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茂名港口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27426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茂名港口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茂名港口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茂名港口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茂名港口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茂名港口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茂名港口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bstractMaoming is a rising port city with a good natural port “Maoming Port” and ample supply of freight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location,transportation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of Maoming Port and expand the port economyThere have been some achi

2、ev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oming Port economy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advice on how to develop port economy in Maoming are given as follows:firstly,advance the management of port enterprises towards larger scale,divers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secondly,deepen the functions of the port its

3、elf and push Maoming Port towards the third generation port;thirdly,fully excavate the tourism potential for Maoming Port as a fishing harbor and island;fourthly,form a coastal industry zone in the western area of Guangdong province,centering on service trading and manufacturing tradingKey words:Mao

4、ming,port economy,advantages,ountermeasure引 言所谓港口经济,是指以优良的港口为枢纽,综合运输体系为载体,相关产业为支撑,以加工贸易主导型产业为主攻目标,以港口工业与第三产业为支柱,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港口经济是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沿海城市都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它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港口各种优势为依托,以发展外向性经济为主导,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外向化、服务化的经济结构,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依托港口而存在和发展的跨行业、跨地域、多层次的复合型经济。1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现状港

5、口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地域形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我国航运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增长的对外与对内贸易使得界面上的物资和信息交换日益密集,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目前,港口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内容,按照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和港口对应的腹地区域,我国已经形成了五大沿海港口群,如下页图1所示,以青岛港、大连港、天津港三足鼎立的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群;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港口群;以厦门港、福州港为核心的东南沿海两岸经济圈港口群;以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港口群;以及以湛江港、防城港为核心的西南沿海港

6、口群。港口经济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几个主力港口群主导下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及东北、华北、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港口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港口生产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我国港口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长,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5.38亿吨,同比增长23% ,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60万TEU 1,同比增长26.6%。同时港口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港口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港口生产的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7、。“十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增沿海深水泊位135个,改造和新建内河泊位200个。2008年我国完成沿海内河投资376亿元,增长33%。新扩建泊位67个,其中万1 TEU: 20英尺标准集装箱, 1TEU = 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吨级深水泊位47个,新增吞吐能力1.2亿吨。图1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图资料来源:中国交通报2茂名港口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1 茂名港口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茂名港位于我省西部(具体位置可见下页图2),是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联结的门户,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航程最短的口岸之一,也是广东省沿海地区重要港口之一和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茂名市经

8、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是茂名市调整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支撑。茂名港以服务茂名市和临港产业发展所需的能源、原材料运输为主,相应发展集装箱支线运输,积极拓展港口物流、商务服务功能,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业港为主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图2 茂名港口位置图资料来源:地理论坛2006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普遍下降,不少港口企业甚至停产、破产,但茂名市港口生产却在30万吨级单点浮筒停产大修的情况下,港口吞吐量依然逆势上扬。在市港航管理局全力帮扶引导下茂名市港航企业“危”中览“机”、共度难关,保增长成效显著。从表1看出2009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9、首次突破2,000万吨,达到2,132万吨,同比增长17%,特别是石油及其制品所占比重最高。预计到2010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可以突破3,000万吨。由改革开放初的小型港口发展成为目前粤西地区重要的地区性重要港口,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由于市港航管理局近年来坚定不移地建设港口基础设施,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港口生产逆势上扬,企业增收增效,港口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表1 茂名港主要港区吞吐量预测货物类别(万吨)2009年合计2010年合计2010年出口2010年进口2020年合计2020年出口2020年进口吞吐量合计213233805

10、402840660010505550煤炭4040040014001400石油及制品1784.22050250180026004502150木材4.210105050货物类别(万吨)2009年合计2010年合计2010年出口2010年进口2020年合计2020年出口2020年进口非金属矿石27.150505050化肥13.810103030盐3.41010401030粮食67.7100100300300其他191.6100505023090140资料来源:根据茂名港总体规划(20092010年)整理所得茂名市港航业积极为“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良好支撑和服务,不断完善基础

