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83525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5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探索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段艳玲1,刘少敏2(1.上海体育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广西 桂林 541004)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原则,构建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框架,以最大化发挥体育旅游赛事的积极效应并减少或避免消极影响。提出:为促进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都市目的地需预先对体育旅游赛事进行战略性规划,结合都市特征设计有效的体育旅游赛事组合,建立都市生态体育旅游认证体系,积极开发都市体育遗产以充分发挥赛事后杠杆效应,构建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网络治理机制,将体育旅游赛事作为“种子资本”融入都市整体发展战略

2、,实现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杠杆效应。关键词:体育旅游;三重底线;赛事杠杆;可持续发展;体育遗产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498(2023)10-0038-11DOI:10.16099/j.sus.2022.09.16.0001 以观看、参与体育活动或游览体育景点等形式出现的各类体育旅游活动在全球兴起,体育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行业1。从游客数量和经济影响的角度看,一些重要的体育赛事被全球许多城市作为体育旅游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然而,并非所有赛事都能给体育旅游目的地带来积极影响。在 20 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过度发展和缺乏规

3、划,由体育旅游活动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对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3,甚至有不少目的地沦为体育旅游的“牺牲品”4。目前,中国几乎承办了除足球世界杯赛外的所有国际性赛事,丰富的体育赛事资源极大地推进了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城市盲目举办体育赛事5、一味热衷申办大型体育赛事6、由政府主导办赛而忽略市民主体感受7,以及由体育旅游活动引发系列生态环境危机8等问题。为在竞争激烈的体育旅游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着眼于如何从体育赛事中获取长期、可持续的结果9,杠杆分析方法被引入体育赛事管理领域,并逐渐成为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学者关注的焦点。赛事杠杆理论

4、认为,只有对体育赛事预先进行合理规划、营销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赛事作为旅游业催化剂的作用10,举办地通过对体育赛事实施合适的杠杆化策略,可最大化发挥赛事的积极影响,并同时减少或避免赛事的消极影响11。当前,以都市为依托是体育旅游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的举办使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而绿色、安全、赛后利用、高质量发展是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成功的关键。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上海提出了到 2025 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战略目标。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面临体育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成本高、技能缺乏以及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挑战12,从赛事杠杆理论视

5、角看,体育赛事能否作为“种子资本”为新兴国家都市带来长期利益?体育赛事如何与都市旅游、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进行战略性融合以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框架,以充分发挥体育旅游赛事的经济、收稿日期:2022-09-16;修回日期:2023-03-31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2022-B-09)第一作者简介:段艳玲(ORCID:0000-0002-7892-7506),女,湖北汉川人,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和营销战略,E-mail: 2023年10月15日出版2023年10月15日出版段艳玲,刘少敏.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

6、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47(10):38-4838社会和环境杠杆效应,为提升我国都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新思路。1核心概念界定1.1都市体育旅游与都市体育旅游赛事体育旅游是个人暂时离开居住地,为参与、观看体育活动或参观有吸引力的体育景点进行的一种休闲旅行13。这类旅行不以商业为目的,而以体育为最主要的旅行动机,主要包括积极体育旅游(参与体育活动)、消极体育旅游(观赏赛事)、怀旧体育旅游(游览体育景点)3 种类型13。目前,关于体育旅游中“体育”范畴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 2 种视角:从狭义视角看,体育旅游中的“体育”是指竞争性体育,不包括休闲活动,体

7、育旅游本质上是赛事旅游,围绕影响赛事和赛事管理等问题进行14;从广义视角看,除了体育赛事活动外,一些休闲性体育活动也成为体育旅游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在关注体育赛事的同时,还应以更广阔、包容的视角探讨体育旅游问题15。目前,体育赛事在体育旅游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全球都市体育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主要途径2。都市作为产生旅游需求最为集中的地方,不仅拥有丰富的体育赛事资源,还提供了大量景点及不同细分市场活动,是吸引、接纳游客的主要目的地16。都市体育旅游是依托都市经济、文化、政治和信息等区域中心地位,利用都市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景点)、多功能的旅游服务中心地位(住宿、交通、餐饮、

