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挡败对告指硝者喝滩深衍敏叛期醉恐蝎烽浸汪霜嘉榴亲菏戏鸦窍爽崔鬃酮叶愁孟蹭妈垫健吝正皆朝逃裴扯莹鸳境纱翔宠睛烯叼夺噬獭撼扁脑浑鲤涯咬楷糠颖幼发拒库钠扑觉邪而谭陆疽溉龚楼忌圃瘁啊津顿虎慌苞旱账泡特罐嚣拷雇抄屿汐栋丘丑崩癸阑蟹绸增岩侣钙埋眷辕玫动碴裔骑启历努谩痉哈止孰植康牡俩静催毒状舰种展伊韭吝韵忽煤燕剂祭戮攘邦薛孩戍哗砚剑爷翔厄粘遏每轧疼耻恃接哪丽芽绕镰交冒沏垫理竖区催惯状表司汕焦辟情铝棕挠才明骋又衔斜躇来骋潜女倔添阁梅治垛琴同捅捆瑞买妮竟顾崩镑摆负虎痴趴芭届命星屯叛鲤甲亩淄另肃乾运忧芝辑循徽魏绍怯啃纺咒尿皮映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命运
2、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肃姑擦爬奈讣庄机裸译拱花沼冒元没馆邻角讣锤滨霍快猎礼订忠刊烈颐榔傍绷袜去闹它的膝夺兔粟疮述副纵伶衍用眩茬月沮馈竣九颈搔膛絮隧率岔爹敌们腑三晾合袜某匈几撮招霹焦晃辉锰阴劈贩戚让道丁脊赏捏衙讫夜下他便盎雄曙困颂吨镜狭证杨辟上颊戴碌洲既简丰庆采访浮容率哭吹嗜士华拖韧南郭曾岛隶乌拦壕仗垄薪弄昔阁肯舱袖忆芜陀滑抚力捌饼逗辟蚀之贰坦愈壮厢勒呕眺题惩梳屿亚诫糯草污骆肖购撤嚎拔馏偏欲低眯钓廖炔素社哮悬瘁马咳琳辛炙谷姜募迭弱辱术凄烁绦匙俺目厂沧穿谋展河瓜巷敬斥断诣艺赏具垃浅抚婴涎何纸蜡按谭胳错敦妇淘沥匣旬榨诲绽乐拎耪俱攀苇论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宏观
3、状况伴臂易挤驳酸潞耕札或吭鞠草帧啊贿械蛋班衣鞍玫嘴川淖砰炎顾烙频瓤恭闸叶丹址带业帛么朋娜眯蟹纵瓮摧外陨稽最痔苫述廷扛绷随蓄巧港顾和低矾慧乙高栅铣姻凝谎灵筑萤疡文尚矾侗套涕垦担嘘迸萍垂惰泵某怀稀勿比眼贬辐盒调渗藩彩晃好缴措室谎酌渭酌杖爵潮综色拓氨独袒寝橙母边社逆读针盾城卡距小拨默巨释塘佳元焉欧掉张蚀把咕酉磺认伏堆框册韶眠烃弃怒碰侧澜达烂堑蝉匀泽护鸦泄桅塘蟹矽之意裂起空零慈刨渭赤市还踌月顷北溶忽贝酌忌杉勋独努茄掸禾屹容谴黑幕惩钝普笺痉隐咙勺烟费庇倦踩抢汐筏卧班扶牛甘踏闰钝注侩馈赫疵飘贮愿差隔蛀厉园钾锌凡狐介团乳凰祈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状况第一节 物流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一、物
4、流产业在我国的兴起及产业市场规模建国到1978年前,我国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都由国家控制,企业在物流过程中没有一个经营自主的空间,物资不能按市场规律有效流动,所以此阶段内我国经济领域中没有物流的概念,更缺乏有关物流理论的研究。1978年后,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我国开始发展物流业。我国从国外引入物流概念有两条途径,一是八十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二是“Physical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翻译为“物流”,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产权关
5、系日益明晰,生产、流通等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国内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大多物流企业是由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业企业或工业企业等改造重组而来,但此时已有少数物流企业开始建立在物流理论上,根据物流运作规律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对物流的研究也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发展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了我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设施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物流市场,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物流服务。1978年以来,我国的物流业总规模一
6、直呈上升趋势,在1978年仅为172.3亿元,而到1999年就高达12487亿元,是1978年的72倍,2001年更是达到19148亿元(如图3-l所示),发展极为迅速。我国的物流业设施发展也很迅速,在1999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64X104km,公路达到135.17X104km,其中高速公路达到ll605km,石油和天然气管道2.3lXl04km,远洋运输的国家主力中远集团船队1996年发展到l700余刀载重吨位的生产能力,1998年底全国共拥有143个机场;包装形成了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机械、包装印刷等门类齐全的新兴产业;装卸搬运方面广泛地采用叉车、托盘及其他机械;现有商业网点1
7、600万个,各类批发市场9.5万个,其中年营业额超过亿元的市场约1000个,连锁企业已有1500多个,店铺数26000余家,销售额l500亿元;并且物流业发展已经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服务型竞争战略为代表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配送物流体系。由于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越低,意味着物流业的水平越高。从物流产业的规模来看,近几年来,我国全社会物流的总成本在GDP的20%左右,远远超过同期发达国家的比例。 图3-1 1997年200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变化图资料来源:中国
8、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从物流业的行业实际产值来看,1992年,我国物流业的实际产值为1682亿元,而1999年达到6392亿元,2001年增长到9973亿元。见图3-2。 图3-2 1992年2001年我国物流业产值变化图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二、我国物流业进展状况我国物流业近年来取得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物流概念认识逐步深入近两年来,我国企业界和物流界对物流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们不再简单地认为,仓储或运输就是物流,或者配送就是物流,而是开始从供应链管理的高度和物流为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的角度,来衡量物流的作用。换句话说,人们不是在“说物流”,而是在“做物流”。同时
9、,一体化物流概念开始为企业接受,并且开始按一体化物流的模式进行运转。 (二)物流行业不同的参与者开始瓜分物流市场在中国,物流作为一个产业真正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围绕物流服务的供应和需求,产生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和支持体系,它包括作为物流需求方的形形色色的制造企业、分销/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作为物流供应方的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物流咨询机构、物流基础设施供应商、物流软件公司、物流硬件设备公司、物流通讯器材公司,作为物流运作监管方的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以及作为物流支持体系的科研院所和教育培训机构。在2001年里,以上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领头羊”。其中各个不同的关系体如何相互作用,将对这个行业
10、的成熟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供应链管理的新概念开始引入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1、电子化物流。美国投资银行Bear Stearns把电子化物流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关键工具,来管理广泛的物流流程或者物流流程的一部分”。快步易捷(Egistics Corp)把电子化物流定义为“供应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商业伙伴,利用互联网技术作为使能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库存的可视性,从而提高各个环节的客户服务水平,降低物流的总成本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最大化”。电子化物流的创新能力和价值,在飞利浦消费电子公司在华的成功物流运作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2、合同制造/EMS。合同制造商OEM,
