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03734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青年 2023 年 02 月 第 04 期 教育教学031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探索苏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100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到来,互联网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信息爆炸、新思想不断诞生并激烈碰撞的崭新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中建立起高校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良好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非常关键。本文将深入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并提出通过校园文化筑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和路径,以供参考和讨论。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每一位高校学生都应当具备的良

2、好品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它不仅是爱国精神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能够在当前信息发达的时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信念和思想、坚持正确道路,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发展就业,并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而高校文化则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手段,高校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充分渗透进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并对学生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将高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结合,能够赋予校园文化深刻的深度与内涵,更好的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品德,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促进学生进行爱国实践,实现学生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重要方法。一、

3、高校文化筑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意义与作用(一)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怀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良好品质,国家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土地,更是我们理想和信念的寄托,以及情感与精神的家园,是集合了历史、发展、文化、生活、家园等一系列要素的宏大概念。自古以来,正是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和强国信念,引领着中华大地的儿女们抛头颅、洒热血,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现如今,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但互联网上的思想鱼龙混杂,一些包装精致的消极思想和不良思潮潜移默化的对高校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下,通过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在校园文化中的融入,能

4、够潜移默化陶冶高校学生的情操,纠正他们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观念,既能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也能培养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的根植于高校学生的内心深处1。(二)培养高校学生的归属感和使命感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并且充分融入在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之中,是一种学生能看到、听到、感觉到,并且能够参与其中,发挥自身文化创造力的事物。而通过高校文化来构建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能够将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中相对宽泛的概念具体化,并形成环境和氛围。比如说对中国的具体认知和抽象认知,具体认知包括名称、语言、文化、历史、风俗等,而抽象认知则包含对国家的情感、思考和判断等等。通过具体认知和抽象认知共同构建的氛围

5、,可以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隐性影响下产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认同国家历史、精神和理想,并认为自己是庞大国家体系下的一员。有了理念认同与身份归属,学生往往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使命感,愿意投身于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并为了实现建设国家的梦想而努力,使得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能力更进一步得到充分的锻炼。(三)提高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我国几千年的发展所汇聚成的瑰宝,同样也是紧密团结各族人民的重要纽带,是国家和民族最为引以为豪的事物之一。现如今,伴随着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不断兴趣,当代高校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逐渐出现了偏差。而通过校园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体,能够将中华文

6、化和校园文化深度交融,形成一个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有深度、有意义、有启发性的校园文作者简介:苏和(1978.06-)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方向。项目名称:家国情怀培育下告知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BR220805。2023 年 02 月 第 04 期 辽宁青年教育教学032化氛围,让学生通过校园文化为桥梁对中华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引导学生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充分的启发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心2。二、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一)以物质文化建设构筑外在校园物质

7、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直观、最鲜明、最生动的组成部分,通过物质文化建设构筑起的良好环境氛围能够让校园文化更有沉浸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是校园景观建筑的文化氛围构建作用,通过特色化、风格化、文化属性明显的校园景观能够起到良好的文化展示作用,将校园景观建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既能够在为学生打造更加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其次是校史馆的文化承载功能,高校校史馆的历史往往是与国家发展和当地发展息息相关的,在拥有着宏大背景的同时由于当地的真实历史息息相关,通过以高校自身为中心的真实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认可和情感

8、共鸣,让学生从历史中深刻的感受到学以报国的信念,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学习与国家之间的直接联系,推进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三是板报、橱窗、横幅和立牌等一系列宣传物件的文化展示作用,通过精美绘画、文字甚至是创意性的涂鸦,都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展现,如果能与潮流文化相互结合,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二)精神文化唤醒内在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核心,是一所高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完善并不断优化的理念与文化精髓,可以是高校本身的向往与追求,也可以是高校对于学生的约束和要求,同样也是高校本身和学生重要的精神纽带。首先,高校精神文化具有引领作用,是学生对于高校认同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9、通过精神文化的引领能够实现学校和学生在精神文化追求上的同步,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其次是精神文化具有历史追溯和历史映射的作用,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模范人物都为高校文化做过贡献,通过对他们的贡献以及奋斗实绩的深入了解,能够对学生起到强烈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相结合。最后,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精神文化的传播上高校也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信息化宣传手段的应用,能够将精神文化建设从单方面的传递变成双方的沟通,让更多的学子能够充分参与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来,形成你追我赶、共同交流的良好文化氛围。(三)制度文化提供保障制度文化指的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

