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传播与媒介文化 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研究特约主持人:王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人语:年初 公司的大语言模型迭代至 版本再次“震惊”世界 跨模态人工智能的回应能力更准确越来越像“人”引发了“替代性恐慌”人工智能可否作为“理解”主体这一问题逐渐凸显如何认识和理解人机交互中主客体互动的技术机制并应对其可能造成的深层冲击成为亟需解答的问题 而这也是本期专栏的核心议题和出发点 本期专栏的两篇文章各有侧重也彼此关联:王鑫的基于“理解”的 人机交流反思与主体性问题复归一文从效果历史和身体认知的角度讨论了大语言模型与人之间交流的“有限性”问题认为“历史身体情感”的维度仍旧是 目前难以
2、逾越的理解“障碍”陈秋心的“人机互生”时代可供性理论的契机与危机 基于“提示词”现象的考察一文则从可供性理论的视角来探讨此轮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深层意义认为在人机互生时代可供性的“社会性”和“想象力”将成为核心问题而可供性理论也可能面临人和物之间二元性模糊的底层危机 两篇文章均聚焦当下人工智能变革对人机交互的深层冲击分别从“理解”的认知维度和“提示词”模式的主客体交互形态入手就人机关系中人的主体性问题及人机交互技术机制背后的可供性问题展开研究以求对未来社会中人机理想化的共生方式及人类何以如其所是地生活于间做出一些探讨盼学界更多关注和讨论基于“理解”的 人机交流反思与主体性问题复归王 鑫(同济大学
3、 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摘 要:理解的可靠性、共通性和可解释是人机交流的理想状态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表现出的智能程度更趋近这一状态 探究人机交流的理解问题旨在揭示其中隐匿的人对自我安全的寻求和人机关系可靠性的期许以及人机共生背景下人的主体性问题 研究从效果历史和身体认知即从“历史身体情感”方面讨论 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有限性”问题但依然难以消除伴随 而来的碳基和硅基生命之间的差异问题“替代性恐慌”也使主体性成为人机共生世界中再次被关切的议题 重返人类主体性问题思考人类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及其时间阈值其意义在于使人作为个体存于人机社会总体之中如其所是的生活关键词:
4、理解人机交流主体性作者简介:王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媒介文化、跨文化传播、传播思想史等研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可理解的 是理想人机交流的基础也确保了人机交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能够理解人的言辞、话语和交流情境是设计和构建负责任 的重要考量 作为大型语言处理模型的出现和不断迭代能够实现更智能的人机对话这不仅将可理解的 向前推进也带来人类对未知人机世界生存状态的可能性恐慌:人就要被机器替代了吗?特别是 出现之后全球顶级科学家群体警示并且呼吁将人工智能的研发放缓甚至暂停这也带来有关可理解 的猜想以及大语言模型是否能成为人类技术变革的奇点的讨论 本文认
5、为作为大型语言处理模型的 虽然越来越能理解人类的提问但仍旧难以实现基于效果历史和肉身的理解至少在一定的时间内难以实现人类之间在特定场景、语境和情感下的可理解性的交流“理解”是可解释性和可靠性 实现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理解”入手并从历史、身体和情感维度反思人机交流的可能性以及局限性如果不能将 置放到一个类人的社会化和具身的认知场景之下那么这种理解和交流仍将困难重重一、关于“理解”的理解谈论关于 能否实现对人的理解进而建立人机交流的可靠性基础和安全性根据时如何来认知“理解”就变得很重要 那么当谈论“理解”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是一个人(主体)对另一个人(对象)所思、所行的认识、把握
6、并施以行动实现理解的结果 它涉及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想法”(思)、“做法”(行)、“问题”(事)这里的“理解”通常来讲是知晓、明白的意思 理解的过程伴随着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也即通过感知、认识、思考、分析和综合实现对人、事、理、情的知晓和明白 这遵循了西方二元论思维方式预设了主体和客体通过对形式因、质料因和动力因的分析最终实现对事物或者规律的把握 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看理解更接近于“悟”“悟”是“我心”之活动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依靠人(心)的蓦然开醒或者循序渐进进而达到心对理、事、情、物的照亮同时也是理、事、情、物对心的敞开 虽然中西方思维不同但是理解都是和“心”(心理)有关的行为
