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凤凰国标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075402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凤凰国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凤凰国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凤凰国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凤凰国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凤凰国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 理解科学是什么。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3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4 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 想知道,爱提问。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4树立起我们也能

2、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本单元的内容:1、科学是- 2、做一位小科学家单元教学概念图科学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提出问题 本单元试验 科学内容实验内容材料备注1科学是. .1 视觉暂留1纸条2铅笔2做一位小科学家1“站立”实验2 介绍科学家1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三角形、拱形硬纸片,晒衣夹子若干,铅笔(削好带尖的)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还可以自行选择其它材料做“站立”实验课题: 1 科学是. .课程标准: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 理解科学是什么。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教学目的: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

3、系列活动。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 想知道,爱提问。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喜欢上科学课。 知道什么是“科学”。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能说出什么是科学。 层次2:学生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层次3:学生能将我们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探究能力:层次1: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层次2: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但不会积极寻找原因。 层次3: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初步的交流与合作。教学材料: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老师互

4、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了解儿童对“科学”的已知程度,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探索和调查1 让孩子们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第页上面的插图,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大家在一起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2问一问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科学的问题,要求举例。3“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引出学生更多的亲身经历。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5动手做“暂时记忆能力”小实验。活动前要教给学生怎么制作活动道具,还要讲清如何操作,以便能得到好的效果。6让学生读读故事,再按照教材上卡通人的提示复述琴纳的故事。7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是什么

5、与儿童自身的经验衔接,为理解“科学是什么”做好铺垫。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借助科学家的故事,认识科学是什么。回顾和解释1 什么是科学?2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知道“科学”是什么2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科学知识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初步体验探究。 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 学习用多种形式交流收集的资料。 体验活动有效开展,树立起做科学家的

6、信心。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科学是什么。 层次2知道科学是什么,但不能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相联系。 层次3: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探究能力: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家的满足感。层次1:学生不能从找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 层次2:学生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但不能与发明创造相系。 层次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材料:三角形、拱形硬纸片,晒衣夹子若干,铅笔(削好带尖的)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要柔软一点的,用手就能缠绕的)圆规、曲别针、各种颜色的卡纸(硬纸板)、剪刀。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指导

7、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分步发放器材,进行提示。让学生去试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索和调查1 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持平衡?(组织学生动手尝试)2 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3 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4 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验。(做之前教师讲清要求。)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通过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体验科学结论来之不易,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回顾和解释1 你喜欢哪些科学家?2 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3 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第二单元 我眼里

8、的生命世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过程与方法:*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

9、用于新的情境中。* 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了

10、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知道常见动物的名称。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几个大类动物的特征,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类。*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知道生物生存需要

11、水、空气、营养和生存空间。*靠吃其他生物获取营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本单元的内容: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4、植物动物人单元教学概念图物体非生物生物植物动物 本单元试验科学内容试验内容材料备注1寻找有生命的物

12、体1 寻找生物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1 认识开花植物的主要器官2找出两种植物的共同特征3给植物分类几种典型的植物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1 动物的共同特征2 给动物分类3 认识多种动物典型动物的图片4植物动物人1 生物的共同特征2 类人猿的资料课题: 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课程标准:1 科学探究: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2 知识与技能:

13、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情感

14、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愿意合作与交流。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 层次2: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不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层次3: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探究能力:能够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层次1:不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层次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层次

15、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教学材料: 供学生寻找的某环境(校园、田野、花园或苗圃);记录纸。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好吗? 教师事先考察寻找地点。 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 寻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 讲清如何记录,强调可以写,也可以画。 规定寻找时间为分钟左右。 教师可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提醒学生不要跑出去很远。通过寻找,积累大量感性认识,为生物概念的形成提供依据。探索和调查1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2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3“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吗?” 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理

16、由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回顾和解释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2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课程标准:科学探究:1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3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3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4能简单概括植物

17、的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 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植物的美,爱护植物。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信息的道理。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 不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层次2: 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

18、,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但不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层次3: 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探究能力:层次1: 不能够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层次2: 能够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层次3: 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教学材料:一株常见的、易找的绿色开花植物植物的图片。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植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马上来研究。探索和调查1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描述要陈述事实,可以使用数字,但不要有修饰语。2 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你看到的吗?”3任选两株

19、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4补充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教科书上的植物分别是:丝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背景图是水稻。)5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提醒学生: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培养观察技能,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器官。了解植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关注。回顾和解释1 植物都有哪些相同?2 植物有哪些不同?能说出植物具有的基本特征。3动物的不同与相

