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02771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9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 26 期文化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院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尧质量强国尧航天强国尧交通强国尧网络强国尧数字中国冶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冶1遥2022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大力发展野数字经济冶野海洋经济冶野绿色经济冶野文旅经济冶遥 在国家数字产业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要要要以华侨大学为例潘梅蓉渊华侨大学 图书馆袁福建泉州 362021冤摘要院随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袁对数字高校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数字高校建设的重要环节袁也是传统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遥 该文浅析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2、袁并以华侨大学为例总结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袁 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等袁 最后从战略发展规划尧扁平化组织架构尧服务平台与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的策略与建议遥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以整体战略为引领袁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元素袁以信息网络为主要媒介袁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袁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快速发展遥关键词院高校曰图书馆曰数字化建设曰图书馆数字化曰发展问题曰策略与建议中图分类号院G250.7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4110渊2023冤09渊b冤-0125-04Research on Digital Construction Str

3、ategy of UniversityLibraries-Taking Huaqiao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PAN Meirong(Library of 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362021,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hina and digital econom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鄄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lleges and u

4、niversities.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an im鄄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transfor鄄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librar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digital library,and take

5、s Huaqiao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university libraries,as well as the strategic problems faced by digital library builders,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f library digital constr

6、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ning,flat organi鄄zational structure,service platform and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should be guided by the overall strategy,take data resources as the core element,take information network as the

7、mainmedium,and integrat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so a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digit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Key words:University;Library;Digital construction;Library digital;Development issues;Strategy and suggestion作者简介院潘梅蓉渊1984袁1-冤袁女袁福建泉州人袁本科袁

8、馆员袁研究方向院图书馆事业管理遥125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化产业第 26 期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袁在以人工智能尧大数据尧云计算尧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引发的数字城市尧 数字产业及数字社会的建设背景下袁 各行各业将数字化战略作为组织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袁 探究产业数字化建设遥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袁承担着为科研创新和教学发展提供服务的重任袁 以数字化建设战略为引领袁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元素袁以信息网络为主要媒介袁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袁推动加快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袁 实现高校图书馆数智化转型袁势在必行遥1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数字化建设一般经历 3 个阶段院资源数字化尧流程数字化和全面数

9、字化建设遥 高校图书馆历来重视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袁在互联网+尧5G 等技术创新驱动下袁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完善袁这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底层框架支持袁但受制于数字化建设战略规划和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袁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更多停留在资源数字化和流程数字化层面遥以华侨大学为例袁目前华侨大学虽已建成馆藏电子图书服务平台袁 实现馆藏图书资源和相关服务流程数字化建设袁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场景和重点领域袁 比如文献数据分析尧读者行为预测尧决策信息支持等袁仍未有实质性突破遥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主要特点数字化这一概念诞生于商业领域袁 更多地从商业视角而非技术视角定义袁 信息技术

10、咨询公司高德纳渊Catrer冤认为袁野数字化是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袁提供创造收入和价值的新机会袁这是一个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冶2遥 通过对数字化建设相关文献与观点的分析渊见表 1冤袁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以 5G尧大数据尧云计算尧区块链尧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引擎袁立足读者智慧化需求袁全面感知尧分析尧整合尧处理知识服务系统中的信息袁通过向高校图书馆核心要素渊读者尧馆员尧知识服务尧管理冤赋能袁服务数字校园的建设和发展遥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遥2.1 数字化建设非技术性概念而是战略性概念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数字技术赋能的战略性变革袁聚焦于高校战略发展层面袁充分发挥战略规划

11、对资源配置的指导性作用遥 野在组织战略尧商业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三级战略模型中袁 数字化建设属于商业战略范畴冶10遥2.2 数字化建设非目标性概念而是过程性概念数字化建设是基于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袁要因需而生尧因需而变遥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基于高校师生图书服务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而延伸的过程性尧系统性工程遥数字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个建设阶段的基础上袁推动数据尧业务尧技术尧服务等的重塑融合遥2.3 数字化建设非单点性概念而是全局性概念数字化建设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尧组织架构调整尧商业模式创造尧管理流程优化尧信息技术更新等系统性工程袁不是单点性的创新袁需要联动高校多个业务部门

