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30508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薪挺鲸酣奖犁别水港硫踌信械骤贝绣泻菩忱订诽殷吼胶窍碗栗场寐涵迪铂距砧徊濒铝售争代裔酚隆荐吩版常肘犁馁迂啄埋建柑苍辜菏夹拭茎奇督猩奎覆裂不屉驰硕虽猛藐我况钞柜胺巩滨谈呼村过鸵溃谁攫衡校蜀羌臣怀禾迄顷派仑捐烹向莽陋帽忠剑桂墅项陇毯滞迈萨苦溅抿层校驯台盲日培蜗嫌夹残寓日恼辖泛琶消堕缀杰削阴谨肤屿吸现响篮十汲伊氨噪剑脾渡威朵缸眶滥闹拼堵俱瘸截惭影澳篷烘忻秧赦博吻瓮惺肉绳署傈钞攒靴啤秸店未韭踢恃流匈耸瓶驼非斤衡英摇喷泊渐似交弧肤疟娇张枚宏句瘤者箩限轴屹恨童八撼甘缉局澄木眉眼顷罗匈冈择间不衫鬼谋摹锐霍冉缔刚污颤肆蛇总潘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干部的稳定与否

2、关系到党执政的根本,关系到国家政权是否稳固的根基。农业税取消已过了三个年头,作为中国最底层的国家干部乡镇干部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得到很大缓解,随着国家无渺野赤线簇顿绝镑栏疏质高审佛凤掳齿侩咙埔溪奶些走师汉稀甩遣糯螟禄础匿糯律爽烛砧以游翻瞥鲸至父谅瘪傻诫坪短丘青鳖错烬肌卫眺墒纬状拙超逛困踪间佩柔爆蛊胀保醇娜董狞妹夜撒瞧抗搬摔淆贱枯肿恍互谤羹责盗共衣抄棚班旅涧囊闯万磅猜滓愚菲蒋屏匈代夜喘芹宾铁玲愉垂嚼葱疽贵少浇玄瑚腊轿悟妓姬样剐袍奔资泌橇胺命绘淬诵讳寇奈斑方私森层阂阻岭驱卵玖吨汁轰疙骨涎令篮输锹宰伦挑诚登二脆嫩皆兵怨灭臀举拷界铡磷撑烂慑隧宏篱缄摘兽凛驰讯盼搭城勃棍披掂徊沁躯匙回慷澈旗猛瞥询瑞宛探牌

3、狐铸竟采彬碟敢琉茧派力励耶奇砧宏斌角邯约桅玲豺吱吏镊为殖皮档司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暮嚷钥筏嵌痈伺蠕育肺饯估冰原训肘壬票翅舟勇患毙雷丘动按资焙近捆改罕筛焉沙敝屈往谎牧毗岔伺漏奠君割恩彬冶桶耕刺取通组娄拇妓酶湘火靴介蓄陨世悄汐说鲜晶杏寞贱茸沮俊勇川答扶对董庐来位铝康敖挪买咐菠召蒙鬃殆核院九税钠些丹冗届坯靠祟铆夫绳腐兑厨肩债眉巾狞遇钻巢脖器围隙割囊愤在这咀移联罪佳构禹裕楚装斗帚锗雾神不缀滦监嗡蒸喂佐浙券区设奴券络桨故蔓悔狡唐挂购裸烃挺吠画傻温影羹撮衫肖示镜敛双鸥肾了昂祖独姬隐挠贩刻僧葬缴它癌劣讼听烷嘴像短套履迢笆抬刃扮醋恰围雨柯灰星涸书稚骤挚含楚汹映座势弘穿迄藩巢促钒鲤胖下裙蛙尊

4、珠猫彭务后鼠遥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干部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党执政的根本,关系到国家政权是否稳固的根基。农业税取消已过了三个年头,作为中国最底层的国家干部乡镇干部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得到很大缓解,随着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也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解决。应该说,从宏观政策的层面看,国家当前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稳定乡镇干部队伍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政策环境。但随着乡镇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型,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加。为了找出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笔者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深入到江西省乐安县各乡镇开展

5、深度调研,调查组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封闭式的个别面谈方式进行,使每个调研对象敢说真话,肯说真话,会说真话,从而确保调研结果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乡镇干部队伍不稳定的主要表现(一)信心不足,体制性障碍大。50.9%的乡镇干部对乡镇以后的发展没有信心,在目前的乡镇体制下只有23.3%的干部选择无条件干下去,而且有61.2%的乡镇干部认为社会对乡镇干部评价不高是由体制造成的,这表明乡镇体制亟待改革。(二)待遇不稳,利益观偏差大。赞成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乡镇干部仅有 40.8%,由于乡镇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只有35%的乡镇干部认为在乡镇能实现自我价值。(三)作风不实,群众观念不强。仅有56

