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三章.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669817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40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三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三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三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三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三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社会保障与资源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配置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现收现付制度对储蓄的影响现收现付制度对储蓄的影响基金积累制度对储蓄的影响基金积累制度对储蓄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储蓄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储蓄的影响一、现收现付制度对储蓄的影响一、现收现付制度对储蓄的影响(一)挤出储蓄论 西摩西摩哈里斯:哈里斯:社会保障的发展可能阻碍私人储蓄的增长。莫迪里亚尼等人:莫迪里亚尼等人:提出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马丁马丁费尔德斯坦:费尔德斯坦:资产替代效应;引致退休效应引起了两方面的争议:第一,引致退休效应是否存在?第二,社会保障挤出的私人储蓄到底

2、有多少?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如果考虑到现收现付的社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如果考虑到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具有的明显的再分配功能,其对会保障制度所具有的明显的再分配功能,其对私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将更为显著。私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将更为显著。戴南、斯金纳和塞尔德斯:戴南、斯金纳和塞尔德斯:戴南、斯金纳和塞尔德斯:戴南、斯金纳和塞尔德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持久收入越高的家庭储蓄率越高。持久收入越高的家庭储蓄率越高。戴蒙德:戴蒙德:戴蒙德:戴蒙德:根据世代交叠模型得出了现收现付的根据世代交叠模型得出了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会使得私人资本存量减少的结论。社会保障制度会使得私人资本存量减少的结论。

3、如果一个国家通常存在着永久性收入状态的广泛的不平等,那么,由国家进行再分配以消除这种不平等将不会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如果要消除的是暂时性要素方面的不平等,则有可能减少私人储蓄。(二)挤进储蓄论 卡甘:卡甘:卡甘:卡甘:提出社会保障具有认识效应,支持社会保障增加提出社会保障具有认识效应,支持社会保障增加储蓄的观点。储蓄的观点。卡特纳:卡特纳:卡特纳:卡特纳:以心理渴望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目标梯度假说以心理渴望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目标梯度假说。泰勒和谢夫林:泰勒和谢夫林:泰勒和谢夫林:泰勒和谢夫林:把心理学引入生命周期理论,把心理学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形成了行为生命周期模型(形成了行为生命周期模型(BLCBL

4、C),并提出了),并提出了自我控制论。自我控制论。本海姆和舒尔茨以及盖尔:本海姆和舒尔茨以及盖尔:本海姆和舒尔茨以及盖尔:本海姆和舒尔茨以及盖尔:对于低收入家庭对于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养老金对其他财富的替代效与高收入家庭,养老金对其他财富的替代效应是不同的。社会保障再分配会导致私人储应是不同的。社会保障再分配会导致私人储蓄的增加。蓄的增加。有关社会保障增加储蓄的观点首先来自有关社会保障增加储蓄的观点首先来自有关社会保障增加储蓄的观点首先来自有关社会保障增加储蓄的观点首先来自“短视论短视论短视论短视论”。(三)中性理论 巴罗质疑由生命周期理论得出的社会保障影响储蓄的观点,提出了“中性理论”。

5、他认为,只有当私人储蓄是消费者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进行的收入转移即储蓄仅仅源于“消费动机”(consumption-motive)时,社会保障才可能挤出私人储蓄。赞同巴罗模型的学者赞同巴罗模型的学者赞同巴罗模型的学者赞同巴罗模型的学者世界银行世界银行世界银行世界银行述评述评第一,资产替代效应是存在的,但可能会因受到资本市场第一,资产替代效应是存在的,但可能会因受到资本市场不完善、人们的收入水平差异和消费倾向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不完善、人们的收入水平差异和消费倾向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而被弱化。而被弱化。第二,引致退休效应也是存在的,但其强弱在不同的国家或不第二,引致退休效应也是存在的,但其强弱在不同的国家

6、或不同的制度下是不同的。同的制度下是不同的。第三,对于那些短视、认识到为养老进行储蓄的重要性或者第三,对于那些短视、认识到为养老进行储蓄的重要性或者自我控制力差的人,社会保障确实有促使其增加私人储蓄的作自我控制力差的人,社会保障确实有促使其增加私人储蓄的作用。用。第四,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对私人储蓄既有挤出效应又有第四,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对私人储蓄既有挤出效应又有挤进效应,其相对强度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储蓄习惯和社会初次挤进效应,其相对强度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储蓄习惯和社会初次收入分配状况。收入分配状况。第五,自愿性的私人代际转移支付确实存在,因而会对社会第五,自愿性的私人代际转移支付确实存在,因而