20、同课程标准:科学探究:1 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2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动物的名称。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几个大类动物的特征,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类。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个动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21、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按照自定的标准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科学知识 知道动物的共同特征。 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小动物,与动物有亲近感。 体验到通过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个动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 :不能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 层次2:能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但不能发现动物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层次3: 能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 发现动物之间的不同与相同。探究能力:能够按照自定的标准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

22、层次1: 学生不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层次2: 学生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但不善于辩护自己的观点。 层次3: 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教学材料:任选一种鱼,课前捉来的蚂蚁、各种动物的图片、两个不同类的动物。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动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马上来研究。探索和调查1仔细观察一条鱼和蚂蚁,并把它画下来。要求学生标出小动物身体上的各部分。2 比较鱼和蚂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3观察小动物喜欢吃什么。要求观察的前一段时间不喂食。4任选两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先找

23、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5补充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6按照自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提醒学生: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如: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如分成“哺乳类、两栖类”等,要加以肯定,。)7做“猜一猜”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养成在研讨中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回顾和调查组织学生读科学家的故事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4 植物.动物.人课程标准:科学探究:1“能

24、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3 “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4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存空间。 靠吃其他生物获取营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能够用

25、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 意识到人也是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 学生不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细致观察。 层次2: 学生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细致观察,但不能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层次3: 学生不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细致观察,能

26、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探究能力:层次1: 不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层次2: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说不出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层次3: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材料: 一组萝卜和兔子生长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黑猩猩或其他类人猿的录像资料、相应的放映设备。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找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探索和调查2组织学生把比较的结果用集合图记录下来3找其他动植物作比较,尽量找身边熟悉的动植物。4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

27、同之处?5利用画面上类似的动作,引发学生讨论人与其它动物的关系。随即进行善待动物、善待自然的教育。6引导学生把人归为动物一类,让学生说出人与动物的相同点和自身的独特性。7动物植物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将前面的比较结果再进一步进行比较,得出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共同特征。8 让学生谈谈人与动物、植物应如何相处。9 引导学生说出图内各部分应该填什么,填圆圈图。(可以先看“笔”的圆圈图,说说几种笔之间的关系。)知道人也是生物,懂得人与其它生物要和谐相处。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明确生物、植物、动物、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回顾和解释动植物有什么区别?请你把它们的区别写出来或画出来。(理由越多越好)

28、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生命离不开水 一、 课程标准:科学探究:1 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根据需要,从更多的渠道查阅有关资料。3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想知道,爱提问。2 愿意合作与交流。3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4 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科学知识:1 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二、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科学知识 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情感态度价值

29、观意识到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三、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四、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动植物生长、繁殖以及家庭、农业、工业、等领域离不开水。 层次2:学生能简单了解水的作用。层次3:学生能深刻认识到水的作用。探究能力层次1:学生无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层次2:学生能用一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层次3: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并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五、教学材料: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

30、料,各种食物含水量的数据,分组实验用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记录纸、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小尺。六、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一、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全面提升水的重要性认识。1、教师提出讨论内容:水有什么用?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要求说得越多越好,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及时的写或画在白纸上。2、每组代表把纸张贴在黑板上,并作介绍。学生评比哪一组水的作用说得多,说得好。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补充水的作用。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动物、植物、人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1学生在上本课之前对水

31、的作用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都是琐碎的,这部分内的教学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用看、说、写、画等方法将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较完整的体系中,使学生领悟“生命离不开水”的真正内涵。探索和调查二、启发学生动脑想办法,发现植物体内的含水量。1、教师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挤”出植物体内的水,想的办法越多越好。2、学生讨论:如何比较植物体内水的含量。3、每组选择几种方法“挤” 出植物体内的水,并进行比较。4、学生活动后的汇报:哪些植物含水较多?哪些植物含水较少?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真实地感受植物体内的水,活动时所用的植物应选择含水量较多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学生容

32、易“挤”出水来,也便于比较。2“挤”水的方法很多,教师可在课前提供给学生“挤”水的工具,如纱布、菜刀、切菜板、榨汁机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工具,但这里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3关于水量的比较,如果能将水“挤”在烧杯里进行比较最好,但要注意进行比较的植物的量大致要差不多,如果不能明显地将水“挤”在烧杯里的话,可以以餐巾纸的潮湿程度来比较。4在教学时,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还有哪些地方有水,目的让学生明白除了植物体内有水外,动物体内也有水,例如鸡蛋里有水,人体内也有水等。回顾和解释 三、在涂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人体及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 1、教师提问:有谁知道我们人体里含有多少水吗?我们

