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混合式教学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策略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49415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式教学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策略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合式教学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策略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合式教学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策略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海泛舟DOI:10.16309/ki.issn.1007-1776.2023.11.010机械职业教育2023年第1 1 期混合式教学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策略探究黄明俊1 子孙南南2(1.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西桂林5 4 1 0 0 6;2.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1 1 0 0 3 4)摘要混合式教学可在创新课程思政实践形式的过程中,全面推进协同育人,在带动课程思政契合新时代新要求的基础上,全方位提升育人实效,为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带来发展机遇。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育人元素挖掘、混合式教学实践环节不健全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应

2、优化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以此引领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实践。同时,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在丰富混合式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上完善教学环节,在多元协同中全方位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以混合式教学带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完成。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育人基金项目 2 0 2 2 年度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教社“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课题“智慧教育环境下基于TPACK框架的高校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状与发展研究”(WYZL2022LN0008);2 0 2 2 一2 0 2 3 年度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构

3、研究”LZY22394)作者简介 黄明俊,男,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外语教学;孙南南,女,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语言文化教学。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关注育人格局的全面性和协同性。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拓展和延伸了专业课程的内涵与作用,两者相得益彰。高校要融合各类育人实践,培育综合素质较强的时代新人,在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全方位提升高校育人质量。目前,混合式教学不仅仅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简单对接,更强调二者之间教学优势的充分整合,在互相融合中形成高度配合、影响深远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突破了线下教

4、学的时空限制,又能在发挥线上教学优势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性,从而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关注,为其提供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便利条件,在师生充分互动和密切协作中推动教育人脑人心,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1 。从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的角度来看,混合式教学在契合课程思政多元协同育人体系要求的基础上,拓展了课程思政的协同场域,既能深人挖掘各类思政元素又能创新教学模式,在注入生机活力、融人全新力量的过程中深化多元协同,从而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2 。但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对教师队伍的育人水平、思政元素的挖掘整合、课程教学的精准推进等都提出较高要求,也呈现出全新趋势。鉴于此,高校寻

5、求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实践策略,在混合式教学中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以多元协同的实践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已成为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一、高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价值混合式教学强调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一4 5 一机械职业教育2023年第1 1 期模式的有机融合和多元统一,在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为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的协同提供更广阔的场域,从而在契合新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对高校而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育人实效既需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助力,也需要多元协同育人体系

6、的形成。(一)混合式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实践形式,不断注入育人新活力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运用混合式教学,能够为课程思政的多元协同提供全新的实践形式。结合学情实际的调查和思政育人元素的整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供需平衡,以调动大学生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此外,将线上协同、学生自主探究、沉浸式体验等形式结合起来,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注入新鲜活力,在交互课堂的构建中突破传统课程思政实践的时空局限 3 ,以带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为了促进高校高水平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机制的完善以及必要教学平台的建设,都可成为课程思政育人

7、实践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能在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中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从而带动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的创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线下协同成为基础,学生在线上平台中的自主预习、自主完成作业,不同专业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形式时使用的信息技术、线下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引领等,都体现了课程思政育人实践形式的创新。(二)混合式教学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全方位提升育人实效在推进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助力课程思政的全面发展。其一,混合式教学更强调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重视线上线下教学优势的有效协同。这种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较强的统一性,也能在此理念引领下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便利条

8、件。其二,混合式教学能加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联系。对不同的专业课程而言,在教学实践中挖掘特有思政元素,开展丰富的育人实践,立足专业学生学情实际,深化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是其提一4 6-学海泛舟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整合中丰富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在多方协作教学实践中创新课程思政实践形式,从而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其三,混合式教学还能推进协同育人机制的持续完善,全方位支撑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提升。只有在同向同行中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在多元协同中全方位创新,才能真正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助力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例如,在大学英语课

9、程中,可在混合式教学中的线上教学板块融人核心价值观相关素材,在线下教学实践中引领大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在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将德育渗透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科素养,形成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学生在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价值的分析中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在英语专业知识教学与文化育人价值的有机协同中完成混合式教学,也可以在显性教学与隐性熏陶中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实效。(三)混合式教学带动课程思政变革创新,全面契合新时代背景受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10、,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多样化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现阶段,党和国家重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高校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已成为其教书育人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因此,高校应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在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中契合新时代背景,落实育人新政策。在此视角下,混合式教学应以其特有优势带动课程思政的变革创新。既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契合学情实际,符合新时代要求,又在“互联网十教育”的高效实践中促进课程思政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混合式教学强调

