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 港 产 业 与 港 城一 体 化以厦门为例2017年5月2 目 录CONTENTS国内外发展经验与启示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航运中心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厦门港产城一体化实践新加坡鹿特丹 上海关系演变内在关联性 港口分类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模式中国航运中心世界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健全港城整合机制规划衔接临港产业发展物流化营运短板梳理与项目带动港口特点产业特点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分析 港产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 港口产业城市协同发展的SWOT分析3 l港口分类l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l航运中心发展模式l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模式l中国航运中心航运中心4
2、 1.1 港口分类1.地理位置2.性质用途3.规模大小4.货物品种5.在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的作用海港、河港、湖港商业港、工业港、军港、渔港世界性大港、国际区域大港、地区性大港综合性港口、专业性港口干线港、支线港、地区性港4 5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对港口发展历程的界定l19世纪-20世纪60年代:散件杂货装卸、运输。l60-80年代:港口地区形成独立的工业区,散货比重增加。l80-90年代:各种运输方式的联运中心,集装箱运输成为重点。l21世纪后:拓展综合物流服务功能。6 1.2 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航运中心是指具有稠密航线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设施,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
3、贸易、物流、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国际航运中心的运作,不仅在于航运业本身的发展,而在于航运业带动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乘数效应。(1)拥有发达的航运市场。(2)强大的腹地经济。(3)巨大的集装箱物流。(4)国家或区域性进出口贸易的航运枢纽。(5)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一流设施的港口群。(6)完善的集疏运系统。(7)积极的扶植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概念及特征7 作为老牌航运中心,伦敦拥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如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海事人才等。在今天看,伦敦已无全球级的功能和条件,但仍以其交易市场、保险服务、航运信息服务、海事服务、海事研究与交流、海事监管等功能,保持着全球级国
4、际航运中心。占有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其中,仅航运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就达20亿英镑。模式1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代表港口:伦敦8 香港和新加坡自身经济腹地小,直接外贸运输并不太多,而是以海外腹地作为其主要的经济腹地,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货物作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新兴的国际航运中心,两港都实施世界上最为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大型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电子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人员的高素质是其自由港的特点,加上拥
5、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突出转口贸易及其中转运输,使其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三甲。模式2以中转为主,代表港口:香港和新加坡9 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所在国家的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进出本国的外贸直接运输量很大,并在所在国际区域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荷兰的鹿特丹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两大河流入海汇合处所形成的三角洲,背靠莱茵河流域的荷兰、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美国向欧洲出口货物的43%、日本向西欧出口货物的34%都经过鹿特丹中转。纽约也属于这种层次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位于哈德逊河口,是美国主要海港,一度承担了美国外贸运输量的40%。模式3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代表港口:鹿特丹和纽约10 航
6、运中转型为适应国际贸易飞速增长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转运、储存、发 货 是其主要使命。将集约开发“国际航运生产力”放在诸多功能的首位,是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最本质的标志。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能动地开发港口产业,努力实现在途与存储货物的加工增值,配之以集装箱化运输程度的提高及自由港税收的优惠等。是面向21世纪面向未来的一种崭新模式。“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立足和依托所在城市及其核心地域载体,但同时代表所在国家与经济体参与全球“制海权”与海空经济竞争。谁建成并拥有能级可观、影响巨大、功能创新的“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谁就能在21世纪全球海洋与航空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格局 中 握 有 更 强
7、 的 主 动 权。010302041.4 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模式(主导功能由低级向高级推进)加工增值型资源配置型低碳智网型11 1.5 中国航运中心l(国发200919号)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l(国发20093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二十八):加快推动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l(国函201151号)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l(国函2011157号)国务院关于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三、(五):支持厦