7、过程 谈理解的时候就会涉及理解的主体、对象、过程、内容和方式理解的通路(方式)或是依靠直觉感悟或是依靠逻辑推理抑或是兼而有之在心理学和哲学有关人类认知的研究中理解是继感知、认知后更深层次的过程和部分 学者陈嘉明认为:“它(理解)是由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双方的心理活动所构成的其中被理解者的意向决定了该行动的意义而理解者需要通过把握被理解者的意向来理解该行动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看到意向与意义构成了行为理解的两个关键要素 此外这一理解过程表现为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即理解者想要把握(理解)被理解者的过程”这涉及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意向性活动理解是需要行动来确认意向的合理性其次理
8、解是一种外向的活动是基于意向而达成的具体的行为这也是理解的“内在现实”与“外在现实”内在现实是一种意向也是抵达外在现实的过程外在现实是对理解的确认 不过想要达成某种理解或者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而进入到理解层面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理解的语境化理解的实现有赖于语境语境是交流双方能否进入同一命题或话题讨论的基础 这里的语境既包括生活语言、话语建构的语言情境也包括共同的“感觉结构”()还包括实现理解的历史维度和现实感 日常语言的理解有赖于共同的生活基础、交谈的习惯以及约定俗成的内容可以在非系统化、非逻辑化和非周延性表达和语言叙述中在理解的意向性和意义性方面实现双向达成 而不能置于基于“理解”
9、的 人机交流反思与主体性问题复归 陈嘉明:理解的“理解”哲学研究 年第 期第 页其间的人难以形成共同的感觉结构无法共享共同的意义交集 日常语言的零散性、碎片化、个人化和漂移的特征使其难以形成清晰的边界和固化的模式构成了人工智能基于语言学习达成理解的障碍因为这类语言是通过历史的积淀、生活的经验、语言的习惯实现的共通和理解必须是置于其间的人才能在零星散落只言片语中把握内在的要义从而实现理解的可能和可靠 理解的语境化特征既有历史和文化的内容也有生活的向度它提供了理解可能实现的历史背景和参照系也提供了生活世界的自足性和先验性即生活世界不依赖于个人的进入存在并先于个人进入而存在 人们在生活世界中的沟通和
10、交往形成的一套话语方式并不依赖于言辞的组合与排序而存在而是在互动中得以达成和保留并且成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 因此虽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会实现知识的高度存储、归类、整合、排序、生成和输出但唯独缺少了生活世界中“活生生”的人类感以及共同的感觉结构 能够提供一般性的解释和回答甚至比人类提供的解答更清晰、细致和全面却无法将人类丰富性和多元性的社会化表达融在语境中 缺乏了语境就缺失了生命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相互激荡产生的内容这些必须在特定空间和场景中展开需要借助身体、情感的介入而实现(二)理解的情感性理解的实现离不开身体的参与 与理解不同感觉是借助感官对外界因“感”而“觉”的过程而理解往往与概念或
11、者问题密切相关是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而做出的判断或达成的行动 不过这里需要区分一个问题就是直觉和理解的差异和重叠 直觉是不依赖人的理性而直接察觉问题的本质是一种“悟”更接近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理解需要人的理性的参与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清晰、从部分勾到整体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 一般对于理解的分析偏重于把理解置于理性考察的范畴之内因此也把理解和情感划分为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 实际上身体不只是从感觉上进入理解也从情感上参与理解的过程“斯宾诺莎就将情感理解为这种身体的感触正是这种感触产生了情感”人类信息的传递不仅依靠语言还需要借助人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传递信息 有研究表明人类信息的传递 左右依靠语言左右依靠
