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题库.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41435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题库1单选题1、王文剑在分割的迷局一文中指出:“皇帝不用直接出手,一纸命令就把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国,看起来还是“施惠”而按照汉朝制度规定,侯国要归郡守管理,从此这片土地就直接从诸侯国里被划进中央直辖地了。”在这里作者描述的是皇帝A采取武力平乱B实行推恩令C设立封国D重用尚书令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皇帝不用直接出手,一纸命令就把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国”、“侯国要归郡守管理,从此这片土地就直接从诸侯国里被划进中央直辖地了”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

2、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皇帝不用直接出手,一纸命令就把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国”控制,并未使用武力,排除A项;汉武帝利用推恩令削弱封国,并非设立封国,排除C项;尚书令属于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举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秦朝的郡县制史实得出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和考核,C项正确;世代相袭是先秦

3、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考试选拔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排除B项;地方推举是汉代的察举制,排除D项。故选C项。3、老子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句话主要蕴含了老子的A官僚驾驭术B道德修养观C朴素辩证法D历史唯物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老子说的话是强调君子应该无为而治,以身作则,不居功自傲,这都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观,B项正确;老子的思想中没有官僚驾驭术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老子的道德修养观,朴素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无从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4、春秋时期卿大夫虽是诸侯的臣属,但对本宗族全体族人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卿大夫

4、的家臣只把卿大夫当成自己的君主而效忠于他,除此之外,不臣服于任何人。这有助于A消除诸侯争霸战争的危害B推动宗法关系不断强化C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D巩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卿大夫对于族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卿大夫的家臣只效忠于卿大夫,这表明卿大夫阶层突破了宗法制的限制,强化了对臣属的控制,这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需要,C项正确;“消除”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春秋时期宗法关系处于瓦解过程中,排除B项;专制统治秩序在当时尚未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5、井田制下,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

5、这意味着私田A土地买卖非常频繁B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C以家庭为单位经营D收获物全部缴纳贵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井田制下,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可知,井田制下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买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经营单位情况,排除C项;公田的收获物全部缴纳贵族,排除D项。故选B项。6、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抑制商业发展的强制性措施使很多经营借贷资本的商人开始将钱投向土地,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封建地主庄园逐渐发展起来,许多庄园主又将经营高利贷作为其庄园经营的重要方式。这一状况A协调了工农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B导致了

6、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C一定程度动摇了国家的统治基础D促进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是小农经济,而汉武帝打击商业的政策使得商人大量购置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使得大量小农破产,这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动摇了国家的统治基础,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手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排除B项;中原地区经济重心在西汉以前就已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7、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周王此举A根除了商朝统治的影响B意在打破族权政治结构C利于增强文化

7、信仰认同D为分封制奠定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造的目的就是让整个天下一个神,也就是加强文化认同,C项正确;西周也继承了商朝的制度,不能说是根除,排除A项;材料强调增强文化信仰认同,不是打破族权政治结构,排除B项;材料与为分封制奠定思想基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8、关于从西周建立到东周初期的历史记载,文献表述的主题发生了一定变化。该变化说明时间主题西周初期到中期周人的天命、族群及周王朝的发展史西周晚期至东周初期王臣、诸侯的家族史、贵族个人的功业事迹A世家贵族势力发展壮大B宗法血缘制度不断强化C文献表述呈世俗化倾向D周人尚武精神得以彰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关于从西

8、周建立到东周初期的历史记载,文献表述的主题由周人的天命、族群及周王朝的发展史到王臣、诸侯的家族史、贵族个人的功业事迹,反映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世家贵族势力发展壮大,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制度不断强化,排除B项;王臣、诸侯、贵族等事迹,也是属于统治上层,不是呈世俗化倾向,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周人尚武精神得以彰显,排除D项。故选A项。9、他和卫昔在漠北打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收,这短短的八个字,永远刻在了之后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这里的“他”是指A蒙恬B卫绾C霍去病D张骞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

9、,霍去病反击匈奴(漠北战役,前119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巩固了边防。C项正确;蒙恬是秦朝的,排除A项;B项是文景帝时的丞相,排除B项;D项开通丝绸之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10、有专家查阅了多本欧美人所著的世界史,发现都无一例外的提到中国文明是“世界五大古文明”之一,并指出中国文明开始时间是大约公元前16001500年。他们判断“文明”出现的标准是A最早的文物出土时间B比较成熟的文字出现C阶级社会已开始出现D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500年,中国处于商朝时期,此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文字甲骨文,这使中国成为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B项

