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78631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复习提纲 第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1) 睾丸_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功能。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具有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功能。 2)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作用,形成的细胞叫受精卵,受精部位是输卵管。 3)受精卵开始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形成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氧气、营养,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约需280天(“十月怀胎”),发育成熟后通过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胎儿出生后叫婴儿。 4)新生命的起点是精卵结合(或受精卵)。人的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直到个体发育成熟,而人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指从出生以后的婴儿发育为成年人的这一阶段。人生长发育的时期可分为:婴儿期(0~1)、幼儿期(2~6)、童年期(7~11)、青春期(12~23)和成年期。 5)青春期形态、生理特点:身高、体重的显著增加;器官功能发育显著,如肌肉力量突增,心脏收缩力大大提高,肺活量显著增大,脑结构和功能不断分化和发展,调节功能大大增强;性发育: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男生出现遗精,女生出现月经;第二性征的发育,如男性包括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女性包括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青春期也是个体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心理特征既有童年期的痕迹,又有成年人成熟心理的萌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好兴奋易激动。(了解,会判断选择) 6)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骨经过煅烧后剩下的物质),使骨脆硬; 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骨经过脱钙后剩下的物质),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骨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7)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1)人体中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6+1)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纤维素;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的供能物质,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分。 3)用纱布包着面团在清水中挤揉,有白色的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滴加碘液后变蓝,证明是淀粉;纱布里剩下的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是蛋白质;挤压烘干的种子(如花生)在白纸上留下印迹,说明含有脂肪。 3)人体获得的这些营养物质来自于食物,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比如:瘦肉、蛋、奶、鱼、豆等中含的蛋白质较多,谷类和甘薯、马铃薯、藕等植物的根或茎中含的淀粉较多,肥肉、蛋、大豆、花生含较多脂肪,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较多。 维生素A 夜盲症 动物肝、蛋、奶、胡萝卜 维生素B1 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 维生素C 坏血病 新鲜的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佝偻病 海洋鱼类的肝、蛋、奶 4)我国公民膳食中容易缺乏钙、铁、碘。 食用加碘食盐是预防缺碘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钙 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老人) 鲜奶、蛋类、豆类 铁 贫血症 动物肝、肉类、蛋类、豆类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带鱼等海产品 5)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和消化腺(唾液腺、肝、胃腺、胰腺、肠腺)组成。食物的消化与消化液中的酶 (如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胃腺分泌胃蛋白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酶(生物催化剂)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但有的消化液中无消化酶,如肝脏分泌的胆汁,它具有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作用,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6)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口腔内的细菌可将糖类变成酸液,腐蚀牙釉质,当腐蚀发展到牙本质时,会形成龋洞,龋洞深入牙髓腔,引起牙痛。因此,餐后、睡前应注意清洁牙齿。 7)口腔里的物理性消化:咀嚼和搅拌; 胃里的物理性消化:蠕动和搅拌; 小肠里的物理性消化:蠕动和搅拌 8)淀粉被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口腔 (因为口腔内有唾液淀粉酶) 蛋白质被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胃 (因为胃里开始才有蛋白酶) 脂肪被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小肠 (因为小肠里才有脂肪酶) 口腔 小肠 淀粉 ————————> 麦芽糖 ————————————> 葡萄糖 唾液淀粉酶 肠液和胰液中的酶 胃 小肠 蛋白质 ———————> 初步消化 —————————————> 氨基酸 胃蛋白酶 肠液和胰液中的酶 小肠 小肠 脂肪 ————————> 乳化成脂肪微粒 ——————————> 甘油和脂肪酸 胆汁 肠液和胰液中的酶 9)由于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很薄,均由一层细胞构成。因此,小肠是人体最主要的吸收的场所; 除大部分的甘油、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物质都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10)胃能够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11)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食用足够的糖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食用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餐热能比是:30%:40%:30%。 12)我们要重视食品安全,购买有包装的食品要看产品说明书,要有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质期限,使用方法等。不吃霉变、已过保持保质期的食品,不滥用微量元素强化食品等。(了解,会判断、选择)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应 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如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分层现象。 血液凝固与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 关, 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 3)人的血液是由 血细胞 和 血浆 组成的。 血浆90%以上都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 形态 大小 数量 功能 红细胞 双凹圆饼形,成熟后无核 较小 最多 运输氧气 (缺少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会出现贫血) 白细胞 圆球状,有核 最大 最少 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 血小板 不规则,无核 最小 较少 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 4)红细胞中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现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多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 5)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学会解读) 患者 检查项目 诊断结果 可能患的疾病 A 红细胞计数(RBC) 低于正常值 贫血 B 白细胞计数(WBC) 高于正常值 炎症或发炎 C 血小板计数(PLT) 低于正常值 不易凝血 D 血红蛋白含量(Hb) 低于正常值 贫血 6)体内血量是相对稳定的,若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400毫升),对身体无太大影响;若一次失血超过总量30% (1200毫升),则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这时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输血时,异型血间混合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阻碍血液循环。所以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最常见的是ABO血型,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O型。血型鉴定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A型 B型 O型 AB型 A型标准血清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B型标准血清 有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一般情况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病人(万能供血者); AB型血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万能受血者)。 《献血法》中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7)人体内主要起运输物质作用的系统是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和心脏组成的封闭管道系统,血液在此管道中循环流动。 8)血管包括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 血流方向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厚、有弹性 较小 最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薄 大 较慢 毛细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从小动脉到小静脉) 最薄,只由一层细胞组成 最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最慢 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分,会随着心脏的跳动而搏动,产生动脉脉搏;“切脉”摸的就是动脉脉搏。 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分布在浅层的静脉;输液时将药物输入静脉。 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9)心脏 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心房与 静脉 相连,心室与 动脉 相连。由于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向主动脉,然后流向全身,因此,左心室 的心壁最厚。血液在身体中是 循环 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 心脏犹如倒置梨,位于胸腔两肺间; 心尖指向左下方,心脏可分四个腔 上房下室房室通,左右房室不相通; 房连静脉室连动(因为有着瓣膜在),静房室动不倒流 10)含氧气丰富的血,颜色鲜红,为动脉血;含氧气较少的血,颜色暗红,为静脉血;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过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时,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过肺部毛细血管网时,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为75次,儿童的心率一般比成年人高。 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叫做动脉脉搏。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12)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位于分数的分子上);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位于分数的分母上);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 kPa,则认为是高血压。预防高血压要注意:多锻炼,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