33、喝的牛奶,吃的鱼、鸡蛋等含有多少水吗?2、学生猜测。3、学生用淡蓝色的水彩笔表示各种物体中水的含量。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了解人体、各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了解人们在吃食物补充营养的过程中,也补充了大量的水,在教学时,2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其他食物含水量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得更深入、更多一些。4、讨论:你看了各种物体中水的含量有什么想法,或你想说些什么吗?3教师应说明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可以用一个圆来解释,但不能耗时太多,目的只是让学生看懂,而不是会算百分数。 四、通过亲自观察,发现植物每天要“喝水”,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1、 教师出示小草,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小草每天

34、“喝”多少水呢?2、学生讨论:需要哪些器材?如何保证容器中的水是被小草喝掉的呢?如何设计实验装置?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4、分组安装实验装置,并讨论:怎样知道小草“喝”了多少水呢?5、布置课后观察作业,并将每天的观察结果记录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连续观察一周小草每天“喝”了多少水,从而使学生在对小草的呵护中,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2由于三年级学生还小,所以平时教师要加强督促和管理。最好在学生明白装置原理的基础上,在教室里安放装置。然后,将其摆放在向阳的窗台上,这样便于学生天天观察和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 2观察水 一、 课程

35、标准:科学探究: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2愿意合作与交流。3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二、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水的发现。知识与技能1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2 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水是没有

36、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用较具体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四、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层次2: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层次3:学生能清楚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探究能力层次1:学生无法表述清楚自己的观察结果。层次2:学生只能用一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层次3: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用较

37、具体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五、教学材料:每组一套学生实验材料:牛奶、白醋、糖水、水装在无色透明的容器里,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形状各异的容器、塑料袋、水。三年级工具箱里的流速板(或油毡纸),滴管,加一点红色颜料的水。六、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一、导入新课,交流对水的认识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离不开水,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教师适时地出示一杯水)关于水,你们还知道些什么?1 学生交流对水的已有认识,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板的左侧“我知道的水”一栏里。2 引入新课,揭题: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水的秘密,说明平时大家对水都很感兴趣,观察得

38、非常仔细。其实这普普通通的水还有许多的奥妙呢!下面我们就让我们继续来观察和研究水吧。1在研究水之前,让学生说说对水的已有认识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教学活动引向对方法的探究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达到资源的共享,引导学生与同伴分享他们已有的经验。2将学生的发言板书出来,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又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导他们认真倾听同伴的意见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也将学生的思维留下了痕迹。探索和调查二、通过找水的过程来学习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1、 谈话:既然同学们对水都很熟悉了,那么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请你从桌上的4杯液体中将水找出来,并且把辨认水的过程、方法和理由写下来或

39、者用图画出来。我们不光比速度,更要比哪一组的方法最科学、最合理,比哪组的发现多?所以在活动前请各小组先讨论一下,不要到时手忙脚乱的。2、学生分组活动:辨认哪一杯是水。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辨认水的过程、方法和理由,并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较为合理和科学、哪一组记录的好1此活动的目的不光是认识水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对观察方法的探究,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此项活动。交流时请学生先出示记录纸,然后按记录的过程边演示做法边说明这么做的理由。这样的交流需要小组的合作。学生品尝液体味道时,不要共用一根筷子,这样不卫生。在恰当的时机教师要强调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

40、2学生容易将气味和味道混淆,把嗅气味当作闻味道。老师要提醒学生:闻的是物体的气味,尝的才是物体的味道。强调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也不能随便尝。 回顾和解释三、引导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易流动的特点。1(出示装在不同形状容器里的水)讲述:请仔细观察这些容器里的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2小组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水的特点记录下来。3小组汇报、讨论,得出结论。1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动的特点。这项内容看似简单,却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2教师可以多提供几种形状不同的容器,便于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和易流动的特点。四、体会水滴流动的快慢与水滴的大

41、小有关。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水容易流动,那水流动的快慢可能和什么有关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2学生进行预测、设计试验。3分组试验,得出结论。1试验时可以分别将滴、滴、滴、滴、滴水的水滴滴在流速板凹槽里或油毡纸上的水平位置上,慢慢倾斜一定角度,以此体现比赛的公平性。3神奇的水一、 课程标准:科学探究:1 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想知道,爱提问。2 愿意合作与交流。3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4 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科学知识:1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

42、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二、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水的其他本领。 了解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水的其他本领。了解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四、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 层次2:学生仅能简单了解水可以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层次3:学生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水可以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并能了解水的其他本领。探究能力层次1:学生无法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层次2:学生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一些性质,但不能很好的描述出来。 层次3:学生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