11、设施建设,改进服务质量,港口业务蒸蒸日上。今年2010年第一季度,茂名港完成港口吞吐量712.6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562万吨,集装箱10,903TEU,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5%、4.9%和5.5%;水路运力增长11,045载重吨。 “十五”期末,茂名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开发博贺新港区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博贺新港区的港口资源优势,引进大型临港重化工业项目,打造大型工业港和临港重化工业基地。这为茂名市港航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市各港航企业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致力于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改进服务质量,努力提高装卸效率。茂名石化港口公司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认证,昌利船舶燃料有限

12、公司和祥源船舶有限公司通过了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船舶运力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港口物流业初步形成了以油品化工为主的物流中转基地,不少客商积极投资在港区建设储罐、饲料厂房等物流设施。港航行业内安全事故大幅降低,港航业实现了快速和谐的发展。与此同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目前,茂名港新建码头泊位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个。修通了水东港区进港公路,彻底解决了港区集疏运的老大难问题。博贺新港区已修通了简易公路,进港铁路纳入了洛湛铁路项目建设,进港公路已规划好与广湛高速公路相连接,落实了建设资金。各船舶公司抓住航运景气的机遇,充分发挥茂名港在油品、化学品运输方面的优势,调整结构,投入资金

13、更新、购买船舶,新增水路运力11,699载重吨,企业效益显著,使茂名市港航业的装备水平和营运船舶均上升了一个档次。如茂名石化港口公司投入的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疏通了水东港区进港航道,确保了大型船舶的进出安全;另外还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购买集装箱正门吊一台,填补了茂名港的空白。市港口经营公司还投入资金购买了16吨、25吨轮胎吊,以及数量大型叉车,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2.2 茂名港口经济发展的的优势面对新的机遇和要求,茂名港发展港口及临港工业的自身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 地理位置重要茂名濒临南海,地处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南部沿海地带与经济后进的大西南和中部地带的联接点上。目前

14、,一个以三茂线为东走廊、以河茂、黎湛、南昆线为西走廊、以洛湛铁路为南北走廊的新格局正随铁路系统的完善而形成,这将极大改变茂名的地理地位。其中洛湛铁路是我国南北向的重要铁路干线,是中、西部地区通向华南沿海各大深水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茂名港与洛湛铁路接线以后,将成为沿线出海最近的港口。加上茂名地区本身活跃的经济和丰富资源,将可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热点,并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发展重要窗口和桥梁。2.2.2 自然环境资源丰富茂名市是广东重要的沿海地区之一,全市岸线长220公里,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茂名市土地资源十分充裕,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8km2,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沿

15、海地区尚有大量土地可供开发。加上本地河川发育,水资源也十分丰富,通过工程措施可以充分满足钢铁、发电、石化等大型临港项目建设对淡水的需求。此外,茂名地区大气扩散条件好,物质循环较快,环境容量大,不存在港城发展的矛盾,不存在环保方面的明显制约因素,具有发展临港工业的环境条件。2.2.3 综合交通优势明显茂名市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市到省通高速公路,市到县、区通一级公路,县到镇通二、三级公路,镇到管区通等级公路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茂名市还将建设以“四纵五横”九条线为主骨架,东连阳江、西连广西、南连湛江、北连肇庆、内连各县市、区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港口高速通道建设及场站建设也已纳入相关规划。茂名现有的

16、三茂铁路、河茂铁路分别与黎湛、南昆、枝柳、京广、京九、广梅汕铁路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络。到2010年期间将完成改造“三茂”、“河茂”铁路,使“三茂”线运输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河茂”线运输能力达到1,600万吨/年;正在建设的洛湛铁路将直抵茂名新港区将为港口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茂名市管道运输也是突出的优势之一,现有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输送管道近400公里,未来将增加至省内珠三角地区及省外西南地区的成品油输送管线,为发展大型临港石化工业提供很好的基础。2.3 发展茂名港口经济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茂名港口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发展港口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发展茂名港口经济是促