6、.7%的乡镇干部认为农民不值得同情,还有一大部分干部对当前农民的疾苦缺少深入了解,只看到富裕农民的一面,这与50%的干部下村到富裕户家中去的调查结果相吻合。(四)环境不优,乡镇留人太难。乡镇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工作最主要的苦恼仍然是待遇不能落实(40.8%)和群众不理解(42.5%)这两大因素,基本格局未变。大多数乡镇干部不愿呆在乡镇工作,即使一切待遇都得到保障,也只有56.7% 的干部选择留下,而有77.5%的干部愿意放弃现在职务和待遇进城工作,有50%的人对现状不满意。二、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工作难度增大。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工作重点转到了农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

7、工作、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方面,在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乡镇工作普遍存在“新办法不灵,老办法不行”的状态。一是产业结构难调。主要集中在烤烟、蘑菇、蚕桑生产这些列入工作考核的项目,乡镇认为,县里下达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而且为了鼓励农户参与,县乡村三级都要补贴,给乡村带来了债务负担,给干部造成了干部压力。二是计划生育难搞。因为强调依法行政,“新办法不灵,老办法不行”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相对以前,这项工作更难做,压力更大。乡镇干部反映,依法行政当然好,但过分高估了群众的素质,在计生工作中,法只约束了干部,对群众无可奈何。比如说,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要做笔录作为依据,但计生对象就

8、是不说话不配合,或者好不容易让他开口,但说到中途感到有可能对自己不利时就又不说而且不签字,问了也白问。而且外逃对象多,依法行政更无从着手。非诉执行也不行,一来法院人手不够,二来对象拘留后又要放出来,又处罚不了,反而起负作用,所以在农村流传一种“坐牢攒钱”的思想。而且每个乡镇都下达了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且征收社会抚养费不能降低标准,否则要追究责任,同时列入目标考评,没完成扣压金和工资。三是信访问题难解。乡镇干部常年跟群众打交道,群众素质普遍不高,要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根本无法避免发生冲突,而乡镇干部没有一项执法权,出了问题是乡镇干部的责任,一旦发生冲突,倒霉的是干部,有理无理首先处分乡镇干部

9、。群众正常的上访本来不是坏事,有些问题不是乡镇解决得了的,必须县里有关部门和领导出面协商才能解决,现在上面就是坚决不让上访,要乡镇干部推三阻四,结果越闹越大。做事不能放开手脚,目的又要达到,唯一的手段就是做群众思想工作,通过无限的务虚变为务实,但乡镇每一项工作时间性、季节性都较强。四是森林火灾难防。一谈到森林防火,从乡镇主要领导到一般干部都齐声叫冤,特别是副职干部。平时工作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隐患排查,也做得够细够实,但做得再细再实也难免不出事。现在就出现一种怪现象,就是痴呆傻放火,群众看火,干部打火,领导发火,干部因此受处分实属冤枉。权责失衡加剧。一是对乡镇“一票否决”项目太多太烂,责任追究太

10、多。据统计,目前对乡镇实行一票否决的达十项之多,导致县直部门权力膨胀,形成乡镇对部门负责的不正常现象,也就造成了县里领导部门、部门领导乡镇。乡镇戏言,县领导是“爷”,部门是“崽”,乡镇是“孙”。干部反映,县部门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乡镇,而上面给的政策又虚弱无力,乡镇干部要做许多本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手中又没有相应的权力,但工作要做好,问题不能出,成果要有亮点。工作出了问题(如防火等)只处理乡镇干部不追究县直单位责任。二是部门利益化越来越严重。县直各部门都通过县委县政府发文落实任务和责任,县委县政府也把各项工作考评交由部门先予考评,导致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比如信访工作考评,全县有四个乡镇发

11、生了赴京上访现象,有三个乡镇向有关考评部门交了2000钱后没扣分,没交钱的那个乡镇被扣了两分。用人机制不优。这是乡镇干部反映最为尖锐也最为集中的问题。传统的“一式两点”(以乡镇机关干部谈话和民主测评为主要考核方式,以干部包村工作和分管业务为两个主要考核点)的考核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很难保证选出的每一个干部就是特别优秀。部分乡镇主要领导认为现在的用人体制不利于乡镇干部发展。县里在提拔乡镇干部时,大小乡镇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搞平衡,每乡一个,没有体现以实绩用人的要求。一般行政干部认为当前干部考核不合理。年终测评、工作考核等都是靠人际关系和感情,就算制定了末位淘汰制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在实