12、表情和肢体动作 身体的介入与感官的反馈借助共情和符号经验的积累共同参与了理解的过程 身体不仅汇集了各种感觉也能够实现记忆比如肌肉记忆、皮肤记忆等 这些参与记忆的身体感官和机能帮助人在感知和理解的过程中做出判断和行动 理解是主体和对象(人、事、物、理)之间建立的桥梁 那么理解如何建立?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言需要建立情感、心意、见解和观念上的互通和一致并在行动上体现这种互通和一致所谓“同情共理”就是这个意思 理解而未有相应的行动也不是真正的理解对是否实现“理解”的检验还在于主体是否可以重述被理解之事、物、情、理并且通过行动构成意义 因此理解不仅需要语言的会意、精神的相连、情感的共通还需要行动的相似
13、或者一致 因此理解是在语言上的可解释行动上的可靠和确定“一切景语皆是情语”情感贯穿在观察、理解、分析、综合的全过程(三)理解的暧昧性理解的实现清晰准确的逻辑论证和概念的表达并不是必需的 这也使擅长处理边界明确、逻辑清晰、概念准确问题的 大型语言模型处理系统存在一定局限 特别是中国人浑融的思维方式体现为融会、体悟在“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中觉察可见思维方式不同“理解”的通路也是不同的 一个人的经验、能力、智识、判断、技艺等都决定了是否“理解”在多大程度上理解 这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版 .斯图尔特霍尔:表征 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 页 汪民安:情动 物质与当代性
14、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王国维: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上海三联书店 年版第 页 老子:道德经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年版第 页伴随着复杂的感觉、知觉以及思辨的过程也使理解更容易表现出某种暧昧性 比如两个人对同一个事物做出相似的理解和判断并不依赖某种深度的交流和沟通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灵犀”就表明一种非理性的直觉和对认知模糊暧昧地带的冲破从而实现心灵的共通和理解 与维特根斯坦强调的“凡是说的就能说清楚”的可传达性与可理解性不同中国人注重“可意会不可言传”通过清晰语言表达的东西未必能够传递某种境界的内容反而通过心领神会可抵达某种不可言说的精妙认知和领悟比如俞伯牙和钟子期“巍巍乎高山汤汤
15、乎流水”的知音相遇 这说明理解不仅是一种心理的意向性过程和意义生成的行动还受制于特定思维和悟性(作为构成性先验原理在认知理性领域对规律的把握)同时如果没有意义的生成也即意向性达成的行动或可如王阳明所说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此外人类的相互理解还依赖于常识判断 能否处理规则和边界模糊的信息尤其是这些在历史语境和时代变迁之下形成的信息成为日常生活中不言自明的东西?又是否能理解人际沟通中的“不言自明”特别是在不同语言环境中 能否会通各种复杂的内容实现对人的理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的路径并非单一的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和接收而是融汇了个体的生命经验、思维方式、情感类型、认知结构等诸多经验
16、乃至先验的部分而这正是人机理解的壁垒二、建立的人机交流能否跨越“理解”的障碍 对人类提问的解答以及文本处理和生成的速度及内容虽然还有差强人意之处但它似乎已经跨越了既往人机交流的理解沟壑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但是人机能否实现可理解的沟通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一)能否在“效果历史”中实现理解伽达默尔认为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有、先见和先把握来起作用 任何解释一开始就必须有这种先入之见它作为随同解释就已经被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了的也就是说是在先有、先见和先把握中先行给定了的”这里的所说的“先有、先见和先把握”至少有两层含义:
