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GJ∕T281-2012 高强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et****ng 文档编号:18917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GJ∕T281-2012 高强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JGJ∕T281-2012 高强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JGJ∕T281-2012 高强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JGJ∕T281-2012 高强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JGJ∕T281-2012 高强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画J JGJ/T 281 -2012 备案号J1414-2012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2012 -05 -03 发布2012 -1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w w w .w e b o o s .co m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JGJ/T 28

2、1 - 201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2 年1 1 月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北京 w w w .w e b o o s .co m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1366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高强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JGJ/T 281-2012,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5月3日 3 w w w .w e b o o s .co m 前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3、5且20 规落度经时损失(mm/h)i(10 5.1.2 非泵送高强混凝土拌合物的拥落度宜符合表5.1.2的 规定。 表5.1.2 非泵迭高强混凝土拌合物的现落度 技术要求 项目 搅拌罐车运送翻斗车运送 树落度(mm)100160 5090 5.1. 3 高强混凝土拌合物不应离析和泌水,凝结时间应满足施 工要求。 5.1. 4 高强混凝土拌合物的明落度、扩展度和凝结时间的试验 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GBjT 50080的规定;胡落度经时损失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倒置胡落 度筒排空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

4、定。 7 w w w .w e b o o s .co m 5.2力学性能 5.2.1 高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为C60、C65、C70、C75、C80、C85、C90、C95和C100。 5.2.2 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 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规定。 5.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5.3.1 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抗 碳化和抗裂等耐久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质 量控制标准)GB 50164和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 T 193的规定。 5.3.2 高强混凝土早期抗裂试

5、验的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不宜 大于700mm2/m2。 5.3.3用于受氯离子侵蚀环境条件的高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 透性能宜满足电通量不大于1000C或氯离子迁移系数CDRQ, 不大于1.5 X 1O-12m2 /s的要求;用于盐冻环境条件的高强混凝 土的抗冻等级不宜小于F350;用于滨海盐渍土或内陆盐渍土环 境条件的高强混凝土的抗硫酸盐等级不宜小于KS150。 5.3.4 高强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 T 50082的规定。 8 w w w .w e b o o s .co m 6配合比 6. 0.1 高强、混凝土

6、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规定,并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6.0.2 高强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cu.o二三1.15儿.k(6. O. 2) 式中:儿一一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川一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6. O. 3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依据的情 况下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可按表6.0.3选取,并应 经试配确定; 表6.0.3水肢比、股凝材料用量和砂率 强度等级水胶比 胶凝材料用量 砂率c%) Ckg/m3) 注C60.GB 50164的有关规定。 7.5运输 7.

7、5.1 运输高强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 凝土搅拌运输车)JGjT 5094的规定;翻斗车应仅限用于现场运 送拥落度小于90mm的混凝土拌合物。 7.5.2 搅拌运输车装料前,搅拌罐f内应无积水或积浆。 7.5.3 高强混凝土从搅拌机装人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时间不 宜大于90min;当采用翻斗车时,运输时间不宜大于45min;运 输应保证浇筑连续性。 7.5.4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搅拌罐高速旋转 20s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卸出。当混凝土拌合物因稠度原因 出罐困难而掺加减水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同品种减水剂; 2 减水剂掺量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F 3 减水

8、剂掺人混凝土拌合物后,应使搅拌罐高速旋转不少 于90s。 7.6浇筑 7.6.1 高强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 的密合情况,并应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失稳、不跑模 13 w w w .w e b o o s .co m 和不漏浆;天气炎热时,宜采取遮挡措施避免阳光照射金属模 板,或从金属模板外侧进行浇水降温。 7.6.2 当暑期施工时,高强混凝土拌合物人模温度不应高于 35 0C ,宜选择温度较低时段浇筑棍凝土;当冬期施工时,拌合物 人模温度不应低于5 0C ,并应有保温措施。 7.6.3泵送设备和管道的选择、布置及其泵送操作可按现行行 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9、JGJ/T 10的有关规定执行。 7.6.4 当缺乏高强混凝土泵送经验时,施工前宜进行试泵。 7.6.5 当泵送高度超过100m时,宜采用高压泵进行泵送。 7.6.6对于泵送高度超过100m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的高 强混凝土,宜采用150mm管径的输送管。 7.6.7 当向下泵送高强混凝土时,输送管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 于120。 7.6.8 在向上泵送高强混凝土过程中,当泵送间歇时间超过 15min时,应每隔4min5min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且最 大间歇时间不宜超过45min;当向下泵送高强混凝土时,最大间 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 7.6.9 当改泵较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应清空输

