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同内群体认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97348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内群体认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共同内群体认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共同内群体认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39 论 道 区域治理 ON THE WAY 共同内群体认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 张博 伊犁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与党和国家提出的“共同体意识”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其理论框架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提供借鉴和指导。通过构建共同内群体认同以及增强不同群体间有效接触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引导各民族成员将自身与其他民族成员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族人民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内群体认同;社会分类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2、 文章编号:2096-4595(2023)24-0239-03 作者简介:张 博,生于 1984 年,男,内蒙古满洲里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科学哲学、理论心理学。基金项目:1、2021 年度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开放课题一般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路径的实证研究”(JKS202107)阶段性成果;2、伊犁师范大学 2021 年度博士科研专项资助计划项目(BSZX2021007)阶段性成果。一、引言 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在这一基本格局之下,民族团结有着极为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被看作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而民族团结之本则是中华

3、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问题也成为了当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之一便是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融合。所谓民族心理融合指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民族交融,是各民族之间彼此相互接纳、和谐相处的心理准备状态。有研究表明,共同内群体认同不仅能够提高群体中成员的社会动机水平,还能缩短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和身体距离,增强群体成员彼此的亲密感,进而有效的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理融合1。因此,从共同内群体认同的

4、视角出发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便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 共同内群体认同(Common Ingroup Identity)理 论 是Gaertner 和 Dovidio 在借鉴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分类理论的基础之上共同提出的2,该理论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将不同群体视为共同内群体的方式来减少群体之间的偏见和冲突。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形成自身的群体认同时,往往是以其所在的群体为基础与其他群体进行区分的,并且这一过程通常是自发的。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分类理论的观点,人们是通过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的方式将自己和他人所归属的群体区

5、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会分类进行的过程中人们的感知并不总是准确的,他们所感知到的群体内部的相似性以及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往往是被放大了的甚至是被扭曲了的,这便导致了群体间偏见的产生甚至冲突的发生。当不同群体之间发生冲突或产生偏见时,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将这些不同的群体看作共同内群体的方式来促进群体间的团结和合作。实际上,这里所谈及的是一种重新分类的过程。共同内群体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被理解为让不同 240 论 道 区域治理 ON THE WAY 群体的成员不再将彼此看作是相互独立的群体,而是将他们自身视为一个单一的、更具包容性的上位群体。重新分类的目的就是要系统地改变人

6、们对群体间界限的认知,通过重新定义哪些人能够被看作是群体内的成员,来减少群体之间的对抗、冲突并促进各群体共同利益的实现。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的支持者们认为,如果群体成员能够将群体之间的差异视为多样化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并且能够尊重其他群体的文化和观点,那么他们将更容易接受其他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群体间的联系和友谊。以往的实验室研究表明,通过创建一个群体表征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群体间的偏见,实验研究中所施加的不同的干预措施(例如,合作、感知相似性、积极情感的诱导等)都能够产生对不同群体的更具包容性的表征,进而系统地减少了群体间的偏见,并且这些研究结果在其他不同的文化中也得到了重复验证3。不仅是

7、实验室研究,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对共同的单一群体身份更强的感知预示着更为积极的群体态度,并且共同的群体身份能够使人们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行为,从而帮助他们跨越原有的群体界限4。实际上,共同内群体模型(Common Ingroup Model)已经被当作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框架用以解释群体间的接触(遵循“接触假设”)是如何减少偏见和改善群体间关系的,该模型认为群体间偏见的降低可以通过转换成员关于群体关系的认知表征的方式来实现。具体来说,当不同群体转换成同一群体时,即不同群体成员从最初的“我们”以及“他们”转换成为共享或共有的“我们”,群体边界的转换便可能导致群体层面偏见的认知过程

8、和动机过程发生转变,进而帮助各群体建立和谐的群际关系5。共同内群体认同的形成也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例如,群体之间的依赖性和差异性、环境因素、预先接触经验等都可能对共同内群体认同的形成过程产生影响。此外,这些因素既可以独立发挥作用也可以共同发挥作用。随着共同内群体认同的建立,原来的外群体成员会被人们当作群体内部成员来加以对待并产生内群体偏好。这也使得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多的换位思考,甚至在进行归因时也会选择对原外群体成员更为有利的归因或解释。这些心理层面的微妙变化最终会在认知、情绪以及行为三个方面给不同群体的成员带来积极 的转变6:第一,在认知方面人们会以正常化或一般化的方式来看待原来

