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期末强化物理质量检测试卷(一)一、选择题1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改变B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敲击8个相同瓶子时,从左往右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D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公路旁植树、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检测仪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C医生用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音调D在教室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可以加强原声3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
2、升华的是()A河里冰雪消融B草叶上露珠形成C枝头挂满白霜D冰雕逐渐变小4对下列物理量数值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同学们使用的一本八年级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B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m/sC10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4cmD人的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4分钟5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大气压为1标准气压),烧杯下面垫有石棉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没有达到100C杯口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撤去酒精灯,水立刻停止沸腾6对图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检查视力时,为了节省空间,利用观察平面镜成的视力表
3、的像检查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7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事实上水能灭火,也能生火某塑料大棚因为雨后没有及时清除棚顶凹处的积水而发生了火灾,这是因为A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8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9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市民,我区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公路两旁的房屋B公路两旁的树C他骑的自行车D对面驶来的汽车10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B若蜡烛
5、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C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虛像D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星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二、填空题11一曲涠洲渔火独弦琴独奏将北海园博园艺术表演推向高潮,引无数游人驻足聆听,这琴声是由琴弦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传到游人耳朵的。12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经常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你看到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_(填“实”或“虚”)像。13电影放映机在放映电影的过程中,白色银幕是用凹凸不平的材料制成的,是因为在银幕上发生了_(选填“镜
6、面反射”或“漫反射”),才确保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图像,其中,白色银幕是为了_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14随着环境的改善,我市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越来越少了(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今年冬天,重庆市民感受到太阳温暖的天数很多,但同时也感受到雾的烦恼。我们知道雾是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而_形成的,当太阳出来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组成雾的小水珠发生了_。(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是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射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根据该光路图可以判断,这个人可戴_镜来加以矫正,该人眼睛为_眼(填“近视”或“远视”
7、)。16某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5次,测得的5个结果是25.96cm, 25.98cm, 25.39cm, 26.05cm, 25.99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_cm。17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选填“深”或“浅”);18如图所示,是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从_min至8min。19随着科技的发展,“刷脸”的时代到来了,如图所示“刷脸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
8、原理是当人站在它的二倍焦距以外,能成一个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当人远离“刷脸机”时,这个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请根据此图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1)图像中纵轴表示汽车离开出发点的路程,横轴表示_;(2)汽车在BC段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汽车在BC段的速度为_m/s。三、作图题21(1)如图,AB、CD是同一光源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作出光源S和它的像S;(_)(2)如题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_)(3)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经过透镜
9、折射后的光线。(_)四、实验题22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1)如图1所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序号橡皮筋长短橡皮筋粗细振动快慢声音甲相同细快尖锐乙相同粗慢低沉(2)如图2所示,两次敲打音叉,观察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塑料球弹起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塑料球被弹起高度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1)主要研究声音的_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频率是否有关;实验中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实验(2)主要研究声音的_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实
10、验中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音叉微小的振动,是物理学中的_.法。23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2)该晶体的熔点是_;(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56oC时,它处于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24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在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
11、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2)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若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6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cm;(3)同桌的同学说蜡烛的像太小了,为了得到更大的像,小明将玻璃板向靠近蜡烛A的位置平移(如图乙),得到蜡烛A的像的大小,像与蜡烛A的距离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丙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填“在”或“不在”)