10、断的衍生并形成体系的校园制度,其中一部分蕴含着校园独特的文化,另一部分则为校园文化服务和提供保障。制度文化具有强制性,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善恶观,它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明确的告诉学生他们应当相信什么、反对什么,以及遵守怎样的底线,为学生创造更加健康的文化环境并强化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制度文化是通过规章制度确保校园文化有序建设的重要方式,规定了校园文化应当以何种形式开展、由谁负责、如何分工,经费和预算如何分配,确保了校园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文化的有序建设3。最后,制度文化与激励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中包括高校学生的评优评奖和教师的考核与晋升,通过制度文化能够充分的刺激教师和学生的积

11、极性,让他们自发的参与到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三、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一)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校园文化的构建理念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底层逻辑所在,直接决定着文化行为的方向和内涵,要用高校文化筑牢中华传统民族意识共同体,就必须有足够先进的理念依据。首先,以生为本是根本理念,学生是高校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对象和接受者,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文化需求和发展需求为核心,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充分的将人文关怀融入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当中,才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可校园文化,从而促进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其次,其次,要建

12、立知行合一的行动理念,不仅要通过校园文化让学生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要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创建中来,将自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感受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吸收,并将其转化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的个人生长。最后,要建立“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充分的将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内涵和校园文化融合,并让校园文化充分的渗透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休闲中全面发挥作用。同时也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形成辽宁青年 2023 年 02 月 第 04 期 教育教学033“三全育人”的全方位文化建设格局。(二)以优

13、秀中华文化为中心实现校园文化扩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折射着我国漫长而坎坷的历史,同时也是坎坷历史所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为不计其数的社会和人民提供了指引,指明了方向。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来对校园文化进行扩充,能够极大的增加校园文化的深度与内涵,形成更加深刻、更加有价值、更加具有启发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塑造作用。同时还能够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从而促进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4。在具体措施上,校园文化要以中华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和再创新,以校园为

14、舞台,鼓励学生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符合现代潮流的创作,并为其增添和补充新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传统节日和具有地方色彩的特色风俗,增加校园文化的多样性,让一些具有地方色彩的事物通过校园的途径由学生了解和传承,充分唤醒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验要通过校园文化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让学生作为文化接受者多的同时也要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让学生的传播的过程中高效率的进行学习和领悟,并通过实践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真理性。在具体措施上,首先高校可以围绕着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积极举办包括文化沙龙、知识竞赛、

15、文艺汇演等多种不同方式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接触、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并在知识和思想的碰撞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次是要加强学生以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感受和文化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领悟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在群众心中和文化之中的渗透。最后是要加强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通过文化交融的方式让学生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5。(四)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全天候学习交流渠道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

16、高校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代特征联系起来,积极开拓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并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首先,互联网要作为宣传渠道,学校应当开设相关的媒体账号,如微博、公众号或者论坛等等,并通过账号上传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关的优质内容,也可以转发模范事迹和模范人物,让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的获取和学习。其次,互联网要作为沟通平台为学生建立一个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吸收旁人的观点、全面思考,最终将知识和观点转化为自身品质的一部分。第三是要将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平台,通过互

17、联网信息传播的优势来对学校的文化活动以及各类文化建设进行传播,增加文化活动的宣传范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结语综上所述,通过校园文化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抓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既要让学生浸润在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下,也要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同时扮演接受者和创造者的双重角色,才能真正的培养起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参考文献1多丽洁,白世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J.孩子,2021(26):239-241.2刘伟杰,卢姿悦.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7):97-99.3吕潇俭.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J.文教资料,2022(4):43-46.4李培良,周国桥,刘超.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讨 J.高教论坛,2022(6):67-71.5李孝君,全颖.新时代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6):84-89.6 李俏,姜鑫,郭明华,等.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2,30(2):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