8、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新航运物流服务,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租赁、信息咨询、口岸通关、航运代理、海运结算、航运人才培养与后勤补给、海事支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体系;l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广州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包括出台20152017年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航运物流集聚区规划建设、建设南沙邮轮母港、南沙港铁路、试点“启运港”退税、推动成立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化地方法人航运保险机构、设立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及船舶产业基金。12 2009-2015年全球二十大港口集装
9、箱吞吐量港口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上海港2500290731743253336235293654新加坡港2587284329943165325833873092深圳港1825225122572294232824042421宁波-舟山港1050131414721617173519452063香港港2104235324372313223522282011釜山港1195141616181704176918451943广州港1119125514251455153116631762青岛港1026120113021450155216701744迪拜港11121160130
10、01330136415251559天津港870100811591230130114061411鹿特丹港974111511901190116612341223巴生港7318878901001103510941170高雄港85891896497899410591026安特卫普港731847864864858896965大连港45852964080610021013945厦门港468582647720801857918丹戎帕拉帕斯港600653750772763852910汉堡港701790902886925973897洛杉矶港675783794808787834816长滩港506626609605
11、677682719单位:万标箱13 2016-2020年全球二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排名预测 单位:万标箱年份2016排名2017排名2018排名2019排名2020排名上海港3829 1 3994 1 4165 1 4344 1 4531 1新加坡港3375 2 3451 2 3529 2 3609 2 3691 2深圳港2461 3 2502 3 2543 4 2585 4 2627 4宁波-舟山港2281 4 2493 4 2725 3 2979 3 3256 3香港港2035 6 1975 8 1917 8 1860 10 1805 10釜山港2074 5 2193 5 2318 5
12、2450 5 2590 5广州港1875 8 1996 7 2125 7 2263 7 2409 7青岛港1914 7 2062 6 2222 6 2394 6 2579 6迪拜港1663 9 1759 9 1861 9 1968 8 2082 8天津港1554 10 1655 10 1763 10 1878 9 2000 9鹿特丹港1252 11 1272 12 1292 13 1312 14 1332 14巴生港1236 12 1310 11 1389 11 1472 11 1561 11高雄港1076 14 1102 15 1129 15 1157 15 1185 16安特卫普港954
13、17 975 18 997 18 1020 18 1043 18大连港1133 13 1234 13 1345 12 1465 12 1597 11厦门港1020 15 1116 14 1221 14 1336 13 1462 13丹戎帕拉帕斯港953 18 1011 16 1071 16 1135 16 1203 15汉堡港974 16 999 17 1023 17 1048 17 1074 17洛杉矶港830 19 838 19 846 19 854 19 862 19长滩港733 20 758 20 784 20 811 20 839 2014 l关系演变l内在关联性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
14、体化的关系15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 港口城市即以港口为窗口、以一定的腹地为依托、以比较发达的港口经济为主导、连接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城市。港口城市是城市的一种特定形式,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对各资源要素产生强大吸引力和集散功能,产生乘数效应,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国际上第一个提出港口产业集群并将这一理论引入港口产业分析的专家,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Haezendonck E 教授,并将港口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系列从事与港口服务相关的相互独立的企业,聚集在同一港口区域,并采用几乎相同的竞争战略,易获得相对于集群外部的联合的竞争优势。但这一概念备受争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未涉及行业组织、
15、教育机构等。16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 第一个将集群理论引入港口产业分析的安特卫普大学的Haezendonck E教授。她将港口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系列从事于港口相关服务的相互独立企业,聚集在同一港口区域,并且采用几乎相同的竞争战略,以获得相对于集群外部的联合的竞争优势。中国有学者对港口产业集群进行定义:是产业集群的一种,是在港口区域内提供一系列港口工业产业链增值及相关港口服务的企业的集合,认为港口产业集群具有港口指向、规模经济、区域依托、阶段发展、国际导向等经济特征。17 城市对港口发展的推动机制 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 18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
16、关系港城一体化的目标是整合区域要素和资源重组,协调各利益集团关系,提供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空间。港城一体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必须以区域科学理论作为研究立论基础,以指导获得区域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的劳动地域分工作为基础理论。港城一体化研究肇始于1934年高兹(E.A.Kautz)的海港区位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1960年代,主要为海港区位的研究。第二阶段,1960年代末期1980年代初期,主要为港口区域工业化的研究。第三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为港口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研究。19 2.关系演变()初始联系(运输中心)港口装卸、仓储和运输三大业务,
