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上册期末强化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一)[001].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915890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期末强化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一)[0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强化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一)[0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强化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一)[0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强化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一)[0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强化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一)[0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上册期末强化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大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划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3下列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B“凝气而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C“滴水可成

2、冰”,冰是凝华形成的D“融雪自成溪”,雪是凝固形成的4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A本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约为2NC本考场内的空气质量约为15kgD本考场内的气压约为1105Pa5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熔化过程B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是冷却过程C丙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熔化过程D丁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加热过程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B杯弓蛇影,妄自惊扰C镜花水月,都是虚

3、空D海市蜃楼,如梦似幻7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8近视的小陶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建议利用角膜塑形进行矫正,角膜塑形镜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类似隐形眼镜的角膜接触镜,主要通过夜间配戴在角膜上逐渐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成像原理和投影仪类似B矫正过后的角膜中间薄边缘厚C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眼焦距更大D眼睛近距离使用时的明视距离是45cm

4、左右9小红和小明坐在了停在站台上的G103次列车,小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前进了,但小明说他们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另一辆车向相反的方向驶去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北京南始发站08:000分02济南西09:3209:341小时32分406千米3南京南11:4611:483小时46分1023千米4上海虹桥12:45终点站4小时45分1318千米A小红认为自己的列车运动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明认为自己的列车没有动是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C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段运行的速度慢D全程的平均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站运

5、行的速度快10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AB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已知A点在凸透镜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B点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AB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是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四个图中,其中关于AB所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ABCD二、填空题11“入座即静,入座即学”中的“静”是通过在_减弱噪声的;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产生的。12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现象,后者是光的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填“实像”或“虚像”)13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玻璃泡中的煤油

6、染成红色,这种染料是因为_(选填“吸收”或“反射”)红色光才呈红色。14“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其原因是空气中的水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即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_(选填“增加”或“减少”)水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15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镜。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示),根据该图,这个人需配戴装有_的眼镜加以矫正。16如图所示,用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

7、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尺精密些,选用正确尺子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1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明月松间照”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18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道,该晶体的凝固点是_,在时间段15min20min内物体处于_状态。19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_(填成像性质)的实像。20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路上,从同一出发点沿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

8、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跑步时_同学的速度较快,相遇时距离出发点_m,乙同学的速度是_m/s。 三、作图题21作图(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2)如图,根据凸透镜的性质,完成以下光路图。四、实验题22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

9、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单层7978828073848482818080双层2023242424252222212523(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_ 来反映的;(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 _ ;(4)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两种玻璃中隔音效果好的是 _ ;如果把双层玻璃中的空气抽掉,则隔音效果最好,原因是 _ 。23小明想知道沸腾过程的

10、特点,他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1)请完成以下问题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_,认清它的分度值;装置图中的两个错误是_和_。(2)纠正错误后,小明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4min的水温如图(b)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9999999由表格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_(选填“上升”或“不变”或“下降”)。小明想证明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他应该如何做?_。24如图所示是“

1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用此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像与物大小的关系;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选填、或);(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选填、或);(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选择焦距为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他先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一条与光具座_的直线上。(2)保持凸透镜如图所示位置不变,将蜡烛由远到近逐渐向凸

12、透镜方向移动到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3)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向左侧偏斜,此时观察到火焰的像是向_(选填“左侧”或“右侧”)偏斜。(4)现保持成像后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仅将蜡烛移动到刻度线处,在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做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看做人眼的视网膜,则该成像情况相当于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看物体。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添加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26小强想探究锥角不等对纸锥下落快慢的影响,他采用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如图甲所示

13、,做成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他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以此来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锥角的关系。(1)小强的探究方案是否科学_(是/否),理由是_。 (2)小强选用纸锥B测量其下落速度,他用每隔0.2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下纸锥B下落过程的照片。将照片打印出来后,再用直尺测量该照片上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测得照片上E、F两点间的距离是_cm,纸锥从E点下落到F点的实际时间是_s。若照片相对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40,则纸锥在EF段的平均速度是_m/s。【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解析D【详解】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超出了人耳听觉频率范

