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 1455-2018 山药浅生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2778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 1455-2018 山药浅生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42∕T 1455-2018 山药浅生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42∕T 1455-2018 山药浅生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42∕T 1455-2018 山药浅生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42∕T 1455-2018 山药浅生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80.20 B 31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4552018 山药浅生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shallow rooted groove cultivation Yam(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报批稿) 2018 - 09 - 11 发布 2018 -12 - 10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2/T 1455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山药茎段 yam tuber . 1

2、 3.2 浅生槽栽培 shallow rooted groove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1 5 栽培技术 . 1 5.1 耕地 . 1 5.2 整地放槽 . 2 5.3 种植 . 2 5.3.1 品种选择 . 2 5.3.2 茎段选择 . 2 5.3.3 播种 . 2 5.3.4 施底肥 . 2 5.3.5 覆土 . 2 5.4 田间管理 . 2 5.4.1 搭架、理蔓和整枝 . 2 5.4.2 追肥 . 2 5.4.3 水分管理 . 2 5.4.4 中耕除草 . 3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 3 6.1 防治原则 . 3 6.2 主要病虫害 . 3 6.3 防治方法 . 3 6.3.1

3、 农业防治 . 3 6.3.2 物理防治 . 3 6.3.3 生物防治 . 3 6.3.4 化学防治 . 3 7 采收 . 3 8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山药主要病虫害农药防治方法 . 5 DB42/T 14552018 II DB42/T 14552018 III 前 言 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恩施市吉财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

4、作物研究所、恩施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恩施州蔬菜办公室、恩施市硒国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恩施市蔬菜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金平、曾凡顺、李求文、郭凤领、周洁、柳文录、李车书、王先锋、陈沛和、田祚旭、崔君臣、邱正明、汪春平、赵锦慧。 DB42/T 14552018 1 山药浅生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浅生槽高效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境内山药浅生槽栽培,其它地区亦可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

5、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山药茎段 yam tuber 山药块茎按8 cm10 cm长度切割成段的繁殖材料。 3.2 浅生槽栽培 shallow rooted groove 利用U形塑料槽(长、宽、深规格100 cm6 cm3 cm,厚度1 mm),人为地改变长山药块茎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浅土层一定斜度定向生长,所产山药块茎笔直、整齐、饱满、光滑、皮色佳,

6、挖掘时不会损伤,商品价值高。 4 产地环境条件 宜选择土层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向阳,pH为6.08.0,未栽种过山药或经过3年以上轮作的壤土田块。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5 栽培技术 5.1 耕地 前作收获后,12 月下旬深耕30 cm以上。 DB42/T 14552018 2 5.2 整地放槽 每厢宽1.4 m1.6 m,在厢面确定放浅生槽的位置开挖宽6 cm,斜度15 度左右,相距15 cm25 cm的平行斜小沟,把浅生槽水平放置小沟中,然后在槽中放满稻草或玉米秸杆上部分,每667 m2放置2000 个2500 个浅生槽。 5.3 种植 5.3.1 品种选择 宜选择栽子

7、长20 cm以内,块茎直径在8 cm以内的长山药品种。 5.3.2 茎段选择 应选择外表无破损、粗细均匀、无病虫害、肉色洁白的茎段;掰种后断面要用草木灰+多菌灵沾满断面(或用大生更好)以防感染病菌;一般每666.7 m2用茎段250 kg300 kg。 5.3.3 播种 在3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时茎段的上端朝上放置槽口。 5.3.4 施底肥 每666.7 m2用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下同)50 kg和500 kg商品有机肥;复合肥施于槽与槽之间,商品有机肥施于槽内。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5.3.5 覆土 在浅生槽上端覆2 cm3 c

8、m的熟表土, 距槽上端2 cm8 cm处放山药种段, 播种后浅生槽上端覆土10 cm,顺势覆土至下端约20 cm。 5.4 田间管理 5.4.1 搭架、理蔓和整枝 用直径2 cm3 cm,长2.5 m以上竹竿或小杂木棍,插入土20 cm30 cm,每两行山药中间插一行支架;幼苗出土后,如有未上支架的要及时引导上架,防止满地爬或茎蔓缠绕成团。 每块种茎只留一根藤蔓,使其缠绕到支架上,其余藤蔓及时抹除。 5.4.2 追肥 山药幼苗上架后每666.7 m2施尿素15 kg,待藤蔓满架后追施复合肥50 kg。采取点施,施于苗与苗之间,施后培土盖住肥料;出苗后90 d第2次追肥,每666.7 m2追施5

9、0 kg复合肥,撒施,注意不能让肥料接触植株,施肥后再培土一次。以后视苗情况补施肥料。忌施含氯的复混肥。 5.4.3 水分管理 出苗40 d50 d后,茎叶进入旺盛生长期,适量灌水,以土壤表面无积水为宜;多雨季节及时排水。 5.4.4 中耕除草 DB42/T 14552018 3 封行前,浅耕并除草,将土壤表面锄松即可。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6.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 6.2 主要病虫害 山药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等。主要害虫

10、有:红蜘蛛、蛴螬、蝼蛄、斜纹夜蛾等。 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防治 a)选用抗病品种茎段,培育无病虫壮苗; b)实行一年以上的水旱轮作; c)阴雨天注意排涝; d)推行深耕和高垄栽培,增加通透性,避免株间郁蔽高湿; e)搭架用的材料,如多年使用,应先进行消毒; f)采收后将留在地上的病残体,集中销毁,并深翻减少越冬菌虫源。 6.3.2 物理防治 用杀虫灯等诱杀和驱避害虫。 6.3.3 生物防治 利用杀螟杆菌、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防治有关害虫。 6.3.4 化学防治 选用的药剂应使用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并严格按照NY/T 393规定执行。 7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9月下旬开

11、始陆续采收,直至翌年4月。采收时,刨开槽上面的土,取出山药,留下浅生槽,可重复使用。 8 生产档案 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DB42/T 14552018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山药主要病虫害农药防治方法 表 A.1 给出了山药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办法。 表A.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推荐药剂 推荐剂量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d) 炭疽病 50% 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 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 800 倍 喷雾 喷雾 7 10 褐斑病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2、 600800 倍 500 倍 1000 倍 喷雾 喷雾 喷雾 7 10 7-10 根腐病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 敌磺钠可溶性粉剂 14% 络氨铜水剂 600 倍 175350g/667m2 300 倍 喷雾 拌种或喷雾 喷雾 7 10 10 枯萎病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 甲霜恶霉灵水剂 15002000 倍 1500 倍 喷雾 喷雾 5 7 根结线虫 1.8% 阿维菌素乳油 10% 噻唑膦颗粒剂 450 500 ml/6672 15002000 g/6672 拌细沙土撒施 拌细沙土撒施 7 30 红蜘蛛 1.8% 阿维菌素乳油 43% 联苯菊酯悬浮剂 1500 倍 2000 倍 喷雾 喷雾 14 7 蛴螬 80% 晶体敌百虫 200 亿 cfu/g 绿僵菌粉剂 1000 倍 250500 g/667m2 灌根 拌细土撒施 7 蝼蛄 50% 辛硫磷乳油 200250 g/667m2 拌细土撒施 7 斜纹夜蛾 1% 甲维盐乳油 5%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6000IU/mg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4000 倍 2000 倍 1500 倍 喷雾 喷雾 喷雾 7 5 5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