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试题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复习试题(四)1选择题1、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是()A场圃:农家种菜蔬和收打作物的地方。B廪:粮仓。C五谷:诗中所说的“麦”和“谷”均属于五谷。D苏辙,晚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C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C项,“麦和谷均属于五谷”错误,对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中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故选C。2、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阴阴阡
2、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A织布插秧车水打稻B织布车水插秧打稻C打稻插秧车水织布D打稻车水插秧织布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句意,然后抓住诗句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辨析所描绘的劳动场景。也可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选项。中“连枷”是脱粒用的农具,这句话意思是,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一夜农民挥舞连枷打稻子一直响到天亮。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打稻”。中“縠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这句话意思是,疏密之间种下的水稻像一片绿色的毯子,行走在稻田中水纹荡漾。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插秧”。中“畴”是田地之义,“翠浪”指流入稻田之水,这句话描写了古代用水车灌溉稻田的情景,对应的劳动场景是
3、“车水”。中“机杼”指织布机,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为“织布”。故选C。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少些来回比划的雕虫小技,少做些表面文章。两人笑笑,学着电视里的大哥,尽量摆出莫测高深的样子,却不知那种沐猴而冠的神态,就是两个小丑。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炉火纯青。“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有诗句如是说,充满隐者离群索居飘逸洒脱意境,但身处囚室中的他可没有这么高雅脱俗。他的身高,即使在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也是出类拔萃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看足球比赛,当他
4、们的球队参加比赛的时候,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为他们的队员加油。东西两路军同室操戈,紧密配合,在长山湖一带重创来犯敌军。此书面世以后,我读到过十余位评论家的文章,评论家的崇论宏议都很精辟;也收到了百余位普通读者的亲切来信。ABCD答案:B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能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还要仔细分析语境。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不
5、合语境,结合前面讲要真抓实干,因该改为“花拳绣腿”。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正确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望文生义,此处用来形容赛场上的表现,可以用“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正确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对象错误,“出类拔萃”不用来形容身高。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望文生义,句中误理解为“一家人拿起刀枪对抗外敌”。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正确。故选B。小提示: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
6、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语境义成语义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采之薄言:随便说,轻言。B薄言捋之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C三夜阴霪败场圃阴霪:连绵不断的雨。D多博村酤劳苦辛村酤:农家自酿的酒。答案: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
7、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本题中,A项,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故选A。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除,授职,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而“擢”,则是由选拔而提升。B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C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立基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
8、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D项,“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错误,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社稷是土地神和谷神的总称。故选D。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中国诗歌史上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B“风”又称“十五国风”,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
9、“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都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C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D北宋年间,苏门先后产生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学家,史称“苏门三学士”,均被列人“唐宋八大家”。“苏门三学士”中最有名的是苏轼。答案:B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错误。“风”大多是民间歌谣,“大雅
10、”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故选B。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一竿晴日舞比邻”中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择善而从之B金块珠砾C以膏泽斯民D李牧连却之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辨析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词类活用的归类,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分析。A.善,形容词话用作名词,好的意见。B.金,名词的意动用法,“把金子当作”。C.膏泽,名词活用作动词,施加恩泽。D.却,和例句相同,都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故选D。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
11、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收敛(lin)奇葩(b)原核(h)拟南芥(ji)B调侃(kn)撰写(zhun)奠定(jin)脑溢血(y)C悲怆(cng)婉拒(wn)担当(dng)毛坯房(pi)D跌宕(dng)戛然(ji)屋脊(j)超负荷(h)答案:D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奇葩”的“葩”应读“p”;B项,“奠定”的“奠”应读“din”;C项,“悲怆”的“怆”应读“chung”,“毛坯房”的“坯”应读“p”。故选D。小提示: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考查的