17、城市依赖港口。()相互关联(运输中心服务中心)以关联产业作为纽带,港城与临港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城市和临港产业开始一体化的进程,进入港口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本阶段以临港工业产业的形成作为标志,港城从服务于港口变成了积极地利用,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共同发展。()聚集扩散效应(国际物流中心)港口功能和周围产业多样化发展,港口从装卸发展成客运、物流、工业、旅游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并在港口城市进行集聚,临港产业链延伸不断吸引相关产业在城市集聚,形成临港产业群,对周边区域进行辐射和扩散,带动大片区域的经济发展,港城的产业辐射能力超出了城市本身的范围,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龙头。()自增长效应发展(港产城一
18、体化)港口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多元化产业形成与发展,城市的继续发展将以自身的循环和积累为主要依靠。在进入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阶段之后,港口城市就成功完成了经济的转型,得以可持续性的发展。20 2.关系演变临港商务功能区航运服务金融服务贸易服务港口生产作业区临港物流园区临港工业园区信息服务社区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第四代港口21 2.内在关联性()港口对城市经济的贡献港口及临港产业本身对城市经济所作的直接贡献;港口及临港产业对城市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的间接贡献。()城市经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 港口物流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又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特点协
19、调性、时空性、可控性、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动态性、阶段性。22 2.内在关联性 l港产城共存共荣:“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这是港口城市实现繁荣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这种趋势仍在强化之中。l港口、产业、城市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港口、产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要素,共处于城市这个综合体之中。l现代港口物流体系是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是构建现代港口物流体系的基本目标,二者均以港口为核心战略资源和依托。谁掌握了供应链,谁就掌握了核心竞争力。23 l新加坡l鹿特丹l 上海国内外发展经验与启示 24 3.1 新加坡港口产业形成期:19
20、世纪中后期,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新加坡成为连接东南亚和欧洲的重要经停地,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日益频繁的东西方贸易迅速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港口。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期:二战后,抓住世界工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开展一系列工业发展政策和外向型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财政拨款扩建码头,配备最先进的装卸搬运机械,配套建设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实现了吞吐量的不断攀升。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集装箱运输兴起,拨款兴建集装箱码头,加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港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交通枢纽,吸引了众多实体企业、航运公司、航运服务机构落户。港口、产业
21、、城市一体化转型期:进入新时期,利用国际中转船舶大量进出港的机遇,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服务、船舶后勤供应服务、集装箱管理租赁服务以及邮轮经济。近年新加波港提出了London Plus战略,旨在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25 3.1 新加坡港口产业形成期:19世纪中后期,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新加坡成为连接东南亚和欧洲的重要经停地,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日益频繁的东西方贸易迅速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港口。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期:二战后,抓住世界工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开展一系列工业发展政策和外向型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财政拨款扩建码头,配备最先进的装卸搬运机
22、械,配套建设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实现了吞吐量的不断攀升。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集装箱运输兴起,拨款兴建集装箱码头,加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港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交通枢纽,吸引了众多实体企业、航运公司、航运服务机构落户。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转型期:进入新时期,利用国际中转船舶大量进出港的机遇,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服务、船舶后勤供应服务、集装箱管理租赁服务以及邮轮经济。近年新加波港提出了London Plus战略,旨在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经验与模式:(1)政府支持“一条龙”发展物流 1997年7月,新加坡物流
23、倡导委员会制定发展纲领,同年贸易发展局联合13个政府机构展开“1997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先后推出了“1999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以及“2001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成功地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整合成一条龙服务。(2)港口经济以转口贸易为主 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新缺乏直接经济腹地,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货物成服务。(3)物流与高科技的结合物流企业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政府启动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换,物流企业都先后斥资建成了技术平台,实现节约型发展。(4)专业性强,服务周全物流企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高,可以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