1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与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的密切联系中全方位开展育人活动,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学海泛舟的教学形式带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体现高校育人的全方位性。另一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能在“互联网十”背景下实现进一步创新,并结合新时代新特征不断促进课程思政的现代化发展,在多元协同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在教育现代化大局势下全面提升发展水平。二、高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阻碍高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涉及多元主体,其中一方或多方在混合式教学或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不足,便会造成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阻碍,不利于育人实效的提升。(一)师资水平欠缺

12、,教学缺乏有效引领课程思政强调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在此视角下,各类专业教师也应深度协作,在互相学习及合作探究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一定要求。当前高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面临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层面的阻碍。高校各类教师在实践混合式教学时存在信息素养不足、教学环节设计缺失等问题;在建设课程思政时,存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育人技能缺失等问题,导致教师队伍综合素养较低,无法引领混合式教学的高质量开展,也不利于课程思政的顺利推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校尚未形成针对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培训体系,导致教师缺乏提升自身育人技能的系统化途径

13、;另一方面是部分专业课教师尚未形成育人理念,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缺乏育人意识,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开展育人实践缺乏必要引领。(二)思政育人元素未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相对固定从混合式教学落实的现状来看,国内高校线上课程资源普遍集中在各类资源库中,其中MOOC、职教云等数据库中仍存在课程思政资源较少的问题,既不利于各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也无法顺利推进。而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当前高校各类专业课程中思政育人元素缺乏深人挖掘,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内容基础。目前,高校在专业课教学中,虽有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州机械职业教育2023年第1 1 期领,教师在设置“情感态度价值观”

14、教学目标时,会涉及部分思政教育内容,但对各专业课程内容而言,其中蕴含的多元化的特色育人元素仍未得到系统开发和充分整合,基于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面临阻碍。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资源在教学数据库中的占比较少,加之新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思政育人元素未充分纳入数据库,新时代的新需求、新的职业道德、精神价值内涵等也无法在专业课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导致混合式教学难以获得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难以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促进作用。(三)教学融合不够深入,教学实践环节有待完善高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更应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有机协同,确保课程思政能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模式下开展,从而激活多元思政元

15、素,在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的统一中提升课程思政实效。然而,当前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对学生主体的学情实际把握尚不精准,无法在供需平衡中开展育人实践。长此以往,不仅导致不同专业课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而且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也面临严重阻碍。一方面,学情实际把握的缺失既无法支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又无法为各类教师在教学资源整合中推进供需平衡提供有效依据。加之当代大学生学情实际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阻碍了课程思政的推进。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程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尚未精准把握课程育人的切人点,导致思政育人元素无法融人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蕴含的隐性育人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展现

16、,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也受到严重影响。(四)评价体系驱待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多元主体,加之各高校之间的办学实际存在较大差别,当前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仍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此外,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和评价方式的固定化,线上线下评价体系的割裂和过程性评价的缺失,导致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仍存在一定阻碍。长此以往,既无法全面反映课程思政建设实效,也无法为课程思政的持续进步提供动态化参考,难以发挥以评促教的实际作用。一4 7 一机械职业教育2023年第1 1 期对不同高校而言,在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进程中,评价体系层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各

17、类教学主体参与课程思政评价的积极性不高,线上教学评价与线下教学评价割裂。结果性评价固定性及评价指标不健全等,无法支撑高校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第二,学生主体参与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未得到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得不到真实客观的反映,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提升缺乏有效的依据。三、高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策略为有效突破上述阻碍,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高校应立足办学实际,深入探索各类阻碍出现的原因,在多元协同中实践混合式教学,并在科学引领下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一)优化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主导下落实混合式教学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对高校建

18、设课程思政而言,也须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在主导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中优化教师队伍,既提升不同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水平,又强化其信息素养,助力其掌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结合立德树人的宏观规划和有效实践,扎实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就高校建设课程思政而言,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在主导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中优化教师队伍。既要提升不同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水平,又要强化其信息素养,助力其掌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知识和技能,在结合立德树人的宏观规划和有效实践的同时,扎实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首先,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对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作用,结合必要的培训和