12、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秋日的山林是美妙的,漫山的红叶在秋风中翩然起舞,这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沉醉,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客感慨唏嘘。老张这个古玩爱好者,把多年来收集的盆盆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我到来,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自提出要在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目标以来,中国移动支付取得快速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新时代
13、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干”字当头,强化担当精神,勇于挑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接烫手山芋。这部作品,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让人百读不厌。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1500元,这令不少网友感到大快人心,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ABCD答案:A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语境是说漫山的红叶,不合语境。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语境是人物对古董比较专研,望文生义。一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
14、。使用正确。烫手山芋:比喻有好处而想得到、但又有麻烦不好处理的事物。使用正确。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形容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使用正确。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语境说的是黄女士和银行发生的矛盾,不合语境。故选A。小提示: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0、下面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15、:采采芣苢,薄言袺之A儿已薄禄相B不宜妄自菲薄C日薄西山D薄肖有之答案: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作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实词的意义,或者是用代入法将加点的实词带入句中去理解,或者以字形推断字的词性和意思。本题中,例句和D项均属语助词,无实义,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A项,形容词,微,少;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貌相。B项,动词,轻视;不应该看轻自己。C项,动词,迫近。指太阳快要落山。故选D。
16、11、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颔联将大雨毁坏场圃和雨后初晴的明媚景象进行对比,将诗人欢快愉悦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D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尾联写出了新麦入仓后诗人的心情。其中的“怜”字表现出诗人在如释重负后难以掩盖的一点遗憾。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
17、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D项,“其中的怜字表现出诗人在如释重负后难以掩盖的一点遗憾”错误,“怜”字包含了诗人对外孙辛苦劳作的心疼、敬老爱亲的认可及吃苦勤劳精神的赞美。故选D。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八十多年前,我爷爷正在南开
18、大学读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就毅然放下书本,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线。这栋十二层高的大楼无与伦比,而且里面的装饰也别具一格,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席远丘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他在任十年,致力整顿吏治,发硎新试,百姓深获其利。王经理力排众议,提拔了年轻的小张担任研发部主任,主要负责芯片的研制。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喊冤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罚不当罪,而是因为他认为还有其他人没有被揪出来,相比之下他觉得“不公平”。ABCD答案: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挥洒自如。用在此处属对
19、象误用。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用在此处使用正确。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此处该用“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家庭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发硎新试: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用在此处不合逻辑,与前文的“在任十年”相矛盾。力排众议:敢于排除别人的异议,有力坚持自己的观点。用在此处运用正确。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用在此处符合语境。故选A。小提示: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
20、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3、下列句子中,书名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B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
21、,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C“高山探险”和“山地户外”等体育项目,已被列入全民健身条例,因此,把户外探险一律看作是个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实在有失公允。D我长久地凝视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汴京城,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柳荫茅舍、木桥流水、老树和扁舟。答案: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标点符号用法,考生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语言表达中的停顿和特殊的语气语义。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B项,此处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原则”,“惩
22、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是修饰平衡关系的定语,它们都不是书名或文件名,应该采用特指表强调的双引号。故选B。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琴弦船舷谄媚垂涎三尺鲜为人知B沧海苍茫怆然创巨痛深满目疮痍C宵柝拓展落魄拓扑学唾手可得D畴昔胡诌雏形未雨绸缪踌躇满志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A项,“谄”读chn,“鲜”读
23、xin,其他读xin;B项,分别读cn,cn,chun,chun,chun;D项,“诌”读zhu,“雏”读ch,其他读chu;C项,都读tu。故选C。小提示:对于字音题,首先要有专项复习,在常见易错词语表中筛选自己易错、易混淆的词。另外,平时要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要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字形题归纳积累,分析研究,最好按字形题考查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要将课本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要仔细区别与识记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把握其字形。总之要勤于积累,将自己记不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在专项笔记本中,并且在以后的各种练习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笔记。15、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4、)A以上仅是鄙人的一家之言,权作抛砖引玉,感谢各位的聆听。B这张照片是我俩艰难打拼时互相扶持的见证,我一定好好惠存。C我才疏学浅,说话办事考虑不周,如果无意中冒犯了您,还望海涵。D学生会进行调查后将提出提高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责成校方尽快落实。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研读选项的语句,注意从主客、谦敬、语言色彩等得体的角度考虑,重在认真研读语句,仔细揣摩语言运用的环境。A项,“聆听”,虔诚而认真地听,带有尊敬的色彩。此处是指他人听说话者,不合语境;B项,“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不能用于自己;D项,“责成”,指定(
