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雎练习.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502460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雎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关雎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关雎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关雎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关雎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雎 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7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8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

2、她相亲相爱。1、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2、本诗所表现的内容是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兴手法3、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 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4、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蒹葭 诗经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的民歌属于“风”。)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2.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3、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宛在水中央”、“

4、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4、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D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

5、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

6、、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答: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及解析:(1)

7、托物起兴(比兴手法)。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2)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3)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23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

8、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2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参考答案:23.B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

9、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24.D一、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j)(ji)窈窕(yo)(tio)好逑(ho)(qi)寤寐(w)(mi)溯洄(s )(hu)坻(ch)荇菜(xng)、填空题: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 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二、简答、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

11、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