14、围,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音调高和响度大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故C错误;D我们能区分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2A解析A【详解】A由A图知道公路两侧设置透明板墙可以让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减小噪声污染,故A说法正确;B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用力敲鼓,增大鼓膜的振动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说法错误;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手机悬吊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越来越少,手机的铃声会越来越小,故C说法错误;D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用卡片快速拨动木梳

15、齿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越大,音调高,故D说法错误3A解析A【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C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4D解析D【详解】A本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8m没有这么高的桌子,课桌应为学生身高的一半最为合适,约为80cm,故A不符合实际;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悬浮在盐水中时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所受浮力约为0.5N,故B不符合实际;C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考场的

16、空间容量约为由可得考场内空气的质量约为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105Pa,考场内气压与之差不多,故D符合实际。故选D。5A解析A【详解】A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正确;B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错误;C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错误;D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所以图是非

17、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错误。故选A。6A解析A【详解】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视野范围有限,故A符合题意;B杯弓蛇影,妄自惊扰,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镜花水月,都是虚空,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如梦似幻,是一种因远处物体被折射而形成的幻象,其产生原因是太阳使地面温度上升后形成的一种气温梯度,由于密度不同,光线会在气温梯度分界处产生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A解析A【详解】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聚能力与焦距大小有关,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故A正确;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于焦距大小有关,焦距越小,对

18、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大,故B错误;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都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都是虚焦点,故C错误;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A。8B解析B【详解】A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类似,均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故A错误;B矫正过后的角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和近视眼镜一样,故B正确;C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眼焦距更小,折光本领更强,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故C错误;D眼睛近距离使用时的明视距离是25cm左右,故D错误。故选B。9C解析C【详解】A小红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则自己所坐的列车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认为自己

19、所坐的列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B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所坐的列车无位置变化,所以认为自己所坐的列车是静止的,故B错误;C列车从济南西到南京南和南京南到上海虹桥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1023km-406km=617kms2=1318km-1023km=295km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11h46min-9h34min=2h12mint2=12h45min-3h48min=57min对应的速度即v1v2故C正确;D全程的平均速度即vv2故D错误。故选C。10D解析D【详解】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A点在凸透镜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那么所成的像A在二倍焦距以外,B点在二倍焦距以外,那么所成的像B在一

20、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A点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有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还有一条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点。同理点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有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还有一条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点。连接就是AB的像,如下图所示故选D。二、填空题11声源处 振动 【详解】1“入座即静,入座即学”中的“静”是通过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12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虚像 【详解】1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日食在物理学中,这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3

21、4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可知,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这些看到的都是虚像13热胀冷缩 -4 (零下4) 反射 【详解】1实验室温度计的玻璃泡内一般装有酒精或者煤油,液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所以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是-4。3染料看起来是红色的,说明染料反射的是红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14液化 减少 【详解】1“水缸穿裙子”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发生液化现象,所以盛水的水缸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2减慢蒸发的方式有减小液体的表面

22、积、降低温度、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是减少水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15凸透 凹透镜 【详解】1人的眼球像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等于一个凸透镜。2由图可知,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外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要配戴装有凹透镜解析凸透 凹透镜 【详解】1人的眼球像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等于一个凸透镜。2由图可知,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外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要配戴装有凹透镜的眼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16A 2.20cm 【详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

23、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由刻度尺A解析A 2.20cm 【详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由刻度尺A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2.20cm。17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详解】1“潭清疑水浅”,在空气中看潭水时,看到水潭底比实际的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池水照明月”,池中的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解析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详解】1“潭清疑水浅”,在空气中看潭水时,看到水潭底比实际的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池水照明月