10、送管道中原有 的较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7.6.10 当高强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3m时,宜采用导管等 辅助设备。 7.6.11 高强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上下层 同一位置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20min。 7.6.12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挠对接处应设在低强度等级混凝 土构件中,与高强度等级构件间距不宜小于500mm;现浇对接 处可设置密孔钢丝网拦截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时应先挠高强度等 级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不得流人 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中。 7.6.13 高强、混凝土可采用振捣棒捣实,插入点间距不应大于振 捣棒振动作用半径,泵送高强混凝土每点振捣时

11、间不宜超过 14 w w w .w e b o o s .co m 20s,当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出现泛浆,基本无气泡逸出,可视为 捣实;连续多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拌合物50mm进行 振捣。 7.6.14 浇筑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时,应采取温控措施,温控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的规定。 7.6.15 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 宜超过表7.6.15的规定。 表7.6.15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 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min) 气 混凝土施工情况 主二25C 泵送高强混凝土150 施工现场120 非泵送高强混凝土 制品厂60 7.7养护

12、温 25C 120 90 45 7.7.1 高强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覆 盖。混凝土终凝前,应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两遍,平整后再次 覆盖。 7.7.2 高强混凝土可采取潮湿养护,并可采取蓄水、浇水、喷 淋洒水或覆盖保湿等方式,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间的温 差不宜大于20.C;潮湿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0d。 7.7.3 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时,养护剂的有效保水率 不应小于90%,7d和28d抗压强度比均不应小于95%。养护剂 有效保水率和抗压强度比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 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T/T 522的规定。 7.7.4 在风速较大的环境下养护时,应采取适

13、当的防风措施。 7.7.5 当高强混凝土构件或制品进行蒸汽养护时,应包括静停、 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时间不宜小于施,升温速度 15 w w w .w e b o o s .co m 不宜大于25C/h,恒温温度不应超过80C,恒温时间应通过试 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20C/h。构件或制品出池或撤除养 护措施时的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0C。 7.7.6对于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宜采取保温养护等温控措施; 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50C,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 大于20C。 7.7.7 当冬期施工时,高强棍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z 1 宜采用带模养护; 2 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

14、10MPa; 3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棍凝土冷却到5 0C以下再拆除,或在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20C时再拆除,拆模后 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F 4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的70%时,可撤除 养护措施。 16 w w w .w e b o o s .co m 8质量检验 8.0.1 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拌合物性能检验和硬化 混凝土性能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的规定。 8. O. 2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F 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5 章的规定。 17 w w w .w e b o o s

15、 .co m 附录A倒置胡落度筒排空试验方法 A.O.l 本方法造用于倒置胡落度筒中混凝土拌合物排空时间的 测定。 A. O. 2 倒置胡落度筒排空试验应采用下列设备: 1 倒置拥落度筒:材料、形状和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拥落度仪JG/T 248的规定,小口端应设置可快速开启 的封盖。 2 台架:当倒置拥落度筒支撑在台架上时,其小口端距地 面不宜小于500mm,且拥落度筒中轴线应垂直于地面;台架应 能承受装填混凝土和插捣。 3捣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拥落度仪JG/T 248的规定。 4 秒表:精度O.Ols。 5 小铲和抹刀。 A. O. 3混凝土拌合物取样与试样的制备应符合现行

