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住房保障目标落实方案.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556661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房保障目标落实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住房保障目标落实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住房保障目标落实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住房保障目标落实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住房保障目标落实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住房保障目标落实方案 根据省府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督查组督查意见进一步加强我省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府办明电147号)精神,为确保完成年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号)和省府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督查组督查意见进一步加强我省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府办明电147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的工作力度,降低准入门槛,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切实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二、工作目标按照我市

2、与省政府签订的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任务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组织领导,切实抓好建设用地、建设资金和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2475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三、具体工作措施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负起责任,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政府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切实承担起本地区住房保障工作的主体责任。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至少每月听取主要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每季度召开一次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会议,研究和探索本地区住房保障的工作思路,解决

3、影响在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开展中的因素。(二)按照任务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今年4月20日在全市住房保障工作会议上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任务,抓好建设项目的用地、资金、优惠政策和建设项目的落实。一是明确具体建设项目。各县(市、区)要将分解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具体地块,明确实施主体和实施时间,将年度所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名称、规模、地块、项目开工时间、建设进度、资金来源等情况及纳入管理的建设项目具体情况于5月15日前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要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进一步加快工程的

4、建设进度,争取在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列入今年开工计划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要认真梳理和查找影响工作的推进因素,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制,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最迟要在10月初前开工建设,确保有效供应。二是建设资金落实要到位。各县(市、区)政府要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市下达的建设任务,增加地方预算安排。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土地出让净收益要不低于10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财政资金安排不足的县(市、区),还要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的提取比例。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机构和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研究制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具体办法

5、,通过优良资产的增值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吸引各种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是建设用地要落实到位。按照方便保障对象生产、生活、上学的原则,要在年度用地规划中,通过划拨方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要明确建设项目的具体地块,实现项目与用地的无缝对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会同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管理局等部门抓紧制订在年度新增商品房开发建设用地中,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方案。四是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运营管理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及营业税等费用,特别对于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财政、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住房城

6、乡建设、地税等部门要加强支持和指导。(三)抓好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住房保障工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一是严格控制套型面积。按照满足基本日常需要、配备基本生活设施的原则,要在小空间中做大文章,努力优化设计水平,做到面积不大、功能全,造价不高、质量好。新建廉租住房套型面积严格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公租房单套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以40至50平方米左右为主。二是严格工程质量管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强化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全过程监管,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从选址设计、施工监管、质

7、量监督到配套建设,都要从严要求。认真落实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四)做好建设进展情况报送工作,为统筹全市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各县(市、区)要加强保障性住房数据的采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报表的统计。报送的数据要客观、真实、科学,口迳要统一、按时按质报送,能够正确反映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土地资金到位情况。四、加强督查,建立健全约谈问责机制市政府在每年年中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县(市、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进度推进较慢、工作责任不落实的县(市、区),市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市监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

8、题的通知(国办发1号)等相关文件规定,抓紧制订出台我市约谈问责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约谈问责制度。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防雷减灾管理工作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雷减灾工作既是防御自然灾害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雷电灾害危害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防御雷电灾害显得越来越重要。市是全国多雷暴活动地区之一,年平均雷暴日数47天,最多年份达87天,每年都有雷击伤人死人事件和设备设施受损的事故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9、意义,切实加强对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将防雷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防雷减灾工作列入防灾减灾工作的范畴,进一步加强对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强化各项具体措施,支持气象部门依法开展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我市防雷减灾能力。二、强化措施。切实做好防雷减灾管理工作(一)认真做好防雷装置设计审核1新建、扩建、改建下列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必须安装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防雷装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2重要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系统、电力、通信、广播电视设施。重要的导航场所和设施;3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

10、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场所;4重要储备物资的库储场所;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2建设单位必须将防雷装置的设计方案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未进行防雷装置设计、未经设计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查施工许可申请。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3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4建设单位必须主动向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报送建设项目防雷装置设计图纸、文件及有关附件。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受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出具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市、县(市)建筑图审办(或事务所)应积极予以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5防雷装

11、置设计经审核合格的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要及时予以审批。建设单位变更和修改防雷装置设计方案。(二)要加强防雷装置施工跟踪检测市、县(市)防雷检测机构要及时进行跟踪检测。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对隐蔽工程逐项检测,防雷装置建设单位要按照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根据施工进度。并对检测报告负责。检测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隐蔽工程在掩埋前,未经市、县(市)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建设单位不得自行隐蔽。(三)认真做好防雷装置工程竣工验收建设、施工单位应及时报请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对防雷装置工程进行专项检测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核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建设施工单位持防雷装置验收合格

12、证建设质监部门申请工程验收。未经防雷装置专项检测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投入使用。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受理验收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完成验收工作,建设项目的防雷装置工程竣工后。出具验收结论,建立验收档案。(四)切实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其中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1次。市、县(市)防雷检测机构在检测中发现雷电灾害事故隐患的要及时通知所属单位进行整改,所有防雷装置必须实行定期检测制度。依法必须安装的防雷装置每年检测1次。直至合格。三、依法行政。把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全市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相

13、关职责,积极做好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预报和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把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依法查处违反气象法规的行为,使防雷减灾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县(市)行政服务中心要积极支持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跟踪检测、竣工验收等工作,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置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第378条规定。将其纳入当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管理。市、县(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当地防雷中心要认真做好建设项目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跟踪检测、竣工验收和定期检测等相关技术服务工作。要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有关职能部门和受灾单位应积极协助气象主管机构

14、组织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和鉴定,凡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以确保调查和鉴定的真实性、科学性、公正性。调查报告和鉴定书须及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为有关部门对雷电灾害事故责任认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活动主题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保障居民健康权益。二、目的意义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障社区居民医疗卫生安全。三、工作内容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执业现状调查和综合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机构依法执业、

15、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管理、放射防护管理等。(一)依法执业情况1、机构资质情况:重点查处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等行为。2、人员资质情况:重点查处聘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以及未办理变更注册的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3、医疗广告发布情况: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发布违法医疗广告及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篡改内容发布违法医疗广告的行为。(二)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管理情况:重点查处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放射防护管理情况:重点查处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未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未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违

16、法违规行为。(四)调研内容1、许可审批情况:调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许可审批内容是否符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的规定。2、实际设置情况: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面积、人员配备、仪器设备配置等是否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3、业务开展情况: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四、工作步骤(一)启动阶段(6月日-日)。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工作实际,确定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内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组织本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自查自纠。(二)监督检查阶段(7月日-8月日)。单位根据实施方案要求,

17、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三)总结验收阶段(9月日-月日)。县卫生监督执法局将对各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督查情况通报全县。五、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群众基本的医疗保健任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真正使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监管难度大。各单位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检查,监督覆盖率要达到100%。坚持整顿与规范、处罚与教育并重的原则,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既要依法处理,又要做好教育和引导,积极帮助解决其执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切实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法执业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三)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县卫生监督执法局将在9月份,对各乡镇内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全面总结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机制,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的持续改进。请各单位于9月20日前将专项整治总结、调查报告和专项整治工作汇总表(附表2、3、4、5,含电子版)报县卫生监督执法局医疗卫生监督科。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