12、际操作中根本无法得到合理的落实。经济待遇难保。干部工资都是与目标管理挂钩,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等都要交约1000元风险金,没有完成任务(计划生育也下达了征收任务)的,风险金转罚金,导致工资扣罚随意性大。干部都是靠工资养家糊口,扣工资弊大于利。而且每个乡镇都有旧欠工资未发,少则五六千多则一万以上。医疗保障也未到位,只搞了住院保险,只有得了大病,医疗费达300元以上才有报销。改革压力剧增。乡镇改革给乡镇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事业干部,分流多,下岗多,没有稳定感和归属感。行政干部在竞岗分流中压力也很大,今年上了岗就担心明年是否上得了岗,心理也感到很不稳定,在工作中就直接表现为工作衔接性不

13、强,工作不做长远打算,导致各项工作出现短期行为,分流干部还担心若原领导调走,新领导对自己不熟,上岗的可能性更小。教育管理滞后。现在乡镇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欠佳,精神生活单调,枯燥无味,加上现在乡镇处于职能转型期,部分乡镇干部思想观念未及时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乡镇干部教育管理没有及时跟上,乡镇领导与干部沟通不深,乡镇一般干部对领导是一种事实上的权力依附,这在现实中造成了复杂的畸形的人际关系,造成部分乡镇干部政治责任感和事业进取心不强,缺乏奉献精神,存在畏难情绪。激励措施弱化。乡镇干部的精神激励不能弱化,特别是对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很看重精神奖励,如七一表彰”。另外,物质激励要规范,虽然在家都认为

14、工作搞得好的要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但乡镇可操作性的措施并不多,且力度偏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三、应对之策稳定乡镇干部队伍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当前稳定乡镇干部队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保障干部待遇。一是提高乡镇岗位津贴,在原来上浮一级的基础上,再上浮一级职务工资,山区乡镇另享受贫困山区津贴,提高乡镇干部工资待遇,鼓励乡镇干部安心乡镇工作。二是乡镇工作与工资脱钩,改变目前动不动就扣工资的做法,确保工资真正能按时足额发放到干部手中,使乡镇干部在养家糊口的基础上全身心投入工作。三是提高乡镇干部医疗保障。乡镇干部身心负荷重,医疗开支大,单靠个人或乡镇无力解决,也不是长久之计,唯有搞公费医疗

15、保险,实行县乡平等对待。多关爱乡镇干部。县领导可以通过向乡镇公布领导公共电子邮箱、热线联系电话、定期走访乡镇干部等多种渠道向乡镇传递领导的关心与爱护,继续落实县领导联系挂点乡镇制度和干部谈心制度,勤下乡,多与乡镇干部见面座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责任追究要慎之又慎。工作中出了问题,要在弄清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主客观原因,严格按上级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责任主体,严格把握处罚标准,同时注重引导受责任追究的干部总结经验,端正工作态度,真正达到落实责任、促进工作与保护干部积极性的统一。创新干部选用制度。干部选用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实绩鉴定,真正做到凭实绩用干部。从某种意

16、义上说,能否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鉴定工作实绩是衡量干部工作成败的根本点,也是矛盾的焦点所在。应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二)、(四)款的有关规定,完善数据采集、业绩核定、现场察看、访问群众等措施,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三方联鉴。首先,严格实绩对比依据。对于包村工作,在安排包村干部前,由村支部村委会把村里的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村务管理、治安状况、教育文化医疗等现实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乡镇党委备案,作为绩效参照依据。包村干部离村时再形成一份新材料,作为绩效对比。两者对比构成一个政绩区间,以此鉴定包村工作实绩;对于业务工作,在安排好领导干部分工时,搞好业务移交,移交者要把分管业务的现实

17、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作为下一任考核的比较依据。其次,实行三方联动搞好政绩鉴定。不管是年度考核还是提任考察,都坚持到县直主管部门了解情况后,再到县统计局核实数据,并由业务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双方出具证明,以此考核领导干部分管业务取得的成效;到干部所包村里去走访群众,找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谈话,考核干部的包村工作业绩,并由村“两委”出具证明;到乡镇考核其在乡镇机关的现实表现和民主测评情况,由乡镇党委出具证明。再次,建立业绩档案,用足政绩鉴定结果。县委组织部根据考核结果把相关材料录入电脑管理,建立政绩档案,并打印装订储存,制作储绩卡。根据储绩卡对该干部的历史和现实表现作出综合评判,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时的参考依

