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01458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是指高校不同职能部门和专业群体在校党委领导下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袁从办学和育人两个维度出发袁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尧资源尧能量或其他形式为载体袁通过共享尧交流尧协商尧组织尧调配尧协作等科学的协同方式袁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队伍建设袁切实保障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特殊工作机制1遥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在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人才尧实现高校学生自我价值等方面的重要性袁 需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实践现状袁立足于当下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袁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制的优化路径遥一尧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重要

2、性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问题袁但是袁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分化的现象袁各工作主体的权责分工不明晰袁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源较为碎片化袁因此袁面对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呈现的思想及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袁整合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相关资源袁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变得极为重要袁 基于分工和协同的相关理念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袁 实践决定理论袁理论反作用于实践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是如此袁教育理论伴随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袁其开展主要基于工作实践并且贯通于高校的运

3、行过程中遥 因此袁伴随我国国情变化和社会发展状况袁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袁 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袁最初学校并不能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袁而是在不断地探索尧不断地调整尧慢慢适应袁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从感性到理性尧从理性到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遥 所谓协同机制袁就是指两件事情互相协作袁互相促进袁共同实现更高的目的遥实施校园协同机制袁 把日常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袁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师的课堂中去遥在全球化背景下袁国际和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袁各国文化交流频繁袁文化多元化成为趋势袁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遥 这给高校教育事业带来

4、了新的挑战遥把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教育事业中袁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尧人生观和价值观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袁成为维护国家安全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遥 实现立收稿日期院2023-04-05作者简介院贾世要渊1979-冤袁男袁汉族袁河北保定人袁河北大学副教授袁研究方向院党史党建尧就业创业等方面曰加鹏飞渊1979-冤袁男袁陕西延安人袁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袁研究方向院教学管理尧高职教育等方面曰张亚炜渊1996-冤袁女袁河北邢台人袁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助教袁研究方向院思想政治教育尧高职教育等方面遥基金项目院河北省教育厅 2021 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要要要高校思想政治

5、工作协同机制研究渊SY202110冤曰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 2021 年度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要要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述评渊GXDJ2021B006冤曰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2019 年校级课题要要要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体系之学分制的研究与探索渊XZYB2019004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探究贾世要1,加鹏飞2,张亚炜2渊1.河北大学袁 河北保定071000曰 2.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袁 河北邢台054035冤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立德树人袁是高校工作的中轴线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单纯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的协同合作袁还涵盖高校宣传尧校园文化建设尧大学生基层

6、党建尧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部门的全员参与袁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袁所有职能部门和工作主体都需要积极探索协同育人的方式和路径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实现需要科学有效的机制建设理论来加以引导遥关键词院高校曰思想政治工作曰协同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7-0086-04Vol.44 No.7Jul.2023第 44 卷 第 7 期2023 年 7 月赤 峰 学 院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86-德树人的目标袁 需要整合思政教育各方面的要素袁将各个子系统组成一

7、个完整的尧行之有效的机制体系袁实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袁协同发展遥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袁中国高校的教育亦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袁 坚持社会主义性质袁力求构建党委统一领导袁教师等多方主体共同合作的协同机制袁把好教育事业的方向盘不动摇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缺乏实效性正是因为各个思政教育要素之间过于分散袁因此袁建立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制成为更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必由之路遥二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现状目前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袁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相关袁也表明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遥 整体来看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8、作协同机制建设的主线逐渐明晰袁德育工作确立了共同培养目标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袁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袁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袁通过构建四大机制袁推动思政教育野主渠道冶和野主阵地冶建设袁实现优势互补尧协同育人遥从与社会对接层面来看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调机制是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袁 横向包含着多门课程袁多个管理主体袁纵向来看包含社会尧学校尧个人等多个层面遥 多个子系统之间相互渗透袁共同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整体系统袁 方可达到高校德育的真正效果遥 在野卓越计划冶背景下袁思政教育野产学研冶一体化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袁紧紧围绕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这一教育改革的战

9、略重点袁统筹课内外尧校内外两层次四维度思政育人元素袁对接产业链尧聚集专业教师尧企业工程师尧技术工人等校企联建支部的智慧和力量袁推进思政教学模式创新袁企业主体在学生实践环节承担起思政教育责任的主动性有所提升遥 但是袁因为实践情况的复杂性和教育方法与时俱进性袁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遥渊一冤教育资源整合不足协同育人是目前各高校所推崇的一种工作机制袁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协同育人体系不完善袁所谓的野三全育人冶流于形式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主阵地在课堂袁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延伸出来的第二课堂袁大多与从事课堂教学的那批人没有了关联袁或很少有关联曰在学生第二课堂中发挥作用的

