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08∕T 135-2022 玉米单交种合玉188生产技术规程(佳木斯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254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08∕T 135-2022 玉米单交种合玉188生产技术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2308∕T 135-2022 玉米单交种合玉188生产技术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2308∕T 135-2022 玉米单交种合玉188生产技术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2308∕T 135-2022 玉米单交种合玉188生产技术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2308∕T 135-2022 玉米单交种合玉188生产技术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B 05黑 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市 地 方 标 准DB2308DB2308/T 1352022玉米单交种合玉 188 生产技术规程 2023-01-05 实施2022-12-06 发布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2308/T 1352022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本文件主要起

2、草人:牛忠林、吴丽丽、靳晓春、李如来、蒋佰福、王庆胜、王洪武。本文件为 2022 年首次发布。DB2308/T 13520221玉米单交种合玉 188 生产技术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依据玉米品种“合玉 188”的品种特性,规定了其生产过程中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田整地、种子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10 活动积温 2550 种植玉米品种合玉 188 的区域可参考应用本规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 1 部分:禾谷类种子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8321.1-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 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3 品种定义 合玉 188 普通玉米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 120 d 左右,需10 活动积温 2550 左右。该品种幼苗生长势强,植株整齐,株型比较收敛。抗大斑病、病毒病,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在自然条件下,不发生青枯病,螟虫危害较轻,秆强不倒

4、伏。株高 287 厘米,穗位高 105 cm,20 片叶。穗长 24.5 cm,穗粗 4.8 cm,每穗 16 行,每行 48 粒。粉轴黄粒,籽粒马齿型,品质很好,粒大,百粒重 38.3 g。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高抗茎基腐病,高感灰斑病,中抗禾谷镰孢穗腐病。4 产地环境条件 本规定适用于黑龙江省10 活动积温 2550 以上,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农业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标准的地区及符合上述标准的其它适应区。5 轮作与耕整地 5.1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良好的地块。DB23

5、08/T 1352022 25.2 选茬 优先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豆茬、马铃薯等肥沃茬口。提倡三年以上合理轮作,如无法达到三年以上合理轮作或连作地块应隔年种植。5.3 耕整地 实施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压相结合的少(免)耕土壤耕作制。有深松或深翻基础的地块,秋整地可采取耙茬或浅翻、深松整地技术。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深松深度一般 30 cm35 cm,耙茬或浅翻、深松、夹肥、起垄连续作业,起垄后及时镇压。无深松和深翻地块,三年伏翻或秋翻一次,耕翻深度 25 cm30 cm,翻后耙耢,做到无漏耕、无立垡、土壤细碎、每平方米范围内直径 5 c

6、m 以上土块不超过 3 个,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镇压。春整地地块,可采取灭茬旋耕整地,灭茬 7 cm8 cm,旋耕 10 cm15 cm,灭茬旋耕、夹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达到播种状态。5.4 起垄规格 标准垄种植:宽 65 cm,垄台高 18 cm。大垄密植栽培种植:宽 110 cm(垄上行距 40 cm,垄与垄之间 70 cm),垄台高 18 cm;宽 130 cm(垄上行距 40 cm,垄与垄之间 90 cm),垄台高 18 cm。6 种子处理 6.1 精选与晾晒 播前种子要精选,人工或机械粒选,剔除虫食粒、不完善粒、病粒和杂质,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标准。播种前 15

7、天,选择晴朗微风天气,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面或席上,晾晒 2 d3 d,并经常翻动,白天晾晒、晚上收起。播前 15 天进行 1 次发芽试验,采用精量播种的,要求种子发芽率90%。6.2 种衣剂拌种 播前种衣剂拌种。7 施肥 7.1 施肥原则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以及气候和栽培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7.2 施肥方法 7.2.1 基肥 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质含量 8%以上)10 t 以上、磷酸二铵 225 kg、硫酸钾 105 kg、尿素 50 kg 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同时增施

8、生物菌肥。7.2.2 追肥 追施尿素 250 kg。7 片叶8 片叶追肥,苗侧 5 cm6 cm、深度 15 cm20 cm。肥水充足地块宜少DB2308/T 13520223施肥,瘠薄地块宜多施肥。8 播种 8.1 播期 应在耕层 5 cm10 cm 地温稳定通过 7 8 ,土壤相对含水量 25%30%抢墒播种。8.2 播法及密度 机械精量播种。可采用 65 cm 标准垄或 110 cm130 cm 大垄通透密植等方式种植,每公顷保苗 6.0万株6.5 万株左右,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地块播后可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镇压后覆土深度 3 cm

9、4 cm。干旱地块可略深些。遇不良条件出现粉种、烂芽等缺苗情况,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利用预备苗、田间多余苗坐水补栽。9 田间管理 9.1 中耕管理 进行 2 次机械中耕。第一次中耕玉米全苗,深松 25 cm30 cm;第二次中耕玉米 7 叶期8 叶期,结合追肥同时进行。9.2 化学除草 9.2.1 原则 提倡采用苗后化学除草。依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除草剂,适时适量用药。除草剂使用和施药作业应遵守GB/T 8321、NY/T 1876 的规定。9.2.2 苗前化学除草 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块,可结合播种同时进行苗

10、前化学除草。选用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唑嘧磺草胺、噻吩磺隆等药剂。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 3 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垄台 50 cm、喷液量 200 L/hm2为宜,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9.2.3 苗后化学除草 在土壤墒情不好或苗前除草效果不好时,一般在玉米苗后 3 叶5 叶,禾本科杂草 3 叶5 叶,阔叶杂草 2 叶4 叶进行苗后除草。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吡唑草酮等药剂,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 0.5%1%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 3 个4 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离杂草 50 cm 左右、喷液量 120 L/hm2150 L/hm2为宜。9.3 病虫害防治 9

11、.3.1 原则 依据病虫害预测预报,针对生产对产量和品质等的要求,科学确定拟防治病虫害防治指标。对达到 或预计将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适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应优先采用农业、生态、生物、物理等非化 学农药的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措施。注意玉米茎腐病和穗粒腐病的防治。农药使用和施药作业应遵守 GB/T 8321、NY/T 1876 规定。DB2308/T 1352022 49.3.2 防治方法 9.3.2.1 玉米螟虫防治 成虫期采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及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幼虫 发生初期(玉米心叶末期),用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等,可满足作业需要的施药机械或航化作业喷洒苏

12、云金杆菌(BT)防治幼虫。9.3.2.2 粘虫防治 成虫期采取杀虫灯、性诱剂、谷(稻)草把、杨树枝把等措施诱杀成虫和诱集产卵。幼虫发生初期,及时喷洒苏云金杆菌(BT)防治幼虫。在玉米苗期当粘虫幼虫数量达到 20 头30 头/百株时,后期为 50 头/百株时,在大多数幼虫达到 3 龄期时,及时喷洒氰戊菊酯等化学药剂。9.3.2.3 蚜虫防治 在玉米蚜虫虫量较大的地块,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等药剂,用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或航化作业进行施药防治。9.3.2.4 病害防治 病害高发年份及时防治玉米大斑病、茎腐病和穗粒腐病。宜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利用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或航化作业等可满足作业需要的施药机械,及时喷洒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药剂预防。10 收获 10.1 收获时期 玉米生理成熟后,适时晚收。10.2 收获质量 应符合NY/T 1355的规定,收获后玉米要及时降水收储。10.3 秸秆处理 收获后秸秆还田或捡拾打捆移出田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