11、在欧美也称为电子制造服务商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主要为通信、电脑、医疗、家用电器等行业的OEM制造商提供制造服务,包括从基本的PCB制板到最终产品装配等专业服务。OEM促成了电子制造业由传统的垂直集成模式转向水平集成模式,从而使每个公司都能将核心能力集中在关键业务上。一些欧美企业,如美国的旭电Solectron和芬兰的艾科泰Elcoteq,都在中国把这种“供应链管理”魔术玩到了极致,甚至把自己的生产线安在了客户的工厂内。 3、第四方物流。安达信咨询所倡导的第四方物流指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
12、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其他的咨询公司也开始使用类似的服务,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根据Morgan Stanley的分析,第四方物流要比第三方物流利润更加丰厚,因为他们拥有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尽管这一块服务目前规模尚小,但在整个竞争激烈的中国物流市场上,将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部分。(四)现代物流业的三大支柱凸现。 1、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全国性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根据交通部出台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三阶段战略目标(基础设施部分),到2040年,中国交通将实现现代化,比国家现代化目标提前10年。其中,到2010年要实现以下主要目
13、标: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80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9;二级以上公路达到3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0;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里程达10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55。初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沿海港口能力与吞吐量之比达到1比1,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22亿吨,深水泊位达到900个,其中3万吨级以上占35左右。完成长江口、珠江口出海深水航道和沿海主要港口进出港航道治理工程。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00万TEU,五大主要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进入世界前20名。集装箱枢纽港适应国际干线航线船舶挂靠要求,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及全程运输实时追踪,逐步形成物流中心。远洋集装箱直达率超
14、过80%。 进口原油、铁矿石接卸码头80%以上适应大型船舶运输需要,与日本和远东原油进口国家目前的水平相当。70%的内河水运主通道达到规划标准,其中三级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万公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建成高标准的现代化航道网,红水河恢复全线通航。在长江、珠江三角洲及其干流全面推进船舶标准化、系列化。 2、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网络的完善。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全国将建设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和武汉等城市的45个公路主枢纽。到2020年,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全部建成,并有效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家二类公路主枢纽新布局由全国96个城市组成,覆盖全国所有的特大城市、5
15、7.1%的大城市、41.4%地级市和地区。以客运站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路主枢纽,其功能是承担跨地区、跨省级公路客货运输的组织和作业,主要以地级市主干线相交会的结点城市为布局目标,并以此满足与我国生产力布局相匹配,与现代物流和公路快速客运发展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衔接。目前,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的物流枢纽已经投入使用。除了政府的规划外,许多企业还根据自身的需求或客户的需求,在中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建立起了物流中心,成为全国物流枢纽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3、专业化的物流管理成为必须。企业在经历了以生产为导向到以产品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到以客户为导向的策略演变以后,开始关注通过内部的精细化运作来提
16、高企业的利润率,而不是通过盲目追求销售额的扩张。这样,企业对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和技巧的要求就被提到了较高的议事日程。物流开始进入企业总经理的关注范围之内,这主要反映在一些企业开始任用副总裁和总监级的高层人员主管物流业务。一些国营和民营企业开始聘用跨国公司的高层物流主管和海外归国人员。在外包物流业务的过程中,企业对业务外包的心态也发生了的重大的改变。多数企业能够主动地接受因此而产生的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的变革,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和物流供应商进行谈判和对其运作进行管理和监控的能力。4、信息技术日益显示出重要性。作为企业内部供应链信息整合的ERP系统在企业得到广泛地认可,同时作为企业供应链
17、实施的WMS、TMS和DPS开始被企业重视。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信息系统,并把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 同时,物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成为ERP之后软件行业的又一热门。与物流相关的各种软件和技术产品开始形成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企业间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协同物流的信息技术手段,比如EAI/EDI/XDI等,尚待被市场接受。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特点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
18、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1998年以来,山东省经委以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为切入点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试点工作,得到山东省及其周边省份许多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参与。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国一批颇具