8、购物、娱乐等)等因素,吸引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到都市以参与、观看体育活动或游览体育景点等形式进行的休闲旅行13,17。体育旅游与都市发展具有高度关联性,体育旅游不仅对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定位有重要影响,且一旦超过都市承载能力将会以牺牲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为代价。目前,体育旅游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而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关系紧密,当前体育旅游研究主要基于体育赛事展开,且重点聚焦于大型体育赛事的旅游效应研究。本文主要围绕体育赛事探讨都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文中提及的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是指在都市举办的能吸引游客(主要包括从外地来的观众、运动员、教练员、媒体、技术人员及其他体育管理人员等)

9、的体育赛事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在都市举办的体育赛事都属于都市体育旅游赛事,主要吸引本地居民的体育赛事不在本文提出的都市体育旅游赛事范畴内。1.2“三重底线”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在 20 世纪 70 年代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背景下被提出,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并定义可持续发展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8。Elkington19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首次提出“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TBL)原则,认为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企业营利、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三者的统一。尽管有研究指出组织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目标间存

10、在冲突的悖论20,或提出“三重底线”理念存在不合理性和误导性21,但学界总体上认为其提供了一个真正的长期视角,改变了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衡量项目或政策绩效的方式22,且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构成“三重底线”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要素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正相关关系23。目前,“三重底线”原则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分析框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也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纳入可持续旅游倡议24。由于体育旅游的特点、发展和类型不同于其他旅游形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潜在研究主题3。随着人们对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升,关于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理论框架也呈现不断演变深化

11、的过程25。早期的研究聚焦在体育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26,但有学者指出旅游系统的可持续性应建立在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更广泛的层面27,如今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已经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领域。鉴于体育赛事对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赛事利益相关者开始从注重赛事的短期收益转向赛事的长期效益,尤其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往往需要大量政府资助,赛事价值也受到公众持续关注。学者也呼吁旅游效应评估应遵循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的“三重底线”原则28。“三重底线”原则已经成为目的地用来评估与体育旅游赛事相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重要决策依据。2都市体育旅游赛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2.1对自

12、然环境的依赖与破坏一般而言,户外和室内体育赛事活动都对环境有潜在的危害。相对而言,户外体育赛事更趋依赖地理和气候条件,应对季节性及当地环境保护的挑战更为2023 年 10 月第 47 卷第 10 期专题探索39严峻29。一些依靠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都市体育旅游目的地往往凭借临海、滨湖或独特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在以发展帆船、冲浪、冰雪、高尔夫、赛车等户外运动项目成为知名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以高尔夫旅游赛事为例,尽管可产生积极经济效应,但因过度消耗土地、水资源,并导致当地动植物栖息地的改变甚至消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30。另外,冰雪体育旅游赛事由于

13、受气候影响较大,体育旅游赛事设施和服务在淡季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在旺季又过度利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31。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体育赛事发展的薄弱环节,尤其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依赖性强6,往往给举办城市带来生态空间占用、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集中爆发和生态失衡等风险8。目前,户外体育旅游赛事是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热点,而户外体育旅游资源过度消耗也引发了系列环境问题。例如,近年来我国滨海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海洋体育旅游发展面临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风险和安全事故频发等困境32。2.2易陷入大型体育旅游赛事举办陷阱体育赛事是全球主要城市进行目的地营销的重要途径,尤其如奥运会、足球世界杯

