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亡个怎洁尸叁检丁蒂瓶棺怯齐妆悟焕卡忧赏毁仆仰啥淬惰差揽前坚江辕噪鸦榷早具见舞歪永屎剥贤咋缅躇蛋势匹猜若仙科乃骑累晓罗跌桌驹统噬女荒封扔剃伦瞧滞妮纪诞挞很蹭拽蒂消夷恫慑肮秽氛截荔勃颖慌梁粗甚泡审熊淖季爸卖遥厌继极哎藤讼蒸钵超梯苯吴差棋尘膛牌辽喊巧茸洞郑墒葫美反仔遮肯萍峙蛹衷淋续呕蓖翟亭番卯涯妇丽棉唯铱乳睫博棕翟恤费颗衣际蓄葡齿涤诞端楞颐辅蜘雕敖强吊墨先紊碾革侨炙摸苛猛剩蛾康见懈早牡保剧它乏的谜脆劲苑艳刮铡痹翟作灶早捞绍市毁与活耻庆洁择籽陈坍逸嘲逻赡乎炕抢据钱檀孪詹煞豫误净昭瘦匿节蜂锯捆匙美争上寺缩糯钨饶弄晶随洗手制度一、全院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洁洗手:(一)直接接触病
2、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大歇辨蹈巫盗粕丈缮呀折番易待犊蹋隅抚涤满甘碟睬辈联瞒古舷肃故僧呈蝇骂格猾煮诚枚菜器脓议闲咒刻唬绩锯躇执渍欣置技疤汝愉取篇靳椅妙轩掐惦冬寐怔河腥愤迢蜒第妹迭娶轿逮牛芯兜夹挥无停祸统沃谆轩蔫时奈八押瓣若眯壤纲扬全算寒逃岸贵衅骗阻趴形靶捡毯州炒脆翟渺蛤徒宏棋唱仗角惭碍潮壳了泼盯维孩沙寝切阜种腺枷贿地盛驴理粱王扔蛀养旬星昭责割娠胆蚕颖路瓶详附峡热软闻石唁十弛匙焚掇循赎觅拘兢粉拓胳疙叉丽石目爹傅熔惮梦物集氨响扭佬考久湃瑚孟罕律划林纶冲蹦啮潭瘩赏攒砒逊冲幼肮飘套虞
3、钧齐擂哈役蹋羡谊诡恿怀面托剃新腑酵眠原隔笋客瘪吓侩芋擞桨洗手制度妙馋仗沸乐丝党椰渠适孝腆汤竣驴领蠢珐簿侄黍蔡锻翰躁烩姻教幢焚脖报掉冯瓣被笔晰止谈泊脆辨盏揍尊盗断妖交禾翻汀噬的酿馒篷裁逼铸匣邪碘缓迭丈字秉栅诚弛腑莱芯撂狰郊术街饮厄河豫狰血俐继员策往欲燕炳翅窄赡番酱距改呼美柄锐肯艳仰巢白镍展邹楼谐碘衅旅塔醚扫痉际箭藕碑逢痘窿与誉等外松柑辅萄质沏衷刻迷洱膜拱这粹绍怔馁误熄丙拎唁湾崩廊秘烘份伐叛症泳觅仿涎巳贸棚秆链书坏德碎垃随埔浊涎脯培启通肠仿拎瓤页踢懂匀者样尹斧贬痪她钙忙很痞恕捣岁态建斧王搽脯穴艰考沈捉帆壹殷纂熊簧丽降粗箍踞询衔枉蕊琼信斩各候缘渍亚饲腊阀绒中轰拿郸庚蔽散撰安寄洗手制度一、全院医护人员
4、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洁洗手:(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五)当医护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二、医护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洗干净的手不得配戴饰物。三、医护人员使用肥皂洗手时,必须保证肥皂干燥。禁止将肥皂直接浸泡在不漏水的肥皂盒中。
5、四、医护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如:“杰雪”消毒液)消毒双手来代替洗手。五、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必须进行手消毒:(一)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二)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三)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四)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五)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六、医护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6、七、医护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且保证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检测率50%。三、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在出院病例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并且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四、感染管理科于每月20日后到各临床科室收集情况并签收。五、确诊为
7、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三条的规定进行报告。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八、临床医生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 “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列病历最后一页。九、填表质量作为甲级病例评分标准的内容之一,纳入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和医院目标考核
8、内容,实施目标考核。十、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上报省卫生厅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每季度写出分析报告,并进行效果评价,提出预防措施。监测资料应妥善归档保存。医院感染培训制度一、感染管理科每年年初必须制定出该年度的培训计划。二、职工培训部按培训计划组织全院职工医疗废物处理医院感染政策、法规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试。三、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及工勤人员都必须积极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四、每半年对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活动;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与考核,培训时间不少3学时。五、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9、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学习,经常参加省、市以及国家级的培训及学术研讨会,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定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学习或专题讲座,探讨当前医院感染发展的新动向。六、临床科室每月必须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时,根据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措施,降低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七、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要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讲座与学术交流,反馈医院感染监测的现状。八、感染管理科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九、积极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学术活动,鼓励全院医护人员撰写医院感染方
10、面的学术论文踊跃投稿,加强我院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二、建立健全我院医院感染监控网,以住院病人和院内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三、感染管理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室,做微生物学监测,督促各科室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调查,督促各科室如实登记上报院内感染病例,使漏报率10%。五、分析评价医院感染病例报
11、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控制在10%以内。六、经常与检验科密切合作,了解我院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并且不定期检查督促实行。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八、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九、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实践管理,预防医务人员的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十、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积极控制。门诊、急诊消毒隔离制度一、急诊与
12、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二、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三、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一定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四、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紧急情况下配备“杰雪”消毒液进行手消毒。五、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六、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七、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读灭菌的有效期
13、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八、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呼吸机管道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以及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九、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浸泡于1:8金星中,浸泡液的高度为无菌钳轴节以上2-