10、正确;中国最早的考古文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与题干中“约公元前1500年”不符,排除A项;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已开始出现,与题干中“约公元前1500年”不符,排除C项;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与题干中“约公元前1500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董仲舒主张A任用酷吏治理地方B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C确立察举制选拔官吏D罢黜百家

11、,独尊儒术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体现出思想上的统一,也就是汉武帝时期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地方管理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物价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选举官员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12、有学者认为,战国秦汉之际,华夏范围内东西之间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秦统一后,将秦的制度强制推行到东方;西汉初年,汉廷与关东诸侯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汉武帝时局面得以改变。这说明A大一

12、统制度消除了地区文化隔阂B战国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连续性C郡国并行制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D政治重心的转移有利于巩固统治答案:B解析:从材料“华夏范围内东西之间存在巨大文化差异汉廷与关东诸侯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得出战国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连续性,B项正确;根据材料“华夏范围内东西之间存在巨大文化差异汉廷与关东诸侯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知大一统制度消除了地区文化隔阂说法错误,排除A项;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没有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政治重心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13、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废井田开

13、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推行郡县制D连坐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的限定语,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D项正确;A项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14、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两汉时期的是A“宅兹中国,自兹乂民”B“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C“江南

14、可采莲,莲叶何田田。”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C解析:两汉时期汉乐府和汉赋流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出自汉乐府,C项正确;“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出自何尊铭文,排除A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出自李白诗作,排除B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C项。15、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三星堆遗址考古相继发现两个“祭祀坑”,出土大量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等;发掘并确认了东、西、南三面城墙;发现了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象牙微雕、丝织品残留物、碳化稻等遗物,其中青铜人头像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表明,三星堆文化彰显了古蜀文

15、明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体现了早期城市文明的一些特征实证了我国农业与手工业的起源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ABCD答案:D解析:材料其中青铜人头像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体现了古蜀文明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正确;根据材料“发掘并确认了东、西、南三面城墙丝织品残留物、碳化稻等遗物”可分析出体现了早期城市文明的一些特征,正确;材料无法证实我国农业与手工业的起源地,排除;材料“出土大量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等其中青铜人头像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正确。综上,正确的有,D项正确;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填空题16、被发现的历史意义: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

16、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_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答案:人类的起源解析: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17、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商和西周基本土地制度是_。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_答案:青铜农具极少奴隶主土地所制井田制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当时的土地制度是奴隶主土地所制;经营方式是井田制。18、夏朝的统治中央:_是最高的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

17、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_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答案:夏王直接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夏王,其下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在地方上,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19、农业冶铁技术的出现,_开始使用,_得到推广。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农业生产率提高。答案:铁制农具牛耕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20、建立:约公元_,_部落首领_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答案:前1600年商

18、汤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围部族,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定都于亳。21、代表(1)儒家:战国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_”;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_。(2)道家:代表是_,崇尚_。(3)阴阳家:以_为代表,提出“_”理论,这代表着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4)墨家:代表人物是_,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主张“_”“非攻”,还提出了“_”的政治主张。(5)法家:_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_的政治思想。答案:仁政隆礼重法庄子逍遥自由邹衍相生相胜墨子兼爱尚贤韩非子中央集权解析:根据所学可得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主要有(1)儒家:战国代表

19、人物为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2)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3)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提出“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着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4)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5)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22、陈胜吴广起义(1)直接原因:法律严酷,逾期处死。(2)公元前209年,_、_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战败。答案:陈胜吴广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

20、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23、政治统治(1)制度:实行_与_,形成了“_”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2)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_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_在权力和_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答案:分封制宗法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地方内部财产解析:西周的政治统治(1)制度: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2)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

21、和冲突。24、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_崛起并受重用。答案:士阶层解析:根据所学,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25、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答案:丞相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时,受李悝“尽地力之教”的影响,

22、两次颂布分户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小家庭。公元前359年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公元前350年颁布的分户令更为严厉:“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即父与子、兄与弟在同一房屋内居住属违法行为。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革除落后的戎狄风俗,也为编定户籍、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创造了条件。摘编自高士荣秦国商鞅变法中“分户令”的重大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推行分户令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国推行分户令的影响。答案:(1)春秋战国时,宗法制逐步走向瓦解;铁犁牛耕开始应用推广,小农经济产生、发展;李悝变法提供了历史借鉴;秦孝公坚决支持变法