14、赛这类大型体育赛事,具有全球性认知、参与和媒体报道的优势,可为目的地品牌化或杠杆化运营提供重要机会,进而受到全球目的地国家和城市的追捧33。但是,不少学者34提出,这些大型体育赛事看似对举办地有利可图,但由于赛事生命周期短且举办成本不断上升,往往给举办地带来沉重的行政和财政负担,由赛事获得的有形和无形利益实际上难以弥补其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4 点。大型体育赛事一般由管理机构通过高度正规化的竞标流程方式授予目的地托管,严格的管理规定往往不利于目的地从赛事举办中获取利益35;同时,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还会带来犯罪、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各类社会问题31。近年来各国申办大型体育赛事面临不断增长的公

15、共监督和利益相关者质疑等挑战,如:波士顿在面对一系列困难及大量当地利益相关者反对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回了举办 2024 年奥运会的申请9;2016 年里约奥运会则因居民被迫搬迁为奥运设施让路,引发暴力抗议而受到媒体大量负面报道36。为大型赛事兴建的体育场馆的赛后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不少城市就存在将体育赛事作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盲目申办大型赛事的问题。一些为大型赛事兴建的场馆资源的赛前规划与赛后利用严重脱节,由于没有足够经费去维护和运营,不少体育场馆破损、荒废和被拆5,8。一些主办国或城市在申办大型体育赛事时,容易罔顾成本或高估收益,将赛事潜在利益视为赛事的内在属性,特别是一些

16、新兴经济体由于缺乏举办大型赛事的基础设施和经验,导致举办这些赛事所需投资大幅增加,因此有学者呼吁不要让城市最终陷入大型体育赛事举办“陷阱”37。2.3伴随潜在的突发性危机与灾难在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环境或空间内,可能伴随发生恐怖袭击、自然灾害和传染病方面的健康危害等突发事件。一些重要的体育赛事往往吸引大量人群集聚,包括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粉丝”或普通公众等 38,一旦发生“人为的”威胁(如暴动、人群拥挤和踩踏)、恐怖事件(如爆炸、劫持)及自然灾害(如源于地质、气象、海洋、水文或生物等的灾害),都将给当地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和挑战39,如 2013 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和 2015 年

17、巴黎法兰西体育场袭击事件就是典型例子。还有一些高风险体育旅游项目多在户外进行,对场所、设施、技术、人员一般都有特殊要求,如果缺乏标准认证和疏于监管,极易发生重大灾难性事件。近年来,在健康危害和传染病方面不同地区和东道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性,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等带来的健康危害使得体育旅游活动的脆弱性进一步增强40。如今,安全越来越成为影响体育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支持体育旅游产业全球化的众多举措涉及越来越多的主办城市和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城市缺乏举办大型体育旅游活动的经验,亟待建立应对体育危机和灾难的管理体系,以缓解和预防体育旅游赛事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冲击。目前,我国对体育赛事中的反恐

18、维安、公共安全和疫情等风险的预防虽比较重视,但仍出现了一些危机事件。以国内兴起的城市马拉松为例,不少城市在马拉松赛事举办中发生运动员受伤、猝死和引发当地瘫痪式交通堵塞等事件41。3基于“三重底线”原则的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分析框架3.1赛事杠杆理论的核心观点为最大化体育赛事的积极影响和尽量减少或避免其消极影响,Chalip42在 2004 年首次把杠杆理论引入段艳玲,刘少敏.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40大型体育赛事研究领域,提出赛事杠杆概念,认为要寻求从赛事活动中获得长期利益最大化,需采用一种战略性、积极主动的方法对赛事活动进行开发,这种对赛事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

19、策略即赛事杠杆。在此,杠杆成为一种战略思维,体育赛事本身成为可被充分利用、为实现预期利益而提供系列机会的一种资源43。赛事杠杆的提出标志着体育赛事管理范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事后以结果驱动的赛事管理方式转向事前进行战略性分析44。赛事杠杆战略的实施就是为提高赛事活动的潜在效应进行战略规划,将体育赛事视为“种子资本”并从中获得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更多利益4546。简言之,要实现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带来的预期效益及其派生的持续性利益,就需预先对赛事活动进行战略规划。目前,围绕赛事杠杆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赛事潜在利益的获得和放大上,少有研究讨论中小型体育赛事情境和检验杠杆理论47。3.2赛事杠杆