9、的外群体及其成员,并对他们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或看法;第二,在情绪方面人们能够对原外群体的成员表现出更多的共情,并以更为积极的情绪和表情与他们进行交往;第三,在行为方面人们会增加对于原群体外成员的自我暴露,并与他们进行合作或是在需要的时候向他们提供帮助。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共同内群体认同的视角 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旨在借助更具包容性的力量(例如,上位群体)来改善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将不同群体的共同社会分类进行融合使其能够纳入到更高级别的分类水平之中,进而形成群体的共同感和共同体意识7。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所展现出理念(即建构上位群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逻辑联

10、系,或者说二者在理论内涵方面有着较高的关联度。因此,人们可以借鉴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来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路径的建构。从共同内群体认同的视角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让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淡化民族差异性,同时还要在意识层面上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似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各民族成员以一种更为积极、平等、主动的方式和谐相处,进而形成自然且紧密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最终让各民族成员都能将本民族成员和其他民族成员都看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在借鉴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第一,各民族成员之间求同而存异,

11、通过构建共同内群体认同的方式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分类的过程就是共同内群体认同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让不同民族成员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更多地去关注不同民 241 论 道 区域治理 ON THE WAY 族群体之间的相似性而非差异性。因为对于群体间相似性的关注可以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引力,这便是相似性效应(similarity effect)的基本理论主张。实际上,各群体成员之间的高相似性和低差异性是形成共同内群体认同的基本要求:各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越高,表明他们的心理融合程度越高;各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性越低,则意味着他们的心理距离越近。需要指出的是,铸牢中华

12、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要消除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更不是要消解他们自身的民族身份,而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去建构优先等级更高的上位群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同内群体模型中是允许双重认同地存在的,或者也可以说重新分类就是作为一种双重认同而发生的。有研究表明至少在特定条件下对某些群体来说,双重认同的重新分类形式可以像单一的上位表征一样用来调节并降低群体间的偏见3。这意味着上位群体不但不会消解子群体的价值,甚至还会维持子群体的存在价值。然而,人们也要认识到双重认同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群体间环境性质的影响,只有当双重认同本身表征着一种文化理想时,双重认同才可能导致个体对上位群体中的成员持有积极的态度。第

13、二,通过设计合理制度及营造融洽氛围的方式,增强不同群体间的有效接触和互动。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指出不同群体之间的接触在降低群体间偏见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但根据Allport 所提出的“接触假设”,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间的接触都能够降低偏见,只有能够和谐平等相处且拥有共同目标的群体间的接触才能够达成上述目标。这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氛围营造的方式来保证有效的群体间的接触,使得不同子群体中的成员能够发现他们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意识到他们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并将这种跨民族、跨群体积极接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体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用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共享的价值观念来对人们所持有的观念加以整合,在

14、社会实践过程中平等地进行接触和交流,降低甚至是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歧视,最终促进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四、结语 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不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解释机制,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行的心理路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具有很多弥合性的优势,是改善群体间关系的有效的方法,但人们也应该认识到群体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要充分了解群际关系的性质和后果并制定真正有效的干预措施。就社会行动和社会态度而言,多数群体和少数群体的社会现实、需求、动机以及相互作

15、用,需要在直接接触和随着时间的演变中被加以理解。参考文献 1 梁芳美,赵玉芳,尹晨祖.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积极解释偏向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3,46(2):386-393.2 Gaertner S L,Dovidio J F.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contemporary racism:From aversive racism to the 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5,61(3):615-639.3 Dovidio J F,Gaertner S

16、L,Saguy T.Another view of“we”:Majority and minority group perspectives on a common ingroup identityJ.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2008,18(1):296-330.4 Nier J A,Gaertner S L,Dovidio J F,et al.Changing interracial evaluations and behavior:The effects of a common group identityJ.Group Processes&Intergroup Rela-tions,2001,4(4):299-316.5 管健,荣杨.共同内群体认同:建构包摄水平更高的上位认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01):39-49.6 王俊秀,周迎楠,裴福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J.民族学刊,2021,12(05):17-23+108.7 赵玉芳,梁芳美.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双向度测量与SC-IAT检验J.西北师大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9,56(03):99-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