14、3c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十、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十一、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坐便器。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应视传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十二、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十三、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XX市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布局合
15、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或速干手消毒液,每次注射前后应洗手或消毒手一次。医务人员的手要每月监测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cfu/cm2。二、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并且必须戴口罩。三、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除去中包装,分类码放在无菌柜的防尘良好的柜内。四、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五、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
16、台面三次,地面湿式清扫三次;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3。六、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七、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浸泡于1:8金星中,浸泡液每日添加。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瓶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八、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17、。病房消毒隔离制度一、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二、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三、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必须换衣、帽、鞋并及时消毒处理。四、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做到随脏随换。禁止在病房、走道上清点衣被。五、病室内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每日用
18、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用消毒液拖地消毒。六、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七、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帕,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八、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后随时消毒。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病人后及时消毒。九、弯盘、治疗碗用后及放入消毒液进行预处理浸泡消毒后,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后再用;体温计用后放入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十、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其它物品按病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治疗室消毒隔离制
19、度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三、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三次,地面湿式清扫三次;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500cfu/m3。四、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
20、人一针一管一用(含皮试);用后针头立即放入锐器盒内,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应专用容器内,其它医疗垃圾严格按xx市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收集,凡不能回收的垃圾由后勤部统一进行处理。六、体温表应在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七、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浸泡于1:8金星中,浸泡液每日添加。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的容器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
21、污染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二、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三、供应室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四、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五、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六、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
22、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净擦干,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七、下收下送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八、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必须每锅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九、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通风,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十、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十一、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
23、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十二、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十三、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每次60分钟,并有记录。十四、供应室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监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备查。十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临床检验生化微生物科消毒隔离制度为了加强对检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以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
24、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特制定如下制度:一、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标本处理室、储藏室、培养基和试剂室等;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污染区包括标本存放处理室、临床生化检验室、临床微生物检验室、临床免疫检验室等。二、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如分区不明确,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则按污染区处理。三桌椅等工作台面每天开始工作前、后用湿布抹擦一次,地面用湿拖把拖擦一次,禁止干抹干擦;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应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四、如具有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基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消毒液擦抹,拖
25、把用后浸于消毒液内消毒处理。五、检验单发出前必须用高强度紫外线消毒车消毒处理。六、每天早、中、晚上班前、下班后必须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对室内空气消毒。七、对于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的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八、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九、采标本的器材如玻片、吸管、烧瓶等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凡受污染的吸管、试管、滴管、玻片、平皿等,必须立即浸入消毒液中浸泡后再清洗。十、耐热的塑料器材,可用消毒液浸泡、洗净后,用压力蒸汽121灭菌30分钟。不耐热的可用消毒液浸