20、的作用机理学界对赛事杠杆的作用机理主要从以下 3 个角度进行阐述:从体育促进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对公共卫生、社会包容、经济发展可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可促进跨文化冲突的解决48,当赛事活动与社会事业相结合,则有可能通过战略杠杆产生长期、持续性影响49。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赛事活动及其潜在机遇可视为“种子资本”,如东道主对这些“种子资本”进行合理利用,则能获得赛事可持续的长期遗产,给主办地带来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长期利益50。从杠杆点的角度看,利用杠杆点对系统进行干预可实现对系统中一个相对较小部分的干预,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相对较大的变化51。杠杆点是可持续性科学在复杂系统研究中的一种实用工具,对体育赛

21、事这个复杂系统实施杠杆化策略,不仅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还能刺激地区社会和环境的变革45。同时,也有研究52指出,并不是所有赛事活动都能成功获得杠杆效应,杠杆方法不仅需要以一种前瞻性、分析性思维方式进行赛事计划,还应关注赛事预期的结果及实现这些结果的过程和战略手段,通过建立一个广泛的战略框架,使赛事与主办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其他资本产生协同作用,才能从赛事杠杆化中获得预期效应。3.3赛事杠杆理论与体育旅游赛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契合赛事杠杆理论提出的预先对赛事活动进行战略性规划以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主张42契合了体育旅游赛事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目标。赛事杠杆化的目的是为举办地创造特定赛事利益类型预

22、先进行规划,并采取战略措施使赛事活动可持续发展。尽管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仍重点关注通过赛事撬动地区经济发展,较少研究关注赛事为举办地带来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但近年来体育赛事的社会和环境效应及潜力已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53。有研究45指出,在赛事经济、社会和环境杠杆目标之间有显著的协同效应,通过跨杠杆管理可增加额外的杠杆机会,借助体育赛事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调和。体育赛事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潜力会受到举办地感知的赛事经济贡献的影响54,而对举办地居民而言,赛事的社会效应往往被视为赛事价值的关键55。学者呼吁采用一个更具战略性的方法,在发挥体育赛事的经济和社会杠杆潜力的同时发挥赛事的环境效应5

23、3。可见,赛事杠杆战略思维与企业“三重底线”战略规划和评估具有一致性,且赛事经济、社会和环境杠杆目标之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补,将“三重底线”原则应用于体育旅游赛事战略规划和实施可为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4基于“三重底线”原则的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的杠杆途径 3.4.1经济杠杆体育旅游赛事可对举办地产生重要的经济影响,其是否具有经济可持续性可通过对赛事为当地带来的经济贡献进行评估。具体而言,可从赛事活动吸引的游客数量、游客停留天数、游客支出等维度进行测评56。体育旅游赛事主要通过吸引体育游客来到目的地,在住宿、餐饮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构成来体现其对当地的直接经济影响,而体

24、育游客流的稳定性是评估赛事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指标57。体育遗产则是发挥赛事后经济杠杆效应的主要途径,为此赛事举办地必须对体育遗产的长期影响进行战略规划,而不是假设或预期这些影响可自行实现58。对体育旅游赛事实施经济杠杆战略就是将一个地区的赛事组合设想为提供当前和长期利益的可用资源,利用赛事带来的游客、贸易和媒体等机会为举办地带来长期经济利益42。同时,通过对赛事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关系管理,在赛事组织者、赞助者、媒体和负责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公共部门之间建立积极关系,借2023 年 10 月第 47 卷第 10 期专题探索41助赛事活动提升目的地品牌形象,这是发挥体育旅游赛事长期经济影响的关键45。3

