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01国内马建忠研究七十年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家、学者。至今,国内涉及马建忠的研究已有400余篇期刊论文、专著10余部,但是学术界尚无系统评述这一研究的文章,而从研究范式与方法论视角述评这一研究的文章更是未见发表。本文整理、分辨各种范式和方法对马建忠研究70年来的应用情况并加以评述,使读者学习领会到历史学的不同学科解释范式和方法。这是此前学术界鲜有做过的工作。而且,研究重要历史人物,阶段性的述评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从研究范式和方法论视角进行述评。马建忠研究范式之回溯范式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
2、922-1996)提出。当代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George Ritzer)划分了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1149。我国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周晓虹进一步得出了社会学的四种理论范式,即社会批判范式、社会行为范式、社会释义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历史时期马建忠研究文献的分布特点,其研究文献所遵循的研究范式与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契合性,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脉络。社会历史批判范式下的马建忠研究文献分析。社会批判范式,强烈批判现实社会,强调知识的反思性及指导行动的意义。历史批判范式剖析现实社会,力图客观描述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学
3、术界主李哲(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82)摘要:马建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家、外交家、学者,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史学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国内马建忠研究进行回顾,主要有社会历史批判、社会历史行为、社会历史释义、社会历史事实四种范式,思辨研究、案例研究、史论研究、比较研究四种方法。无论从研究范式看还是从研究方法看,都呈现出马建忠研究的蓬勃发展,但又存在一些局限。关键词:马建忠研究;范式;方法;七十年要运用了社会历史批判范式,探讨了马建忠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马建忠研究史料的不足,更因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以及阶级分析法统领学术
4、研究领域,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的阶级意识越来越强,近代历史上的维新派、立宪派遭受批评,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更是被抨击。在这一时期的特殊政治环境下,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历史批判范式对旧中国马建忠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进行了批判。如杨炳延对马建忠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表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阶级本质,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提出比较彻底的主张”;认为他推崇“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兼老奸巨猾的政客”“法国人民的敌人”梯也尔,等等223-30。社会历史行为范式下的马建忠研究文献分析。社会历史行为范式,是指作者以历史事实为背景,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运用了社会历史行为范式进行马建忠研究,主要探讨了他的
5、经济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学术思想的解放和马建忠史料的挖掘整理,马建忠研究开始逐步发展,在20世纪80、90年代形成高潮。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时期马建忠的经济思想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其引进外资、利用外资的经济理论。曹均伟认为马建忠是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先行者366。他运用历史行为范式的分析框架,论002 述了马建忠的利用外资思想466-70。这一时期学术界还对他的对外贸易思想及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探讨。张守军从社会历史行为范式视角,指出马建忠的富民说主张发展对外贸易,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理论661。作者明确表示为响应“改革
6、开放”的时代号召,研究马建忠的对外贸易思想非常有意义761-65。胡寄窗也从社会历史行为范式视角,指出马建忠是“资产阶级贸易理论的传播者”,是“第一个真正接触到一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人”961-64。社会历史释义范式下的马建忠研究文献分析。社会历史释义范式,阐释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人留下的文本所呈现的历史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对社会、对历史的影响。至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国内有关马建忠文化语言方面的研究成果,基本都采用了社会历史释义范式。马建忠晚年所著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学著作。王庆认为马氏文通的撰写是马建忠发愤追求自强的表现、是其教育理念中的一步,与当时切音
7、运动的宗旨一致;认为他书写马氏文通的最终目的是求道明理以至富民强国10180-185。作者从历史释义的几个观点分析了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进而佐证了该著作是其洋务强国行动的继续,指出它不仅仅是一部语法著作11185-191。社会历史事实范式下的马建忠研究文献分析。社会历史事实范式,认为人的行为是社会结构派生的现象,社会行为或受制于外部刺激因素或受制于人类的本能,通过对事实的调查研究来理解、预测和控制社会事实。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这一范式就马建忠外交思想、外交活动进行了分析。进入21世纪,各国联系进一步加强。面对新的历史大环境,我国也越来越注重运用外交手段来处理国际事务,以维护国家利益以及长远发展。马
8、建忠不仅是外交思想家,还是外交活动的实践者。石蕾从社会历史事实范式的分析框架,指出马建忠的外交思想具有现代意识,并对他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探讨1224-34。陈凤从社会历史事实范式的视角,把马建忠的外交思想归为其改良思想的一部分,并从外交政策、外交人才和近代外交理念三个方面加以解读1330-36。薛玉琴同样从社会历史事实范式的视角,归纳了马建忠的外交思想,从西方外交理念的运用与接受、交涉之道、外交人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4138-175。马建忠研究方法之分析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国内马建忠研究进行研究方法的归类,主要有思辨法、比较法、史论法、案例法。思辨研究法。思辨研究法,是研究者在个人理性
