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试题附答案[002].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28390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5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试题附答案[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试题附答案[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试题附答案[0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试题附答案[0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试题附答案[0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同一台显微镜,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同一血液涂片,出现图中甲、乙两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目镜一样,图甲的物镜比图乙的物镜短B如果物镜一样,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长C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光圈,则乙视野更亮D甲观察的范围比乙观察的范围小,看到的细胞多2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体现了生物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所隐含的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4许多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

2、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选项成语或诗句影响因素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AABBCCDD5下列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B图A中内的遗传物质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C图B中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图C的两个新细胞D图C中和内的遗传物质相同6如图是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的图,请你根据图选出正确的分裂顺序( )AabcBbacCabcDcab7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

3、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鱼乙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D河虾与水蚤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一食草昆虫一青蛙一蛇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9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水分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同种植物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

4、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种子含水量/%20304050607080种子萌发率/%8163356738681小帆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25条件下,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会越高B25条件下,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C不同含水量的该植物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都是25D本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10小明在探究“蚕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过程中,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推断小明探究的是哪一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组别水分温度光照实验结果组干燥置于温暖处黑暗未萌发组放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黑暗萌发A温度B光照C水分D空

5、气11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呈褐色B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极强C银杏树是裸子植物,银杏是其果实,又称“白果”D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为广泛,所以种类更多12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的岩石上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13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

6、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C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D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14下列对教材中“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B实验目的是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该实验能够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D将实验动物换成“水蚤”,一样能达到实验目的15下列各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结构层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BCD16图是某植物细胞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结构中B植物特有的结构是C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结构D植物细胞分裂时,先是结构一分为二17如图是动植物细

7、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可以控制物质进出B结构、与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有关C结构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甲乙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18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标号表示的结构是细胞核B标号所示结构是植物细胞具有的C标号所示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标号所示结构是细胞膜,有保护和支持作用19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结构名称及功能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细胞壁保护作用C细胞核生命活动控制中心D叶绿体能量转换器20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间的关系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细胞分裂Bb表示细胞分化C乙图代表的层次

8、与植物叶所属层次相同D植物体中有丙图代表的层次2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是( )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清水冲洗 叶片脱色 用黑纸片将叶片一部分遮光 光照 滴加碘液ABCD22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的顺序为B步骤中叶片a与叶片b同形成了对照C步骤小烧杯中的液体是生理盐水D步骤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23小华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看到番薯叶横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是叶肉B图中的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C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D当该植物缺钾肥时,叶片发黄瘦小24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

9、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3是叶肉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C图中1是下表皮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25下列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油松B苹果C云杉D侧柏26“杏树”与“银杏树”只是一个字不同,但却不是一类植物,一个是被子植物,一个是裸子植物,那么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A生活环境不同B是否进行种子生殖C种子内子叶的数量D种子有没有果皮的包被27如果早晨、中午、傍晚、深夜分别从同一棵植物同一片叶子上用打孔器各取下同样大小的一块圆片,经脱色处理后再滴加碘液,结果发现叶片蓝色最深的是( )A早晨B中午C傍晚D深夜28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

10、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中有两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符合实验探究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是不科学的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实验的变量不单一D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29当你一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二、实验探究综合题30某校生物老师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显微镜与细胞”的自选实验活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如下生物材料和实验器具,葫芦

11、藓,洋葱磷片叶,活的小鱼,人血永久涂片,清水,生理盐水,稀碘液,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图一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实验部分示意图,图三为观察时的部分视野,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图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2)图三甲视野右下方细胞换成乙视野进行观察,需先将细胞移至视野正中央后,再转动图一中显微镜的_以获得更大的物像(填序号)。(3)小安想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应选择的生物材料是_。(4)观察小鱼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时,小毅发现某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一血管为_。(5)人血细胞中,_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31农药残留量超标等

12、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酒农药。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发现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_(2)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_(3)请写出图中最短的食物链:_(4)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5)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32下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花粉从花药落到上的过程,叫做_。(2)一朵花的主要结构就是花蕊。其中雌蕊是由_组成;雄蕊是由_组