10、教育工作者与课堂主阵地的教师缺乏有效沟通与链接袁两者之间从思政教育内容设计到流程环节等不仅不能做到优势互补袁还会出现相互重叠袁影响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袁要打破条块分割尧各自为政的局面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2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袁学校学生会和团委尧 包括在学生会和团委领导下的学生辅导员袁都是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袁他们应该与相关的协同育人教育主体和资源有效结合袁 做到取长补短袁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尧班主任等等这类思政工作人员没有真正深入参与其中袁其主因在于这类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站位不够高袁使命感不够明确袁他们更多的思维模式

11、定位于学生管理工作者袁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他们无关遥渊二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素间相互孤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要素包括主体尧客体尧内容尧载体尧环境等多个层面遥 如果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袁就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遥 所谓协同尧协调主要是指在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袁各个环节不能相互孤立袁要相互联系尧有机联系尧相互作用遥一旦某个元素发生协同断裂袁就会极大地影响协同效果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袁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孤立和脱节遥 比如袁大学生普遍反映的学校缺少向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反馈意见的渠道袁这就造成了主客体间的不协调袁导致了工作主体不能正确地把握

12、工作对象的心理活动遥 在这样的背景下袁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袁由于工作主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载体的选取往往不符合当前工作对象的实际需求袁从而使工作的实效性不会很好遥在工作内容尧进度尧结果等各个环节中袁各部门或各部门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交流袁尽管工作人员彼此之间一起协同开展工作袁但实际上彼此之间是孤立的遥渊三冤外部保障条件不足高校协同育人的外部保障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袁一是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遥 尽管有专项资金投入袁但在西部及偏远地区高校的办学资金远远低于一般水平遥特殊的教育资金往往被用来资助贫困学生袁 或者用作教育基金袁使思政工作者缺少开展科学研究或开发教学资源的条件和环境遥 二是高校

13、思想政治工作中制度不完善遥 有些学校在制订具体的规章制度时袁存在着不严谨尧措辞不专业尧细节不清楚等问题袁这就造成了有关的制度不够科学尧不够规范袁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效率与质量遥另外袁部分高校在制定相关制度时袁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袁不了解现实情况袁造成了部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袁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遥渊四冤未能切实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改革论坛87-一方面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袁没有把科学知识尧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相统一遥另一方面袁仍有少数思想政治工作者野传道者不信道尧不明道冶3遥 这既有悖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袁也有损于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遥 高校思想政

14、治工作要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袁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袁立足于实践袁服务于实践遥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袁 往往注重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的结合袁而忽略了课外实践的协同遥 如果没有教育实践的协同袁就很难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的教学袁也就很难对理论进行真正地理解和运用遥大部分大学生所做的各项思想政治工作袁并非总是能够反映到具体问题中去遥 长此以往袁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只会停留在知识层面袁而不会内化于心尧外化于行遥三尧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制渊一冤构建主体协同机制袁实现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主体协同机制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制的组织协同袁实现育人主体合力袁需要注重实现教师队伍和学校的管理服务人

15、员与后勤等主体之间的力量整合袁 统筹校内外思想教育主体力量袁处理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袁其中处理好教学领域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遥高校思政教育在高等教学领域袁涉及育人主体有辅导员尧班主任尧思政课教师以及学校相关的党政干部等遥我们的目标是健全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袁得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4遥 首先是对相关的主体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要求遥区分开各个主体在相关的协同育人工作的具体责任和要求袁不要混为一体袁主次分明袁育人主体要自觉找准自我工作中的强项和缺陷袁实时做到查漏补缺遥 其次是提高沟通交流机会遥 例如开展日常学生思政课堂的学习反馈与生活相结合袁做到学用结合袁成立相关的工作室并建立明确的制度袁实时改进工

16、作方式袁做到主体育人协同化教学遥 最后是完善育人主体的考核机制遥 坚持激励原则袁通过建立合理的监督尧评价和奖惩机制袁量化考核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情况袁充分激发他们协同的主动性遥 辅导员要定期组织老师参加班级活动袁为同学们解答一些热点问题袁并帮助他们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袁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做到精准解决袁通过的方式有院组织协同育人主体如思政课教师尧辅导员等做到实时反馈交流袁高效利用起学校建设的心理咨询室尧辅导员工作室以及团总活动室等相关场所袁协同努力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袁解决学生实际思想困境袁并且要加强培养学生党员袁提高高校对于思政教师的重视度渊二冤构建示范协同机制袁增强育人实践的系统性高校

17、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理论性的教学袁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则是实践性的袁两者的教学模式是相对独立的5遥 要建立起教育与示范教育的协作机制袁共同培育肩负国家复兴重任的新生力量遥打造野三课三育冶模式袁通过野德育课堂尧职技课堂尧实践课堂冶袁实现高校野德尧技尧能冶全方位培养模式遥一是以品德培养人才遥 重视野德育课堂冶的建设袁制定教师教授知识尧学生学习文化尧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块袁做到相互协同遥 通过比赛宣讲形式袁在实践中评选出具有带头作用的先进个人和德育标兵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和评优评先等方面要正在把道德水平考核切实整合进去袁如有严重道德问题的学生袁要求育人主体做到坚决制止此类学生评优评先遥二是以专业技