16、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的有关 规定。 A.O.4 倒置胡落度筒排空试验测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倒置明落度筒支撑在台架上,筒内壁应湿润且无明水, 关闭封盖。 2 用小铲把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人筒内,每层捣实后高 度宜为筒高的1/2。每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插捣15 次,插捣应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 稍稍倾斜。插捣第一层时,捣棒应贯穿混凝土拌合物整个深度; 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到第一层表面下50mm。插捣完刮去 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用抹刀抹平。 18 w w w .w e b o o s .co m 3 打开封盖,用秒

17、表测量自开盖至拥落度筒内混凝土拌合 物全部排空的时间(t,精确至O.Ols。从开始装料到打开封盖 的整个过程应在150s内完成。 A. O. 5 试验应进行两次,并应取两次试验测得排空时间的平均 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应精确至O.lso A. O. 6 倒置拥落度筒排空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式规定z I tsfl一切|运0.05阳.m(A. O. 6) 式中:tsf,m一一两次试验测得的倒置拥落度筒中混凝土拌合物排 空时间的平均值(s); tsfl t.f2-一两次试验分别测得的倒置拥落度筒中混凝土拌合 物排空时间(s)。 19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

18、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z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z 正面词采用应飞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z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气 的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0 w w w .w e b o o s .co m 引用标准名录 1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 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19、B/T 50081 3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 T 50082 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8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 50733 9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1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 1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12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13 (混凝土搅拌站(楼门GB/T10171 14 (预拌混凝土)GB/T 1490

20、2 1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 1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 17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 18 (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 19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 2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2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2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23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 24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 21 w w w .w e b o o s .co m 22 25 (混

21、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 26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 27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 28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1 29 (混凝土防冻剂)JC 475 30 (混凝土拥落度仪)JG/T 248 31 (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 317 3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 5094 33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T/T 522 w w w .w e b o o s .co m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81-2012 条文说明 w w w .w e b o o s .c

22、o m 制订说明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1-2012,经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2012年5月3日以第1366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 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中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实践经验,同时参 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试验取得了高强混凝土 应用技术的相关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供使用 者参考。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 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

23、的参考。 24 w w w .w e b o o s .co m 目次 1 总贝小.26 2 术语和符号.27 2.1 术语. . 27 3 基本规定28 4 原材料. 30 4.1 水泥. . . 30 4.2 矿物掺合料. . . 31 4.3 细骨料 . . . 31 4.4 粗骨料 . . . 33 4.5 外加剂. . . 34 4.6水.35 5 混凝土性能.36 5.1 拌合物性能.36 5.2 力学性能 . . 36 5.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 37 6 配合比. . . 39 7 施工. .41 7.1 一般规定. . 41 7.2 原材料贮存.41 7.3 计量. 4

24、2 7.4搅拌. . 42 7.5 运输. . . 42 7.6 浇筑. 43 7.7 养护. . 44 8 质量检验.46 附录A倒置拥落度筒排空试验方法.47 25 w w w .w e b o o s .co m 1总则 1. 0.1 近年来,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成熟, 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总结和归纳高强混凝土技术成果和应用经 验,制订高强1昆凝土技术标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强混凝土的 健康发展。 1. O. 2 由于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因此其特性和有关技术要 求与常规的普通泪凝土有所不同,原材料、混凝土性能、配合比 和施工的控制要求也比常规的普通混凝土严格。本规程是针

25、对高 强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性能要求、施工和质量检验的专用 标准,可以指导我国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1. O. 3 与本规程有关的、难以详尽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 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6 w w w .w e b o o s .co m 2 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高强混凝土属于普通棍凝土范畴,由于强度等级高带来 的技术特殊性,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14902将高 强混凝土列为特制品。 2.1. 2硅灰主要用于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的混凝土。国家标准 砂浆、混凝土用硅灰正在编制过程中,在其发布并实施之前, 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