24、位的物流服务,也可以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环节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由物流企业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最理想的服务方式,最终找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26 3.2 鹿特丹 鹿特丹位于菜茵河支流新、老马斯河交汇入海口处,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素有“欧洲门户”之称,兼有海港和河港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国际大港。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复兴和共同市场的建立,鹿特丹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发展,1961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1.8 亿 t),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并保持了 40 余年来。2000年,港口、临港产业对鹿特丹GDP贡献率达
25、到34%,对社会就业贡献率达到21%。2003 年新加坡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鹿特丹港,2004 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又超过鹿特丹港。27 3.2 鹿特丹港口产业形成期:19世纪中后期,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新加坡成为连接东南亚和欧洲的重要经停地,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日益频繁的东西方贸易迅速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港口。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期:二战后,抓住世界工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开展一系列工业发展政策和外向型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财政拨款扩建码头,配备最先进的装卸搬运机械,配套建设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实现了吞吐量的不断攀升。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集装
26、箱运输兴起,拨款兴建集装箱码头,加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港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交通枢纽,吸引了众多实体企业、航运公司、航运服务机构落户。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转型期:进入新时期,利用国际中转船舶大量进出港的机遇,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服务、船舶后勤供应服务、集装箱管理租赁服务以及邮轮经济。近年新加波港提出了London Plus战略,旨在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经验与模式:(1)依托内河航运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凭借莱茵河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港口物流园区和国际航运中心,成为鹿特丹保持其在欧洲的主要港口地位、扩展城市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战略
27、方针之一。(2)注重以法制规范港口与航道资源。欧洲交通委员会从全局对欧洲的内河航运发展进行规划,制定可以用来协调欧盟各成员国有关法规的欧盟地区统一的引水法、货物运输法和码头装卸法、港口进出口法、港口服务市场法等。(3)重视莱茵河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荷兰受欧盟的委托,开发了三大信息系统:3.1 IVC90 信息跟踪系统。掌握航行船舶的信息,特别是对危险品船或有污染的船舶实施全程监控追踪。3.2 VOIR 信息编辑系统。为船舶航行提供安全、有力的航行信息,有效控制航运事故的发生,或快速解决航运事故。3.3 IRAS 航运信息综合特种分析系统。对基础设施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分析,为政府及时做出船闸、码
28、头或航道整治的依据。28 3.2 鹿特丹港口产业形成期:19世纪中后期,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新加坡成为连接东南亚和欧洲的重要经停地,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日益频繁的东西方贸易迅速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港口。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期:二战后,抓住世界工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开展一系列工业发展政策和外向型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财政拨款扩建码头,配备最先进的装卸搬运机械,配套建设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实现了吞吐量的不断攀升。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集装箱运输兴起,拨款兴建集装箱码头,加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港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交通枢纽
29、,吸引了众多实体企业、航运公司、航运服务机构落户。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转型期:进入新时期,利用国际中转船舶大量进出港的机遇,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服务、船舶后勤供应服务、集装箱管理租赁服务以及邮轮经济。近年新加波港提出了London Plus战略,旨在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建立与莱茵河内河航运多式联运体系。依托莱茵河沿岸完善的多式联运系统,兴建港口物流园区,带动了荷兰及欧洲整体经济的发展。现代园区Msasvlakte2:铁路服务中心、驳船服务中心、立体交通、三角洲集装箱堆场、专用码头、近海和铁路支线服务、备用发展区以及内地公路发运点等9 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服