17、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泛珠江”经济发展规划,要形成泛珠江流域经济总体布局的均衡态势和完整结构,作为承东启西的粤西地区必须成为坚实的连接带。发展茂名港口经济,建设华南深水工业大港,可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对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广东省东西两翼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又提出,西翼要以湛江和茂名为龙头,发展临港工业、滨海旅游和外向型渔业;同时要发挥良好的沿海港口条件,打造能源基地,建设湛江东头山岛和茂名石化的石油战略储备库。区域的主导产业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支撑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恰好吻合,而且地处泛珠江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宏图伟

18、略背景之下,这一切都给茂名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次,发展茂名港口经济是促进茂名在粤西地区率先崛起的需要。江泽民同志视察茂名时曾亲笔题词,要求“把茂名建设成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李长春同志也要求茂名“在粤西的建设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粤西璀璨明珠”。这就为茂名定了位,也使茂名明确了发展方向。无论是从广东省提出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还是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方面看,茂名背靠大西南、连接海南省,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将成为我省与泛珠三角区内其他地区产业合作的重要结合点。而茂名港在水深、水流、岸线、腹地和外部集疏运条件上都是南海最佳深水良港之一。因此,茂名在粤西地区崛起的战略中,必须挖掘自身

19、潜力,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发挥自身在粤西地区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再次,发展茂名港口经济是重塑“南方油城”新貌、优化茂名产业布局的需要。茂名作为“南方油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其水运繁荣。作为粤西重要的工业重镇、北运蔬果基地和商贸中心,茂名近年来集装箱、滚装运输、工业及消费品运输增长较快,重庆、四川、贵州、广西等经济腹地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茂名港作为中转港。建设茂名港,打造华南深水工业大港、粤西航运中心,将重现“南方油城”雄姿。通过着力发展壮大乙烯后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逐步将茂名建成华南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加快发展果、菜、畜禽、水产、矿产等加工工业,变资源优势为

20、经济优势;加快改造食品、造纸、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大力扶持发展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搞好市、县、镇三级工业园区、工业小区以及茂名石化的炼油厂、乙烯厂发展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工业卫星镇建设和发展。发展茂名港口经济,可以有效承接市内产业转移,形成新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真正体现“繁荣在市区、实力在郊区”的目标。最后,发展茂名港口经济,是全面振兴茂名经济的需要。当前,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经济薄弱,仍然是困扰茂名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是解决

21、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因此,拥有强大的港口对于发展区域经济,提升竞争力,将起到“一港带全局”的放大效益。茂名市委、市政府把茂名港作为经济发展的新“龙头”,充分利用并挖掘港口潜力以发展港口经济,确是强市富民的重要举措。2.4 发展茂名港口经济存在的机遇作为粤西地区重要的门户,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为港口带来重大的机遇,茂名港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4.1 广东省产业的调整和发展为港口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跨入了一个重化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时期,广东省提出了集中规划建设大型石化工业区和下游深加工化工区,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发展成为亚洲地区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的目

22、标,粤西地区石化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由于原材料主要从国际市场获得,正纷纷选择海运条件便捷地区发展,寻找新的生产基地以达到扩大市场、节约成本的目的。我国南方的煤电产业今后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将利用北方煤炭发电来有效缓解广东省电力紧张的局面。在此形势下,茂名石化作为我国传统的石化产业基地将进一步发展,恒大钢铁、粤电集团等大型企业正纷纷落户。以上这些产业结构变化和临港产业的发展为港口发展带来直接而又迫切的需求,今后上下游产业还将会围绕港口进一步展开,茂名港也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4.2 区域经济的合作分工将直接促进港口快速发展广东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地区

23、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而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制约较为严峻,在此情况下粤东、粤西和北部山区加快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不仅可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协调省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还可以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有利于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广东省生产力布局将打破地区行政和行业壁垒,形成各具特色、同时又充分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形态,随着经济发展由中心向两翼、沿海向内陆延伸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中广东省西翼将重点发展大规模乙烯、化肥和钢铁工业,发展轻型汽车、家用电器、化纤、食品等工业,尤其需要发挥铁路、港口的优势,使其成为西南地区物资出口的集散

