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214.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8631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2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2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2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2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2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疆石河子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2.14)一、选择题: 1下图是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按顺序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D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2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针对货物进出口税率,分别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和“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这些条款规定表明A适应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宣告破产C列强获得与中国同等的关税制定权 D中国由此丧失了关税自主权3中

2、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己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据此分析,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的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B日本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D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4鸦片战争后的西方传教活动同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民教冲突不断,教案频发,最终爆发了规模浩大的义和团运动。造成这一时期“教案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族危机严重激化了民教冲突C太平夭国运动宣扬拜上帝教 D中国民众固有的仇洋排外心理5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以下各项最能体现这一观

3、点的是A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内地经商 B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义和团运动后“惩办首祸诸臣” 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6有人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革命本身是流血是破坏,但辛亥革命最后走向了和平解决,这里面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A袁世凯玩弄政治权术 B革命派力主民主共和C各派力量的相互妥协 D西方列强的推波助澜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政体采用美国式的总统制,但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将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这一修改A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避免了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动荡C体现了孙中山政治理念的改变 D反映了革命派有“因人设法”的嫌疑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指

4、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太平天国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9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出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一些北洋军阀也参与了进来。上述现象表明五四运动属于A资产阶级运动B社会主义运动C民族主义运动D自由主义运动10“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段话出自A土地法令B共产党宣言C四月提纲D和平法令11马克思曾对巴黎公社做过如此评价:“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个集团

5、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由此可判断巴黎公社A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实行了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C其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D将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12“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A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D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13陈独秀说,党的“一

6、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改变斗争策略,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4旧军军机电报第一号:“晚上10点钟,暴决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一电报A是对九一八事变的客观描述B是研究中国开始全面抗战的珍贵史料C是当时的记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所述事件可能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时期151935年起,蒋介石就通过一些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

7、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通过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这反映了A共产国际要求国共停止内战 B国民党放弃了武力剿共方针C外部环境推动两党关系转折 D西安事变推动政治局势改变16毛泽东说:“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护神,人民的朋友,专制者的敌人。所有封建专制统治者都把美国当眼中钉。”毛泽东的这一言论可能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7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了不同的谜底:屈原(原子弹)和苏武(苏联出兵),周恩来则认为是“共工氏”(传说中的水神),还

8、有人认为谜底是华佗(拖,意为牵制)这些不同的谜底说明A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功绩被忽视 B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D人们对抗战胜利不同的理解和认识18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写道:“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这是指新中国实行了A.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到:“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

9、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清除了党内的走资派 B破坏了民主和法制C让群众全面夺取了政权 D推动了思想的自由发展201978年,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A法律至上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依法治国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21邓小平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中讲到:“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它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邓小平所指方针政策的目的在于()A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 B保持香港

10、的长期繁荣稳定C换取英国在香港间题上妥协 D争取香港同胞的广泛支持22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发行新货币。苏联针锋相对,也发行了新货币并封锁了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从而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苏联这一做法A表明苏联掌握战略优势 B造成了北约与华约的全面对峙C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D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23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旧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表明A旧本正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日本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控制C国际格局由“冷战”对峙到多极鼎立 D美国逐渐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24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一书中认为:“我们目前

11、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争时代。”“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A苏联成为世界性强国 B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C世界多极化趋势力叼虽D美国霸权地位的加强25观察下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949年出现建交高峰是因为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72年建交高峰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C1992年出现建交高峰是因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三次建交高峰都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26.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代 D.宋代27.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

12、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A.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 B.“工商食官”制度己被打破C.国家规范了民营手工生产 D.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28.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A.农业的精耕细作B.自然条件决定了古代农业发展水平C.铁犁牛耕开始出现D.古代中国的耕犁技术始终没有创新29.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30. 乾

13、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C.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二、材料解析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

14、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毅国教民的方案,不过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蒋廷献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

15、社会革命”的。(10分)(2)材料二中的“拳匪运动”是如何救国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0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救国运动的不同结局的因素有哪些?(12分) 高一历史周测试卷12345678910答案AD D BCCDB 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 DCCCCDAB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ACDBBABA31、(1)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2)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破坏一切洋人相关的事物反映当时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3)新民主主交革命道路(或“武装割据”道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理)关键: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4)领导阶级的先进性或局限性,是否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否有坚强有力的组织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