25、专人或机构)负责办好某件事,多用于上对下。此处说“学生会”责成“校方”,表达不得体。故选C。小提示: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16、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敏锐”“屏气静神”“欣喜”三个极富感染力的形容词,准确传达了袁隆平发现雄性不育植株时的心情,作者再配以“停留”“伸出”“抚摸”三个动词,更详尽地彰显了袁隆平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B钟扬妻子回忆“被胁迫”领结婚证
26、一幕,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钟扬性格上的外向热情,为人处世的雷厉风行,也为后文写钟扬执着于植物学事业做了铺垫。C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不知累”,可下班后“有时连上楼都要扶着墙”,这一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突出了作为售货员的张秉贵对平凡工作的热情、耐心与周到。D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文章结合时代特点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也对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短视心态予以了批判。答案:C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
27、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突出了作为售货员的张秉贵对平凡工作的热情、耐心与周到”错误,从文中来看,“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不知累,可下班后有时连上楼都要扶着墙”的细节描写并非彰显张秉贵的热情、耐心与周到,更多体现的是张秉贵对工作的忘我与坚守。故选C。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现在大学校园这股游乐成风、恋爱成风,奢侈、攀比成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惯再得不到改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B在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出多少优秀人物!但是,对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有独特的魅力。C随着入世和我国全方
28、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作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上海在一段时间内,不仅会受到世界经济的挑战,而且在文化领域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D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二十个国家、四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A.“习惯再得不到改善”错误,搭配不当,“习惯”与“改善”搭配不当,“改善”应为“改变”。B.“对中国人最熟悉的”成分残缺或主客倒置,应为“对来说,最熟悉的”;“对我们”成分残缺,应改为“对我们来说”。D.“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错误,结构混乱,这两句主语不一致,后一句的主语应该是“科学家们
29、”。故选C。18、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山东省著名景点一一东岳泰山将迎来旅游高峰,有关人士说,泰安市该旅游景点严阵以待,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模仿名家名作的语言,而不能欣赏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学习其崇高的精神,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每个生命个体都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运行轨迹。有人热衷于独占鳌头,一枝独秀;亦有人倾心隐于花丛,如坐春风。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吐故纳新、转型攻坚过程中的精神原动力,所以,涵养城市的文化底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
30、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ABCD答案: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主要侧重同义成语的选择、成语使用正误等两种方式。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文句中的对象为旅游景点,属于用错对象。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文句中说到我们一味地模仿名家名作的语言,而不能欣赏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学习其崇高的精神,属于取舍不当,使用正确。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
31、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文句中是说有人倾心隐于花丛,如同坐在春风里一样。属于望文生义。吐故纳新: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文句中是说文化是城市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的精神原动力。使用正确。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文句中说到是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献计献策,而不是对下属。属于用错对象。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文句中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没有瑕疵的人或事,所以不必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使用正确。故选C。小提示: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
32、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19、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是()芣苢/诗经周南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C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和鲁颂。D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答案
33、:C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C项,“又分为周颂和鲁颂”错误,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故选C。2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火箭院,记者对这句话的体会格外深刻。如“火箭人”所说,回首来时路,每一步都刻骨铭心地难忘。B最终孙权凭借着以周瑜为首的主战派的支持力排众议,强行通过了出兵抗曹的决议。C军令在军人的心中无比神圣,不听到号角就不能擅离职守,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D国家危亡之际,爱国青年毅然放下书本,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线。答案: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
34、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语境中修饰“难忘”,“刻骨铭心”不能和“难忘”搭配,使用错误。B项,“力排众议”,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语境中指孙权“强行通过了出兵抗曹的决议”,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项,“在所不惜”,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语境中说到“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使用正确。D项,“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语境中“奔赴抗日救亡前线”是一种道义上的勇往直前,使用正确。故选A。小提示: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1.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2.