26、8736中有关硅灰的规定。 27 w w w .w e b o o s .co m 3基本规定 3.0.1 本条规定了控制高强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 期性能与耐久性能的基本原则。高强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包括胡落 度、扩展度、倒置胡落度筒排空时间、拥落度经时损失、凝结时 间、不离析和不泌水等;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轴压强度、弹 性模量、抗折强度和劈拉强度等;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主要包括 收缩、徐变、抗冻、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和抗 裂等性能。 3. O. 2 高强混凝土技术要求高,预拌混凝土有利于质量控制。 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14902规定高强混凝土为特 制品,特制

27、品代号B,高强混凝土代号H。高强混凝土标记示 例:C80强度等级、240mm胡落度、F350抗冻等级的高强混凝 土,其标记为B-H-C80-240CS5)-F350-GB/T149020 3. O. 3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纤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可属于高强混凝土范畴。由于纤维混 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都有较大的 特殊性,所以有各自的专业技术标准。本标准与纤维混凝土、补 偿收缩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标准是协调 的。高强混凝土用于压蒸养护工艺生产的离心混凝土桩可按相关 专业标准的技术要求操作。 3. O. 4 高强混凝土经常

28、用于重要的或特殊的工程,这些结构往 往比较复杂,对生产施工要求较高,并且情况差异较大,因此, 对于这类工程结构,进行生产和施工的实体模拟试验是保证工程 质量的比较通行的做法。 3. o. 5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对于高强混凝土工程结构非常重 要,尤其是在不得不采用碱活性骨料的情况下。现行国家标准 28 w w w .w e b o o s .co m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jT 50733中包括了抑制 骨料碱活性有效性的检验和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措施等重 要内容。 29 w w w .w e b o o s .co m 4原材料 4.1水泥 4.1.1 配制高强混凝土宜选用新型

29、干法窑或旋窑生产的硅酸 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立窑水泥的质量稳定性不如新型干 法窑和旋窑生产的水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 通用硅酸盐水泥内掺混合材比例高,混合材品质也较低,胶砂 强度较低,与之比较,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 加较高质量的矿物掺合料配制高强混凝土更具有技术和经济的 合理性。 4.1. 2采用胶砂强度低于50MPa的水泥配制C80及其以上强 度等级混凝土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较差,甚至难以实现强度等级上 限水平的配制目的。 4.1.3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棍凝土中有较 高的碱含量,引起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有效碱主要是水泥带来 的,因此,采用低碱水泥是预

30、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重要技术 措施。 4.1.4烧成后的水泥熟料中残留的氯离子含量很低,但在粉磨 工艺中采用的助磨剂却良芳不齐,严格控制水泥中氯离子含量有 利于避免熟料烧成后粉磨时掺入不良材料。再者高强?昆凝土水泥 用量较高,控制水泥中氯离子含量有利于控制混凝土中总的氯离 子含量。 4.1. 5 配制高强混凝土对水泥要求相对较严,结块的水泥和过 期水泥的质量会有变化。 4.1. 6 在水泥供应紧张时,散装水泥运到搅拌站输入储罐时, 经常会温度过高,如立即采用,会对提凝土性能带来不利影响, 应引起充分注意。 30 w w w .w e b o o s .co m 4.2 矿物掺合料 4.2.1

31、高强混凝土中可掺入较大掺量的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改 善高强混凝土技术性能(比如改善泵送性能,减少水化热,减少 收缩等)和经济性。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硅灰是高强混凝 土最常用的矿物掺合料,磷渣粉和钢渣粉经过试验验证也是可以 适量掺用的。 4.2.2 配备粉煤灰分选设备的年发电能力较大的电厂产出的粉 煤灰,一般可达到H级灰或I级灰质量水平。实践表明,n级粉 煤灰也能够满足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要求,目前许多高强混凝土工 程采用的是E级灰。C类粉煤灰为高钙灰,由于潜在的游离氧化 钙问题,技术安全性不及F类粉煤灰。 4.2.3 S95级和S105级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较好,易于配 制C80及以上强度等级