24、地。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会对港口运输提出新的需求,也将促进粤西地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2.4.3 临港工业和临港经济的发展为茂名港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条件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结构调整三大趋势日益强化,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经济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但是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为适应日益变化的新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内陆地区的大型耗能工业纷纷迁移至沿海,从原来靠近资源地向靠近消费地转移,充分依托港口条件重组生产模式。与此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如物流业、装备制造业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有着向港口集中的趋势。为了更好的承接内陆大型产业布局调整

25、、吸引新兴产业落户,茂名港可以利用深水条件良好、后方陆域开阔、水资源丰富等条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逐步拓展港口功能,为港口长期快速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2.5 茂名港口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2.5.1港口发展结构不平衡,服务范围较窄由于目前茂名港的经营主体是茂名石化,因而与石化产业联系的运输占港口的比重较高,其它货类比例只占21%,在茂名石化25万吨级原油单点系泊装置投产前,茂名港港口吞吐量规模较小,仅为100多万吨水平,进入“十五”期后随着原油单点系泊装置的投入使用,港口吞吐量开始以年均17.2%的增速增长,到2009年完成2,132万吨,原油完成的吞吐量占全省的18%,其中外贸进口量占全省的2

26、5%,是广东省最主要的外贸进口原油港。但是港口总吞吐量只占广东省沿海港口总吞吐量的4%,比重较少。但“十五”期以来为茂名石化生产所需的原油进口量增长迅速,但其它货类增长缓慢,港口功能较单一,货类构成简单。代表未来港口运输方向的集装箱运输相对滞后,其比重只占港口吞吐量的4%。港口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港口为茂名地区以外运输货物比重不到10%,港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有限。2.5.2港口基础设施薄弱,总体规模较少,吞吐能力不足茂名港港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无大型深水港区,现有水东港利用天然泄湖潮汐通道两侧岸线建港,虽然港口有一定的掩护,但却受到地质条件差、水深条件不足等原因,港口发展受到约束,目前

27、水东港最大等级泊位仅为3万吨级,由于航道回淤挖槽中发生泥沙沉积的现象目前实际仅能靠泊万吨级左右船舶。公共设施不足十分突出,公用码头等级均在万吨级以下,建港初期建设的500吨级码头仍然在使用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由于码头航道条件限制,已不适应华南海上运输业发展要求,导致茂名港到港船舶密度低、航线少,极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要求,本地货物约有30%左右需要从湛江等周边港口运输,本地企业所需要的煤炭、水泥等大宗物资以及农副产品运输有的也需要从湛江港等周边港口进出,影响本地经济发展。除此之外,现有港口作业区尚无高速公路、铁路接入,部分港口作业区水电设施尚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2.5.3 港口功能单

28、一、临港工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装卸运输作业一直是茂名港发展的唯一主线,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港口在物流、信息、临港工业等领域的现代化服务功能还没有得到发展。九十年代一度在水东港后方建立临港经济开发区由于受到港口功能和发展水平的限制,总体上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临港产业,港口相关产业发育不足。港口功能的过于单一使得茂名市岸线、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全市经济、产业结构中“港口经济”成分偏低,影响了城市的总体经济水平。2.5.4 港口建设模式单一、港口与城市发展未能形成有效互动茂名市港口建设和发展主要是茂石化的带动,港口建设模式过于单一,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港口建设对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较为依

29、赖。加上地方财政有限,难以进行大型港口的基础建设。另外在起步发展时期,各级政府投入不足,“依港立市”,“先港后市”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加上城市与港口较远,使得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脱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茂名港发展的突出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港口发展的综合性、规模化港区,港口总体发展水平较低。3发展茂名港口经济的总体思路和短期措施3.1当前发展茂名港口经济的总体思路3.1.1 了解茂名港口的优势劣势何在,注意发挥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离珠三角发达经济带较为偏远地区的粤西地区茂名一度被忽略,以致在广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今广东需要能源,广东经济要转向重化工业,茂名市应抓住这个弥补广