19、学习交流活动提升不同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育人水平,在培育不同教师育人理念的同时,以必要的指导和实践锻炼强化其育人技能,在与思政课教师深度协作中开展多元化育人实践。例如,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思政育人现状、相关理论知识及立德树人综合规划充实培训内容,为各类专业课教师提供系统掌握思政育人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一48-学海泛舟其次,高校还应重视信息素养培训,力求通过信息技术人才引进、系统化培训创新等途径,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此奠定引领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基础。再次,教师在自觉关注信息技术下现代化教学技术创新的同时要不断深人研究,在积极锻炼中使自已成为具备信息素养的育人者,在与思政课教师的充分协同中开展多

20、元化育人实践,从而全面实践课程思政。最后,高校还应重视教师队伍的优化,在提升各类教师综合素养的进程中,高校还可通过人才引进、校企合作等丰富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结合必要的培训全面强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在集体备课、合作探究中高质量落实混合式教学。(二)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丰富混合式教学内容选择不论是课程思政的建设,还是混合式教学的推进,都需要必要的内容基础。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更需要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在资源的优化整合中丰富混合式教学中线上、线下内容的选择,支撑混合式教学的高质量开展,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当前混合式教学实践的现状,高校应调动各类

21、专业课程教师挖掘思政育人元素的积极性,丰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提升育人实效。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培育教师的新型育人理念,在各类专业教师重视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帮助其树立挖掘思政育人元素的自觉性。通过与思政课教师的协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巩固学习效果,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目标的统一。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时,在讲授淮南大煤田的形成时,分享淮南大煤田发现者谢家荣院士的先进事迹,带领同学们回顾动荡不安的年代,谢家荣院士身上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笃行报国之初心,唤起同学们的认同6 。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中的教学目标,还能深人挖掘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从而支撑混合

22、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引领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三)找准课程思政育人切入点,完善混合式教学实践各环节学海泛舟高校及各类教师应找准课程思政实践的切人点,在精准契合当代大学生学情实际的基础上,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优化完善中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教师要从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双重角度关注学情实际,结合必要的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实际调查,在掌握不同专业学生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及其对课程思政认知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完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此,既在供需平衡中找准混合式教学切入点,又在精准定位中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可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将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部分前移,给予学生

23、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保证其对教材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线下上课前,学生已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包括经学生初步自主思考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上寻求答案,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前行铺垫。另一方面,高校应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完善混合式教学环节。教师要从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实践等环节把握思政育人元素的融人及教学方式的创新,并以各类课程的特征和实际为立足点,深化有机协作,从而更顺利地提升课程思政实效。(四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以评促教提升课程思政实效针对当前高校以混合式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过程中,以及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从完善评价主体、统一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方式等层

24、面融合线上线下评价,凸显课程思政评价特色,并发挥以评促教效用,切实提升育人实效。第一,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主体。针对课程思政实践混合式教学的现状,高校应将各类教师、思政工作者、专家学者及大学生等全面纳人评价主体,以不同评价主体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第二,统一评价指标。高校应立足自身办学实际,对不同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时结合其在实践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参考优秀高校推进课程思政设置评价指标的先进经验,在多元协川机械张业教育2023年第1 1 期同中统一评价指标,从而全面考查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实践课程思政的效果。课程思政评价既可以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观养成、文化自信水平等指

25、标,又可以包括教师在备课、授课、评课等环节中的表现。第三,创新评价方式。评价体系要强调过程性评价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运用,通过过程性评价密切线上线下评价的联系,在动态化考核中全方位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此外,将价值引领、思想道德水平等纳人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思政化的评价体系。因此,高校应以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评价,在线上线下评价的深度融合中为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依据,在以评促教中切实强化育人实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参考文献1张淑辉,高雷虹,杨洋.高校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困境及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2 3(3):57-60.2沙景荣,唐天奇,舒

26、红,等.促进高阶思维的融人思政元素的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 0 2 2(8):6 8-7 4.3 胡燕,孔凡哲.混合式思政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教学干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2 3(9):1 6 5-1 7 2,1 8 8.4 董伟.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有效实践模式研究.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3(1):1 2 4-1 2 8.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 0 2 2-1 0-2 5)2 0 2 3-0 2-1 7 .h t t p:/ 0 2 1(4):1 0 0-1 0 5.屏胡小勇责任编辑49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