17、第一知识或是来自于人的先验的部分人不依赖于经验而先天具有认知和判断的能力因此是可以理解和解释的第二知识或是来自于经验人的理解是因为以前的经验、习得和具体的生活内容人可以依赖先前的经验并由此形成的解释框架进行判断和理解 由于经验具有较为复杂的内容和特点使得人机沟通并非只是单一语言学习或者给定“提示词”生成那么简单首先是经验的社会性 社会是人与人的连接并建立关系社会结构就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整个链条“将会建立起什么类型的象征符号以及他们如何跟特定的人群相关联”按照柯林斯的理解社会结构作为一个互动仪式链需要高度的情感参与并且依此建立起的象征符号十分重要 如果缺乏共有的社会经验、习俗、生活际遇和相
18、似的观念与认知是难以理解符号的象征意义以及建立有效地沟通 就这一点而言雷蒙威廉斯的“感觉结构”也具有相近的意义这些理论家都意图表明共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由此建立起来的可沟通性内容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前提其次是经验的生成性 人是在不断累积经验中建立整体性判断的这是某种活化的智慧而不是像知识一样僵硬和教条 虽然深度学习或者知识图谱可以让 与人类之间进行某种沟通但其无法具基于“理解”的 人机交流反思与主体性问题复归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 页 杨恩寰:近现代西方美学研究文稿辽宁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页 于民雄、顾久:传习录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19、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版第 页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商务印书馆 年版备在过程和时间中存在的情感、情绪、想象、反思等内容并由此形成的对于问题理解的前见 的“理解”是某种程式化的或者“套路”的“空中起楼阁”有时也会“一本正经”的杜撰或者离题万里这表明 难以从人的经验和语境中理解问题 一个人带着全部身心进入世界不断地感知、认识、想象、思考和判断并且与社会中不同的个体建立多样的关系比如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政治关系等并在时间中通过生命而不断生成新的内容 人生经验不断深化才能不断理解复杂且深广的社会内容 人可以将经验的生命和先验的悟性生成为某种交流的智慧和表达的方式
20、体现人际之间独特的沟通气质再次是经验的生命性 这个世界不仅依赖学习还依赖人的身心投入 杜威曾说:“在自然中并没有孤立无关的事情但同时彼此交相作用和联系又不是笼统的和完全相同的”生命个体因为这种身心投入而具有共识、同理和共情之心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会出现偏差、误解甚至无法沟通但是作为生活世界根底中的部分或者人性的共通个体生命还是会有某种超越性进而实现某种不需要解释的理解经验的生命性体现为丰富的生命感受和独特的生命经验对于 而言既难以感知生命经验的零碎和冗杂又难以基于“共通感”建立情感连接 可以给出“标准答案”但是无法在“体恤”和“共鸣”中实现“理解”个体以身心俱入在世间之中这些过程和行动构成
21、了后来理解的前提这就是“先见、先行或者先把握”这些基于经验的历史和先验的结构构成的前理解或者前见“是历史赋予理解者或解释者的生产性的积极因素它为理解者和解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因此理解者的“前见”具有积极性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理解能不能发生和实现甚至决定了个体能够“看到什么”和“如何看见”的问题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设了人的局限性但这也是个体差异和总体丰富的可能与现实 能否实现对人的理解一个需要跨越的“沟壑”就是能否实现理解过程中的“效果历史”由于其不具备类似人的社会经验和生命经验因此难以在“效果历史”中实现理解(二)能否基于身体实现理解“肉身寓所”是人类相互理解的基础 这里涉及几个可以讨论
22、的问题:首先是身体的行动 学者陈嘉明认为:“理解的最为典型的对象是与心灵活动有关的行为包括言语和行动 这一理解过程表现为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通过对意向性的把握来理解行动的意义的 理解者力求达到的是与被理解者在心灵上的会通”陈嘉明讨论的前提是相互理解的是两个“心灵”而 与人的交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没有肉身的寓所另一个拥有肉身的寓所这是硅基和碳基的差异 肉身可能是脆弱的但是面对人机交流的世界却可能是强大的其次是身体的感触 杜威认为:“感触是以复杂地运动着的和有区别的反映为特征的生命形式的一种性质一样心灵也是一个有感触的动物所具有的一个附加的特性这时候它已经达到有了语言、有了互相沟通那样一种与其
