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总结.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824524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物理力学公式、规律总结相互作用1、 重力:G mg (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2、弹簧弹力:F k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得原长、粗细与材料有关)3、摩擦力 ( ) 滑动摩擦力: = mN 说明:a、为接触面间得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m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与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得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静m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

2、角。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得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得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得方向相反。 d、静止得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得作用,运动得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得作用。F1FF24、力得合成: () 力得合成与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得合力范围: F-F2 F1 F2 ()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得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得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o 牛顿定律: 1、力就是改变运动状态得原因。、2、牛顿第二定律:F合 ma ()瞬时性: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也随之变化。(2)矢量性:加速度得方向与合外

3、力得方向始终一致、(3)同一性:与a均就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4)相对性;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局限性:只适用于低速运动得宏观物体,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得微观粒子、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可归纳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关系为同时、同性、异物、等值、反向、共线说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同一段时间或同一段位移)得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得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1) vt/ 2 =v平均=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vs/2(2) Ds = aT2 (T每个时间间隔得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1、基本规律: v =v0 + at 重要推论: = ot+a t v

4、t2 v02 = 2s2、初速为零得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推导方法)前1秒、前2秒、前3秒内得位移之比为149第1秒、第2秒、第3秒内得位移之比为135前米、前2米、前3米所用得时间之比为第米、第2米、第米所用得时间之比为1()3、两种典型得运动物体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A B C a1、s1、t1 a2、s2、t2 a1t1= t2 s12t1t 等时往返1:A B vBvA物体在恒力F1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到达B点。这时突然撤去F,改为恒力F2作用,又经过时间t物体回到A点。a12=3 F1F=13 W1W23 vA2 B、竖直上抛运动

5、: 上升过程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就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得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高度: H = 上升时间: 落回原位置时间:t = 适用全过程得公式: s = vo t-2 t = v gt v水v船v最短时间最短位移v船v水v水v船vv水v船v最短位移v船v水曲线运动1、小船渡河v0vvxvyysx2、平抛 水平: 位移:x= o t 分速度:vx = vo 竖直: 位移:ygt2 分速度:vy tg = t 重要推论: g tg 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时速度方向得反向延长线交于x得中点。、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 V= wR=2f R= 角速度:w= 向心加

6、速度:a2f2 R vw 向心力: = m 说明:匀速圆周运动得物体得向心力就就是物体所受得合外力,总就是指向圆心。 4、竖直平面内得圆运动: ()“绳”模型:最高点最小速度(此时绳子得张力为零),最低点最小速度(此时绳子得张力为g) (2)“杆”模型:最高点最小速度0(此时杆得支持力为m),最低点最小速度(此时杆得拉力为mg)、天体运动(一天体质量 R一天体半径 g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a、万有引力=向心力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R2=M (黄金代换式)c、第一宇宙速度 = 机械能1、功: = Fscosq (恒力,s相对于地面得位移,qF与s得夹角)2、功率:P

7、 =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得平均功率) P vcoq (v为瞬时时速度时,P为瞬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3、求功得方法: 用定义求恒力功、 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功、 由F-s图象求功、 用平均力求功、 由功率求功、 功就是能量转化得量度 重力得功-重力势能得变化 电场力得功-电势能得变化 除重力与弹簧弹力之外得力得功-机械能得变化 合外力得功-动能得变化5、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得总功等于物体动能得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DEk = Ek2 一k1= 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得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公式:g+ 或

8、者 DE减 DEk增动量1、动量:p= mv 动能与动量大小得关系:p= E=2、冲量:= F t 求冲量得方法: 用定义求恒力冲量、 用动量定理求冲量、 由Ft图象求冲量、 3、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得冲量等于它得动量得变化。(研究对象:单个物体) 公式: F合t= mv 一m (解题时受力分析与正方向得规定就是关键)4、动量守恒定律:(研究对象:相互作用得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内容:相互作用得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得外力之与为零,它们得总动量保持不变。 公式:m11 + 2v2 = m1 1+ m2v2 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外力为零。 (2)系统受外力作用,合

9、外力也不为零,但内力远大于外力。 ()系统在某一个方向得合外力为零,在该方向得动量守恒。5、碰撞:(1)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2)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设两物体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其中1以1匀速运动,m2静止。据 可得讨论:(a)当m12时,v1与v1方向一致;(b)当1m2时,v1=0,2=v,即1与m2交换速度()当m1时,反向,2与1同向。(3)非完全弹性碰撞:为一般情况,只有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损失量不最大,亦不最小。6、小球与弹簧:A、B两小球得速度相等为弹簧最短或最长或弹性势能最大时 弹簧恢复原长时,A、B球速度有极值。7、解决动力学问题得三条思路: 路径物理规律适用得力能研究得量不能研究得量运用得场合运动定律运动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恒力S,,t无恒力作用过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恒力或变力V,t运动传递过程功、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恒力或变力V,能量转化过程振动与波1、简谐振动:回复力 一k(x为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 单摆周期公式T 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2、 波长、波速、频率得关系:vl f = (适用于一切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