23、。(2)增加了税收收入和兵役来源,实现了富国强兵;革除了落后习俗;缓解了族权与政权矛盾,有利于政权稳定;为后续编定户籍等改革创造条件。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时”“公元前359年”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历史借鉴、统治者支持等角度分析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加了税收收入和兵役来源,实现了富国强兵;根据材料“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革除落后的戎狄风俗,也为编定户籍、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创造了条件。”得出革除了落后习俗;为后续编定户籍等改革创造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缓解了族权与政权矛盾,有利于政权稳定方面作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代文

24、学家地域分布总体情况北方南方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甘肃山西朝鲜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湖北不详合计西汉人数27101864103800027104百分比25.969.6217.315.773.850.9602.S87.6900025.96名次1325681274999东汉人数3231171283111611669153百分比20.9220.2611.117.845.231.960.657.193.927.193.923.925.88名次12347111258588合计人数5941351812411414116636257百分比22.9615.9513.627.004.671.560.395.455.454.

25、282.332.3314.01名次12347111255899-摘编自曹道衡、周祖撰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概括汉代文学家地域分布的特点,并分别说明其原因。答案:特点一: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原因:汉代锐意进取、开疆拓土,版图广阔。特点二:分布不均衡,北多南少。原因: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依然在北方,南方相对比较落后。特点三:陕西、河南、山东等分布重心突出。原因:陕西、河南占据首都优势,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交通便利,文人往来频繁;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经济发达,文化基础雄厚。特点四:分布重心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偏移、扩大的倾向。原因:西汉长安到东汉洛阳的政治中心迁移的完成;南方地区开发,经济政治地位提

26、升。(每点4分,答出3点即可。)解析:据表中信息可知,汉代文学家地理分布共涉及12个省份或地区(尤其是甘肃及朝鲜),故可得出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的特点;原因方面,可以从汉代开疆拓土的角度进行分析。据表可知,汉代文学家地域分布的重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以黄河流域、淮河以北为主,南方数量相对较少;文学家地域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变化,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基本吻合的,故这一特点可以从两汉时期南北经济、政治、文化对比情况加以解释。据表可知,陕西、河南及山东的文学家数量及占比优势明显,可得出分布重心突出的特点。原因可从国都地区对文化的影响、孔孟文化传统等角度进行分析。将西汉、东汉两个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文学家数量

27、及其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山西、河北、安徽、甘肃、浙江、湖北、四川、河南等地域有所上升,而陕西、江苏、山东三省则有所下降,这可以得出分布重心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偏移、扩大的倾向的特点;原因方面可以从政治上国都的变化以及经济上南方的开发等角度进行分析。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一中,“秦

28、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扫六合”的完成是在哪一年?“秦王”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答案:(1)事件:统一中国。时间:公元前221年。贡献: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皇帝:秦始皇嬴政。官职:御史大夫和太尉。(3)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解析:(1)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统一中国。时间:秦始皇统一全国时间是在公元前221年。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贡献是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皇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指的是秦始

29、皇嬴政。官职:三公中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和太尉。(3)措施:根据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可知,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西周分封示意图图2战国形势图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图2与图1相比发生的变化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答案:信息:诸侯国数量由多变少。原因:铁力牛耕推广,生产力发展,各主要诸侯国国力增强,周王式微;战时期兼并战争频繁,统一趋势不断增强。(法家等统一思想的推动;人民渴望统一等言之合理即可)影响:为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解析:信息:由材料“图1西周分封示意图”和“图2

30、战国形势图”对比可知,诸侯国数量由多变少。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铁力牛耕推广使用,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井田制崩溃,生产关系剧烈变动,周王室衰微,各主要诸侯国国力增强;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许多弱小的诸侯国被吞并;一些诸侯国进行变法,国力进一步增强,还有法家等统一思想的推动,统一趋势不断增强。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进一步减少,为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兼并战争的频繁也使人民饱受战乱之苦。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各国变法,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

31、部分,即富国、强兵与君主集权。摘编自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1)分别提取图1、图2的历史信息,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上层建筑变革的主要措施及作用。答案:(1)信息:图1反映的是铁器的使用,图二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关系:铁器的使用是当时生产力变革的重要表现,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措施及作用: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促使军功地主阶级兴起;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严格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制度,制定连坐法,加强了国家对百姓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也体现了严刑酷法;普

32、遍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思想文化专制。(任答4点即可)解析:(1)根据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铁器的使用,图二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的根本原因是铁制农具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措施及作用:结合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措施及作用进行作答即可,如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级爵”,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促使军功地主阶级兴起;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严格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制度,制定连坐法,加强了国家对百姓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也体现了严刑酷法;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翻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思想文化专制。1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