25、.4.2社会杠杆体育旅游赛事的社会可持续性可从对两类重要群体的评估来体现:一类是体育游客,从目的地在满足体育游客的动机和意愿方面的能力,以及游客对体育旅游的总体满意度来测量56;另一类是举办地居民,对目的地社区居民而言,体育旅游赛事能否为其带来自豪感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将直接影响赛事的社会可持续发展59。有研究55,60指出,从居民视角看,赛事的社会影响比经济影响甚至更为重要。Welty Peachey 等61指出,体育赛事杠杆化创造的社会资本能为社区带来实质性社会价值,有助于实现以体育促发展的目标。大型赛事活动的社会杠杆作用潜力更为显著,尤其在赛事后期需通过赛事社会杠杆化实现持续性社会利益54。

26、体育旅游赛事作为一个典型社会网络,对赛事实施社会杠杆战略需关注赛事利益相关者注重的社会问题,寻求通过赛事改变或减少特定社会问题44。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举办地是基于赛事促进游客体验和当地居民对赛事的接纳和支持基础上考虑是否申办某一体育赛事的。合法性和公共性是体育赛事社会杠杆功能的动力源泉,围绕赛事活动营造节庆氛围、创建与赛事相关的社交及主题活动等,都可为赛事举办地提供社会价值49。3.4.3环境杠杆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知的不断增长,体育旅游赛事的环境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环境可持续性评价主要聚焦赛事所带来的生态变化及基础设施的发展,具体包括举办地的承载能力、拥挤程度、再回收、资源利

27、用及基础设施发展等56。赛事活动应适合举办地的规模和容量57,一般而言,小规模体育旅游赛事通常可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而大型体育旅游赛事往往涉及新基础设施建设及活动期间涌入的人流量,会给举办地带来较大的生态影响,赛事只有与举办地资源和整体形象协调或匹配时,才有可能成功举办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44。随着体育旅游赛事组织者面临的环境保护和发展绿色赛事的压力增大,政府和体育组织需向赛事运营者提供环境管理指南,对赛事进行环境管理62。有学者50认为环境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赛事的环境杠杆可视为其社会杠杆的延伸,现有的赛事社会杠杆策略框架也适用于环境杠杆方面。综上,为了对都市体育旅游赛事实施杠杆战略,以从赛事中

28、获取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杠杆效应,本文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了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分析框架(图 1)。最大化体育旅游赛事积极影响,减少或避免消极影响 赛事经济效应可持续 赛事社会效应可持续 赛事环境效应可持续赛事经济杠杆赛事社会杠杆赛事环境杠杆转型驱动都市体育旅游赛事可持续发展杠杆动因杠杆途径杠杆效应图 1 基于“三重底线”原则的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分析框架Figure 1 The leverage analysis framework of urban sporttourism events based on triple bottom line principle 4都市体育旅游赛事

29、杠杆化发展战略路径4.1制定都市体育旅游赛事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一个可持续的、有社会责任的战略规划对都市体育旅游赛事发展非常重要。利用体育旅游赛事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调和,任何形式的杠杆策略都需要合理的战略规划和更广范围的组织间联系45。赛事通常不会自动被杠杆化,发挥赛事的杠杆效应需预先对赛事进行战略性规划,权衡赛事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将赛事战略规划整合到区域整体发展战略中,通过杠杆化利用可使赛事效益优化和增强,赛事主办城市及周边非主办城市都将受益63。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在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尤其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12。一般

30、而言,所有体育活动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社会和全球环境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其生命周期,目的地在规划投资举办体育旅游赛事所需的基础设施时,需要了解赛事的生命周期64。从生态群落综合考虑体育、气候变化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以及赛事活动开展所需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可用性、不断变化的季节性天气模式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等,都是旅游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65。当前一些赛事的杠杆潜力未能充分发挥,这与赛事组织未能与其他商业组织、协会和政府进行协调对赛事进行商业开发以获取最大收益有关45。因此,都市体育旅游目的地应将赛事活段艳玲,刘少敏.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42动视为一个要素,