13、成的。(3)我们吃的桃子是由桃花的 _发育而成的, 桃花的种子是由 _发育而成的。3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植物园时,发现墙角潮湿的废旧花盆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花盆时,鼠妇会迅速爬走。据此,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_。(2)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3)对于表中数据,实验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_。(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这些鼠妇?_。3

14、4如图一为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图,图二是相关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一中表示的生理作用分别是_、_。(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然后通过图一中的 _向上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再通过_将大部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3)图二中是_,进入植物体后,被用于合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图二中的 _运输到根部。(4)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图二所示的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解析A【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以及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观图可知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解答即可。【详解】

15、A.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如果目镜一样,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图甲的物镜比图乙的物镜短,故A正确;B.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如果物镜一样,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短,故B错误; C.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所以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通光孔,则乙视野亮更暗,故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甲的视野比乙的视野大,乙视野中比甲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少,故D错误。 故选A。【点睛】

16、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解析A【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详解】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体现了生

17、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故A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C【详解】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点睛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4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指白蚁在大堤

18、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说明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B不符合题意。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指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符合题意。D红杏出墙来,是红杏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光照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主要是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C【分析】简单地说,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

19、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详解】图示细胞分裂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A正确;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进行了复制加倍,B正确;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最后,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图B细胞外面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分裂,C错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图C中和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20、相同,D正确。【点睛】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6B【详解】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因此,正确的分裂顺序是bac故选B7D【分析】河虾捕食水蚤、小球藻,水蚤捕食小球藻,鱼乙捕食水蚤、河虾,鱼甲捕食鱼乙、河虾,故形成的食物链有小球藻水蚤鱼乙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虾鱼乙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虾鱼甲;小球藻河虾鱼乙鱼甲;小球藻河虾鱼甲。【详解】A.小球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但水蚤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B.表中生物

21、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B错误。C.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处于34两个营养级,鱼甲处于345三个营养级,因此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鱼甲,C错误。D.河虾以水蚤、小球藻为食,水蚤以小球藻为食。因此,河虾与水蚤二者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和种间关系,要求考生能从题干和表格中找到相关食物链,再结合食物链答题,难度中等。8D【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

2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详解】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草兔鹰,A错误;根据选项A的解答可知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错误;有些生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可以位于多条食物链上,C错误;如果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时间内,青蛙会因天敌数量减少而数量会增加,D正确。【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成

23、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食物链的书写等知识,这些内容都是考试命题的热点。9B【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表格中看出,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种子含水量的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种子含水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详解】A在环境温度为25C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当水量约为80%时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81%,所以该植物种子并不是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A错误。B由图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5C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所以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

24、为70%,B正确。C本实验只是在25C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含水量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C,C错误。D该探究实验没有涉及到氧气不同种子萌发率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对“适量的水分”中的“适量”作了进一步的探究,脱离了以往考查的思路,考查立意较好。10C【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

25、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从表格中看出组和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组干燥、组放适量的水分),因此小明想要探究的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一个条件水分。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11D【分析】本题考查植物各类群的特点,据此答题。【详解】A海带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有叶绿体,叶绿体含有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类、类胡萝卜素类和藻胆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A错误。B蕨类植

26、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是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不强。故B错误。C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故C错误。D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等,是陆地优势植物,分布广种类多。故D正确。【点睛】掌握植物类群的特征是解题关键。12D【分析】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据各类植物的特征进行解答。【详解】海带是藻类植物,生活在海洋中,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要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银杏是裸子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没有果实。种子植物的有种子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孢子植物的受精大都在水中完成,离不开水

27、,所以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ABC错误,D正确。13D【详解】试题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不具有器官,所以纤毛、表膜不是器官,A错误。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B错误。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会使光线增强,C错误;单细胞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D正确。考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14D【详解】(1)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反应(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A、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

28、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A正确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目的是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正确;C、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方法步骤在载玻片的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培养液一侧放入少许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有什么反应实验现象食盐是不利刺激,草履虫会从放置有食盐的培养液中向未放置食盐的培养液中移动得出结论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正确;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水蚤是多细胞生物,假若实验中把草履虫换成水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

29、单位,D错误故选D【名师点睛】具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像多细胞生物一样,都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15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详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这八个系统就构成了完整的