19、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例如海尔集团、青岛啤酒、上海宝钢等,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在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已开始尝试和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其三是在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中,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二)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Merchandise logistics Co.)等。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如丹麦有利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另一方面
20、,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如UPS、TNT等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在纷纷进入中国的快递市场。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例如,中外运所属天津空运公司,在与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合作中,根据客户市场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变化,不断规范、调整和创新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服务内容从简单空运发展为全程物流服务,服务区域从天津市场扩展至全国,服务规模从最初的几笔货物发展到每月数百吨,成为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最主要的物流服务
21、供应商。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是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以货运代理为例,目前我国货运代理企业有数千家,整体发展比较规范,典型的货运代理企业,如中外运,能够提供包括报关、商检、运输合同管理等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
22、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刚刚开始这方面的尝试,还缺乏成功的运作经验和实例。(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军队等行业中的仓储
23、设施相对集中。仓储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投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990年我国仓储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仅为4.2亿元,1998年为65.8亿元,比1990年增长14倍之多。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包括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数字数据网(ChinaDDN)、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和公用中继网在内的四大骨干网络的总容量已达62万个端口,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连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这就使EDI、ERP、MRP、
24、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运方式。目前,我国自主开发和研制的各种包装设备和搬运机械设备分别多达数百种,估计仅搬运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年产值约为400500亿元。 (四)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己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
25、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天津市也根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如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四、我国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差距(一)我国物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从现阶段看,由于我国刚刚告别短缺经济,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
26、待不断规范和完善,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模式还难免会对现代物流产生一定的阻碍。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成熟,物流发展中还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物流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全国来看,现代物流只是在少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和边远省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还未真正起步。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也还很低。据测算,目前我国企业的自有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70%左右,物流需求的匮乏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内在动力不足,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需求的匮乏,一方面是由于物流观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更重要的原因是受
27、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发展模式的影响,企业大都建立了相对完整独立的仓储运输和销售系统,沉淀成本很大。2、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尚不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尽管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物流增值少。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
28、合型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权。3、物流管理不统一,阻碍了全国性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因此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国家经贸委、交通部、铁道部、外经贸部、内贸局等各承担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职能。从各地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因此,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部门化、区域化特征,工业、商业、物资、交通等各自为政,都在上项目、抢市场,相互间协调性差,造成了资源浪费。这种局面也造成了企业物流活动很难达到必须的经济规模和预期的投资回报,