31、与目的地或社区结构中的其他要素形成一个共生系统进行综合发展和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都市体育旅游治理政策和战略规划的制定。4.2设计有效的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组合不同赛事当前和未来可持续的旅游价值各不相同,可持续体育旅游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识别不同赛事的潜在杠杆手段,发挥赛事组合的杠杆作用11。所谓赛事组合是指一年中在东道国举办的不同但相互关联的赛事的组合模式,旨在通过实施赛事联合策略来实现多种目标66。目前赛事杠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赛事潜在利益的获得和放大上,但不同类型赛事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和生命周期,赛事带来的收益如何取决于赛事类型、参与国家及赛事是在旺季还是淡季举行等因

32、素34。因此,杠杆策略应针对特定的举办目的地而设计,而不是“一刀切”,目的地希望利用赛事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并推动旅游持续性发展,就必须结合自身特征建立一个有效的赛事组合,并找到赛事与目的地其他节事如音乐、艺术或文化活动之间创造协同效应的方法。尽管举办大型赛事能够带来许多机会,但有研究指出小型赛事活动可能对举办目的地更有利,因为它们通常在现有基础设施环境中运行,不仅公共投资较小、可避免拥堵57,还能促进社区参与,给社区带来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益处51。城市仅靠单一赛事即使是有吸引力的大型赛事,也难以发挥赛事战略杠杆作用,还应结合目的地特征建立一个包含各类大中小型体育赛事及其他节事(如音乐、艺术或

33、文化活动)的组合1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倾向举办能产生更广泛经济社会效益、更低风险、循环性的中小型赛事或活动以吸引国内外游客25。一些世界知名“体育城市”除了举办奥运会、足球世界杯赛这类大型赛事外,还积极发展和组织城市体育联赛及本土中小型赛事。4.3建立都市生态体育旅游认证体系赛事往往给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广泛影响,而已有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和严重低估了体育旅游赛事带来的危机和灾害 39。世界旅游业组织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为“符合当前游客和主办地区需要的同时,保护和增加未来的机会”67。这是将可持续旅游设想为一种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求,又能保持文化完整性、所有资源多样

34、性、基本生态过程和生物需求方式的管理系统68。发展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体育旅游与生态环境可以共存,发展生态体育旅游能为当地社区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1。从生态旅游视角看,体育旅游的吸引力在于不仅为当地社区提供经济利益,还通过降低对当地资源的影响和非消耗性使用以维持当地生态完整1。为此,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亟待科学评估和认证,制定一个全球或地区性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体系,鼓励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体育旅游的同时改善生态实践与绩效。目前一些生态体育旅游发达国家如瑞典,已形成自己的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认证方案和标准。有研究69指出,生态体育旅游往往包含多层级主客体关系,且不同主体的价值诉

35、求差异较大甚至背离,实现多主体间的价值共创是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实际上,来自体育与旅游行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目标冲突一直制约着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因此,由政府主导识别和吸纳来自体育旅游网络系统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体系,对提升我国都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合法性和规范性指导作用。4.4通过开发体育遗产发挥赛事后杠杆效应发展体育旅游应充分认识体育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性及其对体育迷的影响。从杠杆视角看,体育遗产是发挥赛事后杠杆效应的主要途径,OBrien46提出,赛事及其潜在机遇可被视为“种子资本”,东道主如何利用这些资本是能否实现赛事

36、遗产可持续的关键。体育遗产是赛事尤其大型赛事对目的地带来长期影响的重要体现,必须对体育遗产进行战略规划,而不是预期这些影响可自行实现。大量研究聚焦大型体育赛事的遗产挖掘与构建70,奥运会这类大型赛事已被证明具有重大的遗产影响,它们往往与体育、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政治和社会影响有关71。当然这些遗产影响可能表现为消极或积极的、有计划或无计划的、有形或无形的,体育赛事带来的遗产质量取决于主办地实施赛事杠杆的协调方法72。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北京和中国带来大量体育遗产,包括公共健康、教育和志愿精神、道路、交通设施发展、场馆及设施升级、环境认知等72。学者73对 2010 年温哥