32、的高强混凝土。 4.2.4 配制C8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时,对硅灰质量 要求较高。 4.2.5 钢渣粉和粒化电炉磷渣粉活性一般低于粒化高炉矿渣粉, 并且质量稳定性也比粒化高炉矿渣粉差,在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的情况下,在棍凝土中掺用限量为20%,比粒化高炉矿渣粉低 得多。 4.2.6 矿物掺合料属于工业废渣,可能出现放射性问题,比如 粒化电炉磷渣粉等,应避免使用放射性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规定的矿物掺合料。 4.3细骨料 4.3.1 天然砂包括河砂、山砂和海砂等,人工砂是采用除软质 岩和风化岩之外的岩石经机械破碎和筛分制成的砂。现行行业标 准普通混凝土

33、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和人 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1包括了对天然砂和人工砂 的规定,但对于海砂,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31 w w w .w e b o o s .co m 范JGJ 206的规定更为合理,主要表现在氯离子含量和贝壳含 量的规定方面。 4.3.2 采用细度模数为2.6-3.0的H区中砂配制高强混凝土有 利于混凝土性能和经济性的优化。 4.3.3 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高 强混凝土的强度对此尤为敏感。 4.3.4高强?昆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多,控制人工砂的石粉含量, 有利于减少混凝土中粉体总量,从而有利于控制混凝

34、土收缩等不 利影响。规定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便于人工砂颗粒强度控制,对 实现高强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是比较重要的。 4.3.5 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借 鉴了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标准,并同时考虑到我国大陆地区的 实际情况,将钢筋混凝土用海砂的氯离子含量限值规定为 0.03% ,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 法标准JGJ 52规定的0.06%。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泪凝土应 用技术规范JGJ 206规定的海砂氯离子含量低于现行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另一个原 因是,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 准JGJ 52测

35、定氯离子含量的制样存在烘干过程,而海砂净化 后实际应用是湿砂状态,研究表明,这种差异会低估实际应用时 海砂中氯离子的含量。因此,在不改变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 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干砂制样方法的前提 下,可以通过降低氯离子含量的限值来解决这一问题。 规定贝壳最大尺寸的原因是,大贝壳会影响高强混凝土的性 能,尤其是强度。目前宁波、舟山地区经过净化的海砂,其贝壳 含量的常见范围是5%-8%。试验研究发现,采用贝壳含量在 7%-8%的海砂可以配制C60混凝土,且试验室的耐久性指标 良好。从目前取得的贝壳含量对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自然碳化 深度影响的10年数据来看,贝壳含量从2.4%

36、增加到22.0%, 抗压强度和自然碳化深度无明显变化。2003年发布的宁波市 32 w w w .w e b o o s .co m 建筑工程使用海砂管理规定)(试行)对贝壳含量有如下规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净化海砂的贝壳含量小于4.0%;强 度等级为C30 C60,净化海砂的贝壳含量小于(4.0% 8.0%);强度等级小于C30,净化海砂的贝壳含量小于(8.O% 10.0%)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规定:用于不小于C6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海砂的贝壳含量不 应大于3.0%。 4.3.6 通常高强混凝土用于重要结构,且水泥用量略高,出于 安全性考虑,尽

37、量不要采用碱活性骨料。由于高强混凝土结构的 混凝土用量一般有限,尚可接受调运骨料的情况。 4.3.7 现行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0规 定再生细骨料最高可配制C40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在国内 实际工程中应用,目前仅北京和青岛等地区应用了C40等级再 生骨料:昆凝土。 4.4粗骨料 4.4.1 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 准)JGJ 52对高强混凝土用粗骨料是适用的。 4.4.2 岩石抗压强度高的粗骨料有利于配制高强混凝土,尤其 混凝土强度等级值越高就越明显。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用 于高强混凝土的岩石的抗压强度比、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高 30%是比