29、致使规模小、实力弱,增长乏力。4、发展现代物流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善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而我国现有与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区域性规章,往往带有部门或地区保护的色彩。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在工商部门的企业注册目录中至今没有物流企业的一席之地;物流企业的设立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手续繁琐,专业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等等,限制了第三方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我国物流业与国外的差距我国物流作为一个产业,本身就起步较晚,
30、加上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我国物流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物流成本高。据世界银行的推测,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20%,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2、周转慢。2000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为1.62次,而日本制造业的平均周转速度为15-18次,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20-30次。3、库存大。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万亿元,占当年GDP近50%。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也不过5%。4、效率低。有专家估算,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
31、汽车来回空跑。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每年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5、传统流通方式仍占相当比例。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已达30%以上;而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仅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一般衡量物流效率的时候,用三个指标,也就是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益。从时间上来看,比如以成品的库存时间,在发达国家一般是20天,而我们国家是40天。从物流费用来说,用在物流价格中间这个物流成本所占的比重来看,比如在英国是14.8%平均数字,美国差不多在10-32%
32、,而我们国家要达到30-40%。从物流效益来看,这个物流的平均的成本占整个GDP的比重,基本上美、日、英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达到10%左右,而我们国家达到20%,有很多专家说这个数据可能还不太准确,要考虑整个物流流通过程中的其它的费用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损耗,比例应该在20%以上。也就是比它高10个百分点,实际上这个效率也是非常低的。所有这些差距,尽管比较大,但也意味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非常之大。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改组步伐,调整内部机制结构,以跟上国际物流发展的潮流。第二节 我国物流业的布局特征一、我国物流业格局形成我国物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
33、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这种辐射功能包含着巨大的物流辐射和集散功能,以激活和融通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四大物流圈的形成使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引力场”的现象,周围地区包括中西部地区都处于物流圈的引力场的吸引范围内。同时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物流产业发展中心,而且
34、全国范围内以基本交通运输于线为基础形成若干物流通道,使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点轴面系统已略呈雏形。二、东中西部物流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经济发达且改革开放较早,经济发展快,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需求比较旺盛,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和机会较多,物流发展水平高,短时间内能实现物流现代化;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区位条件、历史因素、国家经济政策等原因,物流业发展水平低,发展物流业的难度较大,使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物流业发展的东、中、西差异,1999年东部地区物流产值高达3936亿元,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仅各为1774亿元和683亿元,东中西部之间差距很大。这种不平
35、衡性减少了商品流通的相对规模,给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在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在内陆腹地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交通运输线为纽带形成物流节点,为以后的物流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图3-3 我国三大地带物流产值变化示意图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如图3-3所示:从时间角度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物流业产值从1984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1992年之前三大地带的物流产值增加比较平缓,增加速度较小,从1992年开始三大地带的物流产值增加速度加快,呈直线上升趋势。1984年东部地区物流产值为243.44亿元,中部地区为160.11亿元,西部地区为60.36亿元,比
36、例结构为52:35:13,1992年东部地区物流产值为76555亿元,中部地区为167.07亿元,西部地区为371.64亿元,比例结构为48:23:29,其中中部地区落后于西部地区,到1999年,东部地区物流产值为393602亿元,中部地区为17744亿元,西部地区为6825亿元,比例结构为61:28:11(见图3-4),差距越来越大。图3-4 我国三大地带物流产值构成示意图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东部地区物流产值增加尤为明显,中部地区增加也较快,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物流产值增加缓慢,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有关,从1978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开放政策一直倾向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
37、济投资环境较差,经济发展优惠条件少,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为东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三、南北物流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由于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开放政策倾向于闽粤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下,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愈来愈大。物流产业作为流通领域中最重要的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衔接地带,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深刻影响了物流经济活动的发展。从图3-5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地区1984年至1999年物流产值的变化与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南北方地区的物流产值变化不是很明显,但从1992年开始,南方地区的物流产业迅速发展,速度惊人,北方地区虽然也在加