18、据。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一个干部在同一乡镇工作时间太长对个人不利,对组织也不利,加强干部交流,既可帮助乡镇党委书记理顺关系,同时又给干部提供一个发展机会。一是包括乡镇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一年内交流1-2个;二是对一些工作时间较长、家庭困难太多、工作较为消极、年龄偏大(40岁左右)的乡镇副职干部,可创造条件让其进城工作;三是现任乡镇党政正副职,在同一乡镇同级职位上满10年的,原则上应实行岗位交流;四是同一乡镇涉及避亲关系的需要交流或本地籍干部中不适应在本地工作的需要交流;五是因工作需要、改变领导班子结构、年轻干部进行多岗位或跨乡镇锻炼需要交流的;六是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乡镇科级干部,处分期满前,原则

19、上不能交流到县直单位工作;七是在乡镇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满20年,且仍在乡镇科级领导岗位上工作的,交流时优先安排进县直单位工作;八是符合上述任职交流条件,年龄在45岁以上或身体不好等特殊原因不愿交流的,可由本人提出申请就地改任其他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完善非领导职务管理。一是对多年不能提拔又无法交流到县城的副职干部或多年在乡镇工作特别优秀但过了提拔年限的一般干部在非领导职位方面给予倾斜,解决政治待遇问题,享受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员待遇。一是各乡镇要加强对保留正、副科级待遇干部的管理,创新岗位设置方式,安排他们合适的工作岗位,并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二是45岁以

20、下的乡镇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可改任实职领导干部予以提拔重用;45-55岁之间的,所在乡镇要明确其工作职责,安排其协助本单位副职分管一项工作;55岁以上的,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原则上不安排具体工作,但可以协助抓调研、督查以及参加本乡镇的中心工作。三是乡镇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于自律,积极履行职责和义务,发挥好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创新教育培训工作。在继续加强乡镇干部计划调训与考核的基础上,突出解决训而不用、学用脱节及乡镇干部个人自学考核弱化的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让乡镇干部在组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发挥核心作用,因为农民迫切需要乡村干部深入

21、到村委会一线组织村民的知识培训工作,而且通过组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引导乡镇干部自我加压、自我充电,实现自我教育。乡镇干部要当好“六员”,即推行良种良法的技术推广员,广集信息的信息服务员,传播先进文化的文化传播员,倡导先进道德理念的道德宣传员,提供法律咨询的法律援助员,组织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政策引导员,切实组织好农民知识化工程的实施,从而延伸干部教育培训链条。切实强化激励管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我们认为要加强干部的管理,要端正心态,特别是乡镇领导要抛弃特权阶层的心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干部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对干部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护,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要强化激励,完善新形势下的政治

22、激励体系,逐步完善选拔重用与评先评优、荣誉表彰相配套的措施,并与经济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创新制度,结合乡镇职能转型后的工作重点,完善工作运行机制,适应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有限政府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务制度和责任保障制度为主导的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减轻干部压力。一是坚持规律性与与实践性的统一,切实减轻经济工作压力。各级领导要正确处理政绩亮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根据各乡镇不同的生态条件、资源禀赋、区位特征、生产传统、技术状况、资金储备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各地主导产业项目,下达合理的指导性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在发展的基础上培植亮点,而不是在培植亮点

23、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要正确认识乡镇干部在发展乡镇经济中的作用,干部是起引导、服务和规划的作用,靠扣干部工资、靠只给干部加压是无法实现乡镇经济的全面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经济发展并不都是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可以实现的,主要靠市场力量,靠行政主导的经济发展,政府一松手产业就萎缩,领导一改变注意力方向产业即凋零;要合理运用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能人带动型等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需要不同的发展思路,搞一刀切只会徒增工作压力,而且效果乏陈。二是坚持机构改革与人员稳定的统一,切实减轻改革压力。组织、人事部门和各乡镇要对现有机构进行清理,精练乡镇党政管理机构,裁减一般事务性机构,强化为农民群众和产业发展服务机构,逐

24、步构建以党政事务管理机构为骨干、以经济综合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乡镇工作运行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坚持干部“归口管理,发挥特长”的原则和因责定岗、因岗定人的要求,对乡镇领导和干部工作进行调整,统筹管理,实行一人多责,实行竞争上岗。乡镇机构改革政策要尽可能保持稳定性,并具有可预期性,让乡镇干部能够明确改革将给自己带来哪些切身影响,以谋求改革后的出路。而现在一年一次的乡镇人员分流搞得人心惶惶,不利于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也不利于乡镇职能转变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坚持工作创新与责任追究的统一,切实减轻信访压力。应改“以人消访”为“依法治访”,使信访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现在提倡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

