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赓续前行奏华章——评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98699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赓续前行奏华章——评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赓续前行奏华章——评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有据赓续前行奏华章评 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2023 年 7 月 7 日至 7 月 20 日,为期 14 天的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圆满落幕。在此期间,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和 TRI 第三空间、西岸美术馆户外空间,以及城市地标打卡地等不同场域同步呈现了来自国内外的 31 场不同形式的精彩演出。回顾整个音乐节,从多元宇宙,到无问西东,再到南腔北调,有乐坛大师,也有冉冉新星,跨越多重风格,由古至今,从西向东,最终回归传统,音乐节闭幕演出为观众带来一场中国红色经典作品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黄屹执棒,这是黄屹接棒广州交响乐团以来首次在上海亮相。上半场是由殷承宗

2、先生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这部作品取材于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早在 1939 年,这李晓囡斗志昂扬的旋律就已在弥漫着抗日烽火的中华大地响彻云霄。1969 年,由殷承宗等 6 位作曲家集体改编创作而成钢琴协奏曲 黄河。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协奏曲的足迹遍及中国乃至世界,是目前国内外艺术舞台演出频率最高的中国大型钢琴作品,它产生于一个特殊的年代,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民族象征与恢弘气势,使它已经超越了音响本身,超越了艺术,它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情节,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具有国家象征符号的经典之作。殷承宗先生不仅是黄河最权威的阐释者,也亲历了这一经典作品的产生、辉煌和传播过程。这位已至耄耋之年的大师仍旧活跃于舞

3、台,伴着观众热烈的掌声精神矍铄地走上舞台,开始了他又一次黄河协奏曲的演奏。2023 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现场上海艺术评论内页20231016.indd 952023/10/17 09:40协奏曲在原大合唱的基础上,浓缩了大合唱中的精华内容,改编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随着弦乐持续震音中铜管乐器两次响亮的呼唤,钢琴从低音声部在双手呈八度急骤的来回滚动中渲染了黄河奔腾翻滚的宏大气势。先生的演奏充满豪情,历经沧桑的手指,饱满有力的船工号子响起的那一霎那,触动了多少观众的思绪。无论是表现黄河壮丽景象的黄河颂,表现人民遭受苦难的黄河愤,还是表现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保卫黄河,击键所到之处,无不充

4、满奔放的激情,又让人心旷神怡。特别在第三乐章黄河愤中的“黄水谣”旋律,轻盈灵动的触键,奏出清澈的音色和舒畅流动的旋律,带领听众进入了明媚开朗、欣欣向荣的黄河岸边生活景象。而在随后的“黄河怨”旋律中,运用钢琴演奏中的同音反复模仿琵琶的单音轮奏,轮指速度虽然不如先生年轻时,但仍然灵活而富有弹性,略迟缓的速度更恰当的表现了“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的愤恨情绪。听先生弹奏黄河,早已不是为了技术,是为了那峥嵘岁月中的记忆,是发自内心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音乐进行到此时,坐在我身后的年轻人开始轻轻啜泣,这是用音符演奏出的华夏情怀与国家情节,无论身处何地,“黄河”对于华夏儿女都有着强烈的感召力与亲切感,黄河在每

5、个时期都有他不同的特殊意义,作为“红色经典”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又一次烛照当代,燃点了新时代青年人的热血情怀。最值得一提的是,当全曲结尾高潮处“东方红”的旋律响起时,与原作相比加入了中国民族乐器唢呐,既呼应了乐队中竹笛与琵琶这两件民族乐器,又为这一熟悉的旋律增加了浓厚的陕北风格与雄浑的气势,进一步彰显了钢琴协奏曲的中国韵味与民族色彩。钢琴华彩段的演奏铿锵有力、意境壮阔、气韵贯通,情绪激越飞扬,与黄屹麾下的乐队交相辉映。黄屹的指挥风格严谨、极具张力又不失细腻,乐队处理上层次分明,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将家国情怀倾注于每一个音符之中,整部作品跌宕起伏,荡气回肠。这一夜,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之作在此时

6、此刻被再一次成就。在观众久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殷先生又加演了两首不同风格的中国作品,春江花月夜以晶莹剔透的音色演奏出风光旖旎的画面,而 快乐的啰嗦则表现了先生童趣的一面。下半场演出以交响合唱为主,兰州音乐厅合唱团的精湛演唱朝气蓬勃,民族女高音歌唱家方琼满怀深情,引吭高歌,与上海交响乐团共同为观众带来一首首红色经典歌曲。开场的东方红是对黄河协奏曲的呼应与接续,也是从乐器到人声的音色转换,随着管弦乐声场的不断积蓄,雄壮的旋律伴着气势磅礴的合唱喷薄而出,把下半场的演出推作者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向高潮。此时在管弦乐与合唱的辉煌声势中,听觉印象一再向视觉转化,仿佛一轮红日在黄土高原上冉冉升起

7、,照耀中华大地。延安颂 我的祖国等一首首经典传唱的歌曲,无不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下产生的。音乐记录、描写、见证、诉说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山河除旧貌、日月换新天。一首首生动的演唱绘就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三首毛泽东诗词歌曲中,娄山关 沁园春雪是选自田丰作曲的 毛泽东诗词五首,而 蝶恋花 答李淑一是赵开生评弹、郝维亚配器版本,由著名民族女高音歌唱家方琼领衔演唱。这首歌曲具有苏州评弹的特色,在行腔上借鉴昆曲,又以吴语方言唱词为骨。一位民族唱法的歌者,能够以情带腔,力度气息的控制游刃有余、既委婉端庄,又遒劲峻拔,即便在吴侬软语、咬字行腔上未尽地道也依然

8、瑕不掩瑜。恢弘的合唱与细腻的独唱带领观众重温了往昔峥嵘岁月,感受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和伟岸人格。整场音乐会以沁园春 雪作结,交响合唱的改编版本,以交响乐思统驭了诗词的韵律与色彩,以交响乐的结构铺陈了诗词的叙述与意境。铜管乐浑厚的音色隐喻了“雪”的豪迈、大气,合唱宏伟而又壮美,是为音乐会的点睛之笔。音乐会之前有人问,新潮、多元的 MISA 音乐节为何会在闭幕式安排这样一场红色经典作品的演出?我想,在现场已经给出了答案。年轻的合唱团细细诉说着“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和平年代,红色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间的传承。就像一曲黄河终了,指挥黄屹

9、与殷承宗先生携手一次次走下舞台又走上舞台的动人一幕,亲切交谈的眼神中有青年人对长者的仰望与关心,又有长辈对年轻人的肯定与期许。此刻,音乐联结了不同年代的表演者与听众。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也是初心始发地,因此红色音乐文化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底色。重奏经典打通了过去与未来,回望历史的最终目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向前。在 MISA 这样一种多元音乐文化场域中,红色经典成为集体记忆、人生体验与新时代传承力量的精神纽带。今夜的辉煌音响将长久的回响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为这个夏季音乐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期待着明年再相会。上海艺术评论内页20231016.indd 962023/10/17 09: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