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黔之驴》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74863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之驴》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黔之驴》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   2.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读懂寓言的情节。   3.通过对比“驴"和“虎"各自形象特点,品味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步骤:   一、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自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边讲,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1.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这里作动词用。   三、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复述大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情节。思考:   ①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故事发生的背景:“黔无驴”“船载以入”。这样安排一可见其是外来户,二来铺垫虎被迷惑的情节,三来暗说其形体庞大。   ②当驴出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虎的最初反应是“以为神"。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而且“庞然大物也”,所以觉得神奇。   ③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吗?从哪里看出?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如:“蔽”“窥之”,“近之然”,“远遁”“甚恐”,“觉无异能者”,“近出”“不敢搏”,“稍近”,“荡倚冲冒”,“跳踉大”等。虎的态度变化为:恐惧—怀疑—挑衅   ④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结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读完寓言后,你觉得驴、虎这两个寓言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讨论、概括:   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蠢物。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六、了解寓言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的、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我们既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又可以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七、作业。   1.解释下列每组中加点的词。   好事者船载以入(  ) 以为神(  ) 以君之力(  )   以为且噬己也(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   然往来视之(  ) 船载以入(  ) 稍出近之(  )   驴不胜怒,蹄之(  ) 技止此耳(  ) 尽其肉,乃去(  )   2.用“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造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