9、认识及直观经验的基础上,对概念、命题进行逻辑演绎推理,以认识事务本质特征1586。陈三井推理性地论述了马建忠的外交思想,认为其外交思想与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外交思想相比“未必发前人之所未发”16548。同时,作者又认为他的一些外交思想时至今日仍是真理,如敦睦邦交的观点17550-554。李双壁指出马建忠是洋务运动后期思想家中的一员,推理性地论述了这类思想家的思想特征;批判了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模式,认为这一模式必须以封建社会一体化结构的瓦解为前提1856。作者还指出以马建忠、郑观应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后期思想家虽然形成了“求富治本”的新模式,但没有突破“中体西用”的框架,并推理性地认为中国近代变革
10、思想的演进相当艰难,从“自强求富”到“求强治本”竟需要十年时间1957-61。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异同进行研究。谭群玉、曹又文以维新思想家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论述了马建忠与洪仁玕“重视商业”“鼓励私人兴办近代企业”“实行近代经融政策”的经济思想;民主观念与法治思想;近代文明观念20101-105。作者进一步比较了他们的维新思想,认为他们的经济思想均围绕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三个重要环节“生产、流通、经融”展开;政治思想均涉及了资本主义政治的两大特征;民主和法制均主张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或取代封建制度;意识形态方面均主张用近代文明改造封建意识,等等21105-106王双从相同
11、地域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指出马建忠是“近代沿江三大家”之一,详细地分析了马建忠、王韬、薛福成经济思想中重商主义的部分,认为他们的重商主义有相近的共同点以及承续与发展的密切关系229-12。史论研究法。史论结合是指历史和理论相结合,要求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论证已选择的观点。谭群玉分析了马建忠留下的一些涉及外交的文本,从“因时递变”“递交不可无,而择亦宜慎”“修改不平等条约,重征进口税”“反对盲战,外交之际,内政为先”的外交政策,“知己知彼”“先定所向”“运用交涉技巧”的外交策略,注重外交人才的“才识、选拔、培养、003使用”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马建忠的外交思想2358-64。林承节
12、利用大量一手资料,论述了马建忠1881年前往印度处理鸦片专售问题的背景、具体的交涉过程、交涉的结果等2466-70。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进行调查,进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陈凤运用案例研究法,认为马建忠身上的矛盾性和悲剧性代表一个群体,还代表一个时代258-66。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指出马建忠的思想和活动是晚清的一面反光镜,折射出个人在大变革时代的独特影像2666。薛玉琴同样运用案例研究法,从重视对外贸易、保护关税,以及发展对外贸易的具体措施、金融主张与金融活动、经济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五个方面对马建忠的经济思想加以分析;从西方外交理念的运用与接
13、受、交涉之道、外交人才三个方面对其外交思想进行分析;从“近代海军思想的萌发”“法国海军职要的内容和影响”“近代海军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三个方面对其海防思想进行论述2716-205。最后,作者指出了马建忠的典型意义,即充分展现了过渡时期代表人物的生活与思想的各个层面,扮演了一个思想先驱者的角色、一位过渡性时期的悲剧人物28207。纵观七十年来国内马建忠研究,因时代背景的影响,学术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运用了不同的研究范式。首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的马建忠研究,学术界以历史批判为主,主要聚焦于他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第二,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年间,因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以及国内
14、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术界对马建忠经济思想的研究较多,并且主要运用了社会历史行为范式进行分析。第三,二十世纪末至今(2022.9)的二十余年,马建忠研究进一步深化。这一时期,学术界主要运用了社会历史释义范式对其文化语言方面进行研究,利用了社会历史事实范式对其外交活动、外交思想进行了探讨。国内马建忠研究的后四十年,较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三十年,得到了更充分的探讨、更客观的评价,也呈现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渊源。此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七十余年,学术界主要运用了思辨法、比较法、史论法、案例法进行马建忠研究,不同程度地丰富和深化了这一研究。无论是研究范式还是研究方法下的马建忠研究,都
15、体现了学术界与时俱进、响应时代号召、回应国家呼唤。七十年来国内马建忠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从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视角看,仍然有拓展和深入的空间。因为任何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渊源,以及局限性。因此,深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马建忠研究,也必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批判性或解释性的讨论。参考文献1张明波.社会学范式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6):149-152.2杨炳延.论马建忠早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J.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64(01):23-30.34曹均伟.马建忠与利用外资J.上海经济研究,1987(03):
16、68-72.67张守军.中国近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想马建忠的富民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02):61-66.9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 18501919(续二)J.财经研究,1980(04):61-74.1011王庆.论马氏文通的写作是马建忠洋务救国行动的继续J.学术界,2014(02):180-192+311.12石蕾.马建忠维新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132526陈凤.从天主教徒到改良主义者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142728薛玉琴.近代思想前驱者的悲剧角色:马建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8-165.15彭荣础.思辨研究方法:历
17、史、困境与前景J.大学教育科学,2011(05):86-88.1617陈三井.略论马建忠的外交思想C.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期下册,1972:543-555.1819李双壁.“求富治本”:后期洋务思潮的新模式J.贵州社会科学,1990(12):56-61.2021谭群玉,曹又文.洪仁玕与马建忠的维新思想比较J.历史档案,1998(04):101-108.22王双.近代沿江三家的商本思想王韬、马建忠、薛福成经济思想试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9-12.23谭群玉.马建忠的外交思想J.清史研究,1996(04):57-64.24林承节.马建忠、吴广霈的印度之行和他们的南行日记J.南亚研究,1985(02):6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