30、东能源不足的时机,大力发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目前战略机遇期如何把握未来发展态势,筛选发展策略,进一步促进我市港口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运用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强化对我市港口经济发展的外在机会与威胁、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等的认知及辨析,以更科学合理地对港口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及相应策略确定。3.1.2 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港口人才专业性要求要高,不仅要求他们要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熟悉基本的业务流程、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更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既包括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如项目经理人才、港口岸线规划人才、生产流程管理人才等,也包括生产一线的熟练技工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采取两

31、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不断引进急需人才,包括从大中专院校选调对口专业人才和引进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有针对性地选拔整体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技术骨干到专门院校进行培训。同时,配套完善人才的绩效制度、激励制度和薪酬制度,及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留住优秀的人才。3.1.3 重视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实现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对我市港口经济发展规划要进行充分论证,不仅要考虑茂名港的近期发展要求和目标,还要统筹考虑港口建设与城市建设、港口发展与二三产业发展的协调,考虑临港大工业和现代城市建设的需求。优化水东港区、博贺港区、北山岭港区的资源配置,并考虑深化联合重组,博贺港区与水东港区有条件联通起来,在开挖港池

32、的同时,可以将现博贺湾口进行吹填造地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合理投入与科学使用将使港口生产事半功倍。要尽快把港口自动化2 吹填造地:将近海淤泥填垫,排除淤泥中的水分,达到一定标高, 使之具有可利用价值。平台建设纳入工作日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简化通关程序,改善服务质量;要加大设备投入,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港口生产效率,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3.1.4 要用不断变革创新的理念提升港口经济外向度茂名港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放眼全球海运业形势变化,制定自身发展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改革港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一套具有生机活力的内部机制;优化口岸环境,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提高通关效率;加

33、快招商引资和上市融资步伐,通过滚动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不断扩大茂名港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以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2 短期发展茂名港口经济的具体措施“大工业、大港口、大城市、大发展”是茂名市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把港口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建成功能齐全的“大港口”。当前茂名港必须把握机遇,完善整体规划,发展工业和物流业,创优发展环境,促进港口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抓工业发展,培育临港工业基地。充分发挥茂名港的深水良港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临港大工业。大力建设茂名石化工业区,发展炼油和乙烯后续加工和下游产品,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石化工业

34、区;利用农业和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林产化工业;加快建立海洋生物加工园区,尽快形成一批以生产海洋保健食品和海洋药物为主的新兴企业;合理利用高岭土、玉石矿等资源,开发精细化产品。第二、抓物流开发,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围绕港口综合运输和贸易服务,以谷物、化工、建材、车辆等大宗货物的运输为主,以仓储、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为重点,规划建设矿石散货仓储区、集装箱码头及保税仓储区、汽车滚装码头交易中心、粮食物流中心、服装与纺织品交易及物流加工园区、石化物流中心六大物流园区。加快物流项目引进步伐,开展物流综合服务,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电子商务,尽快形成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与国

35、际接轨的综合物流网络,增强港口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第三、抓规划制定,合理布局功能区。按照将博贺新港建设成为我国华南深水工业大港的要求,加强规划,坚持港口与开发区并进,远近结合,统筹布局港口物流区、工业园区、综合配套区三大功能区。合理使用岸线和后方陆域,茂名地区的深水岸线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尽可能安排通用的码头项目建设,减少企业自备码头的建设。科学规划港口相邻产业,重点是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区。高度重视疏港通道建设规划,包括公路互通、铁路进港、航空连港的整体规划,形成科学的交通布局。 第四、抓技术创新,营造经济发展新环境。树立“港兴市兴、港城一体”的理念,不断加大对港口建设