12、同一平面内。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1)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公式(u为物距,v为像矩,f为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也可以用该公式计算得出,甲图可以成最清晰的像,请你根据公式计算甲图出中的凸透镜焦距f =_cm。(2)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8.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2.0cm、23.0cm、24.0cm。若他们所得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3)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调整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在
13、光具座上同一高度后,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完整清晰的像,调整的方法是_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 B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C适当扭转凸透镜 D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4)请你对比并指出甲、乙两图中所成像的两个不同点_。26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让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_和_。(2)为防止下落时间太短,不便测量,应选择锥角较_(选填“大”或“小”)的纸锥,或从较_(选填“大”或“小”)的高度开始下落;(3)小明实验小组测量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三人同时测量时间。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14、,请你帮他完成表格所有空格。下落距离s/m下落时间t1/s下落时间t2/s下落时间t3/s下落时间平均值t/s_1.801.41.61.5_(4)小明所在小组又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小球从A点到B点的速度大于B点到C点速度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A B C 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解析C【详解】A向上推活塞时,空气柱变短,空气柱的振动变快,则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高,故A正
15、确,不符合题意;B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敲击8个相同瓶子时,从左往右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故C错误,符合题意;D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D【详解】A在公路旁植树、安装隔音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安装噪声检测仪不能减弱噪声,故A错误;B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故B错误;C医生用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故C错误;D在教室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
16、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可以加强原声,使响度变大,故D正确。故选D。3D解析D【详解】A雪是固态,温度升高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雕是固体,它可以直接升华变成水蒸气消失,故D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C【详解】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张10元人
17、民币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4cm左右,故C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1分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解析A【详解】A水沸腾的特点是,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故A正确;B1标准气压,水的沸点是100,即温度计示数为100,故B错误;C杯口冒“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撤去酒精灯,因为石棉网有余热,水会从石棉网上吸收热量,会出现沸腾一小段时间后再停止沸腾,故D错误。故选A。6C解析C【详解】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物体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加物到镜面的距离,所以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
18、的视力表的像检查,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尾灯里是由很多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可以将射向尾灯的光按原路反射回去,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和玻璃中发生折射,而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看起来有两条鱼,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小聪看到小猫是光从小猫射向镜面,经镜面反射后进入小聪的眼睛;小猫看到小聪是光从小聪射向镜面,经镜面反射后进入小猫的眼睛,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解析A【详解】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分析解答下雨后,在塑料棚顶凹处的积水就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凸透镜
19、”,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阳光通过此“凸透镜”会聚到易燃物上时,容易发生火灾故选A【点睛】关键是牢记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基本作用,即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并能运用其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8B解析B【详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9C解析C【详解】A小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明相对于自己所骑的自行车,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小明相对于对面驶来的汽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
20、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解析A【详解】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物距为40cm,大于两倍的焦距,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物距为30cm,等于两倍的焦距,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C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物距为20cm,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的焦距之间,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D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小于一倍的焦距,成的是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1振动 空气 【详解】12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游人耳中的。12折射 反射 虚 【详解】1
21、23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13漫反射 反射 【详解】1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银幕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都能看到银幕的画面,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2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见多彩的画面。14液化 汽化 【详解】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2当太阳出来以后,组成雾的小水珠吸热汽化,变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雾就慢慢散去了。15凹透 近视 【详解】12图中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眼睛成像,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
22、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解析凹透 近视 【详解】12图中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眼睛成像,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1639 26.00 【详解】1225.39cm这个数据和另外四个数据差距较大,属于读数错误,应该舍去,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解析39 26.00 【详解】1225.39cm这个数据和另外四个数据差距较大,属于读数错误,应该舍去,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17光沿直线传播 浅 【详解】(1)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
