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感知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个或一堆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
6÷2=3(盒)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教师在黑板上添加1个草莓。
谈话:现在7个草莓,也按原来的方法每2个摆一盘,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学具摆,教师巡视。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老师用6÷3=2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
被分的数是几?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7÷2=3(盘)……1(个)
(3)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没有除完还有余数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交流反馈,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重点说出“余数”是哪个数。
3、教学例2,认识余数要比除数小。
(1)探究关系:出示例2。
教师拿出小棒,在黑板上用这些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
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形,列出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
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得出:余数﹤除数。
(2)归纳总结:①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讲评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时候正好分完,有时候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