23、他有生命的动物交相作用的组织状态 感触不再只是被感触到它们具有意义而且产生意义它们记录过去和预测未来”杜威在这里肯定了“感触”的意义认为其可生产意义这显然是赋予了身体和心灵一样的价值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生理基础像听觉和视觉既是理智上的感知也是美感上的感知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人的身体结构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完美地与人的精神和理智构成吻合共同参与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由于这个原因有机的动作就是心灵的一个先行的动作它们看起来似乎是深思熟虑的和具有意识智慧的因为有智慧的动作在利用有机的哲学社会科学版 杜威:经验与自然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页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版第、页 陈嘉明
24、:“理解”的理解哲学研究 年第 期第 页动作所提供的机制时必然也会具有有机动作的模样”当然身体还是一个媒介在感触中建立与他者和世界的关系并产生某种连接和交流“当我存在时会被社会和文化所塑造 这一切都与我的身体有关当然还有我的思想二者是统一的 身体媒介也是一个符号载体一个象征载体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最后是身心结构与自然要求 肉身和心灵之间或者说身心之间虽然存在不同的历史和逻辑理解但是传统的二元论的“身心”关系把身体当作“心”的寓所并不能全然解释认知和理解的问题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将意识经验置换为身体体验认为意识经验实际上由各式各样的身体体验构成认识的主体是“我”而“我”就是我的身体 身体某些
25、莫名的疼痛作为记忆留存在心中哪怕身体已经忘记了当时在刺激之下的行为但是心里会长久地保存内容正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身体与心灵不是传导信息和反映信息的关系身体就是信息和意识本身 身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感受消逝而不再因为身体的经验已经成为一种本体感受是通过位置、状态、动作、目的和需要等方面形成的 尽管经典的认知心理学和温和的认知心理学都认为身体仍旧是“生理性”的存在心智主要进行认知表征的运算和操纵或者强调了身体经验对心智的塑造作用但激进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具身的是因为认知在本质上并非抽象符号的加工或运算而是由身体经验构成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身体的关系并不是身体的被动接
26、受或者类似镜子一样的“映照”而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环境作用于身体身体同样反作用于环境也就是说“人们不是表征世界而是生成()一个世界 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决定了认知的性质和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激进的认知心理学与生存论哲学构成呼应人不是简单地“镜式”反映世界也不是被给定的而是生成的是人在不断行动并在行动中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发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不断建构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观念 人是以“身心”投入生活与环境并在时间和历史中认识和理解世界“我们不像计算机:机器总是耐心和愉快地等待着他人的开启和指令 我们则是由起伏不定、不断扩展的欲望和欲望激发出来的各种身体动作所构成”如果按照梅洛庞蒂所说组成人的意识内
27、容的自我体验、客体体验以及对他人作为意向主体的体验都是基于身体知觉是一种身体经验那么其“身心合一”就不再是二元论的观点它与中国传统哲学对“身心”关系的理解具有某种相似性“认知是一种具身的活动这种活动根植于身体扎根于环境与有机体的生物、心理和文化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心智的理解既不能离开身体也不能脱离环境”如果按照经典认知心理学和温和心理学的解释认知可以被视为一种“运算”是一种类似于“软件”性质的程序那么 可以实现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但是身体并非如经典认知心理学认为的那样可以与“心”划分清楚的边界 对于 而言其“肉身”的缺失是它与人之间的理解难以充分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最本质
