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黔之驴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28504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之驴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黔之驴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黔之驴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黔之驴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黔之驴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教育黔之驴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 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语句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二、过程和方法: 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 2、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寓意。 三、教学重点: 1、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四、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

2、技穷”这两个成语。五、课时安排:2课时 1、充分诵读,以读促学,读懂文意。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知识。3、合作通译课文,把握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初步理解文中虎和驴的形象及寓言的寓意教学步骤和内容: 2、 引:从成语入手激发兴趣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小学学过的“狐假虎威”的故事吗?(学生们答记得,然后请一个学生起来讲,讲完后,教师话锋一转)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老虎在受了狐狸的欺骗后,觉得自己在众兽面前颜面尽失,千方百计想挽回家族的损失,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令老虎苦恼不已。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且看,老虎在黔之驴中的表现(引出课题)。二、作家、作品、背景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3、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作品有江雪、小石潭记、捕蛇者说、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合称三戒)。他的散文以山水游记最为后人所传诵,他的寓言也很有名。他的作品,有的揭露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倾吐自己的抑郁的情怀,代表了 一部分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感情。本文选自柳宗元集.三戒,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三、读: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并将疑难字勾画出来。教师巡查。2、教师将学生读文中的疑难字词投影,由学生自主注音释意,师生共同补充订正。(提醒学生巧妙记忆“慭”字:来了一只狗,小心着点。

4、这样一形容学生们在笑声中既记住了字形,也记住了字义)好(ho) 载(zi) 黔(qin) 窥(ku) 慭(yn) 骇(hi) 遁(dn) 噬(sh) 狎(xi) 踉(ling) 倚(y) (hn)3、听录音读,学生注意字音。4、学生范读,师生点评。5、全班齐读,要求读出感情四、解读文意(一)解释重点字词1,选自柳河东集。黔(qi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后来称贵州省为黔。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2,好(h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3,船载以入:用船

5、装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4,则:却。5,庞然,巨大的样子。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以,把。为,作为。神,神奇的东西。把它当做神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蔽,隐蔽,躲藏。窥,偷看。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稍:渐渐。9,慭慭(yny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10,莫相知: 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莫,不。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11,大骇:非常害怕。12,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13,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噬:咬。14,然往来视之。 然: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 视;观察。15, 觉无异能:觉得(驴

6、)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16,习:同“悉”熟悉。益:渐渐。 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17,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搏:击,扑18,近:(1)稍出近之。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2)稍近,益狎。稍:渐渐。近:走进,靠近。19,益:更加。20,狎(xi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21,荡倚冲冒:碰撞靠近冲击冒犯。荡,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冲撞。冒, 冒犯22,驴不胜怒。 不胜:不堪,禁不住。胜,能够承担或承受23,蹄: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24,于是,就25,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指驴子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26,技止此耳:技:本领,技能 。止:只,仅。 此:如此 。 耳:罢了27,跳踉

7、(ling):跳跃。28,阚(hn):同“吼”,怒吼。29,乃:才。30,去:离开。(二)通假字:1.技止此耳 “止”通“只”,只,不过。2.益习其声 “习”同“悉”,熟悉。(三)古今异义:1.稍出近之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2.因跳踉大阚 因,古义:于是 今义:因为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四)一词多义:1、以为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把当作)B.以为且噬己也(认为).2、然A.慭慭然,莫相知。/庞然大物 (。的样子)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3、之A.黔之驴(的,结构助词)B. 虎见之(它,代词,代驴)C.蹄之(它,代词,代老虎)D

8、.虎因喜,计之曰(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4、益A.益习其声(渐渐)B.益狭(更加)五、重点句子翻译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因跳踉大喊,断其吼,尽其肉,乃去。六、翻译整篇文章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用处,便把它放置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大吃一惊,便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害怕。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

9、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听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始终不敢向驴子搏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更加随便地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心中盘算此事想着:“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哎呀!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宏亮好像有能耐,假使不使出它的技能,老虎虽然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 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七、理清情节:借鉴狼一文,理清并概括故事情节。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重点字词意思2、 故事情节二、自主学习1、寓言

10、中的虎和驴分别是怎样的形象?明确: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虚有其表、外强中干、迟钝麻木、不辨形势。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勇猛机警、谨慎小心、善于观察、狡猾果断的形象。虎的心理变化过程畏惧-好奇-恐惧-怀疑-高兴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动描写虎认识驴的经过,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寓意:本文只是在讲驴子和老虎的故事吗?故事的寓意在哪里?明确: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

11、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言之有理皆可)3、通过本文你对寓言有什么认识?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明一个道理的文体就叫寓言。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叫做“托物寓意、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等等。4、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作者除了讽刺那些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以外,从驴子和老虎身上还分别给我们怎样的启示?(1)从老虎身上

12、,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点能战胜它;要想解决问题,先要了解对方的情况,才能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要克服畏惧心理;遇到困难,不应逃避;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勇猛顽强的作风;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应该多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虚荣买弄;正确估计对手;坚持,不放弃。(2)从驴子身上,我们同样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不了解情况,不能轻举妄动;没有本事,不能逞强;不能让敌人了解掌握自己的底细;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有了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而且要谦虚;以黔驴的可悲下场,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5、从本

13、文派生出那些成语?写出三个跟动物有关的成语。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使完了。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庞然大物:形容表面上强大而实际上脆弱的东西。6、改写故事结局,让驴子战胜老虎:黔驴新编(字数200字,想象要合理)一场驴虎之争以驴死虎口而宣告结束,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虎家族正在为它们的英雄召开庆功会,驴家族却在沉痛哀悼他们的不幸同伴,请你代表虎家族写一份贺词,代表驴家族写一份悼词。柳宗元在这则寓言中塑造了一个不光彩的“蠢驴”形象,其实驴也很无辜,请你改编黔之驴,为驴平反,重塑驴的形象。明确:想象合理皆可。六、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及注释,默写课文。2、课下搜集柳宗元三戒中的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比较阅读。七、板书设计-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