30、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选项A符合题意。【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结构层次。16A【分析】图示植物结构模式图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线粒体。据此解答。【详解】A.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贮存大量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A正确。B.与其它生物细胞相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B错误。C.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植物细胞的液体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另外细胞液里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带甜味、辣味的物质,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结构液泡中的细胞液,C错误。D.植物细胞进行

31、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D错误。故选A。【点睛】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A【分析】由动物和植物细胞示意图可知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线粒体。【详解】A结构细胞壁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A错误。B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B正确。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C正确。D动物植物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甲图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D正确。故选A。【点睛】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8D【分析】观图可知细胞

32、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线粒体,解答即可。【详解】A标号表示的结构是细胞核,A正确。B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B正确。C细胞膜具有保护科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C正确。D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D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9C【分析】图中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

3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符合题意。D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D【分析】a表示细胞的分裂,结果细胞数目增多;b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乙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丙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丁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人)体。据此解答。【详解】Aa表示细胞分裂,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故A正确。Bb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故B正确。C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乙表示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叶片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叶属于器官,故C正确。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分析可知,丙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特点,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1B【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把叶片里的淀粉运走耗尽);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对照实验),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

35、化。【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是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用黑纸片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光照叶片脱色清水冲洗 滴加碘液,故选B。22D【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详解】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图中漂洗加碘,暗处理,酒精脱色,部分遮光光照,可见正确顺序,A错误。B步骤中叶片a的遮光与见光部分形成了对照,变量是光,B错误。C叶绿素能够溶

36、解在酒精中,所以步骤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大烧杯中是清水,C错误。D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才能说明检验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原先储存的,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掌握情况,对实验每一步的操作的理解。23D【分析】图中上表皮,下表皮,叶肉,气孔,保卫细胞。【详解】A.图中是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A正确。B.图中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故B正确。C.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气孔,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故C正确。D

37、.叶片发黄瘦小是因为缺少氮肥,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叶片的结构特点及气孔的作用和关闭原理,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24C【分析】叶片是由叶肉、叶脉和表皮构成,图中的1和2是表皮,1所含的气孔数目比较少,2所含的气孔数目多,1是上表皮,2是下表皮,4是气孔,5是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详解】A图中3是叶肉,包括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A正确。B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孔,即图中的4气孔,B正确。C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故1应为上表皮,C错误。D气孔的

38、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当肾形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而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壁拉直,气孔关闭;哑铃形保卫细胞吸水时两头膨胀而中间彼此离开,气孔张开,失水时两头体积缩小中间部分合拢,气孔关闭。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叶片的结构,可结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记忆。25B【分析】裸子植物的特征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特征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详解】A油

39、松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错误。B苹果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正确。C云杉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错误。D侧柏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错误。故选B。26D【分析】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详解】在分类上,杏树属于被子植物,胚珠外面有子房壁,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银杏树属于裸子植物,胚珠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外无

40、果皮包被着,裸露。因此,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故选D。【点睛】解此题要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27C【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呼吸作用。(3)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叶片内淀粉的含量越多,滴加碘液后蓝色越深,反之,蓝色越浅。【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

41、物,因此傍晚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最多,早晨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晚的呼吸作用,叶片内的淀粉被大量消耗,叶片内淀粉的含量最低,夜间摘取的叶片淀粉的含量居中;故滴加碘液后,应该是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故选C。【点睛】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在夜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早晨摘取的叶片中有机物的含量最低。28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变量的判断。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于实验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详解】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某个条件引起的,采取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

42、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个条件即实验变量。由表可知,该实验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和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另一组是乙和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甲和丙有两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可见,选项A的实验分析是错误的。【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考生仅仅记住了单一变量的字面意思,没有了解其内在含义,单一变量是以一组对照实验为对象表述的。29C【分析】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详解】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

43、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对环境的影响。二、实验探究综合题31cdba 葫芦藓 毛细血管 白细胞 【分析】图一中转换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详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解析cdba 葫芦藓 毛细血管 白细胞 【分析】图一中转换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详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因此顺序为cdba。(2)想要获得更大的物像,需要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因此转换器对应的是图1中的。(3)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见光部位,如葫芦藓;而洋葱鳞片叶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4)毛细血管分布广泛,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