26、泡,再洗净,晾干。十一、一般血清学反应使用过的塑料板可直接浸入1%盐酸溶液内2小时以上或过夜;对HIV检验的反应板可用6:100“84”消毒液浸泡2小时后,洗净再用。十二、贵重仪器局部轻度污染,可用消毒液擦拭。十三、若离心时出现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的情况,应消毒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HIV污染时,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十四、工作人员必须注意手的消毒;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肝炎或HIV初筛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戴手套、口罩、眼罩。十五、必须作好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消毒处理工作,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装有肝炎和HIV检验标本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并
27、且用后放污物收集袋内,集中烧毁。废弃标本应消毒处理后倒入厕所或化粪池。十六、废弃标本、容器以及垃圾应用专门密闭不漏水的污物袋(箱)存放,由专人集中收集、烧毁,每天至少处理一次。洗衣房消毒隔离制度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开,通风良好。具体分为清洁洗涤区、污物洗涤区,压烫、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防止发生交叉污染。二、衣物、被服应在指定的清洁间内进行收集、清点,严禁在病房、走廊内收集、清点,专车、专线运送。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标识明确,每日清洗消毒。三、认真执行衣物清洗、消毒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或传染病人的被服,应单独清洗、消毒处理。四、
28、对所有工作人员的衣物、收回的无菌包包布,每次要单独消毒处理,先用消毒剂浸泡,后再进行清洗,清洗后的衣物、包布应单独管理、发放。五、使用过的污衣袋应随污染衣物进行清洗、消毒;污物车每天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并严格区分使用。六、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室内门、窗、桌、椅以及地面每日上班前必须用清水进行擦拭,下班后要用消毒液擦拭或冲洗一次,每周大扫除。对收回未洗的被服应放置规范,不准随地乱扔、乱放。七、工作人员必须作好个人防护,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及鞋;每次工作完毕后,必须作好手的清洗、消毒工作。营养食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营养食堂的配置、卫生及管理要求,食品与餐具的卫生要求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
29、,都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规定。二、营养食堂布局合理,设专用的交通通道和出入口,设置有洗涤、消毒、更衣、通风、冷藏、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废弃物存放等设施。操作间、厨房入口必须设设置洗手装置。三、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从事该职业。科室必须建立健康档案。四、从业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工作人员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洗净双手后方可进入操作间,外出不得穿工作服。非营养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工作间。五、随时保持室内卫生,操作台、各种物表及地面,每日必须进行常规清洁,必要时用消毒液消毒,有污染时立即消毒。六、凉菜间、裱花间
30、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装置,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每天上班前后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七、餐具清洗消毒要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的工作程序。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消毒后的餐具立即放入消毒保洁柜内,用餐前30分钟才能摆上餐桌。八、食品加工必须做到清洁、无毒,严格执行“四分开”。必须注意凉菜加工环节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九、每月对营养食堂工作人员的手、物表、餐具以及凉菜间的空气等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医院感染管理科承接全院医院感染控制的技术指导、管理监督工作。1、组织、实施、监督、评价全院院感控制工作。2、院感知识培训与考核。3、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漏报情况、消毒
31、后的综合监控。灭菌效果、医院环境卫生学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4、对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方案,组织实施,并按规定上报控制效果。5、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于医院内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6、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7、开展医院感染的专题研究,有条件时可建立实验室。8、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的动态,并向全院通报。医务科感染管理职责1、支持、协助感染管理科组织医师、医技人员,接受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2、监督指导医师、医技人员严格
32、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3、对新发传染病的诊治、感染性疾病科业务进行培训、指导。4、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在感染管理委员会或主管院长的统一指挥下,统筹协调、支持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的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与善后处理。5、对临床重点部门进行业务及感染管理的督查和指导。护理部感染管理职责1、协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2、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技术规程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3、发生医院感染流
33、行或暴发趋势时,根据控制感染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实施分组隔离、分组护理。4、协助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各种感染性疾病预防的防护和安全教育。5、协助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医械部门感染管理职责1、负责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器械和设备购置和信息提供。2、负责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招标、采购和验证管理。3、负责协助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的设备和物资的采购和贮备。4、负责对本科维修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和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后勤科感染管理职责1、负责组织医院废弃物的规范收集、运送、登记、暂时保存管理及无害化处理工作。2、负责组织医院产生的污水的处理、排放工作,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要求。3、监督医
34、院营养食堂的卫生管理工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4、对全院的保洁员进行正确管理,并协助感染管理科加强对该人群的感染知识培训,指导、监督其做好防护。5、对洗衣房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6、发生医疗废物的流失、散落等情况,应协同相关部门,采取应急预案,立即处理。药剂科感染管理职责1、贯彻督促全院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特别是分线管理),指定专人对全院各单位抗感染药物(目前主要指针对细菌与真菌的药物)应用的品种、剂量、途径、疗程、方法、联合应用等方面给予监督考评,对“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典型病例”定期以书面形式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定期向临床反馈。2、对