7、会对社会保障的挤出效应产生一定的抵消,但是这种抵消在不同的国家保障的挤出效应产生一定的抵消,但是这种抵消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但通常难以抵消干净。是不同的,但通常难以抵消干净。uu(一)世界银行的观点(一)世界银行的观点 实行完全积累制的老年保障计划,一方面实行完全积累制的老年保障计划,一方面实行完全积累制的老年保障计划,一方面实行完全积累制的老年保障计划,一方面要求人们积累一定的储蓄额,另一方面会减弱要求人们积累一定的储蓄额,另一方面会减弱要求人们积累一定的储蓄额,另一方面会减弱要求人们积累一定的储蓄额,另一方面会减弱现收现付制对储蓄消极影响,从而增加完全积现收现付制对储蓄消极影响,从而增加

8、完全积现收现付制对储蓄消极影响,从而增加完全积现收现付制对储蓄消极影响,从而增加完全积累制对储蓄的促进作用累制对储蓄的促进作用累制对储蓄的促进作用累制对储蓄的促进作用。二、二、基金积累制度对储蓄的影响基金积累制度对储蓄的影响C,Y,A Ccp Cc CuAcptRAuAcu(二)戴维斯(二)戴维斯(E.P.Davis)有关理论)有关理论 戴维斯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对养老保险基金对于个人生戴维斯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对养老保险基金对于个人生命周期储蓄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命周期储蓄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l l养老金基金这种强制性储蓄就会对个人的储蓄行为产生影养老金基金这种强制性储蓄就会对个人的

9、储蓄行为产生影响。响。l l戴维斯认为,短视行为是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戴维斯认为,短视行为是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l l积累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私人储蓄行为的影响也很复杂积累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私人储蓄行为的影响也很复杂。结论:结论:结论:结论:基金制养老计划对私人储基金制养老计划对私人储蓄的影响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蓄的影响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即针对一个具体经济而言,通过即针对一个具体经济而言,通过养老基金而实行的强制储蓄和私养老基金而实行的强制储蓄和私人储蓄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可以人储蓄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可以进行有目的的调整的。进行有目的的调整的。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储蓄的三、社会保障制度

10、改革对储蓄的影响影响l l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安排不是影响储蓄的主要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安排不是影响储蓄的主要原因,储蓄的变化更多的是缘于社会保障制度原因,储蓄的变化更多的是缘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发展和变化。本身的发展和变化。l l不论采取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制的财务制度,不论采取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制的财务制度,当一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时,人们对未来的预当一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普遍比较乐观,因此会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期普遍比较乐观,因此会增加消费,减少储蓄量,即对储蓄产生量,即对储蓄产生“挤出挤出”作用;相反,当一作用;相反,当一国保障水平降低时,人们就会减少消费而增加国保障水平降低时

11、,人们就会减少消费而增加储蓄,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对储蓄产生储蓄,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对储蓄产生“挤进挤进”作用。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保障与资本市场社会保障与资本市场一一、社会保障基金需要资本市场、社会保障基金需要资本市场 原因原因二二、社会保障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社会保障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二二、社会保障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社会保障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提供长期稳定的大额资金。提供长期稳定的大额资金。促进其他机构投资者、金融中介和小公司的发展。促进其他机构投资者、金融中介和小公司的发展。促进资本市场竞争。促进资本市场竞争。促进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创新。促进理性投资。促进理性投资。促进市场交易

12、现代化。促进市场交易现代化。参与公司治理。参与公司治理。养老金基金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养老金基金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趋势。有利于金融法规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有利于金融法规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影响一、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一、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二、社会保障与劳动力需求二、社会保障与劳动力需求三、社会保障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三、社会保障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一、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一、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一)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给的积极影响(二)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给的消极影响(三)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给的净

13、影响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2、通过收入效应增加劳动力供给3、通过对劳动力的修复增加劳动力的供给4、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动力供给1、推迟劳动者进入劳动力队伍的时间2、使失业者推迟或不再重新就业3、使工作者减少劳动力供给4、引致提前退休 主要是取决于上述各种力量的对比。而这些力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社会保障政策的具体设计,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丰裕程度、人们对待劳动与闲暇的态度等。二、社会保障与劳动力需求二、社会保障与劳动力需求 雇主因社会保障征税或收费是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雇主因社会保障征税或收费是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能否把这种新增的成本转嫁出去?