18、能促进人遥建立野职技课堂冶袁制定野技能提升量表冶袁以野课内学习+课下提升冶野自我评价+老师评分冶等方式袁对技能学习度尧掌握度尧提升度进行量化评估袁每周一评测袁一月一改进遥根据分值的量化袁对野高尧中尧低三个层次冶进行了针对性的提高遥每月举办野职业技能大比武冶等各类职业技能比赛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辅导尧职业生涯规划袁形成野专业+就业冶的联动体系袁根据学生的特点袁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就业方向遥 三是实践育人遥建立野实践课堂冶袁实施野双主题+双实践冶项目袁组建技能下乡帮扶团袁打造野专业组尧专业群冶袁依托寒暑假走访对口企业袁以技能帮扶尧以实践促学袁同时依托实践开展情况袁评选社会实践先进团队和个人

19、遥渊三冤构建内容协同机制袁提升育人功能的有效性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实现野思政课程冶和野课程思政冶的有机统一袁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野孤岛冶困境遥一方面发挥思政课的主要作用袁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和创新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袁提高学生对思政课认可度遥 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政实践课模式袁发挥实践课的实际效用袁实现培养学生认识层面问题的第一课堂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袁比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尧红色精神演讲比赛等遥 另一方面要注重野课程思政冶袁把思政元素贯彻落实到各门课程全过程遥 注重课程思政相关教学资源的培养袁孕育每一门课程所独有的德育元素袁 比如在一些工科类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野

20、大国工匠冶的典型案例袁发挥榜样的作用袁将爱岗敬业袁精益求精的精神传递给大学生遥高校思政课与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袁 但也存在着各自的侧重点遥 要从教学内容上实现两者的互补袁建立教学内容的协同机制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遥 建设野凝心共进冶项目袁以宿舍凝聚人心尧班级同进尧师生共情袁从教育教学改革论坛88-而增强信心尧凝聚民心尧温暖人心袁共筑同心袁增进宿舍情尧班级情尧师生情袁实现心心相连尧情情相通的生动局面遥渊四冤构建方法协同机制袁实现育人效果的持续性实现高校思政课与日常思政教育的协同袁要在方法协同上下功夫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实现多种方法的综合和整合运用袁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采取

21、灵活的教育方式并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地实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遥一是在教学中加强理论学习与引导相结合遥发挥理论课程学习中的思想价值的引领作用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理论学习自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认知世界和处理问题遥思政教师要利用新的网络技术袁构建网络协同机制袁积极拓宽育人渠道袁搭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袁为学生的课外理论学习提供参考袁并与之进行实时沟通遥 丰富和拓展思政课的内涵袁强化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6遥二是在学生考核评价中协同遥要将学生的日常工作纳入思政课评价系统中袁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尧学生党员发展尧评优评先等方面遥 在此基础上袁对高

22、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进行了整合袁以指导学生的知行结合遥 三是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引导遥 引导学生党员尧入党积极分子尧团干部等骨干力量袁协助辅导员以及思政教师做好课题思想教育工作袁在班级起到带头尧带好头的作用7遥四尧结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探索袁其目的在于整合高校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袁统一于为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的宗旨之中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袁剔除一切不和谐因素和杂音袁齐抓共管袁为高校学生茁壮成长和成才袁齐心协力袁同心同德袁共同打造积极尧向上尧文明尧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袁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协同育人的机制下结出丰硕的成果遥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院也1页王斌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

23、系建设的逻辑尧历程和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5):34-37.也2页佘双好,马桂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尧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2022(02):33-39.也3页龙献忠,刘绍云,陈方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野势冶野道冶野术冶与野根冶野魂冶野梦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06):78-85.也4页张健.着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J.人民论坛,2020(30):88-89.也5页张文强.新时代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75-80+89.也6页崔海英,曾玉梅.高校思想政治

24、工作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4):66-71.也7页张明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0):24-26.渊责任编辑徐阳冤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IA Shi-yao1,JIA Peng-fei2,ZHANG Ya-wei2(1.Hebei University,Baoding 071000 China;2.Hebei Vocational Unive

25、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Xingtai 054035,China)Abstract:The co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build morality andcultivate people.It is also the central axis of al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ll departments of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26、work together to educate people.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a collabora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or courses,but also includes the full participation of a series of departments,such as college publicity,campus culture cons

27、truction,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and employment guidancefor college students.In this complex system,all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different working subjects needto actively explore the ways and path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The realization of this coordinationmechanism needs to be guided by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theory.Keywords: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Coordination Mechanism教育教学改革论坛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