38、较合理的。 4.4.3 连续级配粗骨料堆积相对比较紧密,空隙率比较小,有 利于混凝土性能,也有利于节约其他更重要资源的原材料。试验 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高强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 25mm比较合理,既有利于强度、控制收缩,也有利于施工性 能,经济上也比较合理。 4.4.4粗骨料含泥(包括泥块)较多将明显影响混凝土强度, 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对此比较敏感。 4.4.5 如果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则级配较差,空隙率 33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比较大,针片状颗粒易于断裂,这些对混凝土性能会有影响,强 度等级值越高影响越明显,同时对混凝土泵送性能影响也较 明显。 4

39、.4.6 与4.3.6条文说明相同。 4.4.7 由于高强混凝土多数用于重要或特殊工程,目前尚缺乏 再生粗骨料用于高强混凝土工程的实例。 4.5外加荆 4.5.1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规定的外加剂 品种包括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引气减水 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规定了不同剂种外加剂的应 用技术要求。 4.5.2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规定的高性能 减水剂包括不同品种,但规定减水率不小于25%。工程实践表 明,采用减水率不小于28%的聚搂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配制C80 及以上等级混

40、凝土具有良好的表现,也是目前主要的做法。 4.5.3外加剂品种多,差异大,掺量范围也不同,在实际工程 应用时,不同产地、品种或品牌的水泥对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 适应情况有差异,可能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产生适应性问题,只 有经过试验验证,才能证明是否适用。 4.5.4 膨胀剂是与水泥、水拌合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矶石、氢 氧化钙或钙矶石和氢氧化钙,使1昆凝土产生体积膨胀的外加剂。 补偿收缩混凝土是由膨胀剂或膨胀水泥配制的自应力为 0.2Pa1.0Pa的混凝土。对于高强混凝土结构,减少高强 混凝土早期收缩是非常重要的,采用适量膨胀剂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改善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 4.5.5 采用防冻剂是混凝

41、土冬期施工常用的低成本方法,高强 混凝土也可采用。 4.5.6 配制高强混凝土对外加剂要求严格,结块的粉状外加剂, 34 w w w .w e b o o s .co m 即便重新粉磨处理后质量也会有变化;液态外加剂出现沉淀等异 常现象后质量会有变化。 4.6水 4.6.1 高强混凝土用水技术要求与其他普通混凝土用水并无差 异。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包括了对各种水 用于混凝土的规定。 4.6.2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碱含量高,且水中粉体颗粒含量 高,质量却不高,不适宜配制高强泪凝土。 4.6.3 未经淡化处理的海水含有大量氯盐和其他盐类,会引起 严重的棍凝土钢筋锈蚀问题和其他混

42、凝土性能问题,危及混凝土 结构的安全性。 35 w w w .w e b o o s .co m 5 混凝土性能 5.1 拌合物性能 5.1.1 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泵送高强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在表5.1.1给出的技术范围内,即能较好地满足泵送施工要求和 硬化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并在一般情况下,泵送高强混凝土胡 落度220mm250mm,扩展度500mm600mm,明落度经时损 失值OmmlOmm,对工程有比较强的适应性。泵送高强混凝土 拌合物蒙古度较大,倒置胡落度筒流出时间指标的设置,有利于将 拌合物黠度控制在可顺利泵送施工的水平,并且使大高程泵送的 泵压不至于过高。 5.1.2 采用搅拌罐车运输,出罐的最低胡落度约为90mm,否 则出罐困难。另外,由于调度、运输、泵送前压车等情况的影 响,拥落度需有一定的富余。对于非泵送高强混凝土,明落度 50mm90mm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较好,翻斗车运送时拥落度 大了混凝土拌合物易于分层和离析。 5.1.3 高强混凝土控制拌合物不泌水、不离析很重要;对于不 同的现场条件,可以通过采用外加剂调节凝结时间满足施工 要求。 5.1.4 高强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与常规的普通混凝土拌 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基本相同。 5.2力学性能 5.2.1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 长为150mm的立方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