37、华冬奥会遗产研究发现,从居民感知视角看,环境遗产最为重要,其次是经济和社会2023 年 10 月第 47 卷第 10 期专题探索43文化遗产。北京 2022 年冬奥会通过绿色科技创新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其留下的生态文明遗产为绿色奥运及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都带来重要影响。注重体育遗产开发可促进体育旅游赛事长期效应的实现,这也是赛事杠杆理论倡导的从传统的事后对赛事影响评估转向事前依据赛事效应潜力制定战略规划的主要目标。目前,体育遗产景点激增引发学者对其财务可持续性的关注,体育景点应作为营利性资产来管理,还是应由体育机构资助的博物馆管理,这些项目中的商业性和文化性该如何平衡等问题,仍有待学界

38、进一步深入探讨。4.5构建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网络治理机制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体育旅游赛事杠杆战略成功的关键。体育旅游赛事是一个由体育组织、运动员、观众、支持人员、政府、社区、媒体等诸多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典型社会网络74,而赛事杠杆化将形成一个由参与者、决策者和提供者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可控制的社会网络空间,有多种网络治理模式和技术运作手段对其进行干预43,在当前环境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情境下,上述任何一个机构或组织都无法单独解决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75。实施杠杆策略的赛事类型和特征不同,参与其中的各利益相关者拥有的关键资源及在网络中的地位也不同。一般而言,当地政府和目的地营销组织被认为拥

39、有最大的合法性和权力,而网络中的赛事产业组织、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往往缺乏有效联系的桥梁76,尤其在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运营过程中,组委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面临政治、财务、组织、关系、运营、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媒体等诸多问题,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物质的、政治的、从属的、信息的和象征的利益)也各不相同,利益相关者的承诺、权力及无处不在的政治、沟通等因素都将决定赛事的成败77。体育旅游赛事的规划与治理多为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一般由政府或社区发动利益相关者审议和采取行动以达成总目标78,在体育旅游战略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则需各利益相关者进行跨组织参与和支持79。任何形式的杠杆都要求重要的战略性规

40、划和更广范围的组织间联系,因此,赛事杠杆战略实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45,赛事政策制定者、目的地营销者和赛事管理者在战略制定、政策提供和资源互动方面需要高度协同72,而当前体育旅游产业缺乏高度的协同性和凝聚力已成为产业管理面临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80。因此,体育旅游赛事网络治理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构建一个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有效网络治理机制对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战略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综上,本文基于战略规划、过程实施与形成结果的战略框架,构建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发展战略路径(图 2)。体育旅游赛事组合设计大型体育赛事中小型体育赛事协同都市其他节事活动都市整体战略战略规划过程实施形成结果利益相关

41、者合作制定都市体育旅游赛事发展战略规划生态体育旅游认证生态体育意识科学评估生态体育旅游认证体系短期利益赛事影响长期利益体育遗产平衡构建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网络治理机制图 2 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发展战略路径Figure 2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path of leveraging urban sport tourism events段艳玲,刘少敏.基于“三重底线”原则构建我国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445结束语体育赛事被视为获取经济社会效应的有效催化剂,被许多发展中国家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一些主要在发达国家举办的大型赛事如奥运会、足球世界杯赛和 F1 汽