14、能否把这种新增的成本转嫁出去?能否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能否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赢利或亏损水平还是雇主可以接受的吗?赢利或亏损水平还是雇主可以接受的吗?总之,社会保障通常会导致劳动力的需总之,社会保障通常会导致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但减少的幅度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求减少,但减少的幅度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雇主与雇员的力量对比、是不同的,这取决于雇主与雇员的力量对比、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雇主可接受的赢利或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雇主可接受的赢利或亏损水平等因素。亏损水平等因素。三、社会保障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三、社会保障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uu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劳动力劳动

15、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合适度;劳动力资源流动的速度;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合适度;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成本。配置的成本。首先,在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对市场机制首先,在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对市场机制缺陷的一种弥补,起到了社会安全网的作用。缺陷的一种弥补,起到了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其次,社会保障制度是否统一、社会保障待遇的可携其次,社会保障制度是否统一、社会保障待遇的可携带性如何都会对劳动力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带性如何都会对劳动力的流动性产生影响。第三,一些社会保障政策一般会可以直接提高劳动力第三,一些社会保障政策一般会可以直接提高劳动力流动的速度

16、,降低劳动力配置的成本。流动的速度,降低劳动力配置的成本。最后,另外一些社会保障政策,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对最后,另外一些社会保障政策,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对雇主解雇雇员的严格限制,会直接妨碍劳动力的自由雇主解雇雇员的严格限制,会直接妨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流动。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二、养老保险财务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养老保险财务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影响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整个社会发展

17、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得以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保证,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等都倚赖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具有反作用,它既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还可以通过影响储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因素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二、养老保险财务制度与经济增长的二、养老保险财务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关系l l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以储蓄为中间变量,另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以储蓄为中间变量,另一种思路则是不考虑储蓄这一变量,而基于经一种思路则是不考虑储蓄这一变量,而基于经济增长的济增长的“黄金律黄金律”理论。理论。(一)以储蓄为(一)以储蓄为中间变量的分析中间

18、变量的分析1 1、保罗、保罗 萨缪尔森(萨缪尔森(Paul A.Paul A.SameudsonSameudson)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研究。研究。2 2、基金优势论者的观点、基金优势论者的观点。(二)以经济增长黄金率为基础的分析(二)以经济增长黄金率为基础的分析 费尔普斯费尔普斯19611961年发现的年发现的“经济增长黄金律经济增长黄金律”表明,如果对表明,如果对人均资本量的选择使得其边际产量人均资本量的选择使得其边际产量(MPK)(MPK)等于折旧率等于折旧率()()、人、人口增长率口增长率(n)(n)和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率(g)(g)之和,那么,人均消费水平就之

19、和,那么,人均消费水平就会达到最大化。用公式表示就是:会达到最大化。用公式表示就是:MPK=+n+gMPK=+n+g。(三)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混合优势论(三)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混合优势论 皮特皮特.戴蒙德(戴蒙德(Peter A.DiamondPeter A.Diamond)等人在分析现有关于养)等人在分析现有关于养老金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得出结论:现收现付制老金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得出结论:现收现付制或基金制中任何单独的一种制度安排都不能保证满足实现黄金或基金制中任何单独的一种制度安排都不能保证满足实现黄金率增长的条件。率增长的条件。深度阅读深度阅读l1Aaron,Hen

20、ry,“Social Security: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In Studies in the Economics of Income Maintenance,edited by Otto Eckstein,1967,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e.l2Feldstein,Martin,“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2,No.5,September/October 1974,pp.905-926.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资源配置起着重要作用。本章讨论了社会保障对储蓄、资本市场、劳动力等资源配置的影响作用、方向及传递机制,并讨论了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通过储蓄等中间变量影响经济的增长的相关理论。通过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保障政策决策过程中尽力避免资源的误配置,提升社会保障制度资源配置效率。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