28、的区别 也许有一天有其他的途径能使机器能够绕过“肉身”来实现“理解”三、理解的“局限”与人机交流的有限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难以充分实现否则约翰彼得斯就不会发出“对空言说”()的感慨 难以实现“效果历史”下的理解也不具备“具身认知”的前提 这种理解的局限也让大语言模型在展现其新颖与强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一个职业文字工作者尝试完全使用 撰写一篇访谈稿件时她发现 基本上能够准确基于“理解”的 人机交流反思与主体性问题复归 杜威:经验与自然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 页 .叶浩生等: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心理学报 年第 期第 页清晰地提取“投喂”内容的重点但是它并不能对人类交谈过程中的口语、
29、情绪与跳跃性内容做出准确判断这使得她不得不花费比实际写一篇文章更长的时间在整理内容和梳理逻辑上 不仅如此在细节、判断与结构方面依旧存在较多需要提升发展之处也无法代替人类的情感和创作的愉悦 无法具备“效果历史”也不具备“身体认知”这是其理解所带有“先天”的缺陷其对语言的理解障碍集中在对零散的、模糊的、边界不清楚的、可意会却不可以言传的内容的识别和判断 伽达默尔也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语境”不只包括具体的情境也包括历史所留存下来的独特性的“内容”如果想让人机沟通和交流变得顺畅需要讲述者能够清晰地描述较为准确地使用边界清晰概念明确的语言但是这种规范性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日常交流中的
30、言语往往是碎片化和多义化的对于人类沟通而言“只有当通过相互谈话而在语言上取得一致理解的时候理解和相互了解的问题才能提出来”与人类沟通和交流类比当 与人的交流在语言上取得一致理解的时候理解和相互了解是否是可能的?显然解释学的奠基人伽达默尔对人类的理解秉持着相对乐观的态度并且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语言通路:“一切理解都是解释而一切解释都是通过语言的媒介而进行的”但是让伽达默尔更忧心的是最困难的对话显然莫过于两个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之间的对话 但是在人机沟通中却没有那么困难比如现在的各种翻译软件如果人能够提供清晰的符合某种语言规范的文字都会得到较好的翻译结果 但是如果某个语词有其特定的使用背景和特殊的语境含义
31、翻译软件则不能很好地回答因为人的交流存在多种个性化的、语境化的、场景化的以及片段性的言语如果 能够解决“效果历史”的问题是不是理解的“沟壑”就会被填平?那么进一步追问“效果历史”的问题如何被解决?这不仅是一个人文的困境也是一个技术的困难 其实相比于“效果历史”的困难“身体认知”的困难更是难以突破的因为这本就是人机根本性的差异是人体与科技体的根本差异 吴飞教授在人工智能终可“识别人心”一文中追问:人心是什么?人心可以计算吗?作为碳基的信息处理机制的人类大脑和作为硅基的计算机设备之间真的可以对话和相互理解吗?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的思考:人的日常沟通和交流并非总是以清晰的语言描述这里面有各种方言、俚语、
32、缩略、转义、双关的等复杂的应用 语言是有规则和规范的但是言语是零散的、琐碎的、片面的、杂乱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言语而不遵循规范的语言规则 无论是杜威的实证经验主义还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或者如东方的“身心合一”身体都构成了人的认知、意识的内容和方式 不具备“肉身”因此难以具有身体对认知的独特性和意义四、人的主体性问题复归与人机社会的想象 带来人机交流的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也带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如何安放自身的位置 在大范围人工智能尚未被使用之前本文提出重返人的主体性问题实际上是想提示未来人机社会中人的哲学社会科学版 笔者注:这是我们第一篇完全由 写作的稿件文章于 年 月 日发表在每日人物的微