35、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3.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4.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5.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6.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召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B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C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建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D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指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答案:B本题考查识记错别字的能力。A项,
36、召牌招牌;C项,建康健康;D项,指归旨归。故选B。2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流感这样的畅销书。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相,语言风格多变。B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蓬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C他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提高科学思维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D很少有人知道,这细腻而又富有文彩的文字,竟出自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理工男之手。答案:C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
37、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包罗万相”应为“包罗万象”;B项,“帐蓬”应为“帐篷”;D项,“富有文彩”应为“富有文采”。故选C。小提示: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考查的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23、下列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如果一个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
38、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A废寝(qn)忘食B臻(zhn)于至善C卓(zhu)越D笃(d)实答案:C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辨析和修改能力。C项,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卓越”的“卓”读音是“zhu”,“卓”的本义是:超然独立,高明,不平凡。24、与七言古诗相比,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
39、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快意常如秋月满心多自信得宽广寒霜不减一旗红小字云笺记岁丰ABCD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律诗这种诗歌体裁的把握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了解律诗知识,本题是七律,作品内容是“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然后要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首先找韵脚,根据律诗偶句押韵首句可入韵的原则,至少找到四句,最多五句,从“衷”“同”“风”可知,这首律诗押ong或eng韵,这就确定第一、三处应填写“小字云笺记岁丰”“寒霜不减一旗红”;其次,找对仗句,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题干已经给出颈
40、联的下一句,根据对仗中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的原则找出上一句,“政出和谐方大同”应与剩下两句中的“心多自信得宽广”对仗,名词“政”对名词“心”,动词“出”对应“多”(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和谐”对“自信”,“大同”对“宽广”,“方”对“得”,那么剩下的“快意常如秋月满”自然放在第二处,再依据对仗的原则,“快意”对“寒霜”,“常如”对“不减”,“秋月”对“一旗”,“满”对“红”,那么“寒霜不减一旗红”放在第三处,剩下的“小字云笺记岁丰”自然放在第一处;也可运用排除法,首联和颔联的第二句可能是或,排除A、B两项。根据颔联必须对仗这一原则推断,应该放在颔联位置上,故排除C项。最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检查。故选D
41、。2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雕琢(zhu)墓志铭(mng)感慨(ki)挑剔(t)B造诣(zh)精湛(zhn)内涵(hn)一把锉(cu)C拔萃(cu)发自肺腑(f)铸魂(zh)顾客盈门(yng)D边疆(jing)不懈追求(xi)赋予(y)卓越(zhu)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总之,字音是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生要在平时多识记正确的字音,要养成正音正读的好习惯,要根据字形去准确辨识字音。只有平时的多积累,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很好的作答字
42、音题。A项,“剔”应读ti;B项,“诣”应读y;D项,“卓”应读zhu。故选C。26、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C插秧歌的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战斗。D插秧歌的五六句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写出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答案:C本题考查学
43、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以兜鍪和甲借代”错误。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应是比喻,不是借代。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斗。故选C。2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采之薄:靠近B薄言捋之捋:从茎上成把地握取C多博村酤劳苦辛酤:通沽,买酒D赋诗怜汝足精神怜:可怜,表同情答案:B此题
44、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A.“薄:靠近”错误。薄:助词,无实义。C.“酤:通沽,买酒”错误。酤:酒。D.“怜:可怜,表同情”错误。怜:怜爱,表喜爱。故选B。2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B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C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立基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
45、太平、风调雨顺,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D项,“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是错误的。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故选D。2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工匠精神,匠心为本。有没有工匠精神,关键是看有没有一颗安于默默无闻、执着于追求卓越的匠心。树匠心,就要坚守初心、执着专注,秉持赤子之心,摒弃浮躁喧嚣,在工作岗位上坐得住、做得好。怎样才能坐得住、做得好?关键是要做到专心专注,追求至精至善,将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做到极致。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育匠人是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