23、。(2)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解析光沿直线传播 浅 【详解】(1)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2)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18晶体 4 【详解】12由图象知,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从4min开始,到8min熔化完成。解析晶体 4 【详解】12由图象知,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从4min开始
24、,到8min熔化完成。19倒立 变小 【详解】12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因此当人远离“刷脸机”时,这个像将变小解析倒立 变小 【详解】12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因此当人远离“刷脸机”时,这个像将变小。20时间 匀速 10 【详解】(1)1该图表示的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所以图像中纵轴表示汽车离开出发点的路程,横轴表示时间。(2)2由图可知,汽车在BC段的解析时间 匀速 10 【详解】(1)1该图表示的为汽车
25、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所以图像中纵轴表示汽车离开出发点的路程,横轴表示时间。(2)2由图可知,汽车在BC段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大,所以汽车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3)3汽车在BC段的速度为三、作图题21【详解】(1)反向延长反射光线,交与平面镜左侧的S,然后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S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光源S到平面镜的距离,由此可作出光源解析 【详解】(1)反向延长反射光线,交与平面镜左侧的S,然后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S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光源S到平面镜的距离,由此可作出光源S,平面镜左边的线都是虚线,S与S的连线垂直平面镜,
26、连线是虚线,还要作出垂足;另一种作法,分别过A、C作法线垂直平面镜,然后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用量角器作出入射角,两条入射光线交于S点,这就是光源S,然后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作出像S,两条法线和S与S的连线是虚线,还要作出垂足;如下图所示;(2)根据题意,先作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用量角器作出反射光线OB;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由此大致作出折射光线OC,如下图所示;(3)根据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法,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不改变传
27、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根据上述作图即可,如下图所示。四、实验题22音调 控制变量法 响度 转换法 【详解】(2)1 声音的尖锐、低沉反映的是声音音调的特性,说明该实验主要研究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频率是否有关;2 两根橡皮解析音调 控制变量法 响度 转换法 【详解】(2)1 声音的尖锐、低沉反映的是声音音调的特性,说明该实验主要研究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频率是否有关;2 两根橡皮筋长短相同,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说明实验中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 两次敲打音叉力度不同,塑料球弹起高度不同;说明音叉振动时振
28、幅不同,重敲音叉,塑料球被弹起高度较大,声音响度大,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4 实验中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音叉微小的振动,是物理学中的转换法。23海波 48 液 【详解】(1)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波到达48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石蜡吸热后温度持续升高,所以海波是晶体,解析海波 48 液 【详解】(1)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波到达48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石蜡吸热后温度持续升高,所以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2)2晶体熔化时虽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为48。
29、(3)3由表中数据可知,在9min以后,海波的温度又可以上升了,说明此时海波已经全部熔化,所以当海波的温度为56oC时,它处于液态。24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差一些 0.3 变小 不能 在 【详解】(1)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解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差一些 0.3 变小 不能 在 【详解】(1)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便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2透明的玻璃板只能反射蜡烛A的一部分光线,另一部分透过玻璃板,所以玻璃板成的像
30、比平面镜成的像清晰度差一些。(2)3因为像距等于物距,由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6m,两个像之间相差的是两个玻璃板的厚度,即0.3cm+0.3cm0.6cm,可得玻璃板厚度0.3cm。(3)4小明将玻璃板向靠近蜡烛A的位置平移,物距变小了,由于像距等于物距,则像距会变小,像与蜡烛A的距离变小。(4)56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在一个平面内。250 每个组认为的最清晰的像不同 C 见解析 【详解】(1)1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公式,由图可知物距为30.0cm,像距为15.0cm,代入公式可知则凸
31、透镜焦距f解析0 每个组认为的最清晰的像不同 C 见解析 【详解】(1)1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公式,由图可知物距为30.0cm,像距为15.0cm,代入公式可知则凸透镜焦距f =10.0cm。(2)2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8.0cm时,满足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2.0cm、23.0cm、24.0cm,此时满足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见应该每个组认为的最清晰的像不同导致的。(3)3调整好蜡烛、凸透镜、光屏
32、在光具座上同一高度后,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说明物距和像距是合适的,此时可适当扭转凸透镜,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了完整清晰的像。(4)4甲图中凸透镜成像,且满足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乙图中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成正立等大的虚像。26刻度尺 秒表 大 大 下落的平均速度v/ms-1 1.5 1.20 D 【详解】(1)12实验中测量速度,是利用来间接测量的,所以用到的解析刻度尺 秒表 大 大 下落的平均速度v/ms-1 1.5 1.20 D 【详解】(1)12实验中测量速度,是利用来间接测量的,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
33、尺和秒表。(2)3选择锥角较大的纸锥,可以增大空气阻力,使纸锥下落速度变慢,增大纸维下落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4让纸锥从较大的高度下落,可以增大纸维下落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3)5由题可知,三个人测出三个不同的下落时间,前面已经求出下落的平时时间,接下来应该求出下落的平均速度,所以应该填入下落的平均速度v/ms-1。6下落时间平均值7下落的平均速度(4)8由图可知,ABCD相邻两点所经过的时间间隔是相的,均为。小球从A点到B点的时间等于从B点到C点的时间,但是,小球从A点到B点的路程是从B点到C点路程的2倍,所以,小球从A点到B点的速度大于B点到C点速度,故正确。BC两和CD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匀速运动,故错误。小球从A点到D点的时间为,小球从A点到D点的路程为,所以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故错误。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匀速运动,所以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