36、支持服务的力度,努力为港口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高效的“大通关”协调机制,搞好“电子口岸”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运作能力。加快疏港交通网络建设,积极争取铁路延伸进港,协调公路收费站的收费,不断理顺路港关系,切实改善货物集疏运条件,增强口岸吸引力和竞争力。4加快茂名港口经济发展的长期对策尽管茂名港口经济已初具雏形,但是存在规模狭小、功能单一、经营无序等状况,并且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待挖掘的巨大潜力。当前茂名必须把握机遇,完善整体规划,发展工业和物流业,创优发展环境,促进港口经济全面发展。4.1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基础设施是港口生存和发展的依赖,同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港

37、口基础设施能力和等级的大小,决定着可能形成的港口空间范围。港口空间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码头泊位包括航道在内的等级,大码头能带来大空间,所以要进一步优化茂名港口结构,提高港口基础设施能力等级,扩大港口规模。要按照既定的功能定位,坚持“立足粤西、服务泛珠三角”的宗旨,重点开发建设茂港区、水东港区,突出发展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散化硫磺等货种,增强港口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港口建设要适度超前,把茂名港划分为水东港区、北山岭港区、博贺港区三个港区,将形成以北山岭港区为主,水东港区为辅、博贺港区作为补充和预留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水东港区要重点开展成品油、液化化工品运输,继续为茂石化、百万吨乙烯等大型石化

38、企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适当开展散杂货运输和旅游客运等业务;北山岭港区应以服务于洛湛铁路、三茂铁路沿线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建设现代化大型深水港区,继续承担茂名石化的原油接卸任务,满足重化工业发展要求,逐步发展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油品中转储运港,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具有煤炭、矿石、液体化工品等大宗散货接卸储运能力,带动茂名电力、冶金、石化等临港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集装箱运输,全面发展综合物流、信息、综合服务等现代化服务功能,加速形成区域性的综合运输枢纽,逐步发展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规模化、综合性港区;博贺港区作为茂名港预留发展港区,近期应以旅游客运码头、游艇码头建设为主,形成海滨旅游及海上客

39、运交通基地,满足人的滨海旅游、观光休闲的要求,成为茂名建设新型滨海城市的重要窗口。4.2 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第一、加快铁路集疏运系统建设。铁路疏运能力不足是制约茂名港跨越式发展的“短板”。要巩固和加强与铁路部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争取黎湛铁路河唇茂名段复线早日建成通车;加快洛湛铁路岑溪茂名段的建设,打通茂名连接中部腹地又一条主干道;推进茂名茂名沿海铁路建设,推动连接港口的专线铁路尽早开工。第二、完善公路网络建设。要进一步做好规划协调建设工作,优化茂名疏港公路网,努力构建以茂名市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确保工业园与港区之间货畅其流,适应集装箱门到门运输,提高物流周转效率。

40、第三、提高管道集疏运能力。积极支持中石化输油管道施工建设,协调好施工过程中有关问题,争取更多油品通过管道运输,以减轻占用铁路运输的压力。第四、发展本埠航运业务。按照“南中国海和东南亚航运中心”的战略构想,千方百计吸引大的船公司在茂名设分支机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合力发展本埠的航运业务,争取多开集装箱班轮干线和支线,发展集装箱业务,逐步解决我市部分集装箱货物舍近求远走深圳港的问题。4.3 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发展临港工业,实现港口产业化,是世界大型港口发展的主要趋势。港口需要当地经济支撑稳定货源,减少建设投资的风险。要强化“经营港口资源”理念,依靠深水港口,临港工业基地为平台,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为重点的

41、临港工业,形成以石化、钢铁、造纸、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加工产业为特征的港口产业集群,延伸港口产业链,实现“以工兴港”。首先,应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临港工业。茂名港是茂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市政府要完善临港工业园开发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支持港口集团做好园区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同步推进给排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临港工业园区的开发进程。其次,要主动承接重化工业的转移,做大港口物流量。茂名港具备承接国内外重化工业转移的客观条件,要调整好我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积极主动上门招商引资,降低进入门槛,高姿态接纳重化工业的转移。再次,要实施港地联动,放大港口拉动效应。要把港口做强,提高

