场所的防雷需要。8.3自动控制8.3.2 国内已建煤炭和矿石码头堆场洒水抑尘系统所设的现场总线控制站的数量基本按一个现场总线控制站控制两个喷枪站设计也有工程一个现场总线站按控制四个或六个喷枪站设计,因此,本条规定按一个总线控制站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喷枪站进行设计。一般堆场设置的现场总线控制站均布置在堆场周边的路边或堆场皮带机两侧的空旷区域,一般上述区域周边均无高大建筑物的保护。总线控制站在上述空旷区域经常会遭受恶劣天气下的雷电袭击,造成总线控制站设备的损坏,因此,在总线控制站电控箱内的电源进线端增设浪涌保护器,用于保护总线控制站设备避免雷电对设备的损坏。34 条文说明无论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港口成套工艺设备,还是2000年以后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大多数煤炭和矿石码头的成套工艺设备,其所配置在户外的电控设备防护等级均按IP65设计和要求,且经过多年的现场实践检验,对户外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按IP65设计可以满足港口环境的使用要求。因此,条文中对电控箱防护等级的要求规定为应不低于IP65。35-严-I.I.:.un.统一书号:15114.2355 定价:40.00元网上购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港口码头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