30、务于整个欧盟国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贯彻“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思想,运用了临港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造船、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制糖和食品工业。包括为食品工业服务的庞大冷藏和冷冻设施。29 3.3 上海 从2005 年起,上海港口吞吐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并在航运一些重要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航运服务业集群方面,已经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的集群包括:上海黄埔区、陆家嘴金融服务区、航运服务业聚集的虹口北外滩地区、物流企业集聚的外高桥保税区,也有刚起步欲寻求跨越式发展的直接配套洋山港的临港新城。30 3.3 上海港口产业形成期:19世纪中后期,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新加坡成为连接东
31、南亚和欧洲的重要经停地,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日益频繁的东西方贸易迅速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港口。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期:二战后,抓住世界工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开展一系列工业发展政策和外向型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财政拨款扩建码头,配备最先进的装卸搬运机械,配套建设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实现了吞吐量的不断攀升。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集装箱运输兴起,拨款兴建集装箱码头,加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港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交通枢纽,吸引了众多实体企业、航运公司、航运服务机构落户。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转型期:进入新时期,利用国际中转船舶大量进出港的机遇,
32、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服务、船舶后勤供应服务、集装箱管理租赁服务以及邮轮经济。近年新加波港提出了London Plus战略,旨在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1)黄浦区:船运企业大多集中注册地,金融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带。(2)陆家嘴金融服务区:在航运金融、航运物流、海事研究咨询和船舶服务等方面已实现初步的集聚效应。(3)虹口北外滩地区:航运服务业发展迅速,集聚在虹口的航运服务类企业达2 000 家,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被列入上海首批启动的9 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4)外高桥保税区:集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保税区。(5)
33、配套洋山港的临港新城:其产业发展目标为:建设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服务业枢纽和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形成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和城市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存在问题:(1)功能定位不清晰,各区域竞合机制不健全;(2)高附加值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3)航运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尚未完全形成(高效的口岸服务环境、完善的自由港政策、自由的货币政策以及优惠的船舶登记政策等)31 l港口特点l产业特点l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分析 l港产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 l港口产业城市协同发展的SWOT分析厦门港产城一体化实
34、践经验与教训32 4.1 港口特点 早在1684年,厦门港就正式设立口岸发展对外贸易,1842年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80年厦门港建成第一座趸船浮码头,其后相继建成石堤驳岸、太古趸船码头(现和平码头)、东亚码头、亚细亚码头、厦门岛鹭江沿岸1#9#小轮码头等。厦门港有东渡、海沧、刘五店、石码、招银、后石、古雷、东山、云霄、诏安十个港区。拥有生产性泊位15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71个,10万吨级以上16个,最大靠泊能力20万吨),综合通过能力1.66亿吨/年,其中:专业化集装箱泊位28个,集装箱通过能力1033万标箱/年。2013年10月,全球最大型的1.8万标箱马士基3E级船舶 。201
35、4年,全球首个第四代全自动化码头远海集装箱码头投入试运营。33 4.1 港口特点发展特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由厦门湾向外拓展;货物吞吐量长期快速增长,货类构成调整较大;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远洋直航能力明显增强;对台运输不断创新,增长平稳;内支线发展迅速,腹地拓展逐步显效果;港口融资渠道拓宽,资源整合力度显著增强。34 4.2 产业特点三次产业结构年的.到年的0.743.855.5。支柱产业:从机械、电子、化工到电子、机械、航运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与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再到 2014年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发展目标提出构建“5+3+10”现代产业体系 。35 产业门类图产业门类产
36、业 内 容汽车产业产业链以大金龙整车为核心,向上延伸至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生产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和技术开发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管道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工程机械产业产品、零部件设计业,装载机产业,计算机作业监控业,工程机械、汽车和摩托车等机械及配套零部件制造业、模具制造业及其他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制造业。化工化纤产业以涤纶纤维为中心,重点开发差别化、功能化、产业用纤维船舶修造产业造船业、修船业和配套产业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代理与经纪房地产管理金融业金融业保险业电子信息