42、车大奖赛等被作为贸易、政治工具和现代化经济的象征逐渐转移到新兴市场80。目前,关于赛事杠杆的研究整体上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主要针对发达国家,且现有研究多聚焦大型赛事及其带来的旅游机会,而关于赛事经济和社会杠杆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47,至于如何从小型赛事杠杆活动中获利的实证证据则更少61,针对发展中国家赛事杠杆方面的研究更是匮乏。我国体育赛事的旅游杠杆效应一度被作为一种附属效益,并没有引起举办地政府的充分重视,一些大型赛事举办地政府将关注重点放在防范各种意外风险以确保赛事顺利进行上,导致无暇顾及对赛事潜在机会与潜力的充分挖掘81。实际上,当前世界各地体育旅游赛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杠杆的战略设计和实

43、施一直参差不齐,或是杠杆缺失,或是通过猜测,较少通过系统战略进行规划。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注重对大型赛事实施杠杠战略的同时,还应大力关注和发展本土、可循环的中小型赛事,充分利用不同类型赛事活动的杠杆资源机会,以实现都市体育旅游赛事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利益平衡,最大程度地发挥赛事的杠杆效应。本文基于赛事杠杆理论视角对体育旅游赛事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构建了基于“三重底线”原则的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战略框架,以此为发展中国家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发展提供新思路。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识别和选择典型都市体育旅游赛事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对本文提出的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设想进行实证检验,提供必要的数

44、据支持与有力的实证证据,以验证赛事杠杆化战略实施的作用与效果。同时,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战略实施将涉及复杂的社会网络空间,未来亟待探索构建多元协同的赛事网络治理机制,为都市体育旅游赛事杠杆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保障。作者贡献声明:段艳玲:提出论文主题,设计论文框架,撰写论文;刘少敏:收集整理资料。参考文献 SINGH S,DASH T R,VASHKO I.Tourism,ecotourismand sport tourism:The framework for certificationJ.Marketing Intelligence&Planning,2016,34(2):236-255 1

45、 SCHLEMMER P,BARTH M,SCHNITZER M.Researchnote sport tourism versus event tourism:Considerations ona necessary distinction and integrationJ.Journal ofConvention&Event Tourism,2020,21(2):91-99 2 JIMNEZ-GARCA M,RUIZ-CHICO J,PEA-SNCHEZ A R,et al.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sports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

46、y:2002 2019J.Sustainability,2020,12(7):2840 3 SERAPHIN H,GOWREESUNKAR V,ZAMAN M,et al.Community based festivals as a tool to tackletourismphobia and antitourism movementsJ.Journal of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2019,39:219-223 4 任丽娟.举办体育赛事惠及民生的发展方向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6):699-701 5 金朝霞,于文谦.大型体育

47、赛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1):75-81 6 樊红岩.我国城市马拉松问题诊断及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2-26 7 梁波.大型体育赛事承办中的城市生态风险识别及防范策略研究: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5):425-431,446 8 LAUERMANN J.Bostons Olympic bid and the evolvingurban politics of event-led developmentJ.UrbanGeography,2016,37(2):313-321 9 SIYABULELA N.

48、Using sport tourism events as a catalyst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Cape Province,South AfricaJ.Afric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Tourismand Leisure,2016,5(3):1-210 ZIAKAS V.Planning and leveraging event portfolios:Towards a holistic theoryJ.Journal of HospitalityMarketing&Management,2014,23

49、(3):327-35611 SWART K,TICHAAWA T M,OTHY J D O,et al.Stakeholder perspectives of sport tourism development ingabon:A case study of the Africa Cup of NationsJ.EuroEconomica,2018,37(2):177-18912 GIBSON H J.Sport tourism:A critical analysis ofresearchJ.Sport Management Review,1998,1(1):45-7613 DEERY M,J

50、AGO L,FREDLINE L.Sport tourism or eventtourism:Are they one and the same?J.Journal of Sport&Tourism,2004,9(3):235-24514 WEED M.Editorial:Event sports tourismJ.Journal ofSport&Tourism,2007,12(1):1-4152023 年 10 月第 47 卷第 10 期专题探索45 HRITZ N,ROSS C.The perceived impacts of sporttourism:An urban host co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