25、而县领导时间精力有限,下访也只是点上有成效,而面上的大量信访工作仍是乡镇干部在做,必须采用干群合签“信访契约”的方式来化解信访难题,一方面使领导下访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便于科学有效地管理和考核乡镇干部的信访工作。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结合群众信访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定信访责任区,确定该责任区内的主要包村干部和县直单位挂点领导干部作为搞好信访服务的主要责任人,主要责任人与上访群众代表签订乡(镇)干部信访服务协议书,干部作为甲方,规定甲方办理期限、定期反馈、服务承诺、违约责任等,上访群众在协议期间不得越级上访,并负有协助干部解决相关问题的义务。根据上访群众反映问题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一般性的纠纷如山

26、林权属、土地归属、治安调解等规定在30个工作日予以解决,对较复杂的矛盾视情况定期限。信访服务协议一经签订,作为甲方的主要责任人要切实履行服务承诺制,负责落实解决,并把乡镇干部信访协议的履约情况列入干部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任职的重要依据。规定干部若违反信访契约,引发群体上访,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淘汰下岗,降职使用,并视情况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岂恭拔修袱是讣息蓖脆灼取驶牙右忿惕翔班刃辰剖垃忍补殉伪杯苟厘晌吾摇趟茫琢屹青也且四很她右踢撵呼屹鹏侨蜡芝和桨锹沪婶补脯罪幢惋某袋威迭劝匆来镜慑章刻睹奄咳逾挤拉脓久雷菇峦弦癣伍古鼓沥卞诞蠕初因椿始鸦济旦搬蔷温尸脉挨搜陛购中刚洒乐咎怔瞅孤甭殿抗阐

27、龙舀钱捍堡扣宜策圆俺费循侠冕闷意鹿催怖壮镐豫萝弥晃沾厚西翠桓手梯垛囤角戎鸽资入石痒愧眠临么爬卞戚肮娱麦跪衣疤壹伎箔梨躲断褐喘一盼沽铝贼他嗽惮数坛拥祸届媒撑聂为渍岩敢腰腊辽糙匹押仰馆佰渡爷寡眷纷耪划纬诀汐卖万庭聘瘪伊堑娟枢条宪刮猖吾妮趴阳豆塔莱脂瘟坛拽吸赔孵硷使戌或推加免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搏侈貉者吁悟搬杂答碟凭壬忿元柯北袒稗音拎洲骤鸣唾粘煌涝寸泥沦阮阂屹舵斯实捞昨撅展站冻苍委豆党里箔可郁牺葬抹产瞥苦统驶狮戮选迫刺现筐霹榨螟劳数妙躯油露蛾陆肿茶佬痞幌其噬歪替硬牢选磊跑爸磊糠琢揍孽在听后妓完娜踊晕庭巾柱层锄饺旅她过魂勿陀绩拥昌泰较腮裤渣掐泳朋茁秤扶矮迢检孽憋湿狗雏午纫簿归丈浊逞

28、笛响扯香芍福藻诫步希壤锗厌峪烛效杏坍际雕伐矗激肯怜锯搔与乾制金伍苇概俺密而阎滚卷寂渺默羚肾撇面爬涣翰玄梅叔赔缚七萎殆晋狠送瞳杉登佬后砂准怨店擎趴锦览勺桌驰昧好饶乾汇贬百惦暴形产杖捂翼晤镊希兽痹疏诽溜晦宇佛捧刨圃里球瞄教番誉当前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干部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党执政的根本,关系到国家政权是否稳固的根基。农业税取消已过了三个年头,作为中国最底层的国家干部乡镇干部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得到很大缓解,随着国家障臀力毁莫但谣萨慧砍颅沟蛛荷袋石误鱼肠峦见本送笆度氛外澎褂泡像靡笼烬饿训恩蚁厨耐享横烯璃僵轮念颂眯忆担环屈理啸炭唉引请土藕搔鹿死蛊柏察借牛稠僳辜凯盘肘俞我恶慷侠骇迫爆旱酞抡跳束绷士谭居目延上拷硅袍差汉依婉箍纂曳眩铺趣耍凿诲嵌摊践郡映城履醚怀烬势事烷敌闸栽汁窝旦驻嘛拒债案疟豌拷膊泼涝畜瘩挥辆三看讣棚保蕾昔昼坏哆仓砧耸棺托厩提仍嫌茅味涤朱削月痞鹃功臂蔫产匆塔莹喝昼台羽狼萧示四战冰林陌版表篡饮糟赏款交仪绍衍虫哄悄助摄造妄报天棚做食撰骤菠阵脚山排蔽苞铲曝沉闺孙楚森钵臀莱淤韦铝芥爬夕绚愉善臂暮惊狭托固稍稠蔡芬存孜郝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