37、工业平板显示、计算机及通讯设备、软件信息服务业等36 4.3 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分析 港口与城市产业布局的关系 港口与城市重要物资运输的关系 港口与厦门市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关系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港口与自由贸易区的互动发展关系37 4.4 港产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 老港区港城发展矛盾显著:港口与城市在岸线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关系日趋紧张;港口装卸仓储功能与城市生产生活功能在景观、环境等方面不协调:疏港交通,特别是集卡运输与城市交通相混杂,易造成交通拥堵和带来安全隐患。船型大型化与港口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凸显:漳州、招银成片规模化开发 的困难。新港区的临港工业和物流园区没有充分发展、空间严重不足。港口腹地
38、产业发展空间不足。38 4.5 港口产业城市协同发展的SWOT分析机遇:区域政策支持;区域产业再布局的机遇(港区转移);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岛内外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机遇;自贸区和一带一路 产业、消费转型升级;城市国际化.优势:区位 港口条件 交通 基础设施能力 商贸 人文与行政服务 政策厦门在福建省地位:面积1.27%,人口10.05%,GDP13.34%,财政总收入24.17%,地方财政收入23.83%,进出口49.18%。(2015)劣势:岛内港口与城市间矛盾显现;环厦门湾港口岸线与产业发展资源紧张;港口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显现;港口企业转型滞后;临港交易平台较少
39、;城市创新环境待改善。挑战:面临国际、国内多方位的竞争;港口航运功能尚不完善;港航物流服务仍有差距;面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迫切要求。39 l健全港城整合机制l规划衔接l临港产业发展l物流化营运l短板梳理与项目带动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40 港产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集中在临港产业发展、物流化营运和健全港城整合机制三个方面。发展临港产业是“港城联动”的核心。物流化运营是实现港城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港城发展模式:城市包围港口发展-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汉堡港 城市与港区平行发展-纽约港、圣路易斯港、横滨港 港口远离城市的发展 三种港城发展模式比较:城市包围港口发展模式容易占用亲水空间,同时疏
40、港交通穿越城区,易造成对城市的分隔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城市与港区平行发展模式使得城市空间与港区资源相互占用,影响城市对亲水空间的需求;港区远离城市发展模式相对来说较为合理,但港区与城市之间的缓冲空间难以控制。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41 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5.1 健全港城整合机制 交通运输、物流产业管理体制、机制5.2 规划衔接 建立港口、产业、城市相关规划体系: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共同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要求:强化目标任务、空间布局、政策衔接,把控制开发强度,以及“生产、生态、生活”三类类空间比例等约束性指标作为规划衔接的重要任务,实现总体目标一致、空
41、间配置协调、时序安排统一,提高规划管理和实施成效。(四个一体化-港口与城市战略目标、港口与其他交通方式、港口与相关城市空间布局、港口与相关城区项目建设)。5.3 临港产业发展 临港产业是港口和城市共同的需要,是港城一体化最容易切入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重点发展离岸服务、国际航运服务、大宗商品交易、转口贸易、高端制造等现代临港产业,增强金融、法律服务、航运交易、贸易经纪代理等服务功能,促进高端产业要素集聚。42 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发展临港产业1)从我国工业化进程认识临港产业2)从产业链国际分工角度认识临港产业3)从新常态角度认识临港产业4)从港口代际划分角度认识临港产业5)从城市定位及港
42、城一体化要求上思考临港产业6)基于竞争优势发展临港产业7)基于集群经济发展临港产业国际上在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港口周边,都伴有发达的临港产业,并且具有典型的集群特征。8)从物流服务的本质上来谋划临港产业9)使港口的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的能力能级10)推进产业融合的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11)需要制度创新43 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5.4.物流化营运 物流管理实质就是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港城一体化与发展物流业,共同本质是整合。港口企业的战略选择:1)全球码头营运商 2)供应链核心企业 3)绿色型港口企业 4)智能型港口企业(互联网+物联网+港口)5)多元化经营企业(拓展与港口相关的业务如
43、贸易、航运金融、会展、旅游、邮轮,拓展与港口不相关的业务)44 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5.5.短板梳理与项目带动 厦门物流产业短板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2011年12月21日国务院批准的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明确“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13年9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确定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9个。2016年6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确定: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2
44、3个。2016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国家骨干联运枢纽(城市)(23个)。45 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 体制与机制 多式联运效应未呈现 口岸及对台物流规模效应不突出 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紧密度不高 供应链物流集约度较低 城乡共同配送发展滞后 城市短板 体机制、营商环境、空间(适合节约型的产业)46 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思考关于防城港市 广西地处东盟、华南、西南三大经济圈结合部,既紧邻粤港澳,又接壤西南、中南,是中国大西南地区出海口的最便捷通路。1984年14个对外开放城市,12个沿海主枢纽港之一,三次产业12.2:56.9:30.9 产业承接与升级 打好东盟牌 重视规划与基础建设 重视文化与教育 打造通道与产业平台 区域同城化是个“陷阱”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