33、信公众号上这是一篇 为第一作者的机人合作文章并且附录了人类作者钟艺璇刊发的编后语 她认为这是一次痛苦的合作并讲述了与 合作完成一篇稿子的来龙去脉以及所思所想也再现了人机合作过程中彼此“驯化”的痛苦 这是以个人视角的观察和体验表明机器在使用人类文字语言材料过程中的诸多困境这些访谈内容充斥的口语化、情绪化和跳跃性的内容对 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人类作者钟艺璇承认 抓取、组织逻辑与总结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并且认为“其更适用于模板邮件、公文写作甚至是复杂的数据分析但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稿件写作似乎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对于华丽辞藻的运用 也是“稚嫩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对于访谈者所言的“吃醋”两个字 甚至编撰了访
34、谈者“出轨”的情节这也透露出 无法感知情绪“对生动的理解无非是从自己界定的生动素材中进行挑选、替换和更迭”最后作者慨叹“做人类真好”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版第、页 吴飞:人工智能终可“识别人心”学术前沿 年 月上存在维度及其可能性 人的主体性问题总是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转化性表述但是随着技术高速发展围绕技术展开的社会现实生活又滑向了“技术中心主义”的泥淖 人机社会中的人的主体性问题对于反思和塑造人机(技)关系尤为重要这里谈的人的主体性问题并不是康德思想界的“哥白尼式革命”之后人成为知识的来源和如何可能的前提相对于唯物论而言这是一种主客体关系的倒置 康德的理论后
35、果是“主体越来越强化自己的主动性他让自己获得一个强劲的立场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地位他有意识地占有这一地位并赋予自己特殊能力从而将对象、将世界、将万物整体赋予一个尺度”人类社会的行进就像一个摆动的“钟摆”当某个理论或者某种社会理念达到历史的顶端就会在巨大的惯性之下朝向另一个方向行进“主体性”也成为当代哲学被批判的一个重要概念 但是随着人类进入一个高度技术宰制的历史时期智能生活刷新人类的生存经验和对世界认知的可能人遭遇可能被替代的风险之后重思人的主体性问题就显得重要了本文讨论的主体性并不是康德意义上认知的主体角度而是对于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来说的 人是否能依靠自己的社会实践成为自身的主人而不是在技术的垄
36、断之下不断“献祭”自身的能动性丧失了人的创生、更新、发展和进步的能力成为智能机器的附庸 技术作为一种权力隐匿于其中的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控制和剥削“这是现代哲学的主体原则膨胀引发的一个后果让客体去符合主体让主体为客体立法”虽然前面提到具身理解以及效果历史对机器替代人还有一些较为乐观的期待但随着人类在人工智能路上越走越远更多问题开始凸显 一些人已经洞察到诸如 的人工智能虽然以无身体的形式存在但是会与人产生情感甚至是身体上的连接人的类生存危机可能也在不远处 人能否与智能之物和谐共处各自实现自身的可能性而不是彼此宰制的状态能否在其自身局限性中开拓出更多的可能?人又能否实现“逍遥游”一种如其生命所
37、是的自由状态?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人在高度计算化的世界中判断和选择寻求最优解实现极致的工具理性 齐林斯基教授访谈彼得魏贝尔()时魏贝尔说:“比如我们现在经常使用 其中的 就是我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技术其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移动 移动或者说便利性成为当代技术的核心事件和动力”人的确为了便利创新了若干新的技术但是人也陷入技术编制的系统中 每个人都在智能化社会的结构中成为无法逃逸的“这一个”而在 的智能化迭代中机器也对人进行了“驯化”人成为“完美的机器”这是一种自我的消失和主体性的逐渐陷落 人在 的速度、效度、精度、广度面前没有什么优越性而言人丧失了强大的立场并且失去了他的地位 萨
38、特从“非知”和“要成为”两个维度赋予主体性的内在性条件和整体的动力 主体性永远处于总体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努力去理解为什么人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在自己的实践中必然既是认识同时又是行动是会产生自己的智慧的行动为什么在这同时在我们称之为主体性的层面上它又必然是对自我的非认识?”在历史和时代的总体性之下重提这一度被高扬又被贬抑的概念是因为在 技术的宰制之下人与 的关系不再是对象化关系而是影子关系 从 写出的稿件中人类仍能敏锐地嗅出文章是“机器味道”还是“人的味道”虽然这表明 对人更大范围替代的时间线尚未清晰但是人类已经知晓结果 探讨人的主体性并非制造主体与客体的二元立场而是召唤人去思考未来人机社会中