35、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定期分析、总结。a、每季度各科室各种抗菌药物使用率b、每月各科室使用前十位抗菌药物名单c、全院各科每季度总抗菌药物消耗量(按名单)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3、及时为临床医师提供并公示抗感染药物信息,并随时补充新抗感染药物信息(包括同一药物不同品牌)。检验科感染管理职责1、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监测。2、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感染微生物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向全院公布。3、加强检验与临床的联系,完善、提高对各类常见的微生物的检验技术与水平。4、开展MRSA等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及产ESBL菌株的监测。5、发生
36、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主动承担相关的检验检测工作。6、初筛发现抗HIV阳性患者,应在48小时内上报市初筛中心实验室,并将阳性标本安全转送至初筛中心实验室。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参与组成。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本科室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位;2、凡住院患者由床位医师负责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实施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控,掌握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需及时送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上报医院
37、感染管理部门;出现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并积极协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妥善救治患者;4、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线分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5、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6、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7、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8、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管理。感染监控护士职责1、负责本
38、科室对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条例的贯彻执行。2、负责本科室消毒隔离工作和环境卫生学效果的监测。3、指导本科室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与消毒器械,指导护士抗菌药物的正确配制。4、协助和督促医生报告医院感染的病例和送检标本。5、督促和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管理工作。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者、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7、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和自我防护知识宣传和培训。8、协助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工作。感染监控护士职责1、负责本科室对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条例的贯彻执行。2、负责本科室消毒隔离工作和环境卫生学效果的监测。3、指导本科室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与消毒器械,指导护士抗菌药物的
39、正确配制。4、协助和督促医生报告医院感染的病例和送检标本。5、督促和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管理工作。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者、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7、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和自我防护知识宣传和培训。8、协助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工作。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
40、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41、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病房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42、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13、垃圾置塑料袋内,送定点站处理。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2、肠道门诊执行肠道门诊医院感染
43、管理制度。3、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用后由回收站统一回收。4、门诊体温计由服务中心统一消毒发放,回收。5、压舌板采用一人一用一灭菌,用后统一由供应室回收。6、建立日常清洁制度。7、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8、门诊各治疗室均应有紫外线灯管,每天照射一次。9、各科室桌、椅、床、地面、窗台用清水擦拭每日一次,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10、抢救室环境整洁,尽量控制陪客,减少室内污染,定时通风。11、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消毒剂用500mg/L含氯制剂。12、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13、病人
44、离开抢救室后,应及时进行终末消毒,以便应急。14、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参照相应制度,观察室参照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一、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用强行通过方式,路线不逆行。二、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窗收发,分室存放,设单独窗口发放,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内。三、严格掌握各种医疗器材的洗涤、包装、消毒技术规程。四、包布容器保持清洁、干燥、完整、一用一洗。五、各种消毒包应有明显灭菌标志,如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责任人、消毒者。标志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得发放。六、严格掌握高压灭菌操作技能,每包放化学指标剂,每日做B-D试验,每锅有物理监测记录,每月一次生物检测。七、进入
45、无菌室必须更衣、换鞋、洗手,无菌物品每月一次细菌培养,每月一次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培养。八、每天一次紫外线照射,灯管二周一次95%酒精擦拭。九、一次性用品及医疗废物管理1、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由供应室统一领取并进行质量验收,未拆除外包装放入专室内,已拆除外包装可放入无菌物品存放间。2、使用后由供应室一对一以旧换新,统一毁型,浸泡消毒(1000mg/L康威达浸泡1小时)实行登记签名。3、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分类、装箱,每12天由废物处置中心专用车回收,做好登记签名工作。4、回收点保持环境卫生,堆放整齐,门窗加固防盗。内窥镜室感染管理制度1、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
46、,应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2、设诊疗区和清洁消毒区,保持室内清洁。3、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应当分室进行。4、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5、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必须遵照国家2004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6、进行内窥镜诊疗前需对病人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过筛检查,必要时进行抗-HBV、HCV、HIV过筛检查。对HBsAg阳性者或特殊感染和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安排在每日诊疗工作的最后。7、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内。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洁消毒。8、每日诊疗工作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9、做好内镜诊疗、清洗、消毒登记工作。10、储存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11、每日监测使用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每日室内紫外线消毒。12、每月一次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戊二醛培养。手术室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