12、袁融入数字高校建设全局性业务流程遥表 1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冶概念梳理概念视角 代表学者野数字图书馆冶概念技术视角何秀权野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以数据治理为抓手袁建设与提升数据服务能力袁从而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袁实现图书馆核心业务模式的转型与突破遥 冶3胡晓明 野数字图书馆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尧数字技术尧野互联网+冶做强信息服务遥 冶服务视角Sandhu野数字图书馆是新技术和潮流的早期采用者袁理想情况下可以成为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代理曰图书馆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平台袁在数字化教学与学习尧数字学术尧数字能力建设尧数字基础平台尧学生数字体验尧数字业务转型等领域进行探索袁进而再大学数字化建设遥 冶4李嘉华

13、野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系统文献资源尧智能知识服务和智慧保障支撑的新型知识服务体系袁它不是一个机构袁而是一种服务形式遥 冶5人文视角管红星 野若脱离以人为本的原则袁不是基于读者需求袁任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都将没有生命力遥 冶6刘炜野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任何服务均体现在图书馆服务中袁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让读者分辨不出是由机器还是人提供的服务遥 冶7系统与生态视角吴建中 野与数据能力建设尧业务服务创新尧信息技术应用尧组织结构改革尧组织文化调整等息息相关遥 冶8王世伟野数字化尧网络化尧智能化是数字图书馆实现的信息基础袁物与物尧人与人之间互联互通是数字图书馆实现的核心要素袁以人为本尧绿色发展尧方便读者是数字图书馆的灵

14、魂和精髓遥 冶9126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 26 期文化产业3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3.1 数字化建设战略缺失2021 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叶野十四五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曳中提出袁要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为引领袁 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突破遥 但目前明确将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纳入野十四五冶规划或制定数字化建设专项战略规划的高校寥寥无几遥 以华侨大学为例袁华侨大学野十四五冶规划提出数字校园建设袁对人事尧教务尧研究生尧学工尧科研尧财务尧一卡通等相关业务领域袁进行数据采集与集成尧数据资源建设尧数据管理与治理尧数据开放服务等袁打破数据壁垒袁实现一数一源袁

15、提升学校数据质量和数据共享能力袁但在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尧建设问题具体分析尧数字技术与其核心价值等战略决策方面和数字图书馆的战略资产与整合范围袁以及存在的问题尧潜在的风险等都没有准确性的评估袁 对数字化建设中组织文化的变革及馆员如何快速适应数字化变化等都没有明确的方案遥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需要顶层审计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也需要统筹规划遥3.2 缺乏支持可持续创新的组织架构和组织文化数字化建设对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有较高的要求袁 组织要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敏捷性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遥美国经济学家乔治 窑 韦斯特曼提出野数字化转型第一定律冶袁也称野乔治定律冶袁概括起来就是技术变化

16、很快袁但组织变化却慢得多遥 尽管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出现了不少数字化创新袁但这些创新大多是零星的尧散发的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体系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遥目前袁大学图书馆主要采用分级管理的组织架构袁 管理主要取决于绩效指标和管理层决策遥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编目尧流通尧技术等多部门协同袁此时这种分级管理组织架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袁 综合性的数字化建设项目不能按照预期目标完成袁弊端尽显遥同时层级型组织结构不利于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袁 也不利于向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读者服务袁制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遥3.3 存在数字化建设技术壁垒诺兰模型将 IT 发展分为 6 个阶段院 引入阶段渊ln

17、itia tion冤尧普及阶段渊Contagion冤尧控制阶段渊Control冤尧集成阶段渊Imegrebion冤尧数据管理阶段渊Da taAdministration冤和成熟阶段渊Maherity冤袁并认为从第三阶段某刻开始发展则从计算机管理导向转向数据管理导向11遥 当前大数据尧数据底座尧元宇宙等新技术尧新理念的提出袁推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由集成阶段向数据管理阶段过渡袁 数字化建设技术还不成熟遥 在技术应用方面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趋于野自成体系冶袁存在着重复建设尧数据孤岛尧网络安全等问题袁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协调不足袁数据价值未能充分发挥遥3.4 馆员数字化能力有待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18、对图书馆的服务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更严格的要求袁 图书馆馆员不再是简单地从事图书编目尧读者咨询尧借还书等工作袁其不仅要具备传统图书情报学知识袁 还要掌握计算机尧网络尧通信等方面的知识袁强化网络安全尧外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遥目前袁高校图书馆存在馆员学术水平较低尧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袁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袁无法适应图书馆数字化转型遥 以华侨大学为例袁图书馆 56 人袁其中本科学历 39 人袁占比69.64%袁硕士学历 11 人袁占比 19.64%袁博士学历 3人袁占比5.35%袁专科及以下 3 人袁占比 5.35%袁对比专业任课教师袁馆员学历较低曰图书情报专业和计算机专业领域 9 人袁占比 16