42、港口企业的生存能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要的是放大港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港口对我市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搞好港地联动,提高“工业立市”、“四大跨越”战略的辐射力,把市区以外的县市也纳入临港工业区域招商引资。另外,应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茂名的航运业,修船、拆船、造船业,机械制造业和国际、国内贸易,提升茂名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比重。4.4 加快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平台如果说港口是茂名市显现的最大的比较优势,那么现代物流业则是茂名经济潜在的颇具实力的发展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珠三角合作的推进,以及多条连结茂名的铁路投入运营、建设,茂名逐步成为

43、中国东、中、西南部与东盟海洋运输的重要结点和中转贸易中心,要积极发展海铁联运。茂名港现代物流发展宜以通道式的口岸中转集散物流为起点,逐步发展区域性国际分拨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业务。要引进矿石、石油、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国际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经营企业,开展大宗货物进出口、仓储、加工、分拨、交易、配送及第三方物流业务,全力打造“煤炭、铁矿石、油品”集散中心,大力支持中油扩大罐容,争取把茂名建成亚洲燃料油交易中心。搭建现代商贸物流网络框架,做大我市为航运与贸易服务的保险、金融、通讯、修造及代理服务,繁荣港口的综合服务功能。要科学合理规划物流园区,预留出足够的建设物流集散区的土地。4.5 加强政府在港口

44、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加快茂名港建设是实现茂名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政府要把港口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促进港口发展的长效机制,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口岸单位,要加大支持协调工作力度,全力为港口排忧解难,主动为港口企业服务。第一、统筹规划,确保我市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港城一体化发展,要做好临港工业用地规划,港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所需土地面积通常比较大,要协调港口运输功能用地与工业功能用地的关系,工业土地使用应不影响港口公共运输功能的发挥。要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深水岸线。第二、加大港口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从各地的情况看,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港与港之间的竞争,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支持本地区港

45、口在竞争中胜出。为此,建议市政府研究制订有关文件,在岸线、用地及征海等方面,对港口建设予以优先保证;政府应设立扶持港口建设专项基金,支持港口、疏港道路、物流业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联检部门通关设施,支持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在税收方面,对港口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实行汇总缴纳,其中地方留用部分列入港口建设专项基金。第三、继续推进口岸环境建设,优化口岸服务。逐步实现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等“一站式”联检、24小时全天候通关的“大联检大通关”管理模式,争取尽早实行网上报关、网上付款等新手段,全面提升茂名口岸整体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为客户提供及时快捷的通关服务。要营造城市居住和配套服务优良环境,形

46、成生活安康富裕、社会安定公平、环境安全文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吸引更多商家参与港口建设,到茂名投资置业,不断壮大茂名经济实力,增大港口物流量。5结语虽然近几年茂名港口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国内外先进港口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港口经济国际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茂名港发展存在基础设施水平低、港口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港口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港口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港口的发展机遇和潜在优势,取决于港口站在什么高度、肩负什么使命、承担什么责任,以及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加快发展茂名港口经济,带动茂名经济跨越式发展,为构

47、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1.1项目概况 11.2研究依据及范围 3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4研究结论及建议 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62.1项目建设的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三章 项目服务需求分析 11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34.1选址原则 134.2项目选址 134.3建设条件 144.4项目建设优势条件分析 15第五章 建设方案 185.1建设规模与内容 185.2总体规划设计 195.3建筑方案 245.4结构方案 265.5给水工程 275.6排水工程 295.7电气设计 315.8暖通设计 345.9项目实施进度 35第六章 节能措施 376.1设计依据 376.2节能措施 37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 397.1 环境影响分析 397.2 环境保护措施及治理效果 40第八章 消防与安全卫生 428.1 消防 428.2 劳动安全 438.3 卫生防护 44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运作方式 459.1 组织机构 459.2组织管理 469.3劳动定员 46第十章 投资估算 4710.1编制依据 4710.2 投资估算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港口码头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