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OI:10.16681/ki.wcqe.202318030作者简介:赵丽(1979),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注:本文系 2021 年北方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举措研究”的成果(编号:2021JY036);2021 年北方民族大学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刑事法教研室阶段性成果。摘要: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内涵,然后分析了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法学教师;高校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
2、95-6401(2023)18-0124-04课程思政是指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发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直接关系课程育人的成效。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明确提出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2022 年 7 月,教育部
3、等十部门印发了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这一背景下,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内涵教学是以知识、技能、道德伦理规范等为媒介的师与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决定教师在其中的地位、作用的核心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1。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从属于一般教学能力,但又具有特殊性。考虑到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与一般教学能力的特点有相通之处,可从教学能力的概念入手,界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关于教学能力,我国教育界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一般来讲,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
4、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2。有学者认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28由此可见,教学能力作为一个社会实践性的范畴,是由能力要素、能力机制和价值指向构成的有机整体。能力要素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开展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素质和素养,能力机制是激发与调动各种身心素质和素养的力量,价值指向是教学能力所指向的教育教学目标和目的。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
5、过程中,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性地运用教学技能,促使学生形成价值性知识,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的综合能力。高校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指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它表现为教学整合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理解能力4。课程思政教学就是要实现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因此,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包括课程思政教学整合能力、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能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能力、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理解能力。二、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高校法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一)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 3 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赵丽,马丽(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已进入专业化的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整体的、持续的、终身的过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科学专业发展、
7、教学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教学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核心与根本在于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教学能力“不但从短期来看,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对高校教师个人的发展、地位和作为有生产能力的教授的身份是必不可少的”5。在当前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的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部分,属于教学能力的范畴。因此,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促进法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课程思政既是党中央对高等教育教学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也是新时代
8、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使命和新挑战。因此,高校法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有政治信仰、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人才。相比其他专业,法学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是从事政法工作,如法官、检察官及其他党政机关的政法类公务员,这类职业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要求更高。法学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既要传授法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结合法学专业特色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观等,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高校法学教师能否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专业课教学中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同频共振,达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及提高人才培养
9、质量的目标,关键在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因此,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已成为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三、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在教学生活中,通过系统的培养培训,经由教师积极地自我反思、自我学习和主动交流,教学能力由旧向新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一个有意识的、持续的、自主的、系统的螺旋式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教学知识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技能不断娴熟与更新和教学风格不断个性化”337。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既需要外在助力,还需要内驱力;既需要学校、院系的外在推动,还需要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实践。(一)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
10、制,完善考评和激励制度当前,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为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学校是法学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依托,法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岗位上逐渐发展和提升的。因此,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落实国家的政策和文件要求,为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完善的制度支撑。1.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高校应制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发展与提升培训规划,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法学教师的需求和法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针对性、持续性的培训,确立明确的培训目标和灵活的培训模式。首先,新入职法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岗前培训
11、的主要目的和指向是帮助新教师适应岗位要求,使其具备顺利开展法学教学工作等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因此,岗前培训的形式应以邀请教育教学专家举办讲座、教学名师进行教学示范为主,突显理论学习和课堂观察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除安排教育学、心理学、课堂语言表达、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等模块外,务必要增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对课程思政的提出背景、有关会议文件的精神及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等进行介绍,让法学教师全面了解课程思政。其次,在职法学教师的培训。由于在职法学教师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有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因此在职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的重点是帮助其梳理并总结课程思政教学经验,解决课程思政教
12、学中的重要问题,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创新式提升和发展,引导其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有效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教学需求,更好地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这一阶段的培训要注重教学反思、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课程思政教学问题研讨等维度,以便为法学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提供智力支持。培训的模式以工作坊形式为主,辅以讲座等形式,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完善考评制度。“教师评价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价值判断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诊断和改进是教师评价的最主要功能。”3221教师评价制度是教师发展的风
13、向标,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可以成为法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应成为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一个主要维度和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师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备环节,评价过程为法学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指明了方向,评价结果为法学教师的薪酬决策、晋升评聘决策提供了依据6。具体来讲,应在现有高校法学教师的业绩评价体系之中构建课程思政评价制度,合理分配课程思政评价与科研评价等业务评价的比例。由此,一方面将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果、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等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关注法学教师个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发