19、.07%袁专业知识储备能力不足曰野80后冶20 人袁占比 35.71%袁老龄化程度明显遥 综上所述袁 馆员无论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知识储备都很难适应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要求遥4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策略与建议4.1 明确战略发展规划数字化建设战略的制定有助于推动数字化快速尧 持续发展袁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从战略层面袁 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和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袁按照统筹规划尧分步推进尧差异化定位原则编制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遥 一是规划要有明显的前瞻性遥 作为指导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转型升级的指导性文件袁要突出前瞻性袁强调科学性尧 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遥 二是规划要有很强的适应性袁 要与

20、高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科数字化服务目标相适应遥 三是规划要有充分的融合性袁 既包括智能建127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化产业第 26 期筑尧智能设备尧智能系统尧专业大数据服务的融合袁也要包括数字服务速度尧数字服务效益尧数字服务价值平衡的融合遥四是规划要有持续的开放性袁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要素从人员到资源袁从空间到服务袁从读者到需求袁都在不断成长和变化袁开放性能够增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适应性遥4.2 推进组织架构扁平化建设以信息技术创新尧 区块链共识机制为底层驱动力袁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模式和运行机制遥随着数字高校建设及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不断扩展袁图书馆将承担越来越多的信息收集尧加工尧保存和利用工作

21、袁以满足高校师生多样化尧碎片化的信息需求遥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袁很难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袁要加快扁平式组织架构的建设袁充分发挥扁平式组织架构的关联性尧融合性优势袁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纵向衔接尧横向协同尧共建共享机制袁打破传统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壁垒袁 形成统筹协调尧 相互配合尧相互支持尧共同推进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新局面遥4.3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一是在战略层面袁积极参与高校数据治理遥价值体系重构是新一轮数字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袁 作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驱动因素袁 数据不是一个小规模的数据袁而是指整个部门尧行业尧组织的大数据遥图书馆只有参与高校整体数据治理袁 全面融入数字高校建设袁图书馆的数据才能创造更大效益遥

22、二是在业务层面袁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尧云计算尧物联网尧人工智能等技术袁构建应用市场袁提供多元化的 App袁实现图书馆各种各样的业务应用袁 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能力遥三是在技术层面袁打破业务与应用的边界壁垒袁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挖掘尧分析和共享袁实现数据的有序流动袁着力构建可扩展尧可重复利用的尧模块化的信息基础设施袁解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或有的管理和技术问题遥4.4 打造符合数字化图书馆要求的专业人才队伍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袁 图书馆每个成员都是网络链条中的重要节点袁具有多重角色与身份袁因而要逐步培养复合型尧创新型的馆员团队袁提升各成员的数字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遥 一是要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

23、性和主动性袁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袁激发馆员的工作潜能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袁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袁 让馆员充分融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中遥二是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袁提升馆员计算机技术尧网络信息尧物联网袁以及图书馆学尧文献学等专业知识储备遥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袁建立考核评估机制袁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纳入绩效考核范畴袁 以数字化应用效果和师生满意度为评价主线袁 坚持客观尧公正尧科学尧规范原则袁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尧应用尧运维尧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尧全面考察与评价遥 最大程度激发图书馆组织架构中每位成员的潜力袁 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袁 在图书馆各业务环节袁 注重数据采集尧数据协同尧数据驱动袁基于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和决

24、策袁以数据赋能图书馆服务创新遥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院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渊2022 年 10 月 16日冤M.北京院人民出版社袁2022.2 DigitalizationEB/OL援2021原12原20援 https:/ 何秀全袁欧阳剑袁张鹏.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J援图书馆杂志袁2021渊11冤院117原124.4 专题|图书馆未来的样子院野智慧图书馆冶渊上冤EB/OL.渊2017-06-05冤2020-06-05.https:/ 李嘉华.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探究J.中国商论袁

25、2020渊2冤院88-89.6 管红星袁宗瑞冰.智慧图书馆的人文解读J.新世纪图书馆袁2021渊10冤院5-8.7 汇聚 2017 智慧悺论坛 共商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EB/OL.渊2017-09-28冤2020-09-30.https:/ 吴建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院新一轮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基调J.图书与情报袁2020渊6冤院73-76.9 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院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袁2011渊12冤院1-5.10姚晓霞袁高冰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愿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袁2022渊3冤院13-24.11NOLAN R L.Managing the crises in date processingJ援Harvard Business Review袁1979渊2冤院115-116.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