39、人的位置和人的生存可能性“我们活着主体性就是活出自己的存在我们活出自己的所是活出自己在社会中基于“理解”的 人机交流反思与主体性问题复归 汪民安:情动、物质与当代性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页 .让保罗萨特:什么是主体性吴子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的所是因为我们没见过人的其他状态 更准确地说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同时人是从自己的角度体验整个社会的社会化身”人与 之间的影子关系开始只是借助 为自己服务使自己的生活便利和自在 久之人将会深陷对 的依赖中甚至可以摆脱某种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进入 世界的生存中彼时人与 之间的形影关系是否会发生转移?也就是说人有可能成为 的影子并在 设定的程序化系统中失去自
40、由行动的机会人从最初的便利和自在最终会被锁定在 的控制系统中 笔者曾在其他文章中提到第 届奥斯卡真人短片入围作品坚持住如果年轻人的父母最终没有救他于囹圄之中他将被电子程序系统判定几十年的牢狱生活 绝望而孤单的禁闭生活也许会让这个年轻人无法抵御而陷入精神崩溃 重提人的主体性是对人的社会化和社群生活的呼唤是让人作为个体存于人类总体之中如其所是地生活而不是异化为硅基生命中的一份子成为数据系统中的“光点”这并非预设某种悲观的人机关系如果后者成为一种现实人应该如何安放自身的位置?如果 已经具有 岁孩子的心智那么迅速迭代的大语言人工智能如果可以进化到 岁人的心智绕过或者跃过人而代替人的选择和行动人类又将如
41、何应对?本文此前论述的效果历史和身体交流似乎对 的理解能力还持有一定的乐观目的在于给人一种可以讨论或者反思的空间:在我们还没有到达机器进化到超越效果历史和具身理解的某个时间阈值之前人类还可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教授在访谈魏贝尔的时候他认为 “我作为一个人可以前所未有地影响和控制我的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每天可以通过成千上万个按键程序改变环境 但在一万年前绝无可能 我最多只能点燃一把火其他一无所有 而如今我可以利用身边那么多的移动设备几乎不间断地按动按键周围有那么多移动设备允许我自己控制和构建环境这在以前从未发生”魏贝尔表述的是一种事实的确人最初是以某种支配性力量存在的但是当如
42、此多的移动设备建构的环境逐渐固定和封闭时人支配机器还是被机器支配?正如人使用手机变成手机使用人人已经无法离开手机手机支配人去沟通、工作、表达、记录和生活 本文重提人的主体性问题是为了探寻人类遭遇危机时如何释放人的主体能力并寻找到人机关系更理想构成的路径和方法 这里不再是人的主体如何获取知识以及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也不是对主客体关系的二元论反思而是在人机关系的预设下人能够做什么以及人如何生活 这里的主体性不仅包括“活出自己的所是活出自己在社会中的所是”的问题还包括人如何释放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建立理想化的人机关系和支持逃逸的“诺亚方舟”以及人如何依靠类存在的相互关系重新梳理和建设友好型人类社会并“
43、从自己的角度体验整个社会的社会化身”人只有建立属于人类的稳定和充分依存关系才有可能抵御 带来的危险和挑战五、结语本文讨论了基于“理解”的 人机交流反思与主体性复归问题这看似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其实是相互嵌入的 如果没有对人机关系中主体性问题的考察或许就难以从“理解”的角度反思 与人类交流的可能和局限 从效果历史和具身交流两个维度也即“历史身体情感”方面探究人机交流能否实现理解的问题上人类还可以在某个时间阈值之内存有一定的自信毕竟 的使用者在反思其用户体验时说出了“做人类真好”的感慨这或许也是人类面对机器越来越“像”自己时人类越有机会重新审视自身的体现:人类的理性和思辨、人类的感性和想象以及人与人交流之间的有哲学社会科学版 让保罗萨特:什么是主体性吴子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每日人物:这是我们第一篇完全由 写作的稿件 年 月 日趣和生动重返人类主体性意义的讨论的价值也在于此 在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中关于爱、责任、使命、信任、忠诚等属于人类的美好情感、伦理和道德基因以及由此激发出的人性中正义、良善、牺牲和奉献等精神并建立的人类的“共通感”或许可以成为人类连接起来的某种强大的力量而这些也会成为人类相互感知和理解最重要的部分责任编辑:其 时 .基于“理解”的 人机交流反思与主体性问题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