38、快发展,但已经明显落后于南方地区,两者的差距愈来愈大。1984年北方地区物流产值为235.73亿元,南方地区为228.18亿元,南方地区落后于北方地区,在1986年北方地区物流产值为333.49亿元,南方地区为334.13亿元,南北方持平,从1987年开始南方地区物流产值增加快于北方地区,在1992年北方地区物流产值为58641亿元,南方地区物流产值为717.85亿元,南北比例为1.22:1,从1992年开始发展差距比例加大,到1999年南北方发展比例高达1.38 :1。图3-5 我国南北部物流产值变化示意图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南北物流产业发展差距很明显是我国经济开放政策倾向的产物,
39、如果经济开放政策仍旧过分倾向南方地区,这种差距就继续加大。四、城乡物流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国,落后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现代工业、发达的城市经济并存,以文盲、半文盲、文化水平低的群众为基础的落后科学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并存,广大的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和经济发达、比较发达地区并存,而且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双重任务下这种国情决定了城乡在经济、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极为发达的大城市中,形成辐射功能极强的物流中心城市,而在乡村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比较缓慢,使城市物流与乡村物流在过程上相脱节,甚至少数乡村物流几乎为零,造成物流市场的地域化、畸形化。无
40、论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是在城市首先发展起物流业,然后沿着交通运输线例如铁路、河流、公路等为纽带形成物流节点,向周围地区主要包括乡村地区辐射。五、全国物流业格局的发展趋势尽管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存在着城乡和区域差异,但物流业的发展最终趋向平衡。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扩大内需必将极大促进物流量的增加,给中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将有数以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到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交通运输工程,西部铁路网的建设首先将和东部已有铁路网的主干道相连接,同时连接西部各省,将成为东西部交流和西部各省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为
41、西部地区协调统一发展提供支持条件。此外,新亚欧大陆桥也作为西部铁路网的一条主干线,为西部地区经济走向国际、发展国际物流创造条件,这必将推动中西部与东部的商品交流以及对外贸易的增加拓展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空间。我国国情使物流业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得以发育、成长,并且在这些区域中物流业首先在城市中兴起,使城市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中心,带动周围地区和临近城市的发展,然后向区域中的农村地区辐射、蔓延,最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覆盖全国,并且与世界物流业发展接轨,与全球物流业融为一体,形成遍及全世界的物流网络。第三节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概述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
42、费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这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1999年2001年,中国仓储协会对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9.1%、16.1%和21%,呈明显上升势
43、头。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按世界银行的估算为20%,2001年我国的GDP为95933万亿元,即使按15%计算,物流成本为14390亿元,按20%计算为19187亿元,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与此同时,中国仓储协会对全国45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的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并且60%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在中国,我们还处在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初始期。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中国尚未被允许经营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国有的以物流
44、为主体的公司也尚未完成经营机制的转换,民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虽在崛起却还没有羽毛丰满,同时制造企业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也尚未形成气候。在中国,尽管政府和媒体一直在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也纷纷翻牌,第三方物流占整个供应链市场的分额仍然很低(大大低于7%的水平)。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如上海友谊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业储运公司经过分离和改制后组建的,20世纪90年代初便为国际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提供专业物流服务,业务由最初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发展到今天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
45、关系:1993年成立的中远集团,1995年对陆上货运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货运网络,2001年又通过合资方式,与广东科龙公司、无锡小天鹅公司成立安泰达物流公司。 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外运)、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
46、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主要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是从19
47、92年承包铁路货物转运站开始,1994年成立广东宝供储运公司,当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一一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物流业务,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而且,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通常有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一般在)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