24、”,池中的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3“明月松间照”,月光照射到松树之间,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8固液共存 【详解】180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晶体的熔点为80,熔点等于凝固点,所以凝固点等于80。215min20min内物体正在熔化,所以为固液共存状态。解析固液共存 【详解】180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晶体的熔点为80,熔点等于凝固点,所以凝固点等于80。215min20min内物体正在熔化,所以为固液共存状态。19会聚 15 倒立、缩小 【详解】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能会聚到一点。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叫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25、叫焦距,由解析会聚 15 倒立、缩小 【详解】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能会聚到一点。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叫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由题意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3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此时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0乙 200 4 【详解】12由图象可知,甲在100s内运动200m,即相遇点距离出发点200m,而乙在100s-50s=50s内运动了200m,通过的路程相同,乙用解析乙 200 4 【详解】12由图象可知,甲在100s内运动200m,即相遇点距离出发点200m,而乙在100s-50s=50s内运动了

26、200m,通过的路程相同,乙用的时间少,由v=可知乙的速度较快;3乙同学的速度v乙=4m/s。三、作图题21(1)(2)【详解】(1)由图示知,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作图如下(2)由图示知,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后过焦点,对着光心解析(1)(2)【详解】(1)由图示知,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作图如下(2)由图示知,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后过焦点,对着光心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作图如下四、实验题22随意拉开橡胶球,橡胶球撞击玻璃板的力大小不同 玻璃球弹开的距离远近 当玻璃

27、板受到相同大小的力撞击时,双层比单层玻璃板振动的弱 双层玻璃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解析随意拉开橡胶球,橡胶球撞击玻璃板的力大小不同 玻璃球弹开的距离远近 当玻璃板受到相同大小的力撞击时,双层比单层玻璃板振动的弱 双层玻璃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实验中,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较杂乱的主要原因,应逐渐增大球与玻璃间的距离,这样数据就会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2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无法用眼直接观察,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玻璃板振动的强弱。(3)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在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

28、玻璃球比双层玻璃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受到相同敲击力,双层比单层玻璃板振动的弱。(4)45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两种玻璃中隔音效果好的是双层玻璃;由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两层玻璃之间接近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23水银 量程 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壁 97 不变 撤掉酒精灯,观察液体是否仍然会沸腾 【详解】(1)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解析水银 量程 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壁 97 不变 撤掉酒精灯,观察液体是否仍然会沸腾 【详解】(1)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不

29、能用酒精温度计,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应该用水银温度计。2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34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而图中石棉网没有接触到酒精灯的外焰;同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这样测量的温度不准确。(2)5如图(b)所示,温度计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为97。6由表格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7要证明沸腾过程不断吸热,可以撤掉酒精灯,观察液体是否仍然会沸腾。24 不能 【详解】(1)1刻度尺可以量出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因此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2)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根点燃用于解析 不能 【

30、详解】(1)1刻度尺可以量出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因此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2)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根点燃用于成像,一根未点燃用于比较像的大小,因此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3)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25平行 缩小 右侧 远视眼 凸透镜 【详解】(1)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即在解析平行 缩小 右侧 远视眼 凸透镜 【详解】(1)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一条与光具座平行

31、的直线上,即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2已知f=10cm,将蜡烛由远到近逐渐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到10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u2f,则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3由于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与物体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向左侧偏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左右相反,则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右倾斜。(4)4保持成像后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仅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物距变小了,则像距变大,即像成在了光屏的后方,相当于远视眼。5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时折射光线会聚一些,所以可以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添加一个凸透镜。26否 未控制纸锥质量或迎风面积不变 3.

32、50 1.4 1 【详解】(1)12用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不仅锥角发生变化,纸锥的质量或解析否 未控制纸锥质量或迎风面积不变 3.50 1.4 1 【详解】(1)12用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不仅锥角发生变化,纸锥的质量或迎风面积也发生了变化,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所以不科学。(2)3从照片选取纸锥同一部位测量纸锥移动的距离,E处纸锥的底面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为3.00cm,F处纸锥的底面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为6.50cm,则EF之间距离为6.50cm-3.00cm=3.50cm4从E至F点有7个时间间隔,故纸锥从E点下落到F点的实际时间5若照片相对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40,则EF之间的实际距离则纸锥在EF段的平均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