14、展和提升,注重发展性评价,让法学教师充分参与评价过程,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3.优化教学激励制度。教学激励制度是调动和激发法学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积极性及主动性的有效手段。高校要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激励制度建设,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教学激励与教学评价挂钩,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年终考核中突显课程思政维度,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课程思政比赛获奖情况等作为重要指标和依据,引领法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打造一流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推进。首先,在教学比赛中,专门设置课程思政教案设计比赛、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比赛等,对获奖者颁发证书并进行物质奖励和表彰,以赛促教,通过教
15、学比赛推动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其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学标兵和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和宣传,发挥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最后,以项目为抓手,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申报和评选,对获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促使法学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二)院系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院系的管理是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发展落到实处的根本依托。院系要按课程组科学设置教研室,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交流、教学研究、实践研修等。法学专业课程对于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别和侧重,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设置以教研室为
16、共同体的教学能力提升发展支持机构显得尤为重要。依托具体课程设置的教研室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形式,帮助法学教师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整合、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应用的经验交流,共同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形成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助,这样有利于法学教师取长补短,形成教学共同体,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三)教师要主动作为,积极提升个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法学教师的个人追求,是促进法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的内在力量。“努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驱力,是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在的也是最为根本的问题。”7法学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
17、力军,要对课程育人理念有强烈的认同,通过多种路径自觉主动积极地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1.转变观念,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其特有的观念和思想支配下发出的。激发法学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是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首要环节。受到原有教师评价体系的影响,法学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观引领的倾向,课程思政意识淡薄,甚至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但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法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要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法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者。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
18、”,因此法学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深刻认识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担负着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历史使命,回归教育初心,主动承担育人育德责任,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提升学生法律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法律职业道德,塑造学生正确三观。2.加强修炼,不断提高政治品德修养。教学是法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形成的一种双边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师生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课程思政承担着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精神品质的重要职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法学教师本身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都需要提高。“让有信仰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9、18 期的人讲信仰”,法学教师要传道,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同时在法学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实现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此,法学教师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法学教师要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过硬的法治人才,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必须加强个人修炼,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成为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3.主动学习,提高法学知识理论素养。学习是法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法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发展的核心。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是以知识传递为主要方式
20、的师生交往活动,其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知识是能力的养料,谁要培养自己的能力,谁就得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为前提。缺少某方面的知识,便不可能具备这一方面的能力。”8因此,法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是提升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法学教师要以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指导,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主动学习,吃透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和核心要义,坚持法学理论知识教学的时代性和价值性,组织和运用学术性的法学专业学科知识,提升法学知识理论素养,同时在教学中重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价值性认知,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的自然有机融合。
21、4.深入研究,提升课程育德成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研究是一体的。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只有坚持研究与教学的相统一,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法学教师既要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研究课程思政的相关文件和要求,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路径与方法等,又要针对法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式等进行研究和整体规划,还要研究学生,因为学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对象和主体,课程思政要通过教师的主导真正发挥育德实效,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法学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认知特点、理论接受程度、信仰生成规律等,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教学设计和教学
22、活动,才能真正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5.立足实际,勤于教学反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对反思进行了如下解析:“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教学反思是植根于教学实践,具有批判性、自觉性和持续性的内心活动。教学反思有助于开发更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法学教师形成专业情感、专业思想和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林崇德认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9。教学反思能帮助法学教师实现“实践反思提升”的螺旋式上升。因此,法学教师一方面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反思,总结好的教学技法经验和整理教学案例资源,另一方面
23、要通过与其他教师、教学名师的交流学习,对照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观察、比较、反思、修正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四、结语高校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关涉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高校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在外在环境引导推动下的内在自主完善的过程。学校要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持,为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法学教师个人要有课程思政意识,并有自主提升教学能力的实际行动。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法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10。参考文献:1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24、(1):64-71.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0.3 王宪平.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28,37,221.4 熊华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基于西北民族地区 17所高校的调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36.5 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89-290.6 王钟杰,王晓亚.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0):144-147.7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8 郑其恭,李冠乾.教师的能力结构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31.9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46.10 章红平.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三段三维”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22):89-92.其他作者简介:马丽(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职业发展,企业合规管理。